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高專待遇
❶ 鎮江高等專科學校怎麼樣
鎮江的幾所高校之一,要看學生是什麼檔次才可以比較學校對於他來說怎麼樣
辦學規模
1992年3月,經教育部(原國家教委)批准,原鎮江廣播電視大學、鎮江職業大學和鎮江教育學院三校合並組建鎮江高專。2001年5月,江蘇省勞動經濟學校成建制並入。2003年3月,前身為我國著名國畫大師、美術教育家呂鳳子先生創辦的丹陽正則藝專,具有90多年辦學歷史的江蘇省丹陽師范學校,成建制並入。鎮江市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心同時並入。學校形成了一校三區(校本部、北校區、丹陽校區)的辦學格局,構建了以普通大專教育為主體,集五年制高職教育、現代遠程教育、師資培養培訓與成人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多層次的辦學模式。
學科設置
學校設有成人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機械工程系、電子與信息系、數理系、化工系、工商管理系、勞動和社會保障系、安全技術管理系、旅遊系、教師教育系、人文科學系、藝術設計系、藝術系、中文系、外語系、法政系、社科部、體育部、師資培訓中心等學院、系部和中心,開設了62個專業或專業方向,其中雙專科專業22個,開設近千門課程,專業涵蓋工學、理學、文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教育學等7大門類。
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598人(專任教師379人),教授6人,副教授109人,中級職稱178人。學校面向全國10多個省市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7939人(其中普通專科生7186人,五年制高職生753人),各類成人教育學員6000多人。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5%以上。 學校始終堅持講訓並重的培養模式,堅持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性人才的培養目標,以教學工作為中心,全面實施《鎮江高專大學生全面素質教育方案》。"十五"期間,學校實施了《科研配套獎勵辦法》,正式立項的國家級、省市級課題40多項,120多項科研成果在國家級和省市比賽中獲獎,10餘項成果獲國家專利。學校被評為鎮江市科技工作先進集體,《鎮江高專學報》獲全國高職高專優秀學報一等獎。 學校建有校園區域網、閉路電視系統、衛星電視接收系統、電視錄像編輯系統。圖書館有現代化的電子閱覽室和豐富的數字化文獻資源,紙質文獻41.6萬冊,中外文期刊有數千種。學校建有物理、化學、生物、機械、液壓、熱處理、電子、CAD輔助設計、語音、心理等實驗室,建有計算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多媒體教室、多媒體語音室、數碼鋼琴室、演播大廳和天文台等,建有36個校外實習基地、5個德育基地和2個校內實習基地。 學校先後與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的高校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友好聯系,與加拿大荷蘭學院、澳大利亞亞歷山大科技學院、紐西蘭奧克蘭商學院等學校聯合開辦了"商業信息技術"、"旅遊與酒店管理"、"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工商管理-商務經理"、"市場營銷與廣告管理"等6個專業的中外雙學歷和"2+2"培養模式的國際合作教育班。 "十五"期間,學校榮獲並連續保持"江蘇省文明單位"、"鎮江市文明單位"稱號、"江蘇省安全文明單位" 稱號,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十一五"期間,學校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人為本、依法治校,高舉團結、創新、發展的旗幟,開放辦學,和諧創業,強勢奮進,努力發展成為一所佔地600多畝,全日制在校生8000多人,以專科層次高職為主體,以培養具有較高人文素質、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適應地方建設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為己任,學校特色和專業特色鮮明的地方性、應用型、綜合性的高職高專院校。
❷ 鎮江高專怎麼樣快一點呀
鎮江高等專科學校(簡稱「鎮江高專」),是經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高校。學校坐落在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江蘇鎮江的寶塔山麓、古運河畔,具有近百年的辦學歷史。
1992年3月,經教育部(原國家教委)批准,原鎮江職業大學、鎮江教育學院、江蘇廣播電視大學鎮江分校合並組建鎮江高專。2001年5月,江蘇省勞動經濟學校成建制並入。2003年3月,江蘇省丹陽師范學校成建制並入,同年,鎮江市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心並入。省丹陽師范學校的前身為我國著名國畫大師、美術教育家呂鳳子先生1912年創辦的丹陽正則女子職業學校,至今已有近百年的辦學歷史。多年來,學校依託地方辦學,以全日制高職教育為主體,兼及遠程教育、教師培養培訓與崗位技能培訓,多渠道、多形式辦學。
學校現佔地661畝,校內實驗實訓室68個,校內實訓基地10個,校外實訓實習基地88個,電子閱覽室2個,計算機房20個(學生用教學計算機1563台),多媒體教室57個(總座位數為3164個)、語音教室12個(座位數為753個)。學校建設了學校網站,開辟了網上辦公系統,校園網覆蓋所有的教學區、實驗區、辦公區等,全校信息點總數近1200個。圖書館有現代化的電子閱覽室和豐富的數字化文獻資源,圖書藏量43.5萬冊(紙質圖書),電子圖書55.5萬冊,中外文期刊有數千種。
學校設有機械工程系、電子與信息系、數理系、化工系、工商管理系、勞動和社會保障系、安全技術管理系、旅遊系、教師教育系、人文科學系、藝術設計系、外語系、法政系、社科部、基礎部、體育部、國際教育學院、師資培訓中心和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所等。共設42個專業或專業方向,其中省級品牌專業1個(旅遊與酒店管理,全省高職院校中7個品牌專業之一),5門課程被評為江蘇省高校二類精品課程,4門課程獲省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2門課程分別被評為省高校精品教材和省重點立項建設精品教材。學校成立了23個專業(大類)建設指導委員會,專業(大類)覆蓋率100%。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會議,邀請校外專家特別是來自行業或企業的專家,參與專業結構調整、教學計劃論證、課程開發、考核標准制定、就業指導,提高學校人才培養的針對性。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7000人,各類成人教育學員2300多人。
學校以人為本,堅持培養與引進並重,實施「十名教授百名碩士培養工程」,選派教師到加拿大、紐西蘭、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培訓進修,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綜合素質。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610人,具有正高和副高職稱的139人,中級職稱155人,「雙師」素質教師123人。學校聘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心懌為學校發展建設顧問,聘請原中國人民解放軍60軍軍長、安徽省軍區原司令員李元喜將軍為兼職德育教授,還聘請了多位知名學者和業界精英為兼職教授,聘請行業技術能手為學校實訓指導教師,定期為學校提供咨詢服務,為師生作報告,指導和人才培養工作。
學校歷來重視培養專業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多年來,學校一直以省、校級「青藍工程」、省「333工程」、市「169工程」為抓手,培養了省、市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人、省學術帶頭人、優秀青年骨幹教師8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4人、市「169工程」學術帶頭人及科技骨幹15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資助對象1人、省電大學術帶頭人資助對象及優秀青年骨幹教師7人、校級學術帶頭人11人、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等59人。
學校堅持「素質為魂、能力為本、厚德強能、全面發展」的職業素質教育理念,堅持 「講訓並重,學練結合」,積極實施「2+1」培養模式,實行「雙證制」培養方案,扎實推進大學生全面素質教育工程,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一線培養高素質、強技能、善創新的高等職業技術適應性、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8%以上,居全省先進行列。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稱職率保持在95%以上。
學校圍繞教學開展科研,依靠科研提升人才培養工作水平。「十五」以來,學校教職工主持的各級各類課題計112項(其中國家級課題2項),出版的專著35部、通用教材54部,發表的省級以上學術論文699篇(其中核心期刊78篇),獲國家、省市級成果獎138項。據《中國高等教育》雜志統計,2005年全校在高等教育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總數在全國高職高專院校中名列第八。《鎮江高專學報》先後被評為「全國高職高專優秀學報一等獎」、「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學校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先後與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的高校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與加拿大荷蘭學院、澳大利亞亞歷山大科技學院、紐西蘭奧克蘭商學院等學校聯合開辦了「計算機應用技術」(商業信息技術)、「酒店管理」(旅遊與酒店管理)、「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工商管理-商務經理」、「市場營銷與廣告管理」等6個專業共12個國際合作教育班,其中,與加拿大荷蘭學院合作辦學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商業信息技術)、「酒店管理」(旅遊與酒店管理)兩個專業已有三屆學生畢業,畢業生供不應求。2006年,經鎮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學校成立了國際教育學院。
學校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堅持面向基層,立足鎮江,面向「長三角」,輻射全國,始終把「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力」作為學校安身立命之本,努力為社會輸送優秀人才,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充分肯定。學校獲得並保持「江蘇省文明單位」、「鎮江市文明單位」、「江蘇省安全文明單位」 稱號,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五四紅旗團委」、「江蘇省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江蘇省科研工作先進集體」等。多名學生獲得「全國茅以升家鄉教育獎」,100多人次獲「江蘇省優秀學生」等個人表彰和獎勵。學生參加國家和省市科技作品、創業設計競賽,有多件作品獲全國高職高專科技創新優秀獎,2件作品獲江蘇省一等獎,3件作品獲江蘇省二等獎,8件作品獲江蘇省三等獎。學校畢業生中涌現出一大批技術骨幹、管理人才、創業能手。
「十一五」期間,學校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工作方案》要求,以迎接評估為契機,以就業為導向,以改革為動力,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就業競爭力、就業率和崗位變化適應力」為辦學宗旨,鞏固規模,優化內涵,強化特色,服務基層。完善符合高等職業教育要求、特色鮮明的「講訓並重,學練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學體系和高效運行的管理機制;提高與學校辦學規模、人才培養、教科研和社會服務相適應的「雙師」隊伍素質;形成一批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特色和品牌專業;建成高水平的實驗實訓室,建設一批高水平的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建設優雅和諧的人文校園、數字校園、園林校園。努力做到教學高質量、管理高水平、辦學高效益、特色更鮮明。到2010年,在校全日制高職生人數達到8000人左右,把學校建設成環境優美、條件優良、質量上乘、特色鮮明的地方性、綜合性高等專科學校,努力躋身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行列。
附:
1、辦學指導思想
根據高等職業教育規律和人才培養目標的總體要求,學校在辦學實踐中,形成了明確的辦學指導思想,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改革為動力,以職業素質教育為核心,講訓並重、學練結合、質量至上、特色領先,產學研緊密結合,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素質、強技能、善創新、可持續發展的高等職業技術適應性、應用型人才。
2、辦學理念:以人為本,開放創新,質量至上,知行合一,和諧發展。
3、辦學定位
發展目標定位:堅持科學發展觀,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優化內涵、提高水平,以高職高專教育為主體、兼及遠程開放教育和教師培養培訓,培養高素質、強技能、善創新、可持續發展的高等職業技術適應性、應用型人才,到2010年把學校建設成在校全日制高職生人數達8000人左右、環境優美、條件優良、質量上乘、特色鮮明的地方性、綜合性高等專科學校,努力躋身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行列。
辦學類型和層次定位: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
專業建設定位:專業建設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並適度體現超前性。重點建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緊密聯系的專業,著力建設工科類專業,積極開發現代服務業等新型行業急需的新型專業,逐步做到以工科類專業為主,文經管等專業有機結合,協調發展。全力打造特色、品牌專業,不斷彰顯專業特色,用專業特色打造學校特色。
人才培養規格定位:培養既能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崗位需要(滿足學生就業謀生或生存需要),又能適應未來職業變化需要的高素質、強技能、善創新、可持續發展的高等職業技術適應性、應用型人才(滿足人的發展和整個職業生涯的需要)。
服務面向定位:面向基層,立足鎮江,面向「長三角」,輻射全國。
辦學形式定位:依託地方辦學,以全日制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為主,兼及遠程開放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和技能型崗位培訓,多渠道、多形式辦學。
辦學思路:根據學校的辦學定位,圍繞「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就業競爭力、就業率和崗位變化適應力」這一辦學宗旨,把「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力」作為學校安身立命之本,形成了「就業導向,面向基層,特色領先,持續發展」的辦學思路;明確了「素質為魂,能力為本,厚德強能,全面發展」的職業素質教育思想;形成了「以人為本、開放創新、質量至上、知行合一、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有力地促進了學校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4、校訓、校風和教風、學風的含義表述
校訓:正則格致
含義的簡要表述:
正則:「正則」源於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作品《楚辭·離騷》,「正則」是屈原的名,也是偉大的教育家呂鳳子先生1912年創辦的我校丹陽校區前身——正則女子職業學校的校名。含義為公正而有法則,這是對做人的要求。
格致:「格致」源於《禮記·大學》中「格物致知」一詞的省稱,意蘊崇尚科學和實踐,探求真知,提高智能,掌握本領,力求全面發展學有特長。這是對求知求學的要求。
校風:務實創新
含義的簡要表述:
務實:即做任何事情都要實事求是,講求實效,力戒空談,扎實工作。
創新:是指順應社會發展需要,與時俱進,敢為人先,勇於創造。
教風:嚴謹至愛
含義的簡要表述:
嚴謹:嚴密謹慎,一絲不苟。體現在為人、治學、教學等方面。
至愛: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校,熱愛學生,做到敬業愛崗愛校愛生。
學風:勤學篤行
含義的簡要表述:
勤學:指勤於思考、勤於學習、勤於探索,體現人的學習態度,反映人的精神狀態。
篤行:潛心探索,身體力行,崇尚實踐,學以致用。
5、校標內涵:
藍色圖案:深沉嚴肅,富於深邃和科學理性,蘊含探索寰宇奧秘的科學意識。
中心圖案:由字母「CP」組成三個小圖案,字母「C」是創新(Creation)的第一個英文字母,蘊含創新是學校發展的不竭源泉。字母「P」是實踐(Practice)的第一個英文字母,蘊含學校人才培養要彰顯高職特色。而中心圖案又由「人」字圖案支撐,蘊含學校的根本是育人,體現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
整個圖案像一個車輪,預示著學校事業蓬勃發展,滾滾向前。又似一朵花,蘊含學校事業發展充滿著無限生機和希望。
❸ 鎮江高專怎麼樣
鎮江高專現在是開放大學,在鎮江學府路上,馬上要搬到鎮江大學城去了,專業挺多的,但是沒有特別搶手的專業(我指的是就業),不過學習還是看個人。
❹ 有誰知道《鎮江高等專科學校》怎麼樣
鎮江高專,在鎮江人眼抄中或許地位不如,江大,江科大,但是人家高專怎麼說也是公立學校,目前好像有3-4個校區,據說該校管理舉措上還是比較好的,但是由於硬體條相對比較差,而且主校區,學校佔地面積上來說比較小,本地人覺得不是很好.其實高專的生源還是可以的.在外地人眼中高專的名頭的還是不錯的.
❺ 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怎麼樣宿舍怎麼樣有上過的人介紹一下可以嗎
本校畢業十年了,來只自熟悉本部。整體來說,學校在高職高專類學校來說應該還算中上吧,以前學校硬體不是太好,但現在已有很大提高。學校老師整體教學水平還行(個別老師教學水平很高,但也有打醬油的),學校對學生各專業明面上要求還是很嚴,但多數學生往往做不到,老師自然也就降低標准了,學校學風稍差,要想真正學到東西,還得自己課外努力鑽研(好在如果你想自己多學點東西,老師都很樂意幫助你,但大部分老師只負責領學生入門,教學不會太深入,課本知識不會從頭到尾講解,大部分也是囫圇吞棗式的,大部分老師講課缺乏運用的思想高度,只是因教而教),所以從此學校出來的學生,畢業後前途一般為工企業培養中高級技術工或操作工,不會有太大的發展(個人努力除外)。
❻ 鎮江市高等專科學院怎麼樣
首先,我要更正一下,應該是「鎮江高等專科學校」。學院和學校是不同的,學院比學校版要低一個等權級。學校老師不錯,很多老師都很低調,但都很有來頭,其中包括中國作家協會成員,國家認證的心理咨詢師等。學校硬體設施不怎麼樣,甚至可以說很差。不曉得你是學什麼專業的,學校最好的系是管理系。總體而言,就是還行!
❼ 鎮江高專怎麼樣
鎮江范圍內,同級別的普通高校中,算是很不錯的了。
❽ 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 怎麼樣
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是1992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綜合性公辦普通高校。
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設有全面素質教育研究所、呂鳳子研究所、沈括研究所和賽珍珠研究所等。
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設有裝備製造學院,汽車工程學院,衛生護理學院,丹陽師范學院,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化學材料學院,旅遊學院,人文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財經商貿學院,基礎部12個系部,設有41個專業。
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擁有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和重點專業建設項目3個,江蘇省高校「十二五」重點專業(群)和綜合實訓基地5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精品課程、精品教材和優秀教學成果獎等19項。有校內實訓基地58個,建有數控、自動化系統、嵌入式系統等校內實訓實驗室134個,校外實訓實習基地146個。
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連續多年保持「江蘇省文明單位」榮譽稱號,獲得了「全國高職創新教育傑出貢獻院校」、「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江蘇省科研工作先進集體」、
「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江蘇省平安校園」等榮譽。
鎮江高等專科學校_網路
http://ke..com/link?url=EGXsYdOY64w__p_3mpnT8AFw12RFhFvmhK
❾ 鎮江高專怎麼樣啊介紹具體點啊。。
挺好的 在大專院校里 名氣還是可以的 特別是在外地人眼裡 我就是這個學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