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殘疾人招聘網
㈠ 青島開發區黃島,辛安有福利工廠招殘疾人嗎
這個不清復楚。想招聘或找工作,可制以上相應的求職網站平台找信息~殘疾人也一樣。 這樣的問題在這兒提出,能回答你的人肯定沒幾個,能提供有用信息更不會有。很難得到你想要的結果。所以這么意義重大的事,只能是自己另找辦法追尋。比如自己的親戚...5199
㈡ 青島目前哪個企業招聘殘疾人
很少的,不如自己專業做一個適合自己的事業、
㈢ 青島本地殘疾人在哪些方面有優待
殘疾人專項生活補助
一、殘疾人專項生活補助的發放對象有哪些?
我市城鄉低保回家答庭中殘疾人和市內三區低保邊緣家庭中殘疾人。
二、殘疾人專項生活補助的發放標準是多少?
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城陽區、黃島區、經濟開發區、高新區城市低保家庭中殘疾人專項生活補助標准為:一級殘疾人每人每月310元,二級殘疾人每人每月240元,三、四級殘疾人每人每月160元。
㈣ 尋找聾啞人按摩學校
調查殘疾人情況 1959年,青島市民政局對全市盲人、聾啞人進行了一次調查。全市共有盲人3787人,聾啞人5611人。其中,市內6區有盲人439人,聾啞人470人;市郊區縣(包括嶗山郊區和膠縣、膠南、即墨)有盲人3348名,聾啞人5141名。
1962年青島市成立盲人聾啞人協會時調查,全市有盲人647人,聾啞人1003人,共有盲聾啞人1650人。市內在工廠企業福利生產單位就業的盲人124人,聾啞人179人。在校聾啞學生216人,盲生125人。還有128名聾啞人和190名盲人散居在各區街道上無固定職業。嶗山縣農村有聾啞人480人,盲人208人。
1979年,全市共有盲人1938名,聾啞人3917名。其中市區盲人318名,聾蹼人701名。已安排工作的盲人197名,聾啞人483名。還有41名盲人和71名聾啞人有勞動能力而沒有工作,學齡盲童7名、聾啞兒童81名尚未入學。
1980年,市內5區53個街道辦事處對盲啞人逐戶調查登記,共登記有盲人344名,聾啞人726名,合計共有盲聾啞殘疾人1070名。
1987年根據僵殘疾人抽樣調查比例推算,青島市約有28萬名殘疾人。其中,聽力語言殘疾8.8萬人,視力殘疾3.7萬人,肢體殘疾5.4萬人,智力殘疾4.9萬人,精神殘疾1.4萬人,綜合殘疾4萬人。
安置殘疾人就業 青島解放初,各級政府的民政部門,從解決有勞動能力的盲聾啞人就業入手,組織群眾性的生產自救運動。1953年市民政局組建了一處盲人藤器廠,專門安置盲人從事藤編生產。對於暫無法就業,而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由政府發給救濟。對失去勞動能力沿街流浪乞討的盲聾啞等殘疾人則由收容所或生產教養院進行收容和安置。
1958年大躍進時,青島市新建一批社會福利生產單位。先後安置80餘名盲人和90餘名聾啞人參加街道民辦工副業和社會福利生產。占當時有條件參加生產盲、聾啞人總數的30%。其中包括10名原來從事算命活動的盲人,經教育改造後參加了福利生產。
1959年第一季度開始,市民政部門在對盲人聾啞人進行登記的同時,又相繼安排了34名盲人,35名聾啞人參加了生產勞動。基本上實現了市區有條件參加勞動的盲聾啞殘疾人全部就業。同年,青島市舉辦了一期盲人按摩訓練班,培訓了按摩醫術人才25名。
1964年8月1日,在聊老太太路122號建立青島市盲人按摩診所。於1986年6月2日,改建為青島市盲人按摩醫院。共有從業人員近百名。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青島市盲人聾啞人協會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廣開生產門路,安置殘疾人就業。1980~1982年安置163名盲人聾啞人正式工作。至1986年經過協會介紹安置就業的盲人聾啞人已達300餘人,是時,市區有勞動能力的盲人、聾啞人就業率達95%以上。
國家「七·五」計劃時期,青島市各級政府對殘疾人事業更加重視,社會福利生產發展較快,形成了多渠道、多層次和多形式安置殘疾人就業的新格局。到1988年末,全市城鄉已創辦福利企業405個,安置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就業達6340人,年總產值22200萬元,實現利潤達2205萬元。同期,青島市有盲人按摩醫院(所)11處,有130名盲人從事按摩工作。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有一部分殘疾人自謀職業,從事個體業戶。殘疾人全面就業,不僅解決了他們自己的生活地位,同時也為國家創造了財富。
發展殘疾人教育事業 青島解放後,由市 人民政府接管了解放前1931年建立的山東省內第一所公立盲人學校-青島市市立盲童學校。經過整頓,又將解放前建立的3所私立聾啞學校與市盲童學校合並,正式成立「青島市盲啞學校」。1955年移交市教育局管理。1955年開始,在聾啞人中開展掃除文盲活動,專門成立了青島市聾啞人業余學校一所,共有50多名聾啞人參加了手語和口形發音訓練學習。1958年在台東區明霞路18號新建一聾啞學校分校。1959年在市民政、教育等部門的配合支持下,在原青島市盲聾啞學校的基礎上,再次擴建蔣舍,增收盲生3個班,聾啞生8個班。
1959年至1961年山東省盲人聾啞人協會協助省民政廳和教育廳在青島市盲啞學校開辦了六期盲人、聾啞人教師培訓班,共培訓了280多名教師。同期青島市下轄縣分別建立了三所盲啞學校。在市區開設了一處盲人紅專學校,三處聾人業余學校。有70%左右的盲人聾啞人職工參加了文化學習。
1960年全國盲人聾啞人協會確定青島市為聾啞人通用手語基點市。1961年,青島市成立了聾啞人通用手語基點小組及試行漢語雙拼音盲字的基佔小組。在省協會的協助下,開展了聾啞人手辣規范化及推廣《漢語拼音盲字方案》的試點工作。
到1987年底,青島市盲聾啞學校已發展到8處,弱智兒廛學校6處,在校學生1368人。青島盲童學校、聾啞學校開設了按摩、木工、縫紉等職業中專班。青島市盲人聾啞人協會鼓勵和支持盲聾啞人自學成才,參加中等專業學校和函授大學學習的殘疾人越來越多,已有12人獲得大、中專畢業(結業)證書或單科合格證書。青島美術裝潢公司聾啞人李瑋、盲人按摩醫院盲人張莉、市北區肢殘人張文等分別考入了長春大學美術、音樂、財會專業就讀。聾啞人秦緒民、盲人孫吉祖、祝海增被評為全國在職盲聾啞職工文化學習先進分子。
1988年11月,青島市盲人聾啞人協會舉辦了全市首屆殘疾人職工技能比賽,促進了殘疾人學習文化科學技術有積極性。
開展文體活動
文藝活動 1958年10月青島市盲人業余文藝演出隊成立。該隊配合宣傳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等黨的中心任務,自編自演了適合盲人演出的文藝節目。在青島市區演出20餘場,場場滿座。觀眾達4萬餘人次。該隊1959年赴濟南向省第五次民政工作會議匯報演出,同時應邀到省市機關、學校和工廠等單位演出20多場,轟動濟南,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
青島市盲人聾啞人俱樂部於1964年建立,曾經組織舉辦過多次聾啞人工藝美術作品展覽。
1981~1986年,青島市先後舉辦了3次盲人聾啞人文藝演出活動。1984年,青島市盲人音樂錄音評比,在參加山東省盲人音樂錄音評比中,獲得集體一等獎;在參加全國盲人音樂錄音評比中,獲得一個器樂二等獎和一個創作二等獎。1985年,青島市選拔出4個節目參加山東省聾啞人世態表演錄像比賽,獲得集體一等獎,4個單項評比均獲得一等獎。其中,《小畫家的願望》和《紅綠燈》,參加全國比賽,分別獲得表演二等獎和三竺獎。青島市聾啞人作品選送參加山東省殘疾人書法美術工藝品展覽,獲得5個一等獎,9個二等獎和6個三等獎。
1986年5月,青島市盲人聾啞人協會倡導組織舉辦了有北京、上海、武漢、南京、鄭州、青島等6個城市聾啞人參加的書畫展覽。在肖海棧橋回瀾閣展出10天,參觀群眾達1.5萬多人次。1988年舉辦了青島市首屆殘疾人文藝會演,選出3個節目赴濟南參加了山東省傷殘人藝術調演,獲得三等獎。
體育活動 1958年,青島市舉辦了第一屆聾啞人運動會。在1960年舉行的青島市第三屆聾啞人運動會上,青島的聾啞運動員打破3項全國記錄,19項省市記錄。同年,青島市代表隊在山東省盲人田徑運動會上,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1960年,在第三屆全國青年盲人田徑通訊賽中,青島市青年盲人衛振東在板球賽中以34.27米的成績打破了全國盲人通訊賽記錄;盲人周雲德在鉛球比賽中以7.76米的成績打破全國盲人通訊賽記錄。
1962年6月,在國際青年盲人田徑通訊賽中,青島市運動員楊健在男子全盲60米賽跑中以8秒的成績破全國記錄。青島市運動員楊永亮在全盲60米賽跑中以7秒6的成績平蘇聯運動員創造的世界記錄。
1980~1986年,青島市盲人聾啞人協會每年組織登高聾啞人進行籃球比賽。先後3次舉行殘疾人運動會和10幾次單項體育競賽,促進了登高殘疾人體育運動的開展。
1984年,在山東省第一屆傷殘人運動會上,青島代表隊奪得獎牌共107枚。其中,金牌53枚、銀牌18枚、銅牌36枚,獲團體總分第一,被評為精神文明隊。青島市有10名運動員被選入山東省代表隊參加了全國第一屆傷殘人運動會。山東隊共奪得62枚獎牌,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其中,青島籍運動員得獎牌38枚。
1987年6月,青島市派代表隊參加山東省第二屆傷殘人運動會,共奪得獎牌59枚。其中,金牌39枚。在全國第二屆傷殘人運動會上,青島市運動員奪得獎牌16枚。
1988年6月,青島市組隊代表山東省參加了在湘潭舉行的全國傷殘人射擊、舉重比賽,獲舉重項目一個第四名,兩個第六名。
1980年,青島市聾啞人男子籃球隊在江蘇省徐州市獲4省11城市聾啞人籃球邀請賽第一名。 1986年,青島市舉辦了全國沒海開放城市聾啞人「新興杯」男子籃球邀請賽。來自上海、廣州、福州、漳州、徐州、連雲港、煙台、大連、秦皇島和青島的10支代表隊參賽,青島隊奪得「新興杯」。
1988年,青島市組織舉辦了全國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聾啞人「成仁杯」足球邀請賽。共有8支球隊應邀參賽。青島隊獲第六名。
義演、義展為殘疾人基金會集資 10987年5月,青島滄口區肉聯廠健美隊的青島市歌舞團為殘疾人舉行義演,集資1.1萬元捐給市盲人聾啞人協會作殘疾人福利基金。微雕藝術家林天白,舉辦了微雕義展,將全部收入捐助殘疾人福利事業。
殘疾人康復事業 1959年,青島市聾啞人協會配合青島醫學院採取中西醫結合辦法對122名盲生,214名啞生進行了檢查。選擇有殘余視力的15名盲生進行了試驗治療。對聾啞主要採用針灸治療,有一定的療效。對有殘余聽力的啞生配合口語教學,提高了聾啞人說話的能力。
1986年9月,成立了青島市學齡前聾啞兒童語言康復訓練協調組。在青島醫學院召開了第一次工作會議。決定在青島醫學院設立青島市學齡前聾啞兒廛語言康復訓練中心站。1987年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提供資金2萬元給青島,用於添置儀器設備和師資培訓;撥給400台助聽器用於聾兒語言訓練。到1988年末,已有500多名聾兒接受門診指導和語言訓練,13名聾兒進入普通學校學習。1988年青島市殘疾人活動中心開辦了學齡前聾兒語言康復班,接收聾兒15名。聾兒利用助聽器,經過訓練,達到能聽會說,效果較明顯。同年,在青島市第二人民醫院建立了兒麻手術康復中心站,一年內進行兒麻手術375人次。市屬扣縣(市)區醫院均開展了白內障復明手術。
1989年初,青島市殘疾人事業領導小組制定了《殘疾人三項康復工作五年規則》,規則要求殘疾人三項康復工作應有更快的發展。(三項康復包括白內障復明、兒麻矯治、聾兒語言康復)。
開展「建家做友」活動 1986年4月,青島市盲人聾啞人協會召開第四次會議決定,在青島市開展「把協會建成盲人聾啞人之家,協會幹部僑盲人聾啞人之友」的活動。在開展「建家做友」活動中,各級協會扎扎實實地為盲人聾啞人辦實事,做好事,謀利益,求實效。青島市盲人聾啞人協會被評為全國先進盲人聾啞人之家,該協會副秘書長劉善禮被 全國協會授予優秀盲人聾啞人之友稱號。被評為省級先進盲人聾啞人之家的有:青島市協會、青島汽車防滑鏈條廠分會和青島鏈條廠分會等單位。
解決殘疾人活動經費 青島市民政局經過研究,並經市政府同意,決定從1987年起,青島市民政系統各基層分會可按所在工廠職工工資總額的0.5%~0.8%提取殘疾人活動經費,解決了殘疾人分會活動無經費的困難。
向盲人提供安全杖 繼1959年青島市為盲人協會會員發放市內公共交通免費乘車證後,於1986年又向全市盲人發放了行路安全杖。
建立青島市殘疾人活動中心 1987年在台東區明霞路32號建成了青島市殘疾人活動中心,佔地2770平方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主體為5層樓房建築,共有47個房間,可供傷殘人員文體活動、康復醫療、圖書閱覽、錄像放映、聾兒語訓和文化技術教育、職業培訓等活動項目使用。這是青島市第一座專為殘疾人服務的綜合性社會福利設施。
㈤ 青島市殘疾人需要交社區醫療保險嗎
殘疾人需要交社區醫療抄保險,社會保險辦理流程:
各類企業(含國有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股份制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企業化管理(職工工資及退休待遇按企業標准執行)的事業單位,均應按屬地管理的原則,到納稅地(非納稅單位按單位地址區域);
所管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養老保險登記手續。新成立的單位應在單位批准成立之日起1個月內輸登記手續。參保單位必須為與其發生事實勞動關系的所有人員(聘用的退休人員除外)辦理社會保險手續。
辦理社會保險需填報的表格及附報資料:
社會保險登記表及在職職工增減異動明細表(一式兩份)並在所管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領取;
企業營業執照(副本)或其他核准執業或成立證件(企業代理法人身份證復印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
地稅登記證;
私營企業如相關證件無法清楚地認定其單位性質,應補報能證明其私營性質的社保卡相關資料(如:工商部門的證明、國稅登記證、驗資報告等);
事業單位應附有關事業單位成立的文件批復;
駐漢辦事處應附總公司或總機構的授權書;
附報資料:新參保職工身份證復印件(戶口不在本市的職工還需提供戶口或者暫住證復印件)。
㈥ 青島有哪些大型企業招聘殘疾人
請問你哪方面的呢?可以去青鋼集團,那裡估計有專門招收諸如耳聾,手腳不便的人員;另版外你的證權件還要齊全!
具體可見:http://www.qdsteel.com/
打電話問問吧
㈦ 青島殘疾人在哪找工作
咨詢當地民政局的殘聯,也可以讓他們給你出出主義,幫助你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