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會總結
❶ 大學生常見的就業心理問題有哪些
大學生常見的就業心理有期望值過高、消極自卑、焦慮、盲從沖動、嫉妒、失落六方面。
1、期望值過高。
大學生往往希望選擇效益好的工作單位,卻沒有正確認識和分析自身情況。
2、消極自卑。
目前就業形勢不太好,大學生很容易因為自己學歷不夠而感到自卑。大學生應該時刻給自己積極的自我暗示,認為自己能夠做到。
5、嫉妒心理。
大學生找工作中的嫉妒心理會使自己與同伴疏遠,人際關系冷漠,進而使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6、失落心理。
現實中就業崗位並沒有大學生想像中美好,因此當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巨大差距時,會產生失落感、挫敗感。
❷ 決定你工資上限的到底是什麼
「工資是誰發的?」當然是公司發的,是老闆發的。每月發一次工資,每年發一次獎金,一般公司不都這樣嗎?
不對!工資從表面上看,是公司給你發的,但是實際上,是你自己給自己發的。
你的工資是你通過自己勞動創造出來的價值換來的,而不是公司平白無故發給你的。而且公司發給你工資,他一定是留存了剩餘價值的,這樣公司才會有利潤,公司才能存續。
舉個例子,比如有一家小公司,這家公司一共有100個人。這100個人就是公司的人力資源,當然公司不可能只有人力資源,還需要有辦公地點、辦公設備、上下游產業合作這些硬體或者軟體的資源,我們統稱為其他資源。我們可以把一個企業的活動,簡單的理解成,人力資源利用其他資源,來創造價值。
假如這家企業每年的銷售流水是1個億,這1個億,就是這些人力資源利用其他資源,創造的價值。但企業不可能最後分這一個億,因為其他資源也是有損耗和花費的,假如為了創造這1個億的價值,在其他資源上的損耗和花費是6千萬。這1個億減去這6千萬之後,還剩下4千萬。
那麼,剩下來的這4000萬,可以這100個人來分嗎?肯定不能,如果這4000萬全分了,那這個企業明年不就沒有錢對資源做持續投入了嘛,企業可能沒辦法正常運轉了。就變成一錘子買賣了。所以,企業一定要留一部分利潤。
假如,這家企業留了1000萬,其他的3000萬分給了這些人力資源。這時候,企業留的這1000萬,就是剩餘價值,分的這3000萬,是這100人辛苦一年之後,最後得到的價值變現。
當然,這3000萬肯定不是平分的,因為在這100個人裡面,有的人提供的價值大,有的人提供的價值小。提供價值大的人,價值變現就多,也就是分到的薪酬就多;提供價值小的人,價值變現就少,也就是分到的薪酬就少。
所以你看,我們的薪酬是誰發給我們的,形式上是公司發給我們的,本質上是我們自己通過創造價值賺來的。所以,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工資低,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是:你本身創造的價值就低,你的價值變現之後,就值這個錢;
第二種可能是:你所在的企業或者你企業裡面的其他人,拿了太多原本屬於你的剩餘價值,也就是你的價值更多的輸出給企業端和其他人了,沒有給自己變現。用一個比較直觀,但是不太好聽的話說就是——被剝削的太多。
我想看到這,很多小夥伴都會瘋狂的點頭,心裡想:你說的太對了!我就是這第二種!我就是被剝削的!沒毛病!
可是,如果你的工資低真的是因為第二種情況的話,你可以去別的企業啊。
市場是很公平的,資本懂得逐利,人更懂得逐利。如果所有的企業都對員工特別苛刻,都瘋狂的壓榨和剝削員工。這個時候,只要有一家企業比別的企業做得稍微好那麼一點點,所有的人才都會想去那家企業。
當別的企業看到這家企業對員工好,自己的員工頻繁離職的時候,他也會對員工好一點點。每一個企業都對員工好一點點,最終,會形成人才市場上達成一種市場均衡。這種市場均衡的結果,就是只要不是新興的產業,市場上所有行業的投資回報率其實都差不太多。也就是說,大部分企業對自己人力資源變現的價值比率,其實都差不太多。
❸ 找工作時到底該如何選公司
選擇公司首先肯定是與你專業對口的公司,只有這樣你才能發揮自身的專技能才華。其次,是選屬擇自己感興趣的公司,有些人是一開始就是學的感興趣的專業,而有些人是後來轉行的。當然,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最關鍵還是看你自己,而且在你選擇公司的時候,公司也在選擇你,如果你不符合公司的要求,那麼即便你對這家公司感興趣也是無法被錄取。
這其中就包含你的專業能力、學歷等,能力需要自我提升,學歷更是需要提升,很多企業對學歷也有要求,若沒有達到,建議去做個學歷提升。
希望我的回答有幫到你,若有其他問題,可用手機點擊下方聯系獵學為你解答。
❹ 面試時怎樣緩解緊張
我認為沒有必要特別的緊張。如果你特別緊張的話,可以喝一點水,站起來走一走,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應該可以緩解一定的緊張。
面試溝通中,企業面試官會提問各種問題,有些問題我們在之前有遇到或者有思考過,這樣的問題很好回答,但如何碰到我們之前沒遇到也沒思考過的問題時,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辦?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重復一下面試官的問題,一來是表示對問題的重視,二來可以有三五秒的時候給自己思考,並理順自己的思路。
當我們一緊張,回答的思路就亂套了,然後越亂越緊張,越緊張越亂,於是就給企業留下了能力不行的印象了。
❺ 目前學生中存在哪些不同的就業觀念
學生的就業觀大部分為兩種,一種是父輩的就業觀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另一種就是進入企業里邊,發揮自己的價值,梁總監,不同的選擇,面對不同的人生,選擇第一種的人生比較平淡,但是比較安穩,選擇第二種的人生工資比較高,福利待遇比較好,但是很累,壓力很大。1、就業觀念有待提高
當今畢業的大學生大多是「90後」,他們身上有一股拼勁。他們熱衷於大城市,如北京、上海,認為只有在大城市打拚才會有出路,自己的能力、價值才能得到體現。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畢業生都適合大城市,他們應該從自身實際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
對於剛剛邁出大學校門的學生來說,一份工作帶來的不僅是一份收入,更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所以當代大學生在擇業時不應該只是考慮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還應該理智分析這份工作能給自己帶來哪些方面的提高。
2、個別學生誠信道德缺失
為獲得好的工作,個別學生會在自己的個人簡歷中造假,偽造榮譽證書、等級證書、學歷證書,虛報成績,在與用人單位簽訂相應的合同後,部分學生在畢業後會毀約。還有一些取得國家助學貸款的學生,畢業後不能及時還款。
3、不遵守校紀校規
面臨就業,很多學生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主要表現就是以求職面試為由曠課遲到。
4、心情浮躁、焦慮
有些學生不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就業前的學習生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下降。忙於求職應聘,不能合理安排求職應聘與上課時間,導致畢業前掛科,影響了畢業和就業。目前很多學生都存在高不謀低不就的就業觀念 這在現在的社會上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 現在的很多學生都想找一份安逸的工作來做 不想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得到更好的回報 這讓他們疏忽了剛剛步入社會 進入一個新的工作環境對一切都不熟悉 在學校里學的東西很多都不夠在真正的工作環境中應用 還有很多實踐的工作需要不斷的學習才可以 那種享受安逸的觀念反而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