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會的心得體會
『壹』 求助: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 加急~````
我選的題目是 實際參加一次招聘會後寫出個人心得體會
參考: 招聘會個人心得體會
本月6、7日在我校召開的2008屆畢業生雙選會已圓滿結束,百餘家單位參與了此次供需洽談會。在招聘會上我投了7家單位,分別是:上海四安金屬結構工程有限公司、廊坊市榮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平頂山煤礦第六工程處、任丘市四平實業有限公司、河北冶金建設集團、山東兗礦建築安裝公司、北京泰天科技有限公司。其中有5家單位通知我面試,4家單位同意與我簽訂就業協議。經過權衡,最終於7日晚在梅林大酒店與廊坊市榮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就業協議。回顧整個求職過程,感悟頗多,簡單總結以下幾點自己的心得和體會,願與所有關注畢業生就業的同窗們共同分享。
第一:擺正就業心態,合理分析本專業的就業形勢。在招聘會上我聽到了諸如下面的一些話語:**單位才給那麼點錢啊,我才不去呢;待遇那麼差,去那裡有病啊?;要下井啊,我不去;**省市啊,太窮了,到那裡也沒有發展前途,我不喜歡去———。這反映的是我們大學生的一個就業心態問題,大家都想去好城市,都想要好待遇,可整個社會能給我們提供多少就業崗位呢?今年的應屆畢業生達到了495萬,比去年增加了82萬,就業形勢整體上的嚴峻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在這個大的社會背景下,我認為我們應該本著先就業再擇業的心態去找工作,不要過分的挑剔。另外,同一專業的招聘形勢每年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我們在每年年底的招聘高峰到來之前,通過網路、報刊、新聞等媒介深入充分地了解本專業今年的就業形勢和信息,真正到了找工作的時候做到心中有數。
第二:簡歷要有個性。設計一份能夠彰顯個性的簡歷對你的求職甚為重要。我的簡歷共有4頁。第1頁是個人概況、求職目標、個人能力;第2頁是實習經歷、所獲獎勵、求職寄語;第3頁是學校就業推薦表的復印件;第4頁是主要課程的學習成績。整份簡歷言簡意賅,並且我用的字型大小也比較大,讓人看起來覺得很醒目,讀起來也不覺得煩瑣。當初設計簡歷的時候我的目標就是企業想要看什麼,我就給他寫什麼,不說空話、套話和俗話,一切從實際出發。相比那些又是漂亮美觀的封皮,又是密密麻麻的自薦書,又是一個個的表格等類型的簡歷,我的簡歷真正地凸現了我的個性。其實,公司看你的簡歷就象在看你這個人一樣,因而我們一定要把簡歷所蘊涵的深層次的人格魅力給體現出來,切忌跟風化、死板化。製作成本、閱讀成本和人格內涵我覺得是設計一份個性簡歷應該考慮的重要因素。
第三:立足本校招聘會。這里其實在講一個求職成本問題。找一份工作有的同學花了幾元錢,也有的同學可能花了上百、甚至上千元。象我們專業有好多同學在我校招聘會開始之前已經奔波過好多高校的招聘會,不論簽與沒簽單位,少的也得花個百二八十,多的花個得三頭五百。這里有一個誤區我覺得需要糾正,就是有些同學老是覺得自己學校的招聘會沒有好的單位,「莊稼總是別人的好」思想影響很嚴重。到頭來往往是不僅沒有找到好工作,而且浪費不少錢財和精力。結合我校實際我認為可簡單做以下分類:如果你是工科類畢業生,大可不必盲目急於「外逃」找工作,先參加完我校招聘會後,如不合適再做出去的打算也不遲,這樣你可以大大地節省求職成本;如果你是文科類的畢業生,鑒於我校實際,有條件的話多出去轉轉也許是件好事。總之,我想說明的就是盡可能地把我門的求職成本降至最低。
第四:學習成績是用人單位錄用你的首要參考。5家通知我面試的單位都是因為看到了我優異的學習成績後,才給予了我寶貴的面試機會。平時總能聽到一些同學強調所謂的「能力論」,他們所說的「能力」是指當今社會上濫行的那一套待人接物的所謂規則和方法。在此,我要反駁這種看法。學生的天職是學習,學習成績本身就是一個學生在學校應具備的能力的重要標准體現。在實際的招聘過程中,你的學習成績很可能是你進入面試程序的一個重要關卡,優異的學習成績是你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砝碼。因而,我要提醒那些在學生會、班級、社團中擔任某些重要職務的同學們,在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發展的同時,重視你的學習成績吧。當然,那些屬供不應求類的畢業生(如資源、煤炭類)除外。
第五:珍惜你的面試機會。要認真對待你的面試機會,在這個環節上會有好多人被PK掉。面試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猜測招聘單位可能提問的有關問題;面試過程中要注意一個表達問題,也就是要「會說」。無論你想的有多好,准備的有多充分,最終要靠你的嘴表達出來,而恰恰是這個功夫不到位,導致好多同學在面試過程中遺憾地被淘汰。這個功夫需要平時的鍛煉和眾多的面試實戰來練成。在整個面試過程中要有自信,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語氣和禮儀。對待「專業性」很強的問題切忌盲目瞎侃,對待「計劃性」的問題要從實際出發,切忌只求宏偉、遠大或保守、封閉;面試結束後要記得和面試官握手。
第六:慎重簽訂就業協議。簽訂就業協議前,應就一些關系自身利益的問題徹底地弄清楚。我覺得應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工資待遇、合同期限、社會保險、休假制度、繼續教育、在職培訓、戶籍轉移、違約責任、住房安家、工作餐宿、工作時間、獎金補貼、職務晉升等等。千萬不要覺得不好意思開口,要知道這是為咱們以後的生活而「操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這個過程看為「談判」過程,試想在我們以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肯定還有很多類似的「談判」,那麼就讓我們從這一次開始吧,放開嘴巴和用人單位開始「談」吧。必要時可與家裡父母進行溝通,讓他們給一些建議和意見,或許對就業協議的簽訂有莫大的幫助。所有事宜搞清楚後,方可在協議書上揮筆。至此,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正緩步向你走來,放手准備迎接吧!
真誠預祝2008屆畢業生同窗們都能找到一份自己滿意、合適的工作!
『貳』 參加招聘會感想
我是一名大四的學生,我是師范類的,數學專業的,今年的校園招聘會已經開始了,我在2008年12月13日星期六去了華南師范大學的師范專場的招聘會,在朋友的陪同下去參加了第一次的招聘會!總的感覺就一般,印象最深的是超多人,排隊排了幾個鍾,超暈!可是話說回來了,這次去使我懂的了很多.很多朋友告訴我怎麼和人家談工作,怎麼讓那些單位把你的簡歷留下.......
首先,會前要明確自身條件,對自己有個正確的定位。不要眼高手低,也不能自卑。事先打好簡歷,把自己的工作經歷及求職意向清晰表述,在簡歷中把自己的聯系方式註明,使用人單位能及時與你取得聯系。對於剛畢業的我們,要認真地看著每個招聘單位的招聘信息,揣摩、問詢、填表,因為我們都只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能在當天的會場找到一份合適自己專業的工作,可以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長。同樣,參加招聘會的用人單位也一樣有個共同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這個面對面的開放式的招工平台,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他們需要的人才,能為單位所用,為單位奉獻力量。雖然有些學校應聘的崗位只招211工程不招我們這些普通高校學校的,我們的發展平台就又相對少了,但我們還是可以去嘗試的。
參會時最好不要帶上過多的證書原件。充分利用招聘會的會刊。在招聘會入口處領取免費的會刊,上面刊登了參會所有單位及用人情況和條件。應聘者應仔細地查看會刊,把自己的專業和感興趣的公司劃下來,然後直接去其所在場館,這樣能夠節省大量時間體力,提高應聘的效率。所以說,作為想就業的我們,要找一份稱心合適的工作真的不易,因此我們就應該珍惜現有的工作,踏踏實實地做,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為單位為社會也做出一份貢獻,因為「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
爭取良好的第一印象。參加招聘時應著裝得體,最好著正裝,保持良好的個人形象。說話時不卑不亢,表示出對招聘代表的尊重。簡單明了地把自身情況介紹一下並表示對那項工作的興趣,非常希望能夠加入其公司,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不要太著重提到薪金,因為這只是初次面試,如果用人單位滿意,還會與你聯系的。
參會時不要被應聘單位列出的條件嚇倒,首先要充滿自信,敢於表達出自己的條件和願望。敢於爭取,不怕失敗。表示出你有在工作中學習及能很快地適應工作,在試用期間,發憤努力,創造出業績來的信心。
會後二三天內及時與感興趣的用人單位進行聯系,不能被動等待。如果你感覺雙方都很滿意,你當時應及時記下用人單位的聯系方式及負責人電話。因為用人單位會收到很多簡歷,可能將你忽略。應及時電話聯系詢問什麼時間再次面試。一方面表示你對公司的尊重,二是表達出你迫切加入其公司的願望,給用人單位又一次深刻的認識。
這些參加大型招聘會的經驗,希望對初次求職經驗不足的應聘者有所幫助。
『叄』 大一學生參加招聘會感想1500字
作為大一新生,這個要靠自己做。
根據一些同學的提問,我歸納了一下。新生入學報到時主要要准備如下東西、要注意如下事項:
1.相關證件。包括:身份證、錄取通知書(入學通知書)、戶口遷移證、黨團組織關系證明(介紹信)、一寸登記照若干張(可以多帶幾張,以備它用),等等。這些很重要,一定不要忘記。另外,把父母、爺爺奶奶即各個近親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職業和職務搞清楚,填下來,到學校要填各種表格,有的表格需要這些信息。
2.錢和卡。上學要交學費和住宿費(分別為每年4500-500元與1000元左右),合計要6000左右(個別專業可能要高些,如藝術類專業)。因為新生出門較少,沒有什麼旅途安全經驗,建議少帶現金(但千把塊錢還是要帶的,以備一些不時之需)。可以在家中先辦一張信用卡或儲值卡用於交學雜費等。有的學校會給你寄一張卡,讓學生把錢存在其中,你可以用這張卡,也可以不用。如果家庭條件還可以,辦一張信用卡,把它關聯到父母親的儲值卡(如工資卡),每月刷卡後直接從父母親的卡中扣款,這樣的好處是方便、安全。但如果你不想讓父母親知道你的消費情況,可以自己在老家辦一張儲值卡(讓父母親往裡沖錢),然後辦一張信用卡與之關聯。也可以到學校再辦儲值卡與信用卡,但這樣你父母親異地往你的儲值卡打錢時要付手續費。
3.一般情況下,各個學校都要配發一些學習和日常生活用品,這些東西不是無償給你的,都要你花錢購買。學校發的物品質量都很次而且貴,建議學校發的東西如果可以不要就盡量不要,能自己買的就別買學校發的,有些生活必需品則可以在離開家時先配好,免得到學校後由於人生地不熟不好買。
4.衣服被褥。你平常穿的衣服,春夏秋冬各季的,都要帶,除非學校距你家鄉很近或者父母親有機會出差來學校給你帶東西。內衣和襪子至少要兩三套,各季的外衣至少也要兩套。如果你現在生活的地方和要去上學的城市的地理氣象與生活環境是否相似,那麼准備的東西和在老家差不多;如果相差太大,就要帶些那個城市需要的衣服(例如,如果你生活在北方,但上學的城市在南方,那麼太厚的保暖內衣褲就可以不帶了)。被褥也是這樣,夏天去學校,可以帶一床薄被(如毛巾被),厚被子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到學校後再買。席子可以到學校根據床寬購買合適的,床單和枕頭(枕套)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到學校再買。
5.洗漱生活用品。要帶牙膏牙刷、毛巾、漱口杯、香皂肥皂、洗發水、梳子、手機(看家庭條件)等,以便在途中和到校後就能使用。男生要帶剃須刀、女生要帶各種女性用品和洗面奶等。至於洗臉盆、曬衣架、拖鞋、雨傘、水瓶、指甲剪、剪刀、小刀、台燈之類的東西就不一定要帶了,有的學校會發,就算不發自己買也不貴(這些生活用品到了學校買也很方便,而且到時候和舍友一起去買還能快速縮短距離)。條件可以時,可以帶個照相機,為自己和同學照照相,也是人際交流的一種很好方式。
6.學慣用品。可以帶幾支水筆、本子、字典、詞典(英漢漢英詞典等,包括功能強大的電子詞典)、書包(背包)。如果學校沒有不允許,你家庭條件許可的話,可以帶筆記本。但最好不要帶,尤其是當你迷戀上網或者玩游戲的時候,帶筆記本會影響你的學習和生活以及和同學的正常交往。另外,還可以預備一些生活中用到的葯或創可貼之類,雖然不一定會用到它們,不過等需要的時候隨手可以找到也很方便。
7.旅行箱。如果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得錢花不了,不需要買太貴的,畢業後可以買更好的。箱子可以大一些,能裝下自己的衣服及平常不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即可。但不要過分大,免得不好攜帶,到學校在宿舍也不好放。一般以80公分左右長、50-60公分寬為佳。
8. 如果可以的話,帶點家鄉的特產,不是一定要去給老師,而是給舍友或班上同學吃,畢竟你有四年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越早熟悉越好。
10.如果坐火車的話,可以憑錄取通知書(入學通知書)享受學生票優惠。
11.一點小建議:大學學習勇攀高峰,加入社團量力而行,大學社會實踐多多益善,尊敬老師有難必問,同學相處寬容大度,大學戀愛不鼓勵也不反對。
12.入學測試和體檢。有的大學在新生報到後一段時間內,要組織幾門文化課的新生入學測試,對考試成績和高考成績有較大出入者要進行重點核查。如果你考試沒有作弊,不要有任何擔心。考試范圍和難度不會超過高考,考得好壞無所謂。體檢也很容易過,除非你有不符合入學要求的重大疾病而且在高考體檢時又使了花招,一般是不要緊的。只要你高考時正常體檢、正常考試,這兩項都沒有問題,現在可以放心玩!
當然還有另一種入學考試,那是為各種分班做做准備的,比如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分到英語快班。
13.新生軍訓。大學新生要進行軍訓,軍訓一般只有兩個星期。按照《國防教育法》的規定,組織學生進行軍訓,這是貫徹國防教育法的具體行動,是推進素質教育、為國家和軍隊培養造就高素質國防後備力量的重大舉措。參加軍訓可以增進同學友情,應該積極參加。如果身體條件不許可,應該盡早跟輔導員或班主任講清楚,以免發生意外。
14.宿舍是在你去之前就安排好的,這個不用擔心。住宿條件有好有壞,不要太拘泥於這個,主要是要和同舍同學友好相處。不要以為住宿條件差就不能適應,人的適應性是非常強的,而且不太好的生活條件對你以後的成長和工作、生活很有好處,不管你的家庭是多麼富有!
15.專業不理想,調換專業。一般學校進校一年後都可以調換專業。調換專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在原專業很難學下去,學校會幫助你換一個好學一點的專業(但一般不是很好的專業,也不是熱門專業);另一種是你想換一個你心儀的其它專業,這種時候一般都要由你要轉入的專業所在院系進行資格考試,考試合格才能轉入,有的學校還要交一筆費用。
『肆』 參加招聘會的心得體會,5,6百字
參加招聘會的心得體會
早早起來,來到招聘會現場,現場早已人隱士海,大三的學長學姐們拿著自己的簡歷,急匆匆的在搜尋自己中意的崗位,招聘單位也一字排開,希看找到自己滿足的人才。
又是一年招聘會,每次都是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場面,不同的收獲。很多同學都說每看一次,心都要更涼一次,對自己的畢業遠景要更加迷茫,這也是有其一定原因的:看看來招聘的單位,大多都不是很喜歡,很多崗位是不大可能有機會的,它們有比較嚴格的相關專業要求,需要有豐富的相關工作經驗和實踐操縱能力,如紡織業、汽車維修業、和計算機有關的相關行業等,即使是英語專業的,我們也很有可能沒有多大上風,對於旅遊、外貿、物流、酒店治理,我們幾乎都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拿什麼和那些相關專業畢業的同學競爭呢?
我對於這樣的招聘會已經幾乎不抱希看了,所以這次往參加招聘會只是很簡單的想法,了解了解情況。從招聘會回來時已經1個小時過往了,真的是沒有想法了:幾乎很多企業都是外地的,這次所佔比例也已下降了,於我是一個陌生的城市,而且在那邊我是孤身一人,要在離開家鄉紮根是相當困難的事,也不是很符合客觀實際;另一方面自己又是很想在貴州的,固然這片土地與我可能不是十分熟悉,完全沒有人際圈,也要完全憑借自己一個人的努力,但至少離家很近。
另外,在招聘市場看中了一家單位,但招聘的工作職員不在了,所以我就打電話給聯系人,徵求意見,問暑假時是否可以往那當實習生,結果是我被無情地拒盡了。
第二天碰到一朋友,聊到招聘會的事時,他跟我說了很多:他是以校報記者的身份參加此次招聘會的,所以他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他采訪了兩位學姐,一位學長,還有幾位招聘單位的工作職員,感慨頗深(以下的話完全引自我那朋友的話):首先吸引我留意的是一個招聘攤位前,一位舉止端莊的女生正在與口試官交談,她自信地說;"我是多彩貴州黔東南賽區季軍,固然英語未過六級."她講話時十足的底氣和自信的眼神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她口試結束後,我決定對她進行采訪.她告訴我說找工作時心態要平和,由於我們沒有工作經驗,要在學校里多學一點,然後把理論應用於實踐,招聘單位注重實踐經驗.從她成熟的穿著打扮和所具有的實力,我一直以為她是一位大專生,沒想到她是貴大本科生,這著實讓我大吃一驚,不得不對她刮目相看,看來永遠以一種謙遜的態度待人是不會錯的!然後我向這家公司的老總進行了交談,我詢問他他是如何來招聘人才的,他跟我說:"首先一個人的人品一定要好,比如孝敬父母,忠誠,誠信,然後職業認定很重要,主要是一個人對自己所要做的工作有多大的熱愛程度,選擇好的企業一定要專一,要認真和敬業,做外貿是一個過程,英語口語好是一種上風,而對專業沒有多大的限制,很多做外貿所需的技能和知識都是可以再培養和學習的."老總所說的話很中肯,感恩做人和踏實做事真的很重要!
某些公司以其雄厚的實力和良好的發展遠景吸引了很多應聘者.後來我向招聘負責人詢問了他們對我們畢業生的口試印象,總體印象是眼高手低,能力不強,要求卻很高.他們大都不知道來我們公司需要很強的業務拓展能力.他最後給畢業生提出了幾點非常寶貴的建議,首先基本功要扎實一些,其次要運用理論於實踐,要熟練地把握業務流程.最後要把自己融進到企業中往,現在的很多大學生很浮躁,沒有培養能力的意識.我還了解到在11點多的時候他已經收到了簡歷40多份,而總共只招4人,足以見得好崗位的競爭有多激烈,沒有點真才實學是不行的!
此次招聘給我最大的感慨就是畢業生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越來越困難,所以導致很多畢業生很盲目,根本不考慮自己的特長和該崗位是不是適合自己,很多人甚至抱著「只要找到個工作就行」的態度,這實在是我們大學生的悲哀!我在現場轉了一下,了解到大部分公司很注重同學們的實踐經驗,即使是在某間公司作過兼職,也將成為應聘中的閃光點,成為取勝的有利籌碼。因此,我們在以後的閑暇時間,應少上幾次網,少逛幾次街,多聯系幾家公司,多作些實際操縱,多些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