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會效果
A. 對企業來說,現場招聘會效果好還是網路招聘好呢
1、網路招聘來成本低,用戶源知曉范圍廣。需要注意的是:提交的招聘網站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選擇用戶訪問流量大的招聘網站,另外也需要自己配合網站提供詳細的用人信息,用人單位性質、工商登記等真實信息。
2、現場招聘,知曉范圍小,耗時耗力。不一定就能招聘到滿意的,符合條件的高水平人員。如果僅僅是在當地招聘簡單人手、普通力工,還是現場招聘實在。
B. 現在招聘是招聘會效果好,還是網路招聘效果好呀!
看你 招聘類型了,比如招那些職位,急不急用人,
如果是招一些流動性大的職位專,需要常年屬連續不斷招聘的,建議你做招聘網站,
如果是單位,每年的固定招聘,需要更新人才啊之類,急用人,做招聘會好些,
但有很多企業,都是一起做,一邊做招聘會,一邊做招聘網站,
你可以咨詢一下你那邊的人力資源機構嘛,
有些還做招聘會贈網站的,或者做網站贈招聘會的,。
這樣劃算些,也容易出效果,
C. 人才市場招聘和網上招聘的效果哪個更好
招聘市場與網路招聘各有各的效果,各有各的優劣勢。沒有哪一個比哪一個好。只是針對性某崗位、某特點的工種。效果不一而已。
一、招聘市場:
優勢:
1、適合基礎崗位、社會通用崗位。適合招聘普工、業務員、文員會計等。
2、其中:
2.1 政府部門舉辦的大型招聘會多半針對在勞動力市場中處於明顯劣勢的人群,如應屆大中專畢業生、往屆2年以內的大中專畢業生、文秘類等。
2.2 人才中介公司舉辦的招聘會通常可以招到業務員、普工技工、文秘等。雖然只能招到基層人員,但面對面交流,效率還是很高。
2.3 政府部門常年固定的勞務市場只適合招聘勞務工,而且短期臨時工居多。
劣勢:
1、適合基層普通職位,幾乎不能招聘到中層和優秀基層。
2、快消、耐消、餐飲、其他服務業、價值含量低的中小加工業適合選擇此渠道。
二、網路招聘:
優勢:
1、分為綜合性人才招聘網站(前程無憂、智聯招聘、中華英才等)、行業性人才招聘網站(it人才網站、機械類人才網站、房地產人才網站等)、服務大眾的門戶網站(58、大街等)、校園招聘網站、行業網站(52rd、聽評書網等)。
2、費用低、自動化程度高,適合海選。
3、適合22-35歲人群的招聘。
4、適合文職類、技術類尤其是IT類人才的招聘。
劣勢:
1、人資部門工作量大,對面試官甄選技能要求高。
2、不適合工作環境多在戶外、復合技能要求高、高管等招聘,如采礦工程師、農資銷售、公關部經理、c族職位等的招聘。
所以,要根據情況而定。
另外,哪一家網路招聘好些。個人建議當地的招聘網會比較合適。
D. 招聘會的效果不怎麼好啊,單位都不是很滿意,怎麼辦
嗯,我當初參加的時候也是這么感覺,建議你到當地的人才網上也找找試試看吧,像伍億人才網啊、前程無憂啊等等都蠻不錯的。
E. 請問招聘會的效果和報紙的效果哪個好
招聘嗎?我覺得還是招聘會吧。找工作的話會關注招聘會,但是報紙的話還是上學時期定過的學習報,其他的報紙一般情況下也不看的。
F. 招聘會效果如何評估
1、參加人數(按學歷、專業、年齡、地域劃分)
2、錄用比例
3、已錄用員工的跟蹤評價
4、與歷次招聘會比較(時間、人數、專業、錄用比例)
5、結論(結論、經驗、教訓)
G. 去招聘會好,還是在網上投簡歷有效果
去招聘會實在是費力不討好,還是網上投的簡歷靠譜點。你可以在首都人才網或智聯招聘之類的網站投投簡歷,純手打,希望能幫到你!
H. 北京哪裡的招聘會效果最好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1、現在的招聘會的確很水。一年的工作經驗並不是什麼優勢。
2、網上投遞簡歷、現場招聘會兩手准備是沒問題的,另外可以加上報紙上的招聘信息,主動打電話詢問。還有就是親戚和朋友推薦的公司職位,這個很重要。
3、北京的招聘會一般集中在國展中心(三環靜安庄)和農展館、國貿這三個地方,每年的春節過後3月份會集中有大型的行業招聘會。另外,7月份的夏季針對大學生畢業類的招聘會比較多;金九銀十,10月份的招聘會多數招聘的都是需要有工作經驗的,這個比較適合你。
最後,祝你好運!
I. 某招聘會的往屆效果報告怎麼寫
效果嗎?最好就是到參加招聘會的單位去,了解他們聘任的人員的表現,對公司的發展有什麼作用,在對這些被招聘人員進行調查,訊問他們對工作的滿意度,最好製作成表格,這樣會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