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招聘會
Ⅰ 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有什麼區別
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20多年,這個問題比較有發言權。員工招聘是人力工作的核心模塊。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有其共同點,一是都是從外部渠道引進人才,二是引進的人才對單位的人才梯隊建設、滿足單位長遠發展起到人才支撐作用。
但是,雖然都是外部招聘方式,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存在很多不同點,校園招聘一般簡稱“校招”,是用人單位從大學校園里招聘未畢業的大中專畢業生,採取簽訂就業協議的方式保證雙方的權益。社會招聘簡稱“社招”,是指用人單位招聘有工作經驗的人員,滿足用人單位的實際工作需求。
五、入職後的管理使用、培養方式不同校園招聘:校園招聘的大學生都是沒有工作經驗,他們入職後需要進行長時間的培養。很多單位對新入職的大學生有系統的培養計劃,比如管培生計劃等,會在企業文化、業務輪崗、制度培訓等方面進行長時間的、系統的安排。
社會招聘:社招員工進行必要的入職培訓後,就馬上進入具體崗位工作,解決實際業務問題。
後記: 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雖然都是外部招聘渠道,但是二者的區別還是很大的。校招更著眼於未來,社招更專注於當前業務,二者是互相補充,推動單位的業務發展。
Ⅱ 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有什麼區別
馬上又要到一年的校招季,很多即將畢業的學子們又到了摩拳擦掌的時候了。大家都躍躍欲試,很多人都希望能給自己新的人生開一個好頭,更希望畢業後有一份好的工作。但同時一個很頭疼的問題擺在大家的面前,要選擇校招還是社招呢?他們又有什麼不同呢?為此,今天我來說說這個問題。
寫在最後的話:
無論是校招還是社招,其實考察的都是求職者的能力,無論簡單還是復雜也都是為了公司能有一個好的員工。所以,身為我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看公司面試有多復雜,而是要努力的提升自己,有自己的一定優勢,金子總會發光。
而且不是進入公司就意味著高枕無憂,都只是一個開始,還必須一步步每天的去努力去拼搏。親愛的大家,你們覺得呢?
Ⅲ 參加校園招聘會需要做什麼准備
准備如下:
(1)選擇學校時還是要更多與對方就業老師了解下學生的就業意向和考研狀況。同時對該校的招聘網站也給予關注,了解企業在該校的面臨的校招競爭情況。
(2)針對不同的招聘對象製作對應的宣傳海報和宣傳手冊(如一種專科院校用,一種本科院校用)。
(3)需參加現場招聘的企業應該在到每所學校前5-7天自行聯系一次學校的就業負責人。一方面介紹自己給對方知悉,再次確定報到時間和招聘時間地點,另一方面請對方在這5-7天里再幫助集中大力宣傳了自己企業,以助提高宣傳效果。同時要確認下學生的就業協議是否已經發放。
(4)宣講材料中可以適當加入部分往年大學生在本企業實習培訓階段的照片和說明,以提高學生的加入興趣和對企業的信任度。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學生對實習培訓期的好奇和疑惑。
Ⅳ 校園招聘會對應屆生有什麼好處
給你打個比方,你們畢業班的我算10000人,你投簡歷讓人家看的機會就是版1/10000.你在網上投一個簡歷權,讓人家看的機會你知道是多少么。一個熱門的職業(排除特殊人才),基本上招聘方至少會受到幾萬份簡歷。你的簡歷還沒有被人家看到,下一步基本上就沒了。另外,校園招聘,很多都是現場的,這樣就免去了前面那個步驟,讓用人單位直接跟你溝通,這樣你的機會是不是成幾何倍數的增大的。試想一下,如果你是招聘者,同樣一份簡歷,各方面條件都一樣,一個是見過面,一個沒有見過面,你選哪一個呢?
Ⅳ 大學的校園招聘會一般都在什麼時候有啊
每年,面對應屆來大學畢業生都源會有兩次比較集中的大型校園招聘會,一次是在10月--12月,一次是在次年的3月--5月。
在第一次校園招聘會上,一般所謂的名企是相當多的,很多企業會在這個時候招聘自己需要的人才。
在第二次校園招聘會上,來的企業就不會很多,而且以當地的為主,就算有名企可能也是招聘因上一次招聘人數不足而補充招聘,當然,有些企業認為有過考研經歷再參加工作的學生,知識儲備要相對高一些,他們會在次年才開展招聘工作,但是少!
Ⅵ 說說校園招聘會到底有必要去嗎
有必要。
大學招聘會是一般是由政府所轄人才機構及高校就業中心舉辦,主要版服務於待就業群體及用權人單位。
大學招聘會一般分為現場招聘會和網路招聘會,日常中所講的招聘會通常指的就是現場招聘會。
招聘會分行業專場和綜合兩種,參加招聘會前先要了解招聘會的行業和性質,以免和自己要找的崗位不對口浪費時間。
大學開展的招聘會一般都是針對本高校的專業進行設置的,有利於高校畢業生能夠在招聘會找找到合適的工作。通常招聘會都是依靠高校的名氣,招攬到知名企業參與其中。那麼在招聘會中的崗位種類也都是很多的。畢業生參加招聘會可以增加與單位溝通的機會和錄用的幾率。非常有利於畢業生的就業。
Ⅶ 校園招聘會是什麼
一般由學校就業辦或省市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在每年9-11月或3-4月份舉辦,主要面向即將畢業的應屆生,這種招聘會通常職位數量有限,參展的學生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