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編外人員招聘
A. 事業單位編制外人員招聘是什麼意思
員工分為編制內外,這種狀況在事業單位普遍存在,法院、檢察院、媒體、學校、醫院、科研院所……有的事業單位,編制外員工數量甚至超過編制內員工,承擔著主要的業務工作。
但是,幹得再多、再好,如果沒有編制,其處境還是非常尷尬,通常和編制內員工沒法比。收入差距是一方面,此外還難以享受到編制內員工完整的福利待遇,如社會保障、落戶口,評職稱、向上發展也往往得不到平等的機會。
還有一些事業單位乾脆通過大量招聘編制外員工來控制用工成本,用一份編制內員工的錢去養活三到四個編外人員,即使有了新的編制,其編外員工也很難轉正。
B. 事業單位在編人員與編外人員工資和福利待遇的區別有哪些
區別如下:
1、編內的工作人員的工資和福利待遇由當地財政部門發放,編外用工的工作人員的工資是由事業單位本單位發放,編內與編外工資和待遇相差較大。
2、編內人員的人事關系由當地人事局管理,編外用工的人事關系由事業單位本單位或人才交流中心管理。
3、編內用工如果工作人員不犯錯誤一般不存在被解聘,比較穩定, 至於編外用工事業單位會根據單位實際效益決定工資待遇和是否解聘。現在的事業單位無論是在編的還是編外的都是採用聘用制,有編制相對有保障一些。
4、在編人員屬於正式職工,其工資待遇都是按事業單位標准進行的。而編外人員不屬於事業單位正式職工,其工資待遇與正式職工有所區別。
5、二者概念不同:一般情況下,在編人員是正式員工,非在編人員是非正式工或者是臨時工。福利待遇有差別,但工資基數不一樣,尤其退休待遇不一樣。這種情況各個地方普遍存在。
(2)事業單位編外人員招聘擴展閱讀:
非編制人員就是事業單位自行聘用的(包括臨時工),就像企業聘用一樣,不由財政撥款。 聘任制:是指用人單位通過契約確定與人員關系的一種任用方式。一般的做法是由用人單位採取招聘或競聘的方法,經過資格審查和全面考核後,由用人單位與確定的聘任人選簽訂聘書,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和受聘人員職責、待遇、聘任期等。
聘用制是以合同的形式確定事業單位與職工基本人事關系的一種用人制度,即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本單位的身份屬性通過與單位簽訂聘用合同確定。事業單位傳統的用人制度是職工一旦被調入或分配到其單位,就終身成為該單位的職工。聘用制就是要將傳統的用人制度改革成為合同契約式的用人制度;聘任制是事業單位內部具體工作崗位的管理制度,是相對委任制而言的。
銀行編制主要包括兩種:一是銀行正式員工(也稱銀行編內員工),二是勞務派遣協議工。受聘人擬任工作崗位或職務一般通過競爭取得,確定的形式可以簽定聘任合同,也可以簽訂聘約,或頒發聘書,也可以簽訂目標責任書。
在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對某一職工既要通過聘用制確定基本人事關系,又要通過聘任明確具體崗位職務 合同工:是指企業、事業單位通過簽訂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合同一般採取書面形式,內容包括時限、任務及共同遵守的各項義務等。1986年中國用工制度改革以後招收的各類工人一般都是合同工。
C. 事業單位編制外人員招聘是什麼意思
編制外招聘是指招聘單位不給予被招聘人員編制。
「編外人員」在政治、經濟上的待遇都不及正式員工,屬於單位里的「二等公民」。一些「編外人員」即使比「正式員工」幹得更好,也享受不到正式員工的相同待遇,這種體制背離了「同工同酬」、「多勞多得」等用工法則。
在管理上,「編外人員」則是「防範對象,所以他們總有一種「低人一等」的感覺,這種客觀上的身份歧視,與公平公正的現代理念相去甚遠。
(3)事業單位編外人員招聘擴展閱讀:
編外人員問題解決方案:
1、逐步取消事業單位人員編制管理制度。
這是一個制度性的改革方案。這需要解放思想,改變傳統思維模式,對事業單位的財政供養體制從以「養人為主」逐步變為以「養事為主」,人員規模不與「編制」掛鉤,而與「事業」掛鉤。
當然,這一方案改變巨大,需要從全局進行統籌考慮。
2、改變傳統編制管理方式,建立動態化的人員編制管理機制。
這是一個在現有管理體制下的調整改革方案。這一方案要求編制主管部門拋棄原有僵化簡單的編制管理手段,充分考慮不同行業特點。
不同地區面積及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層級服務人口等多種因素,將其進行綜合分析評估,並引進當代先進的數量統計模型和技術,綜合科學地確定人員編制需求總量。
並建立常態化的動態調節機制,適時調整和優化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分布,使人員編制管理有利於而不是阻礙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促進社會公共事業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編外人員
D. 事業單位編外人員有前途嗎只是聘用人員
樓主,告訴你吧,編外沒什麼前景,編外如果沒有施行同工同酬的話,待遇最低的,而且活說不定也是最多的,而且也不穩定,一旦單位不需要那麼多人或者由於各種原因合並單位,都是有裁員的風險,而且往往領導對你不滿,合同期一旦到了,領導不願意續約,是可以讓你走人的,所以沒有穩定性,編內就不一定,他們不管待遇怎麼樣?他們至少工作穩定,沒犯什麼大錯誤的話,是不會隨便被開除的,就算單位在怎麼改革,他們也是可以分流出去的,他們沒有下崗的風險,所以你要爭取考進編內的,而且編外基本有條件考編內的話,大部分都是會准備去考編內的,除非你學歷不夠、你家庭經濟好,能支持你一輩子、年齡問題沒辦法參加考試,至少以上這幾個條件才會考慮長期呆著,不然,有條件的話,很多都是過渡一下,要麼考編內或者國企要麼就找更適合崗位換地方上班,所以樓主,你如果有足夠條件考編內,還是要去考,編外的話,能進去先過渡吧,別想著有什麼前途,是沒什麼前途的,工勤編制都算編內了,他們就是混到退休基本沒機會升職,更不用說編外了,說難聽點,替人家跑腿或者幹活的料,別想有什麼前途之類的,也別想著直接轉正,不行的,想轉正還是要參加事業單位編內考試才行,一般是不可能直接轉正的,不行,你去網上查查看說不定很多人都在吐槽編外工的事情。
E. 事業單位編外合同工是指什麼
編制外也就是不在行政單位或者事業單位的正規編制內。
合同制聘用內合同是聘用單位與受聘人員確立聘用關系容,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編制外合同制也就是不在本單位編制內,該單位另外招聘的合同制崗位。
與臨時工還是有差別的。
拓展資料:
「編外人員」,僅相對於「編內人員」而言。
在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具體工作運行中,往往是由上級編委對該政府機關或企事業單位下達「三定方案」,即定職能、定崗位、定人員。這個「定人員」,就是定編制。而這些編制人員的辦公經費、工資福利等,均有政府財政保證。
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工作要求的不斷提高和細化,使上述單位中原有的人員難以承擔現有的工作量,因此很多單位在編制以外招聘人員,而這些人員顯然就成了「編外人員」。
F. 事業單位編外人員好進嗎需要什麼程序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共10章44條,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根據《條例》事業單位新聘用工作人員,應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但是,國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許可權由上級任命、涉密崗位等人員除外。
《條例》規定,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制定公開招聘方案;
(二)公布招聘崗位、資格條件等招聘信息;
(三)審查應聘人員資格條件;
(四)考試、考察;
(五)體檢;
(六)公示擬聘人員名單;
(七)訂立聘用合同,辦理聘用手續。
(6)事業單位編外人員招聘擴展閱讀:
人社部將全面規范聘用管理,出台聘用合同國家標准,研究提出妥善解決編外用人問題的政策意見。
一是深入貫徹落實《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出台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勵規定、申訴辦案規則以及處分規定的政策解釋,配合研究出台行業處分規定,研究完善競聘上崗規定和考核規定。
二是全面規范聘用管理,出台聘用合同國家標准,研究提出妥善解決編外用人問題的政策意見。進一步規范完善公開招聘制度,完成全國整治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突出問題專項行動督查工作。
出台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迴避規定、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辦法。做好分類公開招聘考試試點工作。繼續完善崗位設置管理工作。完成「吃空餉」問題治理工作。
G. 事業單位編外人員好進嗎需要什麼程序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共10章44條,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根據《條例》事業單位新聘用工作人員,應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但是,國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許可權由上級任命、涉密崗位等人員除外。
《條例》規定,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制定公開招聘方案;
(二)公布招聘崗位、資格條件等招聘信息;
(三)審查應聘人員資格條件;
(四)考試、考察;
(五)體檢;
(六)公示擬聘人員名單;
(七)訂立聘用合同,辦理聘用手續。
(7)事業單位編外人員招聘擴展閱讀:
人社部將全面規范聘用管理,出台聘用合同國家標准,研究提出妥善解決編外用人問題的政策意見。
一是深入貫徹落實《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出台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勵規定、申訴辦案規則以及處分規定的政策解釋,配合研究出台行業處分規定,研究完善競聘上崗規定和考核規定。
二是全面規范聘用管理,出台聘用合同國家標准,研究提出妥善解決編外用人問題的政策意見。進一步規范完善公開招聘制度,完成全國整治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突出問題專項行動督查工作。
出台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迴避規定、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辦法。做好分類公開招聘考試試點工作。繼續完善崗位設置管理工作。完成「吃空餉」問題治理工作。
參考資料:人民網-國務院:事業單位新聘用人員應面向社會公開招聘
人民網-人社部:將提出妥善解決事業單位編外用人問題政策
H. 事業單位的編內和編外區別在哪裡
一、定義
1、編制內、在編是指:通過正式考試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且在組織部、人事局內有注冊的工作人員。
2、編外、非在編人員是指:非組織部、人事局組織考試招聘,而是由於用人單位招聘的工作人員。編外、非在編人員通常又可分為工勤人員、合同制工作人員、臨時工。
二、管理
1、編內的工作人員的工資和福利待遇由當地財政部門發放,編外用工的工作人員的工資是由事業單位本單位發放,編內與編外工資和待遇相差較大。
2、編內人員的人事關系由當地人事局管理,編外用工的人事關系由事業單位本單位或人才交流中心管理。
三、穩定性
1、編內用工如果工作人員不犯太大錯誤一般不存在被解聘,比較穩定
2、 至於編外用工事業單位會根據單位實際效益決定工資待遇和是否解聘
現在的事業單位無論是在編的還是編外的都是採用聘用制,有編制相對有保障一些
四、待遇
1、在編人員屬於正式職工,其工資待遇都是按事業單位標准進行的,工資比編外人員高
2、而編外人員不屬於事業單位正式職工,其工資待遇與正式職工有所區別,工資普遍較低
五、前途
1、在編事業單位人員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申請升職,有機會晉升更高一級的職位
2、而編外人員工作時間再長也是一直保持原有崗位不變的
希望能夠幫到您。
I. 事業單位編內和編外的區別
一、定義
1、編制內、在編是指:通過正式考試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且在組回織部、答人事局內有注冊的工作人員。
2、編外、非在編人員是指:非組織部、人事局組織考試招聘,而是由於用人單位招聘的工作人員。編外、非在編人員通常又可分為工勤人員、合同制工作人員、臨時工。
二、管理
1、編內的工作人員的工資和福利待遇由當地財政部門發放,編外用工的工作人員的工資是由事業單位本單位發放,編內與編外工資和待遇相差較大。
2、編內人員的人事關系由當地人事局管理,編外用工的人事關系由事業單位本單位或人才交流中心管理。
三、穩定性
1、編內用工如果工作人員不犯太大錯誤一般不存在被解聘,比較穩定
2、 至於編外用工事業單位會根據單位實際效益決定工資待遇和是否解聘
現在的事業單位無論是在編的還是編外的都是採用聘用制,有編制相對有保障一些
四、待遇
1、在編人員屬於正式職工,其工資待遇都是按事業單位標准進行的,工資比編外人員高
2、而編外人員不屬於事業單位正式職工,其工資待遇與正式職工有所區別,工資普遍較低
五、前途
1、在編事業單位人員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申請升職,有機會晉升更高一級的職位
2、而編外人員工作時間再長也是一直保持原有崗位不變的
J. 事業單位編外人員如何轉正,成為正式入編人員
一:參加事業單位招聘考試
事業單位招聘有在編和不在編,大家在報名參加事業單位招版考時,一定要權仔細閱讀招考公告,不要在職位到手後才發現自己鬧了個大烏龍。臨時工可以通過參加事業單位編制人員的招聘考試,通過筆試、面試等關卡重新考取工作,成為一名在編人員。這是簡單粗暴的方法,卻是最有效的方法,你在事業單位中工作過,在沒有其他因素的情況下,你肯定會比較占優勢。
二:直接轉在編人員
這個比較困難,雖然有事業單位臨時工轉正,但是一般都是工作中表現非常突出,有比較大的貢獻。
事業單位招考信息:濟南事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