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的重要點
㈠ 職場上面試時最關鍵的是什麼
面試分為面試前、面試中和面試後,其實大部分人都知道面試的時候要努力好好的表現,有時候反而忽視了面試前的一些對自己很重要的環節。
比如說面試前的關鍵因素:
1、先了解一下這家公司的業務、產品、流程,了解公司的行業背景,最好能用他們的術語行話跟他們溝通。
2、了解你的崗位主要職責,這種職責一般需要什麼能力和品質。比如如果是質檢,那肯定得特別細心,原則底線高,說話溝通也得特別標准,有結果,有驗收。
3、了解這家公司的企業文化,如果更深入,能了解部門文化更好。企業文化從產品和網站中了解,從網站上了解一些表面的所有員工都知道的套路,從產品中看這家公司希望給客戶什麼價值。這些最好也能術語化。如果方便,最好體驗一下這家公司的產品。
面試中有一些重點也要注意:
跟你是直屬上司面試,通過面試可以了解他,畢竟以後是一起共事的。
1、你可以問他一些問題:
作為我未來的老闆,您能講講您帶領團隊做的最成功的項目嗎?
作為我未來的老闆,如果一個團隊成員工作表現平平,您一般會怎麼對待?
作為未來的老闆,您最看不慣員工的哪類行為?能具體說說嗎?
中層人員的面試不是單向的,是雙向的選擇
2、准備一些行為面試問題的案例。
比如你過去做的成就事件,失敗事件,緊急狀況處理事件,人際溝通處理情緒事件,多任務處理事件,管理團隊事件。
行為面試是最近面試中經常會問到的問題,就是讓你講述過去工作中的一些事件由此來看你的能力、品質和價值觀。
如果有機會,提前去公司轉一圈,看看他們的員工,穿什麼衣服,都是什麼stlye~
面試基本需要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1.初試:你的面試官會是HR的招聘專員或人事經理,主要還是基於你的簡歷對你進行面試。
面試會涉及你的整體形象、言談舉止、反應能力、你過往的一些職業經歷等等這類的內容,但很多時候HR不會表現出來。
所有需要了解的內容會在比較輕松愉快的閑聊中進行,你可以盡量放鬆,實事求是的展現自己即可;
2.復試:你會見到部門負責人也就是你的上級,有時候在一些公司初試和復試會安排在同一天進行,所以需要注意自己的著裝。
這次面試主要是對你專業技能水平的了解,盡量介紹一些自己參與的項目,取得的成績等;
3.終試:領導的領導想要見見你而已,一般復試通過基本就可以等offer了。
但也不排除你會遇到一個看你就是不順眼的領導,沒准會要求部門負責人換人什麼的,如果不幸遇到這樣的事也不必強求,就算最終入職但你部門負責人長期夾在中間久而久之也會放棄你的。
說了這么多,面試的關鍵還是放鬆自己,展現真實的自我就好。
㈡ 如何回答公務員面試組織類重點難點
1、要素分析
帽子:根據題干中的關鍵詞,談重要性、意義、原則,或者直接點題。
准備階段:了解情況(與領導進行交流溝通,充分理解領導的精神、意圖、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查閱以前的文件檔案),明確活動的主題或者活動的宗旨,確定活動的地點、時間、人員、經費預算、實施方式或是形式、步驟、措施、要求等,如果是大型的活動則要成立工作小組,比如:資料組、接待組、宣傳組、後勤保障組等,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實施階段:按照前期的准備和計劃,有條不紊地執行,在實施的過程中注意人員以及部門之間的協調與配合;做好後勤性保障服務,並及時處理活動中出現的突發應急情況,以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
總結階段:清理(物品歸位、文件歸檔)、經費結算、領導總結(要進行認真的總結,肯定成績、找出差錯,並提出合理的解決措施,書面形式上報領導)、個人總結(自己作為負責人在做完一項工作以後,要善於做出總結,總結在此次活動中的取得的經驗,並找出不足,以便做好類似的工作)。
升華:總結提升意義的過程。
亮點:個性化元素,特別是要有針對性解決問題的元素。
2、答題原則
(1)工作開展應具有真實性、可行性。因為是在虛擬狀態下,也因為很多考生並沒有實踐經驗,所以問題對策往往會脫離實際。在解決某一問題,組織某一活動時,一定要入情入境,實現角色的轉化,只有這樣活動開展的才具有真實性,可行性。
(2)活動開展的步驟必須緊密。一般情況下一個活動都是先計劃,再實施,再總結的三步進行的,但很多考生在作答時順序混亂,這就直接體現了考生在組織計劃協調能力方面的欠缺。
(3)工作中必須具有真實內容。在具體的活動內容方面,很多考生只會按照「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邏輯思維作答,這樣就難免流於形式且很難體現出創新性。工作定會涉及到具體內容,在解答計劃組織協調類題時加入有血有肉的真實內容,就能將此類題答得更為完善。
(4)結合崗位、性格特點體現人文關懷。所謂的「面試套路」就是一些答題的大框架,彷彿骨骼之於人體,只有在適當的地方「長出」相應的肌肉組織與其他組織,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因此解題時,只有面試套路+具體的方式方法,才能體現出特定的面試題及考生自身的特點與風格,才能真正打動考官。
3、注意事項
㈢ 面試自我介紹要抓住的幾個重點
1.開門見山,簡明扼要,一般不要超過3分鍾。
2.實事求是,不要把自己內的經歷吹得天花亂墜。容
3.突出長處,但也不要刻意隱瞞自己的缺點,要學會把缺點轉換成潛在的優點。記住,突出的長處要與應聘的崗位相匹配,這樣面試成功的幾率才會加大。
4.善於用實例來做補充說明,進一步證實自己的能力,並說明問題,而不是空泛地闡述。
5.表述結束之後,可以問一下面試官還想了解自己哪一方面的事情。
㈣ 初次面試,HR最該關注的幾個關鍵點
初次面試,有幾個方面是務必需要關注的,如圖所示,這幾方面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
【人品相貌】
雖說不能以貌取人,但是在實際面試過程中,要做到這一點幾乎不可能。心理學中的光環效應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相貌好的人更容易被錄取。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案例中,提到了任職於田納西中部大學的金融學教授Sean Salter的一篇論文,講的是相貌越好的經紀人成交率和薪水越高。
經濟學家們也曾以美國人和加拿大人作為調查對象,發現相貌好的人收入要比相貌平平者高出12%-14%。而在求職過程中,容貌出眾者勝出的幾率有時甚至超過能力與經驗。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信息科學教授Markus M. Mobius總結出了三點原因:
1. 外貌上的優勢會讓人變得更加自信,繼而在工作中表現更好,工資也會更高;
2. 在上司眼中,自信的員工能力更強;
3. 自信的人交往能力更強,更利於升職加薪。
至於人品,可以通過提問進行判斷,但在短期內不容易察覺,而相貌則可以一目瞭然。
【工作經驗】
具體工作經驗完全可以從簡歷上看出來,面試者只需要通過對話,判斷對方所說是否屬實。你要了解應聘者之前在哪工作,具體職位,在這一行做了多久,有什麼渠道、人脈等等,以便對他的工作經驗做出准確判斷。
【工作能力】
面試者通過交談,了解應聘者的工作能力很重要,這樣方便判斷他們具體能做什麼,做得如何,考察他們的能力是否符合團隊要求。面試者可以通過具體問題,考察應聘者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分析能力等,通過交談了解他們的語言能力,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談吐修養】
應聘者的談吐修養是很重要的,這決定了他是否可以更好的融入團隊。一位出色的人才,一定具備良好的談吐修養,跟這樣的人說話會感到很舒服。反之,如果公司招入一個品味修養較差的人,很可能會破壞整個團隊的氛圍,所以面試者必須注意這一點。
【待遇要求】
面試者要詢問應聘者對待遇的要求,尤其是可以接受的最低薪資,如果高於預期,便可以決定面試時間的長短。文籌網副總老朱還在做廣告公司那會,來了一位北大畢業生,張嘴就要8000元月薪,這已經超出了他的心理預期,所以接下來的面試意義就不大了,為了節省時間,他盡快結束了這次面試。
如果你的公司有嚴格的薪資上限,最好在招聘廣告上寫明薪水范圍,或者在開始面試時問清楚對方的要求,以免耽誤雙方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