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院招聘 » 平南縣中醫院招聘護士

平南縣中醫院招聘護士

發布時間: 2021-02-12 04:52:56

『壹』 平南縣中醫院的科室簡介

總務、後勤科是負責全院日常後勤工作的重要辦理機構,領導和管理全院總務、後勤供應保障工作。下設後勤組、器械組、門衛保安組、清潔組、膳食組、司機組、工勤組等六個職能部門。現有工作人員18人,均經過嚴格培訓後持證上崗。後勤科負責保證醫療所需物資供應水、電、汽、氧和房屋基建、維修、院容院貌建設以及醫院財產物資的管理職能;器械組負責醫院醫療器材及相關物資的供應、管理和維修職能;門衛保安組負責安全保衛,檢查往來人員和進出車輛,維護院內交通秩序職能;清潔組負責全院工作環境的清潔衛生和院容院貌整潔職能;膳食組負責職工、往來人員、住院病員的膳食供應職能;司機組負責公務用車及病員接送職能;工勤組負責全院日常後勤、總務管理的工具職能。總務後勤科全力推進機關作風效能建設和行業作風建設工程,科組落實崗位責任制,為醫院院務、行政、財務、總務、經濟運行管理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十周年院慶
悠悠三十載,漫漫懸壺路。平南縣中醫院從1979年建院至今已走過了30年的光煇歷程。30年風雨同舟,攜手共進,30年櫛風沐雨,一路凱歌,30年風雨兼程,默默耕耘。 這是一個改革的30年,這是一個創新的30年,這是一個承前啟後、不斷鑄造輝煌的30年。繼承中醫文化、弘揚中醫特色、打造中醫品牌,在繼承中發展,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鑄就輝煌。30載風雨滄桑,30載砥礪前行,如今的平南縣中醫院經過30年的發展變遷,已經使一個簡單式的集體中醫院,建設成為一所融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國家二級甲等中醫醫院。
今天,當我們迎來平南縣中醫院三十華誕,在回望和歷數已經走過的崢嶸歲月時,心底里不由得發出聲聲贊嘆:這里,有一群樂於奉獻、敢於創新的中醫人,有一群不斷拼搏、勇攀高峰、勇往直前的中醫人。
改革,是醫院發展的動力;創新,是成就輝煌的法寶。回顧醫院三十年的發展史,我們走過了一條以硬體為基礎的創業之路,以人才為核心的創新之路,以管理為動力的創優之路,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之路,以傳承中醫文化為靈魂的文明之路。
三十年前,七間簡陋的平房、幾張木板病床、僅有幾麻袋中草葯的葯庫、5名護士、6位靠望、聞、問、切坐診的醫生,幾乎組成了平南縣中醫院的全部。歷經數代中醫人的艱辛努力,三十年後的今天,人員從十多個發展到200多個,房屋建築面積從幾百平方米發展到10000多平方米,醫療設備從幾千元發展到900多萬元,病床從30張發展到120多張,年業務總收入從7萬多元發展到1500多萬元,現今的平南縣中醫院已經成為一所以祖國傳統中醫學為特色、現代化中西醫結合為優勢集醫療、保健、預防、康復、科研、教學、急救、美容為一體的高水平現代化中西醫結合的國家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也成為國家級愛嬰醫院、醫保定點醫院、新農合定點醫院,並繼續成為廣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和廣西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技術協作醫院。

『貳』 平南有兼職做十字綉的嗎,本人想兼職做十字綉。

那些針綉見過,不知招不招人。在平南縣中醫院往大將加油站方向走一百米,有一家針綉店,你試問一下。平南QQ網。

『叄』 平南縣的社會事業

科技
平南縣科技工作主管單位是縣科技局。下轄科技開發中心、科技技術情報所、電子計算中心、防震工作辦公室,承擔全縣科技教育工作及知識產權工作。
平南縣注重引進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努力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和農業經濟效益,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全面實施「種子工程」、「優質谷示範工程」、「噸糧田綜合技術開發」、「萬畝優質桑園建設」、「噸糖蔗示範建設」五大農技開發工程,大大促進了全縣經濟作物的發展,促進了科技的紮根與示範。培育開發的「平丹一號」大玉余甘果苗木供應區內外市場,規模大、效益顯著。自治區創新計劃重點項目「龍眼商品化生產及保鮮加工技術開發」、「龍眼低產園技術改造及商品化果園建設」均已取得了可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首創以項目為載體架起區內外龍眼專家、教授和廣大果農之間的技術金橋,帶動了石硤龍眼生產商品化、產業化的發展。其次,注重工業產品的更新換代,大力開發企業主導產品,為全縣民營工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已經執行完成的自治區星火計劃項目有「廣西桂花水暖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實施的「電鍍生產線自動化技術開發」和「樓頂池外全自動控制閥技術開發」。正在實施當中的區級星火計劃項目有:安泰化工有限公司執行的「彩色薄膜生產工藝技術開發」和「可濕性除草樂粉劑生產工藝技術開發」,通過項目實施,促進企業大膽採用國內外先進適用的科研成果,提高了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通過技術引進,促進了個體企業向民營科技型企業的轉化。平南縣科達橡塑工業公司與外省科技機構合作研製「真空澆注型陶瓷橡膠襯里模具」項目開發的成功,帶動開發新產品71種。平南縣永隆機械廠廠長陳國棟不斷推出專利型新產品,已申報批準的專利產品腳踏式切蔓機享譽大江南北。隆重推出的多項專利產品——高效節能環保型節能爐,參加了由廣西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科技頻道、中國發明協會、廣西知識產權局在北京聯合舉辦的「百姓專利」首屆十大專利人物評選活動頒獎晚會。永隆機械廠的各種專利型新產品產銷兩旺,已成為了全縣民營科技型企業的楷模。
衛生
1949年以前,平南縣的衛生事業非常落後,廣大城鄉衛生狀況十分惡劣,缺醫少葯,疾病叢生,鼠疫、霍亂、天花等烈性傳染病奪去了無數群眾的生命。
2007年,全縣共有公立醫療衛生機構31個(解放初僅有1個),其中縣級8個、鄉鎮級23個;職工總數為1868人(解放初為10多人),其中獲副高級以上職稱31人、中級職稱384人、初級職稱943人。醫院病床數911張;衛生系統固定資產達4862.2萬元。房屋建築面積為9.6萬平方米;醫療器械設備價值為2118萬元。此外,有民營醫院2家,職工150多人,病床131張;縣內每個行政村均建立了衛生所,共有鄉村醫生及個體醫生1000多人,形成了縣、鄉、村三級較健全的醫療衛生保健網。
同時,全縣的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縣人民醫院能開展腦腫瘤摘除術、顱腦外傷處理、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斷肢再植術及人工股骨頭置換術、人工晶體植入術等技術項目,各科醫療技術均達到區內縣級醫院領先水平。預防保健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一些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如天花、瘧疾、絲蟲病、麻風病、小兒脊灰炎等達到了消滅或基本的目標。各種法定傳染病的發病率大幅度下降,有效地保護了全縣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平南城區公立醫院主要有:平南縣人民醫院、平南縣中醫院、平南縣紅十字醫院、平南縣婦幼保健院等。
民間體育
平南縣是一個經國家體育總局評定的全國體育先進縣,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縣。民間體育活動非常豐富多彩,傳統體育項目有賽龍舟、搶花炮、武術、氣功、籃球、拔河等大型活動;小型活動的有鬥蟋蟀、斗雞、頂竹杠、打拐,打田螺、舞獅、象棋、釣魚、登山等。民間賽龍舟是群眾非常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它從清朝一直沿襲當代,每年端午節,丹竹、武林、大成及縣城等地都有劃龍舟或舉行龍舟競賽。賽龍舟由熱心者發起,自由組隊參加。每條龍舟16至20人,其構造比普通舢板艇較長稍小。比賽時,一般從上游適當的地方「放龍」,沿江直下,繞過沙灘或河洲一至二次後,便逆水直趨「標船」奪標。錦標是彩旗,頭標紅色,二標黃色,三標綠色,分別寫上「獨占鰲頭」、「中流砥柱」等字樣。此外還有金豬(燒豬),美酒等獎物。獲頭、二、三標者,即鳴鑼慶賀,並按鑼聲節奏一邊劃槳,一邊吆喝,沿江上下「游龍」以示勝利。 幼兒教育
民國26年(1937年)春季,平南開始實施幼兒教育。當年有城廂幼兒園,大安、武林、六陳、平山、福壽、寺面、白馬、丹竹、思旺、平政、鎮西、旺官等中心校附設幼兒1班,共17班,583人。31年,城廂、大安、思旺、丹竹、官成、平山幼兒園各一所,共12班,518人。抗日勝利後,幼兒園只有城廂、大安兩所。幼兒園之經費由當地商會募捐和公鋪、市場攤位租解決、且政府問或補助一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除原有城廂、大安2所幼兒園外,思旺、丹竹等圩相繼開辦幼兒園。
1958年秋冬,隨著人民公社集體食堂興起,幾乎每個生產隊都開辦幼兒班。數月後,全縣大多數幼兒班由於教師工資不解決因而解散。
1975至1976年,大部分生產隊都辦起了季節性的幼兒班,組織制度比1958年辦的健全,仍無明確的教學要求和統一的教材。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幼兒教育成為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1979年,縣教學研究室幼兒教育組成立,和縣婦聯共同抓好幼兒教育。統一規定幼兒班開設語言與常識、算術、體育、音樂、美工5科,統一參照北京市幼兒園教學大綱和教材進行教學。每年集訓全縣幼師2次。發動督促有關部門創造條件開辦幼兒園(班),增添設備、開展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
1982年7月統計,全縣公辦、民辦幼兒園240所,幼兒6521人。
1985年,提高幼兒教育要求,為小學教育打好基礎。小學附設學前班,招收6歲以上未滿7歲幼兒入學。因此,很多農村幼兒園改為學前班。
1987年,全縣鄉鎮辦、機關辦、企事業辦幼兒園30多所,49班,幼兒1931人,教師82人;全縣小學辦學前班491班,學生15638人,教師472人。
小學教育
清末 ,廢科舉,興學校。從日本留學回來的學生和縣內熱心教育的開明士紳率先改良與自己關系密切的私塾,加授算術、格致一類新知識,有的私塾改辦為小學,停止讀經講經。
民國成立後,大學院頒行《小學校令》。平南鎮、大安、寺面、六陳、丹竹、思旺等大圩鎮及富裕村莊陸續開辦小學,由當地賓興、商會、會館、團局、祠堂主辦。初等小學4年,高等小學3年,初小課程有修身、國文、算術、圖畫、唱歌、體操7科;高小有國文、修身、算術、中國歷史、中國地理、自然、手工、圖畫、唱歌、體操10科。「五四」運動以後,縣內所有圩市和較大的村莊陸續設立初級小學。一般是教師1人,學生四五十人,復式教學。學制4年,科目有語文、算術、常識、體操、圖畫、音樂6科。平山、大中、大坡、大洲、富藏、鎮隆、白馬、官成、大旺、大鵬等圩相繼開辦高級小學。科目有語文、算術、歷史、地理、三民主義(公民)、自然、音樂、圖畫、體操、手工10科。民國17年(1928年)全縣初級小學209所,高級小學21所。民國21年,全縣小學273所,學生9326人,為學齡兒童的15%,前後總共受過私塾和初級小學教育,粗識文字者98491人,占總人口的24%。
民國23年(1934年)廣西開始實施國民義務教育。24年,全面實施,村設國民基礎學校,學制4年,設語文、算術、音樂、體育、圖畫5科。語文、算術課本由廣西教育廳編印。鄉設中心國民基礎學校,大都含初級班、高級班。高級班學制2年,設語文、算術、公民、歷史、地理、自然、勞作、音樂、圖畫、體育10科。從此,小學教育迅速發展。民國27年,全縣村街均設國民基礎學校,共450所,全縣61鄉設中心校60所,學生71334人,國民基礎學校學生占學齡兒童85%,(當時學生流動很大,學年末比學年初往往減少百分之二三十)教職員1980人。
民國33年(1944年)日軍來犯,大半鄉村遭受蹂躪。光復後,仍有不少小學奄奄一息。38年,全縣小學生20859人,為26年的40%。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積極恢復學校,並實行學校為工農開門的方針。
1952年土地改革勝利結束,工農子弟大量上學。1952年,在校小學生從1949年的20859人增到59297人,僅次於學生最多的1938年。
1954年,調整學校布局,各行政區設重點小學1所,各學區設中心校1所,鄉鄉辦小學。學校的數量以及班級數、人數都比1952年略為減少,而學校的質量卻大大提高。
1958年,貫徹「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即國家辦學,群眾也辦學。各小學於國家下達的編制外增招班級,所需教師由學區黨支部遴選報區公所任用,經費則由當地鄉村統籌。於是,1958年全縣小學由1957年的555所,學生60218人增到639所,學生77282人。
1964年,實行兩種勞動兩種教育制度,耕讀小學迅速發展。是年,連耕小在內,全縣小學615所,3236班,學生93138人。教職員3571人,其中公辦1721人,民辦1805人。
「文化大革命」期間,教育受到嚴重摧殘,打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1968年以後,小學六年二段制改為五年一貫制。課程精簡為語文、算術、圖畫、音樂、體育、勞動6科,高年級增加農業知識。學生除學文外,還學農、學工、學軍、也批判「資產階級」。課本突出政治。著眼應用,少講基本知識,更少讀、寫、算的基本訓練,小學附設初中,再戴高中帽子,教師往上提,財物往上用,教育質量下降了。1975年全縣小學244所,4140班,教師5460名,平均每班只有1.32名。其中公辦教師1832名,佔33.6%,民辦教師3628人,佔66.4%。這10年小學畢業生讀、寫和計算能力比較低下。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落實知識分子政策,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改善物質待遇。教育事業有了發展。1981年,學齡兒童入學率為86.83%,1982年為92.79%,1983年為93.37%,1984年為95%,1987年為95.7%。
中學教育
平南辦中學始自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桂平、貴縣、平南、武宣四縣合辦潯郡中學堂。宣統元年(1909)建成平南中學堂,次年招收預備班。民國元年(1912年),開始招收四年制中學班,每年1班,學習科目為修身、國文、外國語、歷史、地理、數學、博物、物理、化學、法制經濟、圖畫、手工、音樂、體操。學生大都來自名門望族,出身於大館書房,新學基礎知識極差,英語、數學、物理、化學教員缺乏,教學極不正常,學生流動甚大,第一二班畢業生僅14人。
民國13年(1924年)全國改行美式學制,中學分為高初中兩段,各3年。平南只辦初中1所,依照《新中學大綱》進行改革:實行訓育主任制,訓育主任由廣西教育廳任命,國民黨員充任,其他教師仍由校長聘用。實施三民主義教育,舉行國民黨總理(孫中山)紀念周,《修身》科改為《黨義》。加強自然科基礎知識教學,數學分為算術、代數、幾何、三角;博物分設動物、植物、礦物、生理衛生。課程分為必修與選修兩部分,必修科目為語文、英語、數學、自然、生理、歷史、地理、黨義、農業、音樂、體育、圖畫。民國19年以後,必修科加設農業、經濟、園藝、林業;選修科目為應用文、中文法、代數、幾何,學生可自由選讀前兩科或後兩科。不久,選修科目改為英語、教育、任選其一。
民國14年(1925年)起,開始招收女生,男女同校。17年開辦圖書館,擴大學生閱讀范圍。購置掛圖、標本、模型、儀器、施行演示實驗教學,採用語體文編寫的課本,提倡白話文。
1931年,新桂系重新統一廣西以後,在教育上,以「訓練青年相與效忠民族及參與鄉村建設,施行愛國主義及生產教育為主旨」,依此要求改革中學教育:《黨義》改為《公民》;實行童軍訓練,進而實行軍事訓練與管理;開辦農場、林場、學習生產技能;取消選修制,統一設置公民、童軍、衛生、國語、英語、算術、代數、幾何、三角、動物、植物、化學、物理、歷史、地理、勞作、圖畫、音樂18科;統一課本,統一舉行畢業會考;教育廳統一審查教師資格,統一任免調動。這時期,平南縣立初中學生6班。另於民國21年(1932年)用龔南賓興田租房屋開辦私立龔南初級中學,學生3班,民國24年停辦。
抗日戰爭初期,按照《抗戰建國綱領》,實施抗日愛國教育。開設《戰時訓練》科,圖書館增添進步書報,校內經常舉行唱歌、演講、演劇、壁報、圖畫比賽,對社會積極開展抗日宣傳。但課程基本不變,課本也一直沿用戰前的。這時,廣州私立培桂中學遷到平南武林上課。高初中18至24班,平南縣立初中6班,全縣中學生30班,約共1500人,教職員100人。
抗日中期、後期,國民政府實施《國民精神總動員實施辦法》要「集中一切意識思維智慧與力量於一個方面」,(即集中於蔣介石的國民黨、蔣介石的三民主義)。依此要求,平南各中學實行導師制,每班1員,考查學生個性,審閱日記,指導學生思想行為和課外閱讀,協同童軍或軍訓人員管理學生,定期向上匯報學生思想言行。畢業時出具訓導處證書,寫上評語。此外,國民黨總理(孫中山)紀念周改稱國父紀念周,《國民黨員守則》作為《青年守則》,師生於每周集體朗讀一遍。又在中學建立中國國民黨和三民主義青年團基層組織。這時期,平南縣初中12班,學生500多人,而私立龔南初中也於民國31年(1942年)恢復,學生6班,連同私立培桂中學,全縣總共42班,學生2000多人,教職員150人。
民國33年(1944年),私立培桂中學遷到容縣,1945年秋遷還廣州。民國36年(1947年)平南縣立初中改為完全中學,每期招收高中1班,初中2班。私立龔南初中改為縣立初級中學。38年,全縣初中18班,高中6班,學生總共1200人,教職員80人。解放後,學校轉向工農開門。1956年全縣增辦六陳、丹竹、思旺3所初中。全縣公辦中學由1949年2所增至5所。1960年增辦平山、大坡、同和初中3所。全縣公辦中學8所。民辦初中2所。1966年全縣初中學生4531人,比1949年增加3631人;高中學生406人,比1949年增加106人。
「文化大革命」大批大斗教師,平南縣中學為重災區,受迫害致死教師4人,被斗教職員36人,超過教職工的一半。大安中學也被迫死3人。未受批鬥教師亦人人自危,不敢管教。學生深受無政府思潮毒害,組織紀律觀念薄弱,集體事漠不關心,無心學習勞動懶散,只熱心爭吵,圖個人名聲。1968年,實行「教育要革命」,縮短學制,高初中各2年;原有公辦初中一律改為高中。部分小學附設初中班;所有高初中學生一律推薦入學,免除考試。1969年,每個公社辦高中,1970年每個大隊小學附設初中班。1975年,大隊小學進而辦高中班。次年達到頂峰,全縣中學37所,239個教學點,初中823班,學生36775人,高中404班,學生19064人。復課初期,高中初中都開設政治、語文、外語、數學、工業基礎,農業基礎,軍事體育、生產勞動8科,每周上課24至26時,但實際上,大多數時間用來誦讀《語錄》,批判教師和下廠、下場、落隊勞動,甚少上課。1971年以後,教學比較正常。工業基礎課分設物理、化學兩科。1974年,學朝陽農學院,趕浦北白石水中學,全縣高中普遍開設帶點專業班。1974至1975年,每個年級都分設農業技術、農業機械、農業化學、農村醫葯等班。基礎知識一減再減,且支離破碎;專業課也因無合格教師,無教材、無設備,徒具虛名。總的說來,「文化大革命」十年的中學教育數量大有發展,1976年初中、高中、完中總共37所,1227班(含小學初中班)學生50902人,比1966年增加27校,1128班,50902人。但是教育質量較差,大多數初中畢業生讀寫算的能力低於「文化大革命」前的高小畢業生。這十年的高中畢業生約15000人參加1977年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百分之九十七的考生,語文、數學、理化、政治、四科總成績在180分以下,許多人數理化零分。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平南的教育事業得到恢復、發展。1980年,調整中學布局。縣辦高中,公社(鄉)辦初中,大隊(村)辦小學。平南縣中學重新定為縣重點高中,思旺、城廂、丹竹、大安、六陳、大新6所高中為一般高中;平南鎮中學仍為完全中學;平山、寺面、大坡、鎮隆、安懷、同和、馬練、大鵬8所高中改為初中;以後陸續增設大洲、大安、六陳、大新、武林、東華、赤馬、大成、環城、思界、國安初中、平南鎮第二中學(初中);村聯辦初中13所。1980年全縣中學23所,252個教學點,1171班,學生46711人,比1977年減少12770人。1987年中學41所,145個教學點,727班,學生37697人,比1977年減少601班,22144人。教職員工2822人,其中公辦2052人,民辦770人。1988年以後,社會辦學逐年增加,1992年有龔州高中、朝陽高中、西江初中、龔南初中、春陽初中、燕湖初中、聚秀初中、橋北初中。
1980年以後,地、縣教育行政部門按教育部頒行的標准逐年配給全縣中學物理、化學、生物教學儀器、模型、標本、掛圖。其中平南縣中學現有儀器、模型、標本足夠高中24班物理、化學、生物2人1組實驗使用。
在教學上,傳授知識與發展智力統一的原則,科學性與思想性統一的原則得到更大的重視。1978至1980年,為了追求升學率,有的學校按照學生的專長,一般從二年級起,分文科班、理科班教學。多用啟發式教學,開發學生智力,培養能力。一般說,用一個學期總復習,講授、練習、檢查、總結統一進行,使學生的認識,逐層深化。採取標准化命題,統一考試。期中考試由學校舉行,期末由縣或地區舉行。總復習結束,地區舉行摸底試或稱模擬(高考)試,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及時補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
在抓好智育的同時,認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著重施行以「四項基本原則」為核心的愛國主義教育,以集體主艾為核心的共產主義教育,以包括學生守則、學生道德規范、公民「五愛」、「五講四美」在內的法紀教育,學生政治質量不斷提高。

『肆』 廣西貴港平南第二人民醫院是幾甲醫院

平南第二人民醫院位於大安鎮是二級甲等。縣市級最高等級醫院。

『伍』 平南縣那個醫院有替比夫定買

你可以去平南縣的人民醫院看看,這個有的。

熱點內容
鬼片高清畫質。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4:10 瀏覽:650
一家看電影網 發布:2024-08-19 08:57:54 瀏覽:155
韓國大屍度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8:55:58 瀏覽:719
接吻電影的名字美國 發布:2024-08-19 08:41:41 瀏覽:758
韓劇女主高中就懷孕了劇名 發布:2024-08-19 08:00:29 瀏覽:692
藍色頭發電影女主角 發布:2024-08-19 07:51:59 瀏覽:849
台灣電影老師上了學生 發布:2024-08-19 07:36:20 瀏覽:964
兩人吃屎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5:07 瀏覽:450
有裸露下體的大尺度電影嗎 發布:2024-08-19 07:20:50 瀏覽:790
好看的電影在線觀看免費 發布:2024-08-19 06:55:37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