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大尺電影
① 《丹麥女孩》跨性別電影丨從穿女裝到變性再到生命的終結
《丹麥女孩》是一部基於兩性視角,講述歷史上最早的真實變性故事的電影。這部電影,深深解讀了關於兩性心理的故事。
《丹麥女孩》的故事取材於20世紀20年代的真人真事。
電影的主人公艾納是世界上最早有記錄的變性人之一,主人公艾納和他的妻子格爾達都是畫家,以作畫為生,他與他的妻子格爾達曾經相愛多年,也結婚多年,那時的艾納,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是一位男性。
隨著影片故事的推進,我們才知道,早在艾納童年時期他曾被一個男孩親了一口,那時,一種特殊的性別情感在他的心理深處種下了萌芽,一個名叫莉莉的女性人格從此在艾納的內心深處生長。
後來,盡管艾納與妻子格爾達以正常的男女夫妻關系恩愛數年,感情深厚,忠貞不渝。
但當這位名叫莉莉的女性人格在艾納的內心中被喚醒之後,艾納的內心便一發不可收拾,像是坐上了一輛永不回頭的列車,兩人的生活從此充斥著矛盾、爭吵和隱瞞。
艾納也逐漸脫離了艾納,認為艾納已經不在了,也不再認同自己男性的身體,覺得莉莉才是真正的自己,是自己真正的靈魂和身體。
最後,艾納在妻子的愛和陪伴下進行了變性手術,成為了真正的莉莉。
影片的結局,艾納為了追逐自己真正成為莉莉,不惜付出自己生命的代價,塑造了震撼人心的影視效果,也給予了觀眾深刻的兩性心理的思考。
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生而為人,就被大自然賦予了原始的性別設定,我們每一個人也由此順理成章地進入了人類社會在長期歷史倫理傳統和價值觀秩序的框架當中,我們以男人或女人的身份生活在社會基於生殖意義上的性別對我們進行設定和價值判斷當中,我們從一出生就沒有選擇的權利,也似乎難以隻身反抗世俗的冷眼和蔑視。
但是我們是男孩還是女孩,或許都不重要,因為我們都是平等的,是生而自由的。
無論在何時,我們都必須要有一顆直面未來的內心,擁有勇敢生活的心理態度。
在電影的最後,艾納的絲巾隨風飄去,不知所蹤,他的妻子格爾達望著這飄向長空的絲巾說:「Letitgo」。
這給所有人製造了巨大的想像空間,也讓我們看到了這部影片的理想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