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孱陵招聘網
Ⅰ 公安的民風民俗
公安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邊緣,長江南岸,東聯漢滬,西接巴蜀,南控湘粵,北通陝豫,有「七省孔道」之稱,與洞庭湖平原一衣帶水,與荊州古城一橋相連。全縣轄16個鄉鎮、326個行政村,國土面積2258平方公里,總人口105萬人。公安置縣始於漢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時名孱陵縣。漢建安14年(公元209年),劉備領荊州牧,立營油江口,取左公劉備安營紮寨之意,改孱陵為公安,公安縣由此而得名。這里曾是「三國」時期主戰場之一,劉備城、呂蒙營、陸遜湖等遺跡至今仍在;東晉時期公安學子車胤,囊螢苦讀,自強不息,成為《三字經》中世代相傳的典範;明末袁氏三兄弟開創的「公安派」文學新風,影響直至「五四」新文化運動;革命戰爭時期,賀龍、周逸群率領的紅二、紅四方面軍「公安會師」,彪炳史冊;當代著名物理學家、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的王竹溪從公安走上技術報國之路,成就斐然,聲名遠播……
公安最早叫梅園。那時候公安一帶梅花甚多,家家戶戶都喜歡種梅花。每天冬天,園中的梅花盛開,有紅,有黃,有白,色彩斑斕,氣味清香,真是生機盎然,蔚為大觀。有一年的隆冬,一位秀才從這里路過,見大片大片連綿不斷的梅花,爭奇斗艷,景色迷人,便取名叫做梅園。 後來,漢高祖劉邦分郡定縣,又把梅園改為孱陵。 到了三國時期,劉備借了荊州,為了擴展地盤,奪取江南四郡,便在油江口建立了大本營,一面養兵練武,一面開荒種田,等到時機成熟,帶兵出征,以成大業。 劉備出身於沒落貴族,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子孫,屬於皇室。自從桃園結義起兵之後,打了不少勝仗。皇帝招見他的時候,攀談起來,他還是皇帝的上輩,便稱他為皇叔,封他為左將軍。從這以後,人們都把劉備稱左公了。 左公劉備駐扎油江以後,很多人都來信問候他,信中總是說:「左公安否?」劉備當時因忙於軍務,沒有功夫詳細回書,每次回信時,就提筆寫下兩個大字「公安」(即左公安泰之意),日子一長,這兩個字便成了口頭禪。後來,也因為紀念左公安營於此之意,具有雙重含意,就把孱陵改為公安。直到現在,已經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了。公安名人:車胤,曾祖車浚,為三國吳會稽太守,以郡飢求賑,為孫皓以欲樹私恩罪所殺。父名育,是南平太守王胡之的主簿。車胤自幼聰穎好學,家境貧寒,常無油點燈,夏夜就捕捉螢火蟲,用以照明夜讀,學識與日俱增,成為知名學者。 張景 (970—1018) 字晦之,北宋江陵府公安縣人,著名學者。青少年時代與河東大名(今河北大名南)柳開交遊,柳把家中藏書全部交給張景,張更加勤奮攻讀。後來和當時名士孫僅、朱嚴等交往甚密,聲譽日振。真宗咸平三年(1000),考中進士。後來朝廷將全國名士摸底排隊,張景名居首列,遂調館陶(今屬河北省)薄。後因案受牽連,謫貶金州(今陝西安康)。不久為房、襄二州文學參軍。龍圖閣直學士陳堯咨知道他的才學,推薦他為寶應(州名在今江蘇境內)簿,官至大理評事。 「公安三袁」王竹溪(1911-~1983)物理學家、教育家。與彭桓武、林家翹、楊振寧並稱為清華四傑。我國熱力學統計物理研究的開拓者。在表面吸附、超點陣統計理論、植物細胞的吸水等方面做過基礎性工作。撰寫了《熱力學》、《統計物理學導論》等我國第一批理論物理優秀教材,為建立我國理論物理教學體系奠定了基礎。
Ⅱ 公安縣改市
關於撤銷公安縣、設立荊州市潺陵區的通告
由於最近國務院沒有關於把公安縣撤縣設區的通告。但是本人已經以個人的立場提前,設立的荊州未來跨江發展的規劃。新規劃的孱陵區。設3個主城區、一共是斗湖堤與楊廠片。埠河和彌市片區。南平片區、新的孱陵區、的新政區劃為原來的公安縣埠河。斗湖堤、毛家港。夾竹園。南平。楊廠。麻口,夢溪。其餘的都將劃給周圍縣市。這些鎮將會撤銷為13個街道。加上原荊州區的彌市鎮也將被劃分為彌市。新甲,2個街道、新的孱陵區、轄。埠河。太平口。雷州,橋南。荊江。斗市。油江。南平,楊廠,9個街道辦、毛家港、夾竹園、麻口,夢溪4個鎮。撤銷斗湖堤鎮、在原來的行政區劃設立油江,荊江、斗市。3個街辦、未來規劃的荊州江南機場和荊州南火車站都位於原公安縣埠河鎮東風,馬市、楊譚。飛躍等村、以後這些村都將劃給新設立的雷州街道、雷州街道轄原來的埠河南部的17個村。新的荊州南(濟茂。青昆。荊松城際、荊石城際、洛湛、等5條鐵路都將設站在荊州南站、江南機場位於新南站的西邊1公里、規劃中的荊州地鐵2號線(楚文化遺址公園到楊廠)在孱陵區設立有埠河。橋南新城、機場中心、荊州南站,雷州。孱陵大道北。孱陵廣場。荊江。曾埠頭、青吉工業區。楊廠。南五洲。楊廠港。13做車站。其中埠河、橋南新城。孱陵大道北、孱陵廣場、荊江為地下車站。最大的車站為埠河站和孱陵廣場站、太平街辦轄原來的埠河西北部的14個村。油江街辦轄原斗湖堤西部和北部的9個村和原種場。地鐵孱陵廣場站位於孱陵大道與擁軍路和市民廣場交接處。共設立6個出口。分別是A.A1.B.C.D.D1..荊江站位於荊江大道與荊江河路交接處。設立5個出路。A.B.B1C.D.除了地鐵外、公安縣城(孱陵區主城區到埠河之間將新建4條南北向的主幹道、分別是孱陵北路、雙向10車道、江南大道、在207國道西2公里處。北到大橋南。南到公安迎賓大道、長30公里、寬90米。其中高架橋12公里。設8車道。全路設立互通立交6做、最大的立交位於雷州街道的荊州3環互通、還有虎東大道。荊潺2線、機場高速、新的東風通用3工廠。上海大眾9廠。長安豐田、也將位於孱陵區。孱陵區的公交統一歸於荊州市管轄,401.402.403.405.到419為孱陵區主城區的線路、431到439為孱陵主城到荊州市中心區的線路。471到489為孱陵主城到其他街道與其他各街道,鎮之間的。還有123.128.139也將跑到孱陵主城區、孱陵大道在油江路口。北到紅八號。南到三袁國際門口將設立地下通道、孱陵區(斗楊主城)未來規劃有50棟40層到50層。。埠河街道的高層建築將來比斗湖堤還要多的多。未來荊州最高的20棟就有13棟在埠河。第一的江南國際廣場567米。第3的保利中心432米、還有大量的超高層住宅、孱陵區在2040年力爭GDP達到3000億。
Ⅲ 明朝有孱陵侯這個封號嗎
應該沒有
歷史上「孱陵侯」是孫權給呂蒙的封號,以表彰其「白衣渡江」襲取荊州的功績,可惜呂蒙命不好,還沒受封就病死了。
孱陵縣在三國時期位於荊州武陵郡境內,始置於西漢時期,王莽當政時曾短暫改名,但赤壁之戰後劉備准備乘勝攻佔荊州時曾在此駐軍,遂改名為「公安」(左將軍劉備(左公)安營紮寨之處),並沿用下來
也就是說,其實在孫權封呂蒙為「孱陵候」的時候,「孱陵」作為一個地名就已經不存在了。
呂蒙襲取荊州時,孫權在公安駐扎,戰後在公安擺慶功宴封賞群臣,估計為了表彰呂蒙的功績就把自己駐地為名封給呂蒙了,至於為什麼還用原來的名稱,一來可能稍微要避諱一下,畢竟是孫權曾經的駐軍地,二來也可能是劉備改名沒多久的原因。
總而言之,從三國時期開始,孱陵就改名為公安,明朝的時候估計也叫「公安」,總之不會再改回去的,畢竟「孱陵」從字面上來講並不是一個吉利的名字
這連地名都沒有了,就更不可能再封出去了
而且古人也比較迷信,類似封號、年號之類的名稱一般都不會取重復的,除非是一個比較吉利或者功績很高的封號,例如霍去病的冠軍侯之類的,如果後人能達到類似的功勛,也許還能再封一次(可惜漢朝沒有再出這么個人),至於「孱陵」這么不吉利的肯定沒人要的(呂蒙還沒封賞就掛了)
PS: 孱陵的意思就是狹窄的丘陵,也有狹窄的墳頭的意思
Ⅳ 請問荊州市公安縣孱陵大道的預防站的電話是多少防空站的電話
請問荊州市公安縣孱陵大道的預防站的電話的問題是這樣的,
查114就可以查到。
像這樣的單位,
都會有電話並注冊的。
Ⅳ 三國時期的「公安」是現今和地啊
公安復置縣始於漢高祖5年(公制元前202年),時名孱陵縣。漢建安14年(公元209年),劉備領荊州牧,立營油江口,取左公劉備安營紮寨之意,改孱陵為公安,公安縣由此而得名。這里曾是「三國」時期主戰場之一,劉備城、呂蒙營、陸遜湖等遺跡至今仍在;
現為公安,公安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邊緣,長江南岸,東聯漢滬,西接巴蜀,南控湘粵,北通陝豫,有「七省孔道」之稱,與洞庭湖平原一衣帶水,與荊州古城一橋相連。全縣轄16個鄉鎮、326個行政村,國土面積2258平方公里,總人口103萬人。
Ⅵ 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中「公安」的來歷
公安即公安縣,在1998年大水以前,大約除了研究古代文學史的人,能從明代專的「公安派」知道有這么屬個縣名外,其他人就鬧不清這公安縣與公安局之間有什麼區別了。查縣志,才知道在西漢末年,被封為「左將軍」、人稱「左公」的劉備在這里安營紮寨,人們見面問候「左公安否?」答曰「公安也」。於是,後來人們就改當時的縣名「孱陵」為「公安」。比較歷史,這比後來的執法機關名稱早了千多年,此公安並非彼公安。
Ⅶ 為什麼公安縣孱陵中學不顧國家的禁令一再強行補課
一般來說,全國大部分的學校都是這樣的,周末補課已經是很司空見慣的內事情了。如果你要舉報還不容一定能成功,這些學校既然敢補課就不怕有人舉報,它一般都會有那麼一點關系來當後盾。所以,最好還是要去適應,但如果它的補課費用不合理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可以在網路上曝光它,也許這是一個辦法。
Ⅷ 公安縣孱陵小學什麼時候放暑假
中學抄放假:第一學期定於2015年8月30-31日辦理入學手續,進行入學教育,9月1日正式行課。2016年1月30日結束,1月31日開始放寒假
第二學期定於2016年3月1日辦理入學手續,3月2日正式行課,7月8日結束,7月9日正式放暑假,共計教學18周
小學放假:第一學期開學和放假,第二學期的開學時間與全日制中學相同,第二學期於2016年6月30日結束,7月1日正式放假。
Ⅸ 公安潺陵教育入職體檢嗎
現在單位招聘人員
入職,都要進行體檢
看看身體狀況,有病及時治療,不符合條件的,就不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