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給期權
㈠ 50人以下的小公司能去嗎
如果有學歷,不要去50人以下的小公司上班,小公司待遇肯定不如大公司的待遇好。
以我個人經驗而言,在大公司,平台大,你試錯的機會更多,成長的速度也更快。相反,如果在小公司裡面,老闆不放權,不信任他的員工,做什麼都要匯報批准。平時工作累成狗,但是全部都是在老闆的指示下的話,這樣對個人成長也是不利的。也就不存在前途而言。如果你遇到小公司壓榨工資,渣老闆領導,那麼你的前途更加值得擔憂。 雖然大公司也可能會存在公司內斗,制度死板等問題,但是晉升制度完善的。發展比較好,遇到倒閉之類的可能性很少。
但是現在大學生遍地,誰都想一步登天,但是對於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而言,沒有在小公司的勤勤懇懇的工作積累經驗,是不可能走到大公司的。
小公司大多數都是私有企業,因為老闆一定會讓員工加班熬通宵,為他來賺錢,而且小公司各方面制度之類的都不一定很完善,很容易讓自己吃虧,為公司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卻沒有得到相等的回報。所以才會出現「千萬不要去小公司上班」。
如果剛進入社會而且並非太出色,可以先從公司的基層開始做起,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學習積累經驗,慢慢的豐富自己,等到成為更優秀的自己,才會適合大公司。
你要先問問自己,自己夠不夠去大公司的能力。如果你沒有,那就老老實實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踏踏實實干吧。
五十人以下的公司大部分屬於創業階段,風險前途不定,可以作為一個自身能力提升的跳板,但不能抱太大的希望。
㈡ 今天去應聘易特科的職位,公司的HR說等轉正了會得到股票期權.
股票期權是上市公司給予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在一定期限內以一版種事先約定的價格購買公權司普通股的權利。
股票期權是一種不同於職工股的嶄新激勵機制,它能有效地把企業高級人才與其自身利益很好地結合起來。
希望可以幫助你哈
㈢ 作為職場求職者,你是願意選擇有保證的現金,還是選沒有保證的期權
當然是會選現金了。就想提的問題裡面自己說的現金有保證呀!至少真金白銀到手,知道自己忙活的勞動價值是值多少,而且有回報,短時間之內能見到回饋,選擇期權的話可就不一定了,如果選擇期權的話要看這個公司的前景發展等一系列的情況,都是需要具體了解的,而且期權很有可能就會打水漂!
以上就是對“作為職場求職者,你是願意選擇有保證的現金,還是選沒有保證的期權?”的看法,或許你有什麼其他不同的意見,歡迎寫在下面的評論區,咱們大家一起來討論。
㈣ 面試一家公司談薪資的時候說給我期權。求助!完全不懂期權!
1、最重要的是 期權的實際價值,一家價值1億公司的1%股份遠比一家價值100萬公司的10%股份期權值錢,難點在於期權的難以預測性。
一方面從公司角度看,公司以未來可能失去若干公司股權的代價以降低前期的部分支出,並且給予高管層未來可能的股權激勵以增強高管層的歸屬感、穩定性、工作積極性。這里你沒有給出他的期權與工資比例的數據,所以不好評估。
另外一方面,從個人來說,以一段時間內較低的工資的代價換取未來可能獲得的高額回報的可能。
說得直白點,類似於賭博、股票期權交易、風投等。不過相對於上述這些,期權激勵更具有可預測性。
可得的股票期權比例是多少,公司當前市值多少,對公司的前景、管理、戰略方向等綜合判斷其發展潛力。
例如,原本月薪1W,以2年後1%期權(這里假設以0.0000001元/股的象徵性價格購買)為薪資補償,月薪5K。 那麼久需要判斷5K*12*2=12萬,那麼2年後1%股權價值差(即股權市場價格減去購買價格)是否至少價值12萬,即公司市值至少應為1200萬. 可以據此判斷如何選擇。
當然也不是以金錢的唯一評判標准,如公司市場地位、品牌,以及其他等等,簡單的說,個人感覺吧,覺得值就值了。
2、如企業被收購,普通員工影響不大。高管人員就難說了,如組織架構、市場戰略、發展方向等等都有可能發生重大變動。
㈤ 公司待遇怎麼樣
一是把好入口關。企業在招人的時候,就要充分考慮到員工的穩定性問題。比如對於新生內代員工,招聘時特容別需要關注應聘者:最喜歡的工作環境與工作內容;3-5年後的職業發展目標;求職時最在意企業的哪些方面;最不喜歡的管理風格與上司特點。進而我們在招聘決策時,就要充分考慮到上述因素對員工穩定性的影響。
二是用「金手拷」策略留人。就是用長期激勵的手段如股份、期權等留住人才。從幾年前小米的雷軍開始,再到華為等這樣的大企業,在招聘中都大膽提出一個新的觀念:「我們不是來招聘員工,而是招聘事業的合夥人」,而且真正在企業內部實施了股權或者期權激勵,非常有效地發揮了留用人才的效果。
三是用企業文化涵化員工,很多人認為企業文化就是公司制定的一些口號,通過這些口號,給員工進行洗腦,讓員工更鬥志昂揚,跟打了雞血似的。還有就是約束人的的一些條條框框的制度。而真正的企業文化既不是什麼口號,也不是什麼制度,而是一種信仰,一種約定俗成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