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系統招聘醫學基礎知識
❶ 2020年事業單位衛生系統考試醫學基礎知識和醫療衛生基礎知識考試內容有什麼區別
衛生事業來單位醫療衛生基礎知識自考試內容與醫學基礎知識考察內容是一樣的,主要包括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葯理學、診斷學等知識。
醫療衛生考試衛生基礎和醫學基礎知識的區別網頁鏈接
醫療衛生基礎知識包含的是衛生行政指導方面的知識,不能充實臨床工作但是可以起到簡介的指導作用,醫學基礎知識是用臨床工作,診斷治療疾病所應用的科目。他們相輔相成但又各不相同;醫療衛生基礎知識:心理學,衛生保健,傳染病,寄生蟲,計劃生育,葯物,等等;醫學基礎知識:內科、外科、診斷學、葯物配伍及應用、有機化學、婦科、產科、兒科等等在10門以上。
❷ 衛生系統招聘考試的醫學基礎知識包括什麼
想看看公共基礎知識和醫學基礎知識專科試卷請發給我做做,因為我們本月30日就要考試了,上班沒有時間看書,時間長了就忘了,麻煩你一下給我們解決問題
❸ 一般醫療衛生系統招考醫學基礎知識具體包括了那些內容
醫學基礎知識抄包括醫學生襲物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葯理學、微生物學、免疫學、診斷學。網頁鏈接
一、醫基
醫學基礎知識的簡稱,考試涉及到的主要學科為:醫學生物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葯理學,診斷學這六門科目。部分地區還有可能涉及到醫學微生物學,免疫學,人體寄生蟲學,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病理生理學等,但是較為少見,具體情況還要看各個地區的招聘要求。
考生備考的時候建議把精力著重放在醫學生物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葯理學,診斷學這六門主要科目上。其他幾個科目即使考試考到,一般分值佔比也很小。
二、衛基
衛生公共基礎知識的簡稱,涉及到的主要學科為衛生法律法規,醫學倫理道德,醫學心理學,預防醫學、流行病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衛生監督學、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社會醫學、傳染病學等。
❹ 醫療衛生系統招聘 醫學影像專業 要求考醫學基礎知識和專業相關知識 想問該用什麼資料
1.衛生系統的事業單位考試根據專業不同,考試的內容不同。醫療衛生系統考試內容包括公共科目與專業科目
公共科目:醫學基礎知識:生理、病理、葯理、診斷、解剖、生化、生物學等;護理基礎知識:護理技術及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相應知識。
專業科目:醫學影像、麻醉學、葯劑學等。
2.(一)臨床醫學專業
臨床醫學專業的命題方式一般是醫學基礎知識+臨床課。醫學基礎知識中又以解剖、生理、病理、葯理、診斷這幾科為重點。臨床課即內、外、婦、兒。近年來,醫患關系的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故對於醫生的職業道德和衛生法律法規的考查也越來越受到命題者的青睞。
(二)中醫學專業
中醫學專業的命題,各地差異很大。有些地區只考四門基礎課,即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葯學、方劑學。有些地區會側重考查臨床課,即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兒科學和中醫婦科學,甚至還會涉及針灸和四大經典。但總的來說,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葯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這五門課是重中之重。
(三)護理學專業
《基礎護理學》佔有絕對重要的位置。無論考核的內容是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還是以主觀題的形式出現,《基礎護理學》這門科目所佔的分值相對來說都比較多。尤其是基本護理操作、護理診斷和護理措施,幾乎穿插於其它四門科目各個系統疾病中,考察的內容注重臨床實踐,考核的疾病基本上都是臨床常見的疾病。所以,雖然參加事業單位考試的同學大多都是畢業有些年份了,但是由於在臨床中都曾在各個科室轉過,所以,在這方面還是比較占優勢的。
(四)葯學專業
大學時期學習的重要專業課,葯事管理學。
(五)醫技專業
醫技專業如影像、檢驗之類
❺ 醫療衛生系統招聘 報考護理崗位 要復習醫學基礎知識和綜合基礎知識這兩本教材嗎
綜合基礎知識,明顯不是一本書。是行政能力測試跟申論兩本書。還有就是醫學基礎知識也是n本書加起來的。
《醫學基礎知識》總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鍾,全部為客觀性試題,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是非判斷題三種。主要包括生物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葯理學、病理學和診斷學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生物學。
主要包括:1、細胞:主要內容為細胞的基本概念、分子組成、細胞膜、細胞表面、細胞質、細胞核和分裂繁殖;2、生命的遺傳與變異:主要內容為遺傳的基本規律、分子基礎、遺傳病的概念及分類、單基因、多基因遺傳病、染色體病和線粒體遺傳病。
第二部分:人體解剖學。
主要包括:1、運動系統:主要內容為骨學、骨連結和肌;2、內臟學;3、消化系統:主要內容為消化管、消化腺和腹膜;4、呼吸系統:主要內容為呼吸道、肺、胸膜和縱隔;5、泌尿系統:主要內容為腎、輸尿管和膀胱;5、生殖系統:主要內容為男性、女性生殖系統;6、脈管系統:主要內容為心血管和淋巴系統;7、感覺器:主要包括:視器和前庭蝸器;8、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主要內容為總論、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傳導通路以及腦和脊髓等。
第三部分:生理學。
主要包括:細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環、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謝和體溫、尿的生成和排出、感覺器官、神經系統的功能、內分泌及生殖等。
第四部分:葯理學。
主要包括:葯物效應動力學、葯物代謝動力學以及阿托品、局部麻醉葯、抗癲癇及抗驚厥葯等35種葯物的葯理、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和禁忌症等。
第五部分:病理學。
主要包括:疾病概述、血液循環障礙、炎症、腫瘤、心血管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女性生殖系統及乳腺疾病、常見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概念、特徵、類型、病理變化和病因等。
第六部分:診斷學。
主要包括:發熱、疼痛、水腫、呼吸困難、等32種病理現象的發生機制、常見原因和臨床表現等。
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採取先筆試後面試或先面試後筆試的方式進行。
(一)先筆試後面試
1、筆試
筆試科目。筆試科目有《公共基礎知識》和《醫學基礎知識》,每科筆試時間為120分鍾,每科滿分為100分。
筆試科目只考《公共基礎知識》一科的,筆試總成績為《公共基礎知識》筆試成績;
筆試科目考《公共基礎知識》和《醫學基礎知識》兩科的,筆試總成績=《公共基礎知識》×50%+《醫學基礎知識》×50%。
2、面試
面試方式和主要內容。
面試方式有公共面試、專業面試和現場講課。
(二)先面試後筆試
1、面試
(1)面試比例為5:1,達不到面試比例的,在徵得招聘單位或主管部門同意,並經組織人事部門批准後可適當降低面試比例或取消該招聘崗位招聘計劃。
2、筆試
筆試資格人員確定。筆試開考比例為3:1,根據招聘崗位面試人員成績和招聘名額,從高分到低分按3:1的比例確定筆試資格人員。最後一名面試成績相同的人員,可一並確定為筆試資格人員。
考試的具體方式及總成績公布
考試總成績按100分計算,考試結束後3個工作日內在眉山人才網上公布考生的考試總成績(含筆試總成績、政策性加分、面試成績和考試總成績及排名)。考試的具體方式及考試總成績的計算按以下類別進行:
1、先筆試後面試
(1)管理崗位
A類:考試總成績=(公共基礎知識+政策性加分)×60%+面試×40%;
(2)專業技術崗位
B類:考試總成績=(公共基礎知識+政策性加分)×50%+面試×50%;
C類:考試總成績=(公共基礎知識×50%+醫學基礎知識×50%+政策性加分)×60%+面試×40%;
D類:考試總成績=(公共基礎知識+政策性加分)×40%+面試×60%。
2、先面試後筆試
E類:考試總成績=(公共基礎知識+政策性加分)×40%+面試×60%。
❻ 衛生系統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考公共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那麼問題來了。
衛生系統事業復單位招聘考試制,科目有公共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如果考的是公共衛生崗位,專業知識當然會考公共衛生方面的知識。具體內容包括對重大疾病尤其是傳染病的預防、監控和醫治;對食品、葯品、公共環境衛生的監督管制,以及相關的衛生宣傳、健康教育、免疫接種等。
❼ 事業單位招聘衛生系統的衛生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知識和各科專業知識。
《醫學基礎知識》總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鍾,全部為客觀性試題,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是非判斷題三種。主要包括生物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葯理學、病理學和診斷學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生物學。
主要包括:1、細胞:主要內容為細胞的基本概念、分子組成、細胞膜、細胞表面、細胞質、細胞核和分裂繁殖;2、生命的遺傳與變異:主要內容為遺傳的基本規律、分子基礎、遺傳病的概念及分類、單基因、多基因遺傳病、染色體病和線粒體遺傳病。
第二部分:人體解剖學。
主要包括:1、運動系統:主要內容為骨學、骨連結和肌;2、內臟學;3、消化系統:主要內容為消化管、消化腺和腹膜;4、呼吸系統:主要內容為呼吸道、肺、胸膜和縱隔;5、泌尿系統:主要內容為腎、輸尿管和膀胱;5、生殖系統:主要內容為男性、女性生殖系統;6、脈管系統:主要內容為心血管和淋巴系統;7、感覺器:主要包括:視器和前庭蝸器;8、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主要內容為總論、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傳導通路以及腦和脊髓等。
第三部分:生理學。
主要包括:細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環、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謝和體溫、尿的生成和排出、感覺器官、神經系統的功能、內分泌及生殖等。
第四部分:葯理學。
主要包括:葯物效應動力學、葯物代謝動力學以及阿托品、局部麻醉葯、抗癲癇及抗驚厥葯等35種葯物的葯理、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和禁忌症等。
第五部分:病理學。
主要包括:疾病概述、血液循環障礙、炎症、腫瘤、心血管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女性生殖系統及乳腺疾病、常見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概念、特徵、類型、病理變化和病因等。
第六部分:診斷學。
主要包括:發熱、疼痛、水腫、呼吸困難、等32種病理現象的發生機制、常見原因和臨床表現等。
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採取先筆試後面試或先面試後筆試的方式進行。
(一)先筆試後面試
1、筆試
筆試科目。筆試科目有《公共基礎知識》和《醫學基礎知識》,每科筆試時間為120分鍾,每科滿分為100分。
筆試科目只考《公共基礎知識》一科的,筆試總成績為《公共基礎知識》筆試成績;
筆試科目考《公共基礎知識》和《醫學基礎知識》兩科的,筆試總成績=《公共基礎知識》×50%+《醫學基礎知識》×50%。
2、面試
面試方式和主要內容。
面試方式有公共面試、專業面試和現場講課。
(二)先面試後筆試
1、面試
(1)面試比例為5:1,達不到面試比例的,在徵得招聘單位或主管部門同意,並經組織人事部門批准後可適當降低面試比例或取消該招聘崗位招聘計劃。
2、筆試
筆試資格人員確定。筆試開考比例為3:1,根據招聘崗位面試人員成績和招聘名額,從高分到低分按3:1的比例確定筆試資格人員。最後一名面試成績相同的人員,可一並確定為筆試資格人員。
考試的具體方式及總成績公布
考試總成績按100分計算,考試結束後3個工作日內在眉山人才網上公布考生的考試總成績(含筆試總成績、政策性加分、面試成績和考試總成績及排名)。考試的具體方式及考試總成績的計算按以下類別進行:
1、先筆試後面試
(1)管理崗位
A類:考試總成績=(公共基礎知識+政策性加分)×60%+面試×40%;
(2)專業技術崗位
B類:考試總成績=(公共基礎知識+政策性加分)×50%+面試×50%;
C類:考試總成績=(公共基礎知識×50%+醫學基礎知識×50%+政策性加分)×60%+面試×40%;
D類:考試總成績=(公共基礎知識+政策性加分)×40%+面試×60%。
2、先面試後筆試
E類:考試總成績=(公共基礎知識+政策性加分)×40%+面試×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