雨生集團招聘嚴格么
A. 招聘都要求35歲以下,35歲到60歲的人去哪工作呢
人們之所以會在招聘的時候盡量的招聘35歲以下的年輕員工,原因就在於35歲這個年齡其實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尷尬的年齡。因為對於這個年齡的人來講,他們處於一個身體體能向下滑坡,同時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態,因此在工作當中會有很多的牽掛。而對於那些35歲到60歲時間的工作者,他們往往有三種不同的境遇,有人會身價倍增,有的會將就而活,有的會獨當一面。
身價倍增 節節攀高
第一種就是由於自己自身能力的突出,會出現被企業瘋搶的狀態,這種人他的身價往往會如同雨後的春筍一般節節攀高。往往處於這種情形的人,他們都是在某一行業經過長時間的摸爬滾打以後,有了一定的名氣同時又具有一定的能力的人。即便他們年齡已經達到了35歲甚至35歲以上的一個中年階段。但是他們也沒必要為自己的中年危機而感到發愁,因為他們自身實力的存在,會使得很多的企業來進行爭搶,希望把他納入自己的麾下。這種人往往是年齡越漲,閱歷越豐厚,經驗越老道越吃香。
當然無論是哪一種境遇,其實到了35歲以後這種在體力競爭上不如年輕人,在生活壓力上又面臨著較大的生活壓力的中年狀態的時候,我們所能夠做的就是在這個年齡之前盡量的去提升自身的價值,完善自身的能力。以此來應對將來自己所要面的臨壓力。
B. 他們就是個騙子公司 大家不要相信
我經歷的青島三利集團,我聽說過中高層照尿罐,看過打的口鼻流血,帶大紙帽子,抱30斤的落後分子銅牌,聽過辦公室挨個門下跪,拴腳鏈子。只是當時的同事講,普通員工無權享受這些待遇。
下面我說的全部為我經歷的事實,騙子死全家,包括騙押金的青島三利集團。青島三利集團號稱干什麼都是專業,所謂干什麼研究什麼,所以收押金也是研究的很詳細,專門騙押金的。收據都是些就餐預付款,讓三利酒店收。聰明反被聰明誤,跟連強打官司輸掉了,丟人。大家可以搜索。
青島三利收2萬押金,這個都知道吧,不信可以網站搜索他們招聘電話打電話詢問。給你開收據是青島三利酒店,項目寫就餐預付款。就是為了鑽法律空子,逃避法律制裁,勞動法規規定不允許企業收員工押金。大家可以搜多青島三利起訴連強起訴狀,三利起訴員工就餐要求賠償,敗訴。掙得工資每月2000,發工資前讓你按手印確認吃飯1700元,可笑吧。就是為了半年扣完你的押金,甚至讓你出去玩,但是回來按手印確認花了9000元,一天要扣1000元押金。衣服一套可以扣押金1000元,每周至少2晚的思想教育會議,每次扣200元,住宿6-8人間。吃飯每天吃的10元,扣款每天68元。是不是半年你的2萬押金就沒有了。
三利工資水平,入職講的好,工資高,具體多少不會告訴你。只講根據個人能力,對公司的貢獻,這些不是公司說多少就是多少。所以工資比同行業低500-1500元,我從三利出來時工資翻番。不知道其他人,因為出來前網路招聘看到的工資比較。在三利工資大多是是2000多元,工資袋寫著不少,但是開工資的時候,下月26號。扣工資20%作為期權獎金,等15年後給你,只給你收據。26號發一半,再過10天 發一半,問為什麼,老員工會說怕員工跑,跑了自然可以省一半工資。
罰款一般人是每年罰款200-6000元,采購員罰款最多。甚至不給采購員工資,讓他們拿回扣養活自己,但是不準比市場價格高。一般人都是日常口袋內翻,宿舍衛生不合格,很多人寧願花錢外出租房也不遠住公司提供的免費宿舍,宿舍大多都在閣樓,都是很多人一間。衛生間檢查變態的,要求是看不見的地方比看得見的地方干凈,檢查專門反過來衣櫃抹,看得見的地方不檢查。
連坐制度,如果一個人犯錯,罰款不交,或者撂攤子不幹了。那麼就是學習,每天交100元學習費,讓你呆在學習室,不給工資,每天交100元,不交算滯納金,不交罰款不給發工資。然後停發家屬的工資,很多老總都是全家跑路,老婆,弟弟,姐姐的之類的全部停發工資。
其他很多變態制度不說了,總之很壓抑的,出來感覺舒服。裡面時刻提防投拍人員。他們也不容易,有任務,每天必須抓住5個違反制度的員工,不然開會就會批評,工資自然少發。三利培養的是不講感情面子的人。就是六親不認。大家都不容易。在公司都很緊張。不能看書看報,不能上外網,上外網信息部抓一次罰款50元。
軍訓從正月初六到十五,每天都是5:30點名開始軍訓,晚上開會到10:30進行思想教育。點名遲到扣分,非常嚴重。開會打盹罰款200元,不參加軍訓每天交200元。請假不批准,每年都表揚爺爺死了不回家參加軍訓的人員。獎勵電熱毯一條。媽媽生病也不準回去,必須參加軍訓,請假需要董事長批准,繳納每天200元。軍訓前打借條5萬,不參加就起訴你。
工作三年可以申請養老保險,打借條20萬。借某某人20萬用於炒股。大家自己搜青島三利民事判決書。
C. 前程無憂網才黑幕
按照前程無憂復的規則,深圳制為一個單獨地區,東莞為一個單獨地區,兩邊是不能互通的。除非你買的是全國套餐。很明顯你買的是深圳套餐。要轉到東莞肯定是不行的。至於你說的無任何理由說明就是不予轉換,你自己心裡很清楚別人有沒有給你說明。是你自己不接受而已。之前沒搞清楚。在這里敗壞名聲,我看你這人也不怎麼樣。
D. 為什麼會出現招聘難和求職難
說的簡單一點,因為雙方都想著要好的:
招聘難——企業覺得沒碰到好的員工;求職難——求職者覺得沒碰到好的企業
雙方無法建立長期的合作,頻頻需要招工、需要求職,自然就顯難了!
而根本的矛盾應該是人力全方面發展的速度與市場平均薪酬待遇的增長速度不能平衡。
以前的以前是求職難居多,因為當時企業范圍小、數量少,提供的就業機會有限,再加上生活有所需,在這種大環境下,有一份工作就不錯了,自然是企業方有更多的選擇人力的機會和條件,故而求職者一崗難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各方面都齊頭並進,比如農村土地被承包、導致普工量大增;比如高校擴招,大學生數量又大增,單這兩點,普工、技工、基層管理、辦公室人員就不愁了。
在求職難這一概念被長期宣導的情況下,這一批又一批人力創造了無數中小型企業今天的輝煌,也就是說有錢人慢慢的多了,當然這些上班的群體已有不少立定了創業的想法。
得益於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一大部分有經驗的開始自主經營,微型公司,中小型企業真的可以用「雨後春筍」這個成語來形容。
問題來了,有錢就可以創業,就可以開公司,但是管理很混亂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這些中小型包括微型公司,他們在招工的時候沒有正規的流程,沒有正確的把控,沒有合適的選擇和考核機制,導致什麼?導致用工荒……
用工荒這個詞一出現,大批大批的人力根據區域需求瘋狂湧入,拿浙江的義烏市來說,外來人口是本地人口的好幾倍!!!
因為用工荒,人力成本從起初的低廉慢慢的變成高昂……堅持,堅持住,終於也有不少企業漸漸的難以為繼。
政府部門考慮到外來人口太多而引起的不安全因素,加大管控力度,再加上中小型企業的安全生產經營和環保問題,兩相一綜合企業為控製成本,在人力投入上不再輕易鬆口,而大量的人力又不能屈就,如此矛盾產生……
企業要招工,這是必然的,可是工人不甘待遇差太大,再說長時間不上班也不愁,因為再不如以前生活成問題了,慢慢的,招工還在招工,找工作的有不少就聚集一點,出現了另一種行業,叫專業臨時工吧……市場行情進一步被破壞了。
不言而喻,因為企業招工難,人員配備不齊全,管理人員方面自然也要控制,辦公室人員也精簡了不少……這是一個制約點,制約了靠工人創造價值的生產型企業產能有限,甚至可以說,很多行業正常的供應鏈必然出現問題。
就算是淘寶,天貓這些電商平台,一旦產品供應本身出現問題,他們也是銷售不佳吧?!人員需求勢必也會出現問題。
總之,就目下的行情來說,招聘難、求職難已經是不可調和的激烈……也許另一種新興的行業將應運而生了!!!
E. 你感覺社招和校招,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校招和社招的區別主要是招聘的途徑不同,招聘的對象不同,招聘的周期不同,通過招聘想要達到的目的也有所不同。校招是指校園招聘,社招是指社會招聘。
校招是企業通過和學校的就業部門進行溝通協商,與學校共同舉辦招聘會進行招聘,招聘地點一般會在學校。社招是企業自己通過網路、招聘會、獵頭等形式,面向社會招聘員工,招聘地點一般會在企業所在地。
人才市場舉辦的招聘會人流洶涌
面對畢業,很多學生可能會有所迷茫,到底是參加社招還是參加校招?其實,校招是學校高材生進入知名企業非常直接的途徑,非常適合社會經驗和工作閱歷較少的學生參加。
如果對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經驗非常自信,參加社招會更好,因為很多企業對社招和校招的人才培養方向和使用方法也會區別對待。總之,進入職場,能力才是進步的關鍵。
F. 為什麼有的招聘網站上的單位一直都在招人
有的我看了下全年都在招一個職位,或者很多個職位。。。這種公司是真的在招人還是只是掛著玩啊?有的評論下面也反映這些單位對應聘者的申請完全不理會,就像故意掛著的一樣
企業為什麼要招人?就必須先了解招人的目的
目的:
1、為了增加企業的新鮮血液,替補離職的員工,
2、如果是高官的話,可以給企業增加高質量的管理能力.
3、根據人力資源規劃和工作分析的要求,尋找,吸引那些有能力又有興趣到本企業任職的人員,並從中選出適宜人員予以錄用。
4、企業或單位擴大經營,都是會大量進行招聘的。
5、再一個就是公司為了打廣告宣傳,用人單位沒有實際招聘需求,但是為了擴大知名度,會通過不停的發布招聘信息來實現。因為成本低,效果不錯,這種方式經常會被用人單位使用。
怎麼預防招聘虛假信息:
第一、 去專門做人才網,知名度高的網站,如:智聯招聘、前程無憂多年的老人才網,校園招聘人才網應屆生人才網,互聯網人才網有第壹才團、內推,地方性的就更多了;
第二 、收錢 以及相關押金這些 你自己可以判斷是假信息;
第三、看見面試通知消息時,打電話首先咨詢一下,一般虛假信息的從語氣和專業角度都能聽的出來,就能做出初步的判定;
第四、這個公司不是真正要找這樣的人才,而是想要騙方案,這樣的公司在招聘網上很普遍,這個招聘網站也很難杜絕。如,當你前去這家公司面試,臨結束讓你回去做某個什麼方案之類的 ,可以基本斷定就是為了騙方案。
綜上所述:網上一直有某家公司職位的存在,大致有上面幾點可能 ,預防這種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這需要自己多方面的去了解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G. 我要進入江蘇地華實業的財務部,不知道怎麼樣啊求指教
我現在就是雨潤地華的員工,一樓的回答相當的全面,但是現在少了一點東西了。
1.現在實行的7, 2 ,1 政策,主要針對的就是績效工資,所謂的7 就是每個辦公室裡面有70%的人 拿正常的績效(比如說98 99分) 所謂的2 就是指的 每個辦公室裡面20%的人 拿正常績效的80%(比如 80分 或者79分),所謂的1 就是指的 每個辦公室里頭有10%的人 拿正常績效的60% (比如 60分 或者59分)。不管你這個月的任務是否完成,不管領導是否給你加任務,你如果被攤派到2 或者 1 ,那你就被強行扣錢,無理由的,你只有認倒霉。
2.還有就是雨潤的福利問題,逢年過節發的就是 一盒子雨潤的肉食品(中國的主要的節日都是的,其餘的小節日沒有),盡是一些雞頭雞腳雞屁股的東西,我們都拿的喂小貓 小狗,真心不敢吃,你們沒去過 那生產車間,去了, 估計你們看到超市裡面的那些肉食就想吐,原來冷凍肉啊 什麼的 是可以踩在腳下的,看的都惡心。
3.高溫費是沒有了 ,被取消了。過生日給你一張100的蘇果卡,其他的什麼都沒了。一周休息一天半,如果加班那是為了少扣錢,就是上面說的那個 7,2 ,1.
4.在雨潤地華 施工單位 甲方 監理都是一個公司的,我們批工程款的時候 俗稱 「左口袋掏右口袋」,壓根沒法管理。都是自家人 在雨潤唯一可以學的是阿諛奉承 扯皮 扣錢(扣施工單位的) 被扣錢(被地華扣),我是搞造價的,在雨潤里頭結算送來都要被砍三刀,初審,復審(100%的被無理扣款,而且數額巨大,施工單位不同意被扣,結算就扔那不搞 一直拖著你),外審(走流程),終審(最後剝削施工單位) 。
5.付款這一塊 更嚴重 錢不會一次性的給你,如果你申請50W 會隔一兩個月給你20W,再隔一兩個月給你20W ,再給你10W,就這樣。很多單位被拖得沒脾氣了。
6.現場的管理更是不利,找的都是一些剛畢業的學生兵來管理現場,他們懂什麼呀???施工單位嚴重吃虧,什麼事情讓你先做了,然後講價格。等你做完了 價格就任由他們宰割了。很多簽證是沒法簽的,不給你簽的,哪怕工程部或者甲方出了聯系單,最後總經理一句話 不給,你就拿不到,我最近就碰到一個棘手的問題 一家施工單位 有個19萬將近20W的簽證單子,聯系單都出了 要求怎麼做,要求什麼時候做好。施工單位做好了再拆,原材料大部分不能用,地華總經理在結算的時候 一句 「不給」,他們就一分錢都拿不到。
7. 質保期問題,合同上明文規定是一年,一年後可以拿質保程款,基本上一年過後 你連95%的結算款都拿不全,很有可能80%或者85%的竣工驗收款都拿不全,就這么給你拖著,星雨華府的會所外牆石材 都竣工驗收5年了,到現在錢還沒拿完 ,還是被扣著,給不給錢就憑總經理的一句話。那位總經理想扣就扣,想不給就不給,等時間長了 需要維修了 就會讓施工單位免費維修,不管你過保沒過保,不維修就扣錢。
8.雨潤地華的工資是同行業當中極低的,別聽那什麼招聘人員忽悠來忽悠去的,都是假的。目的是讓你過來再說,在招聘中他們會說很多好話,還會承諾你干滿一年給你加20%的工資,年終獎是4個月薪水,什麼什麼的 全是騙人的,都是假的。
9.雨潤地華的年終獎,一般員工沒干滿一年的 一毛沒有,干滿了一年的2個月工資撐死了,而且是年底發一半的年終獎,年後5月份再發一半(而且需要看領導高興不高興),但是中層領導 比如說經理之類的 拿就高的多了,6-8萬不等,他們的成績全是我們做出來的,但是拿的比我們多的多,嚴重不公平。
10.3-4年前 每天中午的伙食費是10元,到現在還是10元一頓,那伙食跟豬食一樣,你們懂的。
H. 為什麼名企校招的offer越來越難拿
拿實習offer來說
名企實習無疑是積攢履歷、成功進大廠的關鍵一步,但這個寒假,版想找實權習,並不容易: 受到資本寒冬的影響,經濟大環境呈緊縮態勢,各大名企紛紛裁員,寒假實習也名額驟減,而名企的選拔標准,並沒有相應降低。於是僧多粥少的現象,今年尤其突出。
並且,先不說寒假實習的轉正崗位遠少於暑期,一旦無法轉正,動輒3個月的寒假實習,很有可能使你錯過明年春招!而且寒假將至,不少企業的崗位很快就要招滿了!
有同學說:算了算了,我名企進不去,隨便找個小公司先刷點履歷、攢攢經驗吧!
這種想法非常危險! 很多同學就是這樣,選了一些小公司,結果發現所謂的實習,不過是搬搬東西,印印文件,加加好友,報報發票……名企HR所看重的實習經歷,往往是你在其中學到的工作能力,和實際產出的項目經歷。
I. 為什麼現在員工這么難招聘呢
1、大學擴招,本來當工人的大多被進了大學,進了大學,就認為自己不應該做工人了,所以工人難找。有經驗的技術工人更難找。
2、區域發展不平衡,以前孔雀東南飛,人才都往東南沿海地方去,內地難找人;現在內地招商引資力度加大,不少工廠設在內地,沿海工人迴流,導致現在沿海地區找人也難找。
3、企業對缺人認識不足,沒有核心技術,靠的是鏈廉價動力,不肯主動抬高工人工資,所招人沒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