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招聘會的體會1000
① 參加招聘會的感想
在招聘會上的感覺是:
1,招聘單位挺多,但是找工作的人更多。
2,怎麼這么多回找工作的啊?都什麼答時候了?天哪!擠死了。
出來之後:
1,終於出來了!
2,好熱,好悶啊,累死了,走了大半天了。
3,得快點吃飯去,還要回家呢。
到家之後:
1,網上看看,有沒有招聘的,在網上投一些。
總結:
1,知道招聘會是在什麼時間,每周的招聘面向人群是那些?
2,投過簡歷的公司,要記下來:公司名稱,地址,應聘職位,電話或者乘車路線(因為電話通知面試的時候,你不一定能聽清楚,或者想起來時哪家公司)
3,買一張招聘信息報紙,看一下,有哪些公司在招人,找到適合自己的職務,記住公司的攤位號,方便尋找。
② 大一學生參加招聘會感想1500字
作為大一新生,這個要靠自己做。
根據一些同學的提問,我歸納了一下。新生入學報到時主要要准備如下東西、要注意如下事項:
1.相關證件。包括:身份證、錄取通知書(入學通知書)、戶口遷移證、黨團組織關系證明(介紹信)、一寸登記照若干張(可以多帶幾張,以備它用),等等。這些很重要,一定不要忘記。另外,把父母、爺爺奶奶即各個近親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職業和職務搞清楚,填下來,到學校要填各種表格,有的表格需要這些信息。
2.錢和卡。上學要交學費和住宿費(分別為每年4500-500元與1000元左右),合計要6000左右(個別專業可能要高些,如藝術類專業)。因為新生出門較少,沒有什麼旅途安全經驗,建議少帶現金(但千把塊錢還是要帶的,以備一些不時之需)。可以在家中先辦一張信用卡或儲值卡用於交學雜費等。有的學校會給你寄一張卡,讓學生把錢存在其中,你可以用這張卡,也可以不用。如果家庭條件還可以,辦一張信用卡,把它關聯到父母親的儲值卡(如工資卡),每月刷卡後直接從父母親的卡中扣款,這樣的好處是方便、安全。但如果你不想讓父母親知道你的消費情況,可以自己在老家辦一張儲值卡(讓父母親往裡沖錢),然後辦一張信用卡與之關聯。也可以到學校再辦儲值卡與信用卡,但這樣你父母親異地往你的儲值卡打錢時要付手續費。
3.一般情況下,各個學校都要配發一些學習和日常生活用品,這些東西不是無償給你的,都要你花錢購買。學校發的物品質量都很次而且貴,建議學校發的東西如果可以不要就盡量不要,能自己買的就別買學校發的,有些生活必需品則可以在離開家時先配好,免得到學校後由於人生地不熟不好買。
4.衣服被褥。你平常穿的衣服,春夏秋冬各季的,都要帶,除非學校距你家鄉很近或者父母親有機會出差來學校給你帶東西。內衣和襪子至少要兩三套,各季的外衣至少也要兩套。如果你現在生活的地方和要去上學的城市的地理氣象與生活環境是否相似,那麼准備的東西和在老家差不多;如果相差太大,就要帶些那個城市需要的衣服(例如,如果你生活在北方,但上學的城市在南方,那麼太厚的保暖內衣褲就可以不帶了)。被褥也是這樣,夏天去學校,可以帶一床薄被(如毛巾被),厚被子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到學校後再買。席子可以到學校根據床寬購買合適的,床單和枕頭(枕套)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到學校再買。
5.洗漱生活用品。要帶牙膏牙刷、毛巾、漱口杯、香皂肥皂、洗發水、梳子、手機(看家庭條件)等,以便在途中和到校後就能使用。男生要帶剃須刀、女生要帶各種女性用品和洗面奶等。至於洗臉盆、曬衣架、拖鞋、雨傘、水瓶、指甲剪、剪刀、小刀、台燈之類的東西就不一定要帶了,有的學校會發,就算不發自己買也不貴(這些生活用品到了學校買也很方便,而且到時候和舍友一起去買還能快速縮短距離)。條件可以時,可以帶個照相機,為自己和同學照照相,也是人際交流的一種很好方式。
6.學慣用品。可以帶幾支水筆、本子、字典、詞典(英漢漢英詞典等,包括功能強大的電子詞典)、書包(背包)。如果學校沒有不允許,你家庭條件許可的話,可以帶筆記本。但最好不要帶,尤其是當你迷戀上網或者玩游戲的時候,帶筆記本會影響你的學習和生活以及和同學的正常交往。另外,還可以預備一些生活中用到的葯或創可貼之類,雖然不一定會用到它們,不過等需要的時候隨手可以找到也很方便。
7.旅行箱。如果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得錢花不了,不需要買太貴的,畢業後可以買更好的。箱子可以大一些,能裝下自己的衣服及平常不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即可。但不要過分大,免得不好攜帶,到學校在宿舍也不好放。一般以80公分左右長、50-60公分寬為佳。
8. 如果可以的話,帶點家鄉的特產,不是一定要去給老師,而是給舍友或班上同學吃,畢竟你有四年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越早熟悉越好。
10.如果坐火車的話,可以憑錄取通知書(入學通知書)享受學生票優惠。
11.一點小建議:大學學習勇攀高峰,加入社團量力而行,大學社會實踐多多益善,尊敬老師有難必問,同學相處寬容大度,大學戀愛不鼓勵也不反對。
12.入學測試和體檢。有的大學在新生報到後一段時間內,要組織幾門文化課的新生入學測試,對考試成績和高考成績有較大出入者要進行重點核查。如果你考試沒有作弊,不要有任何擔心。考試范圍和難度不會超過高考,考得好壞無所謂。體檢也很容易過,除非你有不符合入學要求的重大疾病而且在高考體檢時又使了花招,一般是不要緊的。只要你高考時正常體檢、正常考試,這兩項都沒有問題,現在可以放心玩!
當然還有另一種入學考試,那是為各種分班做做准備的,比如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分到英語快班。
13.新生軍訓。大學新生要進行軍訓,軍訓一般只有兩個星期。按照《國防教育法》的規定,組織學生進行軍訓,這是貫徹國防教育法的具體行動,是推進素質教育、為國家和軍隊培養造就高素質國防後備力量的重大舉措。參加軍訓可以增進同學友情,應該積極參加。如果身體條件不許可,應該盡早跟輔導員或班主任講清楚,以免發生意外。
14.宿舍是在你去之前就安排好的,這個不用擔心。住宿條件有好有壞,不要太拘泥於這個,主要是要和同舍同學友好相處。不要以為住宿條件差就不能適應,人的適應性是非常強的,而且不太好的生活條件對你以後的成長和工作、生活很有好處,不管你的家庭是多麼富有!
15.專業不理想,調換專業。一般學校進校一年後都可以調換專業。調換專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在原專業很難學下去,學校會幫助你換一個好學一點的專業(但一般不是很好的專業,也不是熱門專業);另一種是你想換一個你心儀的其它專業,這種時候一般都要由你要轉入的專業所在院系進行資格考試,考試合格才能轉入,有的學校還要交一筆費用。
③ 參加人才招聘會的總結
1.把對自己的找抄工作要求變低,把工襲作中的自己的業績要求要高
2.找一個有發展前途的工作,哪怕很累,只要做好,工資獎金,名譽,一定是嘩嘩的!
3.也可以選擇創業,但是起點一定不要太高,否則有可能會摔死,慢慢做起
4.最好找的是業務,也是最鍛煉人的,但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做好的
5.如果你有野心,就不要干沒偶遇前途的行業,比如文員。。。
這是我的建議,結果還是在自己的選擇,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你很優秀,可以看看我們是否需要
--洪恩教育
④ 參加招聘會的心得體會,5,6百字
參加招聘會的心得體會
早早起來,來到招聘會現場,現場早已人隱士海,大三的學長學姐們拿著自己的簡歷,急匆匆的在搜尋自己中意的崗位,招聘單位也一字排開,希看找到自己滿足的人才。
又是一年招聘會,每次都是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場面,不同的收獲。很多同學都說每看一次,心都要更涼一次,對自己的畢業遠景要更加迷茫,這也是有其一定原因的:看看來招聘的單位,大多都不是很喜歡,很多崗位是不大可能有機會的,它們有比較嚴格的相關專業要求,需要有豐富的相關工作經驗和實踐操縱能力,如紡織業、汽車維修業、和計算機有關的相關行業等,即使是英語專業的,我們也很有可能沒有多大上風,對於旅遊、外貿、物流、酒店治理,我們幾乎都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拿什麼和那些相關專業畢業的同學競爭呢?
我對於這樣的招聘會已經幾乎不抱希看了,所以這次往參加招聘會只是很簡單的想法,了解了解情況。從招聘會回來時已經1個小時過往了,真的是沒有想法了:幾乎很多企業都是外地的,這次所佔比例也已下降了,於我是一個陌生的城市,而且在那邊我是孤身一人,要在離開家鄉紮根是相當困難的事,也不是很符合客觀實際;另一方面自己又是很想在貴州的,固然這片土地與我可能不是十分熟悉,完全沒有人際圈,也要完全憑借自己一個人的努力,但至少離家很近。
另外,在招聘市場看中了一家單位,但招聘的工作職員不在了,所以我就打電話給聯系人,徵求意見,問暑假時是否可以往那當實習生,結果是我被無情地拒盡了。
第二天碰到一朋友,聊到招聘會的事時,他跟我說了很多:他是以校報記者的身份參加此次招聘會的,所以他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他采訪了兩位學姐,一位學長,還有幾位招聘單位的工作職員,感慨頗深(以下的話完全引自我那朋友的話):首先吸引我留意的是一個招聘攤位前,一位舉止端莊的女生正在與口試官交談,她自信地說;"我是多彩貴州黔東南賽區季軍,固然英語未過六級."她講話時十足的底氣和自信的眼神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她口試結束後,我決定對她進行采訪.她告訴我說找工作時心態要平和,由於我們沒有工作經驗,要在學校里多學一點,然後把理論應用於實踐,招聘單位注重實踐經驗.從她成熟的穿著打扮和所具有的實力,我一直以為她是一位大專生,沒想到她是貴大本科生,這著實讓我大吃一驚,不得不對她刮目相看,看來永遠以一種謙遜的態度待人是不會錯的!然後我向這家公司的老總進行了交談,我詢問他他是如何來招聘人才的,他跟我說:"首先一個人的人品一定要好,比如孝敬父母,忠誠,誠信,然後職業認定很重要,主要是一個人對自己所要做的工作有多大的熱愛程度,選擇好的企業一定要專一,要認真和敬業,做外貿是一個過程,英語口語好是一種上風,而對專業沒有多大的限制,很多做外貿所需的技能和知識都是可以再培養和學習的."老總所說的話很中肯,感恩做人和踏實做事真的很重要!
某些公司以其雄厚的實力和良好的發展遠景吸引了很多應聘者.後來我向招聘負責人詢問了他們對我們畢業生的口試印象,總體印象是眼高手低,能力不強,要求卻很高.他們大都不知道來我們公司需要很強的業務拓展能力.他最後給畢業生提出了幾點非常寶貴的建議,首先基本功要扎實一些,其次要運用理論於實踐,要熟練地把握業務流程.最後要把自己融進到企業中往,現在的很多大學生很浮躁,沒有培養能力的意識.我還了解到在11點多的時候他已經收到了簡歷40多份,而總共只招4人,足以見得好崗位的競爭有多激烈,沒有點真才實學是不行的!
此次招聘給我最大的感慨就是畢業生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越來越困難,所以導致很多畢業生很盲目,根本不考慮自己的特長和該崗位是不是適合自己,很多人甚至抱著「只要找到個工作就行」的態度,這實在是我們大學生的悲哀!我在現場轉了一下,了解到大部分公司很注重同學們的實踐經驗,即使是在某間公司作過兼職,也將成為應聘中的閃光點,成為取勝的有利籌碼。因此,我們在以後的閑暇時間,應少上幾次網,少逛幾次街,多聯系幾家公司,多作些實際操縱,多些實踐經驗。
⑤ 求大神發給我一篇1000字的關於大學生招聘會的觀後感
大千世界,紅塵滾滾,於芸芸眾生、茫茫人海中,朋友能夠彼此遇到,能夠走到一起版,彼此相互認識,相互了解權,相互走近,實在是緣份.在人來人往,聚散分離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軌跡上,在不同經歷的心海中,能夠彼此相遇、相聚、相逢,可以說是一種幸運,緣份不是時刻都會有的,應該珍惜得來不易的緣.
朋友是一種相知.
朋友相處是一種相互認可,相互仰慕,相互欣賞、相互感知的過程.對方的優點、長處、亮點、美感,都會映在你腦海,盡收眼底,哪怕是朋友一點點的可貴,也會成為你向上的能量,成為你終身受益的動力和源泉.朋友的智慧、知識、能力、激情,是吸引你靠近的磁力和力量.同時你的一切也是朋友認識和感知你的過程.
⑥ 求一篇參加完招聘會後的感想
與往常一樣,又是一個雨天。與往常不一樣,今天的雨又急又大,不似英國典型的綿綿雨日。
看著靜靜的躺在桌上的一疊求職信,我問自己,「今天會不會是不一樣的一天?」
與以往一樣,我又將「奔赴」另一場招聘會。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去的是由北方聯合大學組織的,專門面向中國學生的招聘會。
前來招聘的,將會是一些跨國公司在華的總公司。「機會難得」——曼大求職服務中心在信中善意的提醒到。
我想,既然是這樣,那一定要試試!
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把原來的簡歷重新審定了一遍。再根據將會出席的公司名單以及所需職位,給自己感興趣的兩家公司寫了求職信。真的希望在今天的招聘會上,自己能夠好好表現,給人事經理留下好的印象。
一件黑色的薄毛衣,搭配印玫瑰花案的百摺裙,踏一雙中跟皮鞋。詢問舍友們的意見,她們說這樣打扮應該不會失禮了。
帶上相關文件和皮包,和兩位同樣來自國內的舍友,出發!
天奇跡般的放晴。走在路上,來自天邊的一束陽光,在地上的一小坑水窪上,留下五彩的光。舍友們笑說,能看見「七色光」,或許我們今天真的會有好運氣!
招聘會現場
帶著又期待又不安的心情,我們很快就到了招聘場地。按理說,來的還早,可是大廳內已是人群熙攘,展覽桌前也堵的密不透風。一邊感嘆大家對此次招聘會的重視,一邊快速的看了一下在自己周圍的各個公司展地。
很快找到了自己很感興趣的屈臣氏。本來是打算直接把簡歷遞交上去的,後來發現這樣做可能會失禮,因為所有的准備遞交簡歷的人都在排隊准備問問題。於是,自己也加入隊伍。
屈臣氏的負責人是一位中年女士,面目可親,一直保持微笑。讓我緊張的心稍稍平靜下來。
很快輪到自己了,盡量表現的自信。向她表明自己喜歡的是銷售營銷專員的崗位,還有過去和現在的專業背景等等。
HR告訴我,營銷專員這個位置競爭的人很多,所以偏向有幾年營銷工作經驗的應聘者。由於自己並沒有這方面的工作經驗,於是問了實習的機會。被告知在春季的時候,可以留意屈臣氏公司的網站,「可能」會對外提供實習機會。
盡管是這樣,可是聽起來希望還是比較渺茫。原來興奮的心情也隨之漸漸褪去了。但是還是留下了簡歷,也給自己留下一小份的希望。
夢想與現實
環顧四周的公司展位,以工程電氣的公司居多。對專業背景是媒體和營銷的我,似乎是求職一族的「弱勢群體」。
想起當初大學選專業的時候, 固執的我違背了父親想讓我學習『會計』的意願,而選擇自己所喜愛的傳媒。
三年的大學生活過的精彩充實,可是當朋友一提到傳媒業競爭的激烈,在英國留下來工作的微小可能性的時候,我不禁想到,如果當初乖乖的選擇會計,在一番努力之後,拿到會計師認證後,或許就不要像現在一樣,辛苦奔波。
很多時候,雖然明白堅強面對是唯一的選擇,可是還是會忍不住給自己提供一些虛幻的逃避現實的出口。我不安的,不強大的內心,在等待經歷和時間的「馴服」。走著走著,飄的太遠的思緒被「皇家太陽保險公司」的展位拉了回來。
現實中的失誤
皇家太陽保險公司是自己申請的另一個公司。申請的是合規專員(Compliance Officer)的職位。雖然沒有法律的背景,但是由於招聘要求的相對寬松,還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寫了求職信。
依然是長隊,負責人年輕干練,與一些其他的負責人不同,每個應聘者要主動毛遂自薦。向其說明了來意,沒有想到這位HR小姐馬上拋給我一個問題:「你知道Compliance Officer的中文是什麼嗎?」被問傻的我只好說「不知道。」頓時,慚愧的無地自容。
HR接著又指出:「為什麼你大學念了5年?」心中大叫冤枉,定睛一看,原來是自己的一處筆誤,把日期寫錯了。兩個問題後,HR再沒有發問。對我說謝謝。羞愧的我擠出人群。好懊惱與自己沒有做足功課,成敗在於細節,果然如此!
招聘會,對我來說,唯一的值得欣慰的就是來自和奧美廣告公司代表的交談。奧美的代表對我的專業背景表示滿意,並告訴我新聞營銷的專業背景對公關職位的申請還是較有優勢的。沮喪的內心又燃起小小的希望。希望奧美能夠在今晚通知我次日的面試機會。
回到家,小心翼翼把手機帶在身邊,生怕錯過奧美的電話。等到夜深,依然音訊全無。
求職路漫漫
於燈前,今天發生的一切慢慢地在腦海中回映。感嘆僅僅是一天的求職經歷,也能讓人感慨良多。
招聘會,有時就象是一面鏡子,照出那個藏在內心的自己:那個依然青澀,不夠自信的自己;那個需要付出很多努力,需要不斷歷練的自己。好在,通過這樣的經歷,這樣的自省,我能越做越好;好在時光長長,希望仍在。「可不可以更勇敢?」睡前,我問自己。
有些是你自己改的,看下吧。```
⑦ 參加招聘會感想
我是一名大四的學生,我是師范類的,數學專業的,今年的校園招聘會已經開始了,我在2008年12月13日星期六去了華南師范大學的師范專場的招聘會,在朋友的陪同下去參加了第一次的招聘會!總的感覺就一般,印象最深的是超多人,排隊排了幾個鍾,超暈!可是話說回來了,這次去使我懂的了很多.很多朋友告訴我怎麼和人家談工作,怎麼讓那些單位把你的簡歷留下.......
首先,會前要明確自身條件,對自己有個正確的定位。不要眼高手低,也不能自卑。事先打好簡歷,把自己的工作經歷及求職意向清晰表述,在簡歷中把自己的聯系方式註明,使用人單位能及時與你取得聯系。對於剛畢業的我們,要認真地看著每個招聘單位的招聘信息,揣摩、問詢、填表,因為我們都只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能在當天的會場找到一份合適自己專業的工作,可以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長。同樣,參加招聘會的用人單位也一樣有個共同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這個面對面的開放式的招工平台,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他們需要的人才,能為單位所用,為單位奉獻力量。雖然有些學校應聘的崗位只招211工程不招我們這些普通高校學校的,我們的發展平台就又相對少了,但我們還是可以去嘗試的。
參會時最好不要帶上過多的證書原件。充分利用招聘會的會刊。在招聘會入口處領取免費的會刊,上面刊登了參會所有單位及用人情況和條件。應聘者應仔細地查看會刊,把自己的專業和感興趣的公司劃下來,然後直接去其所在場館,這樣能夠節省大量時間體力,提高應聘的效率。所以說,作為想就業的我們,要找一份稱心合適的工作真的不易,因此我們就應該珍惜現有的工作,踏踏實實地做,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為單位為社會也做出一份貢獻,因為「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
爭取良好的第一印象。參加招聘時應著裝得體,最好著正裝,保持良好的個人形象。說話時不卑不亢,表示出對招聘代表的尊重。簡單明了地把自身情況介紹一下並表示對那項工作的興趣,非常希望能夠加入其公司,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不要太著重提到薪金,因為這只是初次面試,如果用人單位滿意,還會與你聯系的。
參會時不要被應聘單位列出的條件嚇倒,首先要充滿自信,敢於表達出自己的條件和願望。敢於爭取,不怕失敗。表示出你有在工作中學習及能很快地適應工作,在試用期間,發憤努力,創造出業績來的信心。
會後二三天內及時與感興趣的用人單位進行聯系,不能被動等待。如果你感覺雙方都很滿意,你當時應及時記下用人單位的聯系方式及負責人電話。因為用人單位會收到很多簡歷,可能將你忽略。應及時電話聯系詢問什麼時間再次面試。一方面表示你對公司的尊重,二是表達出你迫切加入其公司的願望,給用人單位又一次深刻的認識。
這些參加大型招聘會的經驗,希望對初次求職經驗不足的應聘者有所幫助。
⑧ 求一篇參加家裡周邊地區人才招聘會的感想報告
昨日,我公司一行到廣州參加人才招聘會.有半年時間沒有參加過大型的人才招聘會了,覺得前段時間的網路和平面媒體招聘效果也不錯,但是由於實在今年招聘職位太多,為保證人員的及時到位情況,只有增加招聘渠道了,而且是聯系4天參加.
招聘會地址在廣州東火車站中泰大廈,主辦方是有資深招聘歷史的銳旗人力,地方還比較好找,但是地址確實是新地址,效果能保證嗎?
事實應證了我的擔心,9點半,招聘會開始求職者入場,我觀察了一下入場情況,按照經驗來講,應該是人滿為患了,可惜,沒有我意願中那麼多.
郁悶的是,因為訂的時間靠後,位置又不太好,招聘單位還特別多,換都沒得換!和我同去的另一位老總感嘆了一下:怎麼好象招聘的人比求職的人多啊,呵呵,還真有那麼一種感覺.
呆了一上午,效果極差,決定第二天的不參加了,第三天來看看,如果還是一樣則全部放棄.
結合此次現場招聘的情況,短暫總結一下:
1.組織方的失誤.在招聘會現場的宣傳資料還是精美充足,但是對於求職者來說,應該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看到,在這一方面,舉辦方不是沒做,而是做的不夠,也不是有的放矢,影響不大,導致很多求職者不知道,也使所謂的營銷/管理專場招聘會相關的人才來得不多,失去了意義.而其他行業的人才看到是專場就沒有來,兩相結合,人流減少實不奇怪.
2.對招聘企業來講,通用型的人才在招聘會上是有一定的收獲的,但是對於專業的技術型人才來講,除非是第一點所說,能夠組織有效率的專場,否則很難有所收獲.因此,一定要關心招聘會的前期情況如何,才會不耽誤自己的招聘計劃.而且展位的選擇非常重要.
3.現在的求職者求職的渠道也是逐步增多,相對以前有了更多的選擇,暫時還在職的求職者為了不至於更辛苦和花費更多的金錢,很多人選擇了在網路上,平面媒體,中介上等尋找資源,有目的的尋找工作.只有已經失業,又不能等待太久的求職者才多數會把招聘會當成必選項目.
當然日期的選擇,相關人員在全國的流動情況也是分析的內容之一。
在城外的人想進來,在城內的人想出去,這句話放在人力招聘方面也能反應出人力供需的矛盾,如何讓求職者找到合適的單位和如何讓企業找到所需要的人才,我想這仍然是一個課題,是綜合國家人才流動方式,企業,中介,求職者諸多因素分析如何達到人力供需大致平衡狀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