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招聘會的活動目的
⑴ 校園模擬招聘會的意義是什麼
1、通過這次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條件下回,大學生應樹立自主擇業答的意識,要發揮個人的優勢,通過勞動力市場或自主創業,積極主動的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
2、通過模擬求職者的角色,使學生了解當今社會就業方式日趨多樣化,切身體驗自主擇業的感受,從而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學以致用的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等。
3、通過學生自己設計求職簡歷,培養其創新思維的能力。
4、建立一個企業與大學生的一個銜接點。為學生能夠更好的接觸社會走向企業提供平台。
⑵ 校園招聘的意義和目的
意義與目抄的:
1.幫助樹立企業僱主品牌,樹立良好的僱主品牌,對外可以提升組織的美譽度,降低校園
招聘的成本,甚至是薪酬成本;對內則可以提升員工的忠誠度,降低因員工流失造成的成本損耗,提高生產效率。
以前的校園招聘,HR們只需要擺出一張桌子收簡歷即可,而今這種方式已經行不通了。
優秀的校園人才也有選擇的權利,它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企業的信息,如果企業始終處於一種被動的姿態,就很難吸引到他們的關注。待遇高,福利好,發展空間廣等條件歷來是畢業生們心中「好工作」的衡量標准,但在大家都在鼓吹這些優勢的時代,你也需要構建僱主品牌,給畢業生們與眾不同的印象。現在的校園招聘,與其說是搶奪校園人才,還不如說是較量各自企業的僱主品牌。校園招聘的受眾廣泛,一次成功的校園招聘活動不僅意味著能夠招募到優秀的人才,同時還可以在眾多低年級學子心目中樹立起良好的企業形象,從而在未來的人才爭奪中打下基礎。
2.打造人才儲備庫
⑶ 企業參加校園招聘會的目的
搶人,搶有能力、才華的優秀人才。
⑷ 校園招聘會對應屆生有什麼好處
給你打個比方,你們畢業班的我算10000人,你投簡歷讓人家看的機會就是版1/10000.你在網上投一個簡歷權,讓人家看的機會你知道是多少么。一個熱門的職業(排除特殊人才),基本上招聘方至少會受到幾萬份簡歷。你的簡歷還沒有被人家看到,下一步基本上就沒了。另外,校園招聘,很多都是現場的,這樣就免去了前面那個步驟,讓用人單位直接跟你溝通,這樣你的機會是不是成幾何倍數的增大的。試想一下,如果你是招聘者,同樣一份簡歷,各方面條件都一樣,一個是見過面,一個沒有見過面,你選哪一個呢?
⑸ 校園招聘方案怎麼寫
僅供參考:
隨著高校的擴招,學校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學校要如何開展招聘活動呢?下面是校園招聘方案範文,歡迎參閱。
校園招聘方案範文1
活動引言:隨著全國高校的擴招,以及近幾年經濟發展的狀況,高校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就業競爭的壓力日益增大。應對這樣一個大的形勢,我系將舉辦一年一度校園模擬招聘會,給我系學子一個社會實踐的機會,提高我系學生在未來求職道路上的競爭力,同時也為企業與學校、學生開展更廣泛的交流建立一個平台。
一、活動名稱:金融系模擬招聘會
二、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舉辦大型模擬招聘是為我系同學提供最新的就業資訊,和增強就業實踐的有效渠道,大學生畢業面臨多方面的困境,通過本次活動,能夠讓廣大同學親身體驗現場求職的實況和氣氛,從而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市場,提升自我,同時,通過專職指導就業的教師進行交流與溝通,能夠更好的定位自己,並結合自身能力為自己盡早的規劃就業方向與目標,更加現實的認識自己的前程發展和就業形勢,從而獲得更多的技巧去面對將來的就業壓力。這不僅對即將畢業的大三學生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實踐機會,這更是對大一大二學生有良好的教育指導作用。讓我院學子能夠在就業之路上贏在起跑線上。
三、活動主題:
繽紛大學生活,和諧校園;揚就業之帆,啟夢想之旅!
四、活動單位:
1、主辦單位:金融系團委和招生就業處
2、策劃承辦單位:金融系學生會
贊助單位:
3、到場嘉賓:院團委、系團總支老師及招就辦老師
五、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
參與對象:金融系全體同學
六、活動流程:
前期宣傳階段:
1.招聘主持人 2.預備報名 3.確定合作商 4.培訓工作人員 5.禮儀准備 6.道具准備
活動進行階段:
1.有娛樂節目開始(由 提供節目一個)
2.開幕式:主持人宣布開始,致開幕詞,介紹嘉賓,介活動准則
3.正式報名:預備報名者到現場報名處登記填寫報名表,由社團工作人員介紹活動規則並引導面試。
4.現場測評:分為兩大區域。一是考官面試區。二是情景面試區。
5.綜合測試:在模擬現場,由評委進行測試,考查著裝,禮儀,表達能力,反映能力等。點評,積分。
結果公布:由綜合測評組評委公布評估結果,宣布能力優秀者,現場頒發獎品。
七,後期總結階段
招聘會的最終結果由我系宣傳部於一周之里向全系學生張榜,賀圓滿成功,同時積極做好戶外和室里的現場整理工作。此後在兩周之里上交活動總結,並做好模擬招聘會的調查問卷。
⑹ 校園招聘是什麼意思
校園招聘是一種特殊的外部招聘途徑。狹義是指招聘組織(企業等)直接從學校招聘各類各層次應屆畢業生。廣義是指招聘組織(企業等)通過各種方式招聘各類各層次應屆畢業生。
高校作為一個巨大的人才儲備庫,可謂「人才濟濟,藏龍卧虎」。學生們經過幾年的專業學習,具備了系統的專業理論功底,盡管還缺乏豐富的工作經驗,但其仍然具有很多就業優勢,比如,富有熱情;學習能力強;善於接受新事物;頭腦中的條條框框少;對未來抱有憧憬;而且都是年輕人,沒有家庭拖累;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是「白紙」一樣的「職場新鮮人」,可塑性極強,更容易接受公司的管理理念和文化。
校園招聘形式:
專場招聘
在每年校園招聘的高峰時節,當地政府以及各高校都會組織一些大型的專場招聘會,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在指定的時間和場館「擺攤設點」,為前來投遞簡歷的學生提供面對面的交流機會,並及時進行選拔測試。這種方式一般適合於招聘對象明確,招聘人數不多的中小型企業。比起大張旗鼓搞巡迴校園宣講來說,可大幅節省招聘成本和時間,但因到場求職的學生來自於眾多高校的眾多專業,其學校及專業的針對性不強,而且由於地域限制,收集到合格簡歷的數量也未必盡如人意,所以對於具有大量招聘需求的企業來說,最終的招聘效果可能不會十分理想。
校園宣講
校園宣講會是企業在校園招聘伊始針對目標高校組織的專門的講座,通過企業高層、人力資源負責人以及在本公司工作的該校校友的現身說法來傳達公司基本概況,介紹企業文化、經營理念,發布職位空缺、招聘條件和招聘流程等,通過情緒的感召與互動引導學生全面地了解企業。在宣講會前一般會通過在學校網站發布消息、在校園張貼海報等形式宣傳企業形象及其產品,達到一定的營銷目的。有些實力雄厚的企業甚至選擇全國巡迴宣講,整個校園招聘歷時數月,足跡遍布全國主要城市。這種校園招聘成本固然不菲,但因為學校和專業都定位準確,所以招聘效果是最理想的,而且在整個巡迴宣講過程中對企業形象的宣傳力度也比較可觀。
實習招募
實習生計劃作為校園招聘的一個前奏,一般在應屆畢業生生正式求職以前,特別是畢業前的那個暑假中,為經過初步挑選的大學生提供一些實習崗位,那些表現優秀的實習生,將會作為下一步正式錄用的備選人才。實習生計劃至少有三個好處,首先是可以避開校園招聘的人才爭奪高峰,將一些優秀畢業生提前納入人才儲備庫,在人才爭奪戰中搶佔先機。其次,通過實習,企業能夠提前了解應屆畢業生的個性特點、人品、價值觀及在實際工作中的能力表現,有利於作出准確的錄用決定;對於學生來說,也能通過實習充分了解企業,親身體會自己是否喜歡這個行業,對今後的擇業方向做出更客觀理智的規劃。第三,通過一段時間的實習,這些實習生已經對企業和工作有了較多了解,一旦被正式錄用,將來上班後也能夠很快上手。
應該說實習生計劃對於企業和畢業生來說是雙贏的。國內外很多企業都在實行。包括IBM的藍色之路實習生計劃,廣東移動的「領先100」暑期實習生項目等。
管理培訓
高校中蘊藏著一大批極具領袖潛質的學生,從頂級的高校尋找精英人才,通過嚴格的選拔、系統的培訓課程設計和定向的實踐培養,定期安排在校學生實習和培訓,最終從中挑選出優秀者進入公司的「管理培訓生」制度在國外非常流行。
世界500強企業,如中鐵建電氣化局、GE、匯豐、聯合利華等都把「管理培訓生」制度作為培養未來管理人才的戰略措施來實施。南富士產業株式會社推出的全球化管理培訓項目(GMC)就是以發現和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外企中高級管理人才為目的,以突破外資企業在中國投資遇到的「人才本土化」瓶頸。招募擁有「良好基本素質,能夠發揮主動性學習、改變、成長」的學生參加免費培訓。GMC管理培訓生將有機會獲得公司會員集團提供的中高層管理者職位。再如,拜耳與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簽署高級人才儲備計劃協議,贊助兩名MBA學生完成北大和法國高等經濟商業學院雙學位課程,並為兩名學生度身定製詳盡的國內外培訓計劃,提前對拜耳集團及其業務運作有所了解,為將來在集團中的長期發展打好基礎。
發展俱樂部
一些公司為了和高校常年保持聯系,在校園裡面建立了俱樂部,不定期地組織一些活動。活動中,公司的中高層人員以及校友在學校組織專題講座,通過俱樂部內部組織的郊遊和聚餐等活動促進與學生的相互交流。幫助低年級的同學更好地了解企業,在校園內樹立僱主品牌,為今後的校園招聘作好准備。比如德勤公司推出了面向北京名校會計、財務管理和法律專業的「德勤俱樂部」,寶潔公司在各個知名高校建立的「寶潔學生職業發展俱樂部」等。
拓展夏令營
有的企業由於地域限制等原因不大適合於大量的學生到企業實習,但又希望吸引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夏令營或參觀計劃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過組織目標院校及特定專業的大學生到企業所在城市參觀旅遊,並進入企業與員工座談等活動,展示企業品牌,傳遞企業文化。有些企業還要求學生在回校後撰寫報告,幫助其在學校進行宣傳,推動今後校園招聘活動的開展。在這方面做得好的企業包括三星中國公司、中國廣東核電集團以及塔里木石油公司等。
選秀競賽
「選秀大賽」作為近年來悄然興起的一種校園招聘形式,發展趨勢卻是勢不可擋。企業通過組織一些職業技能或者商業大賽,模擬實際商業項目的運作,吸引大批學生報名參與,讓最優秀的人才在競賽中脫穎而出。獲勝者除了能夠獲得豐厚的獎品,更有機會贏得去企業實習或正式錄用的機會。這類校園競賽活動包括微軟公司的「推薦就業之星大賽」、網路公司的「網路之星程序設計大賽」、Google的「中國編程挑戰賽」,飛利浦公司推出的「簡訊創意大賽」等,其中最為著名的算是歐萊雅同時推出的「在線商業策略競賽」、「校園市場策劃大賽」和「工業大賽」三大賽事。
除了以上列舉的校園招聘形式外,很多企業還在高校中設立了企業獎學金,更有一些企業和高校密切合作,開展了在學校「定製」人才的提前培養計劃,學校會根據企業所需開設專業對口的課程,企業相關專業人員會到學校授課,學生也會有一定的時間到企業進行現場實習。海信集團、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在這方面已經具有了較為成熟的經驗。
⑺ 校園招聘會,宣講會,雙選會三者的區別是什麼
1、舉辦時間不同。
校園招聘的時間一般9月中旬就開始啟動,主要集中在每年的9-11月和次年的3-4月。
雙選會一般在每年11-12月,3-4月在各高校舉行,每年年底各大城市也有相應的大型雙選會舉辦。
2、招聘對象不同。
校園招聘是直接從學校招聘各類各層次應屆畢業生,也指招聘組織(企業等)通過各種方式招聘各類各層次應屆畢業生。
宣講會則不拘泥與招聘應屆畢業生,招聘對象還包括往屆畢業生以及社會人士等。
3、定義不同。
宣講會一般是指企事業單位在社會公開場合、校園等場所開設與宣傳、拓展及招聘相關的主題講座,主要向招聘對象傳達相關組織、團體或企業的情況、文化價值觀、人力資源政策、校園招聘的程序和職位介紹等信息。
校園招聘包括高校、中等專業學校舉辦的招聘活動,專業人才招聘機構、人才交流機構或政府舉辦的畢業生招聘活動,招聘組織(主要是大型企業)舉辦應屆畢業生招聘活動,企業委託高校或中等專業學校培養,邀請學生到企業實習並選拔留用,企業在學校設立獎學金並在享受者中選拔錄用和校園招聘專業網站。
雙選會,即畢業生雙選會,是由畢業生與單位相互選擇,雙方都願意的情況下才可以簽定三方協議。「雙選會」的舉行可以給雙方更多面對面的機會。
(7)校園招聘會的活動目的擴展閱讀:
校園招聘程序
1、調查分析,確定目標學校。如,各校專業設置、學生特點等。
2、前期宣傳(根據實際選擇)如,參與、贊助學校活動等。
3、臨近招聘的准備。
(a)確定具體學校。
(b)准備宣傳材料(宣傳海報、音像材料、宣傳設備等)
(c)確定具體招聘載體。
(d)成立招聘小組並明確分工。
4、進入學校或其它招聘地點。
5、接受報名和簡歷。
6、組織實施招聘考試(如果多個院校統一招聘考試、最好請專業考試服務機構實施)
7、根據考試成績進行篩選,實施面試。
8、根據面試結果進行錄用,簽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