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禮儀心得
『壹』 學習商務禮儀的心得
中國一向是禮儀之邦,禮儀對每個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會見親朋好友或者是在人與人的打交道上,都離不開禮儀。禮儀被認為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表現,一個人若毫無禮儀可言,那麼他在學習或工作時都將不會很順利,因為沒有人願意和這樣一個人相處。
如今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形成,各國間的聯系加強,商務往來增多,如何才能在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除了需要卓越的能力外,還要掌握有效溝通及妥善人際關系,建立良好優雅的企業形象,此時,商務禮儀便起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商務禮儀顧名思義就是商務活動中對人的儀容儀表和言談舉止的普遍要求,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同時也約束了商務活動中的某些方面。而在商務往來中,任何一個表現都可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結果,也許是一塊手錶,也許是一頓晚餐。
學習了商務禮儀之後更加讓我意識到了這一點。學習商務禮儀最主要的是可以提高個人的素養。比爾蓋茨曾講過,企業競爭,是員工素質的競爭,進而到企業,就是企業形象的競爭,教養體現細節,細節展示素質,可見一個人的素養高低對企業的發展是多麼重要啊!其次是為了交際應酬,因為商務活動中畢竟是離不開這個的,在不同的交往活動中我們會遇到不同的人,而面對不同的人怎樣進行交往也是一門藝術,如何讓人感到舒服,卻又沒有拍馬屁的嫌疑是非常關鍵的。最後便是有助於維護企業形象。在商務交往中,個人便代表了整體,個人的所作所為,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就是企業的典型活體廣告。
千萬不要覺得這些都離我們很遠,不放在心上,我們馬上就要面臨這些了。等一出學校,找工作,面試,哪一樣不要求我們要有良好的商務禮儀。而時下,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如何才能在龐大的就業壓力與挑戰中拔得頭籌,如何才能在面試中給主考官留下一個好印象,一直是困擾每個畢業生的最大問題。時下,很多公司在招新人,除了考慮學歷,更會觀察是否有良好的禮儀規范,從最基本的穿著打扮,到言談舉止,主考官可是看的很清楚呢。因此有人說禮儀是面試成功與否的重要砝碼是很有道理的。良好的禮儀表現會給主考官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進而取得他們的好感,尊重與信任,而沒有什麼會比信任更為重要了。而能夠在面試的種種細節上表現出良好的素質,相信在與客戶洽談時也一定不會有差錯,同時還能代表公司形象。良好禮儀同時還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現代企業強調團隊精神,而禮儀可以促進這一力量。好的商務禮儀在人際交往中會給人一種親和力,增進吸引和情感交流,增強信任和了解。
隨著中國加入WTO,會有越來越多的商機,因此就更需要擁有商務禮儀的人才。因此,我們更需要掌握商務禮儀知識,這樣才能使我們立於不敗之地,擁有更廣闊的未來。
網上當的 應該能用
『貳』 關於學習現代禮儀的心得體會(2000字左右),就是金正昆講的現代禮儀。急用,幫幫忙,謝謝了!
禮儀學感想
清泉山間繞,嬌花谷中生。
這本是描寫自然的美景,但在執筆我的現代交際禮儀論文時,我卻想用其表達一下我在看到進退有度、有禮有節的紳士淑女時的感受,那彷彿也是清泉與嬌花,給人的不僅是視覺上的美感,更多的是對其修養的敬重和願意與之共處的親合力。
當初在名目繁多的選修課中要選其二時,我第一個確定要選修的就是現代交際禮儀學,這門課在大一時我就有所耳聞,當時為了參加大學生涯規劃大賽,我曾仔細的研究過以前學長學姐留下的獲獎作品。在教學二部06年度大學生涯規劃大賽一等獎參賽作品中,大二的年度學習計劃欄中清楚地單列出一條:認真學習現代交際禮儀學等學科,培養作為現代人所應該具備的禮儀素質和內涵。就是那個時候我認識了禮儀學,並將她列為我選修課中的必修課。
在正式選課之前還有一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那是全國科協年會在我院舉辦之前全校范圍內徵集服務志願者,當時我和同學一起去參加我們國貿學院的初選,四個同學同時面試。在最後,一位學長特地點了我的名字,讓我站起來問我,如果現在我成為志願者,讓我擔任一個門口的迎賓禮儀工作,我做一個自己認為最好的姿勢來。我當時擺的pose是雙腿並立合攏雙手交握置於身前腰間。然後提問的學長說還可以並讓我坐下,然後他說了在面試過程中只有我是大腿蹺在二腿上,這是不符合禮儀規范的,還說如果有興趣過不久可以去選修任曼老師的現代交際禮儀課,任老師講的還是不錯的。
後來老師在講課中曾提過一個例子。說的是一個同學畢業了去公司面試,還是老師推薦過去的得意門生,但沒有被公司錄取,老師在後來問為什麼沒有錄取,那個學生的素質很不錯啊!一問才知道開始時是不錯,坐的也很符合標准坐在椅子的前半部分,雙腿平放、腰桿筆直,有問有答,語言流暢,面試的老總對他也很滿意。然後就長聊了,聊著聊著,那學生的背就靠著椅子背了,再聊著聊著二郎腿就蹺起來了,再聊著聊著那腳就放到人家老總面前的茶幾上了,然後就被老總給駁回去了。「所以你面試的時候有很多時候都是面試官在考察你的各方面素質,平時的不良習慣,這些不符合禮儀規則的二郎腿習慣很容易就會暴露出你短處、對上司的態度。對這人家老總你的二郎腿就上來了明顯是不把人家放在眼裡,那人家還敢僱用你?」記得老師那時如是說到。
當時我就將這兩件事聯繫到了一起,感覺到注意禮節彷彿是春雨潤物,無聲卻意義重大;更讓我深刻的體會了在交往與合作過程中,人們的禮儀是否周全,不僅顯示其修養、素質的形象,而且直接影響到事業、業務的成功與否。同時,也是在學習了禮儀課之後我才真正的明白:良好的儀表也是禮儀的一部分,一個容忍自己儀表邋遢的人是不可能受人歡迎的,衣著妝容首飾等都要符合場合。單單一句「符合場合」就包含多少需要注意的細節,需要學習的知識,更遑論搭配的技巧、裝飾的尺度……
時代在發展,中國在富強,中國日益融入到世界的大環境中去,與世界接軌也在各個方面逐步實現。在這種環境下,在溫飽問題已經解決之時,人們的精神要求日益發展,我們渴望尋求一種充滿友愛、真誠、理解、互助的和諧生存環境,尋求充滿文明與友善、真誠與安寧的溫馨空間。
「文明禮儀是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是衡量一個人教育程度的標尺,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不僅是個體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這是一篇文章中對禮儀教育的一段評價。作為個人我更深感受到的是禮儀作為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的重要作用,她在衡量一個人教養中的尺度價值。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進入大學除了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做人!學習知識是為了應用到如何做事中去,記得有老師講過在一個人追求成功的道路中,做事的能力僅佔百分之二十,而百分之八十是取決於你做人的能力。有俗話說:「人字好寫,人難做。」此話在進入去大學以前的我對其的理解僅限於生存的艱難,在殘酷的社會競爭中生存是為「人難做」。
在進入大學之初,我想大概我們每個人都要經過一段迷茫與適應,對我而言,最初的感覺是周圍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又如此之多的能力強悍的人在我周圍,他們身上或透出成熟的光彩或充滿智慧的靈氣。大學又是一個不僅是以成績論英雄的時代,在大學中我們開始關注培養自己的各種諸如人際交往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學習能力、自立能力能力等等。
軍訓結束的班委競選、學生會團總支競選中表選得尤為明顯,剛剛離開書本試卷的我們開始准備自我簡介材料和面試,一切陌生而又新奇,激動中透出生澀。在漸漸的工作交流中,發現原來做人是如此的難,不僅僅是生存的問題,更多的是接受與被接受。政治學的哲學常識中曾經學過: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於各種社會關系之中。在我們進入大學後,從以往單純學習的基礎上構架起來的班級同學關系中解放出來,面對班級概念相對淡薄,有更多的途徑和時間來認識更多的朋友時,如何理順好這些關系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問題。我們逐漸認識到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是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記得在那裡聽過人二十歲以前靠父母生存,二十歲到三十歲以前靠體力生存,三十歲到四十歲靠經驗生存,四十歲以後靠人脈生存。
現代交際禮儀這門課, 從坐姿、站姿、握手、微笑、遞名片等一系列在日常的交往中經常碰到的細節問題中塑造自己的形象,使自己成為一個敬人之人,以達到「敬人者,人恆敬之」的效果。不僅在大學校園里也在以後競爭激烈的社會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將自我的周圍空間塑造成一種團結友愛的環境,這將有利於我們形成和發展健康的個性品質,實現自我事業的順利發展,生活的和諧美滿。
在「人難做」的感慨中,其實我很多時候感受到的是來自外界的冷漠,也是在這時才學會頻繁的說「謝謝」,也許是二十多年傳統中國文化教育熏陶,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比較靦腆和內向,總是將感激放在心裡,久而久之都忘了要去感謝。尤其是對我們熟悉的人我們更是難以開口說上一句「謝謝」,雖然他們為我們付出的是最多的。
在查資料時發現了這樣的一個故事:今晚我在回賓館時,遠遠看見大堂里有六七個穿藍色工作服的人,背著大大的工具包正在研究立在大廳里的告示牌。我以為是電信或是電力的工人要在晚上來加班。等我走進大堂時,這幫人已經簇擁著進了電梯。我快走幾步,但還是看到電梯門正要合起來。但顯然裡面的人已經看到我正在趕過來,就有人摁住了電梯鍵所以門又重新打開了。我心想這些工人倒挺有禮貌的。我快步走進電梯之後扭頭向摁鍵的人說了聲「謝謝」,他向我點了下頭但沒吭聲。隨後我就聽到這些人互相說話,原來是日本人。他們的藍色工作服上佩著小工作牌:「三菱重工」,估計是來做工程安裝的。六七個日本人聊天,小小的電梯間里卻不吵鬧。中間電梯停了一次,其中的兩三個人先出去了,他們之間互相問候告別,感覺彼此很有親情一般,當然我聽不明白,只是從他們的表情和神態上猜測的。電梯再次停住了,是我的樓層到了,當我走出去時,另外的三四個人向我致意,也說了些話,發音和之前向他們的夥伴送別時一樣。
這段作者由余世維講日本人的起居之禮而引出的故事開始並沒有打動我,但在剛剛我寫到「其實我很多時候感受到的是來自外界的冷漠」這段話時,我突然就想起了這個幾乎淹沒在我所搜集的眾多資料中的小故事。讓我感動的不是「六七個日本人聊天,小小的電梯間里卻不吵鬧」而是「感覺彼此很有親情一般」,可以讓一個陌生人感覺彼此很有親情一般,這是現在的我所做不到的。老師在課堂上也說過她的日本留學生如何如何的有禮貌,那種禮貌是一種「敬」的禮,而這種包含了「親」的禮可能是更高的一種境界吧!是一種將禮儀已修煉到內化的境界,使人觀之可親。
愛默生說過:「美好的行為比美好的外表更有力量。美好的行為,比形象和外貌更能帶給人快樂,這是一種精美的人生藝術。」 ,「溫良恭儉讓」、「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素為我國傳統的行為准則。
我們在堅持傳統精華的基礎上,用現代的理性的禮儀角度來規范自我,使禮儀成為我們生活中一種不可或缺的美德和操守,這是對我們作為一個完整的合格的現代社會建設者的要求。
這是我今年現代交際禮儀的論文,給你參考一下。
『叄』 求職禮儀實習總結500字
職禮儀實習總結
要點)
一、實習情況概述、實習目標的完成情況
二、實習態度、實習紀律等
三、不足、努力方向
『肆』 學習禮儀的心得和體會
這是我從網上查到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禮儀學感想
清泉山間繞,嬌花谷中生。
這本是描寫自然的美景,但在執筆我的現代交際禮儀論文時,我卻想用其表達一下我在看到進退有度、有禮有節的紳士淑女時的感受,那彷彿也是清泉與嬌花,給人的不僅是視覺上的美感,更多的是對其修養的敬重和願意與之共處的親合力。
當初在名目繁多的選修課中要選其二時,我第一個確定要選修的就是現代交際禮儀學,這門課在大一時我就有所耳聞,當時為了參加大學生涯規劃大賽,我曾仔細的研究過以前學長學姐留下的獲獎作品。在教學二部06年度大學生涯規劃大賽一等獎參賽作品中,大二的年度學習計劃欄中清楚地單列出一條:認真學習現代交際禮儀學等學科,培養作為現代人所應該具備的禮儀素質和內涵。就是那個時候我認識了禮儀學,並將她列為我選修課中的必修課。
在正式選課之前還有一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那是全國科協年會在我院舉辦之前全校范圍內徵集服務志願者,當時我和同學一起去參加我們國貿學院的初選,四個同學同時面試。在最後,一位學長特地點了我的名字,讓我站起來問我,如果現在我成為志願者,讓我擔任一個門口的迎賓禮儀工作,我做一個自己認為最好的姿勢來。我當時擺的pose是雙腿並立合攏雙手交握置於身前腰間。然後提問的學長說還可以並讓我坐下,然後他說了在面試過程中只有我是大腿蹺在二腿上,這是不符合禮儀規范的,還說如果有興趣過不久可以去選修任曼老師的現代交際禮儀課,任老師講的還是不錯的。
後來老師在講課中曾提過一個例子。說的是一個同學畢業了去公司面試,還是老師推薦過去的得意門生,但沒有被公司錄取,老師在後來問為什麼沒有錄取,那個學生的素質很不錯啊!一問才知道開始時是不錯,坐的也很符合標准坐在椅子的前半部分,雙腿平放、腰桿筆直,有問有答,語言流暢,面試的老總對他也很滿意。然後就長聊了,聊著聊著,那學生的背就靠著椅子背了,再聊著聊著二郎腿就蹺起來了,再聊著聊著那腳就放到人家老總面前的茶幾上了,然後就被老總給駁回去了。「所以你面試的時候有很多時候都是面試官在考察你的各方面素質,平時的不良習慣,這些不符合禮儀規則的二郎腿習慣很容易就會暴露出你短處、對上司的態度。對這人家老總你的二郎腿就上來了明顯是不把人家放在眼裡,那人家還敢僱用你?」記得老師那時如是說到。
當時我就將這兩件事聯繫到了一起,感覺到注意禮節彷彿是春雨潤物,無聲卻意義重大;更讓我深刻的體會了在交往與合作過程中,人們的禮儀是否周全,不僅顯示其修養、素質的形象,而且直接影響到事業、業務的成功與否。同時,也是在學習了禮儀課之後我才真正的明白:良好的儀表也是禮儀的一部分,一個容忍自己儀表邋遢的人是不可能受人歡迎的,衣著妝容首飾等都要符合場合。單單一句「符合場合」就包含多少需要注意的細節,需要學習的知識,更遑論搭配的技巧、裝飾的尺度……
時代在發展,中國在富強,中國日益融入到世界的大環境中去,與世界接軌也在各個方面逐步實現。在這種環境下,在溫飽問題已經解決之時,人們的精神要求日益發展,我們渴望尋求一種充滿友愛、真誠、理解、互助的和諧生存環境,尋求充滿文明與友善、真誠與安寧的溫馨空間。
「文明禮儀是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是衡量一個人教育程度的標尺,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不僅是個體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這是一篇文章中對禮儀教育的一段評價。作為個人我更深感受到的是禮儀作為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的重要作用,她在衡量一個人教養中的尺度價值。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進入大學除了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做人!學習知識是為了應用到如何做事中去,記得有老師講過在一個人追求成功的道路中,做事的能力僅佔百分之二十,而百分之八十是取決於你做人的能力。有俗話說:「人字好寫,人難做。」此話在進入去大學以前的我對其的理解僅限於生存的艱難,在殘酷的社會競爭中生存是為「人難做」。
在進入大學之初,我想大概我們每個人都要經過一段迷茫與適應,對我而言,最初的感覺是周圍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又如此之多的能力強悍的人在我周圍,他們身上或透出成熟的光彩或充滿智慧的靈氣。大學又是一個不僅是以成績論英雄的時代,在大學中我們開始關注培養自己的各種諸如人際交往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學習能力、自立能力能力等等。
軍訓結束的班委競選、學生會團總支競選中表選得尤為明顯,剛剛離開書本試卷的我們開始准備自我簡介材料和面試,一切陌生而又新奇,激動中透出生澀。在漸漸的工作交流中,發現原來做人是如此的難,不僅僅是生存的問題,更多的是接受與被接受。政治學的哲學常識中曾經學過: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於各種社會關系之中。在我們進入大學後,從以往單純學習的基礎上構架起來的班級同學關系中解放出來,面對班級概念相對淡薄,有更多的途徑和時間來認識更多的朋友時,如何理順好這些關系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問題。我們逐漸認識到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是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記得在那裡聽過人二十歲以前靠父母生存,二十歲到三十歲以前靠體力生存,三十歲到四十歲靠經驗生存,四十歲以後靠人脈生存。
現代交際禮儀這門課, 從坐姿、站姿、握手、微笑、遞名片等一系列在日常的交往中經常碰到的細節問題中塑造自己的形象,使自己成為一個敬人之人,以達到「敬人者,人恆敬之」的效果。不僅在大學校園里也在以後競爭激烈的社會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將自我的周圍空間塑造成一種團結友愛的環境,這將有利於我們形成和發展健康的個性品質,實現自我事業的順利發展,生活的和諧美滿。
在「人難做」的感慨中,其實我很多時候感受到的是來自外界的冷漠,也是在這時才學會頻繁的說「謝謝」,也許是二十多年傳統中國文化教育熏陶,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比較靦腆和內向,總是將感激放在心裡,久而久之都忘了要去感謝。尤其是對我們熟悉的人我們更是難以開口說上一句「謝謝」,雖然他們為我們付出的是最多的。
在查資料時發現了這樣的一個故事:今晚我在回賓館時,遠遠看見大堂里有六七個穿藍色工作服的人,背著大大的工具包正在研究立在大廳里的告示牌。我以為是電信或是電力的工人要在晚上來加班。等我走進大堂時,這幫人已經簇擁著進了電梯。我快走幾步,但還是看到電梯門正要合起來。但顯然裡面的人已經看到我正在趕過來,就有人摁住了電梯鍵所以門又重新打開了。我心想這些工人倒挺有禮貌的。我快步走進電梯之後扭頭向摁鍵的人說了聲「謝謝」,他向我點了下頭但沒吭聲。隨後我就聽到這些人互相說話,原來是日本人。他們的藍色工作服上佩著小工作牌:「三菱重工」,估計是來做工程安裝的。六七個日本人聊天,小小的電梯間里卻不吵鬧。中間電梯停了一次,其中的兩三個人先出去了,他們之間互相問候告別,感覺彼此很有親情一般,當然我聽不明白,只是從他們的表情和神態上猜測的。電梯再次停住了,是我的樓層到了,當我走出去時,另外的三四個人向我致意,也說了些話,發音和之前向他們的夥伴送別時一樣。
這段作者由余世維講日本人的起居之禮而引出的故事開始並沒有打動我,但在剛剛我寫到「其實我很多時候感受到的是來自外界的冷漠」這段話時,我突然就想起了這個幾乎淹沒在我所搜集的眾多資料中的小故事。讓我感動的不是「六七個日本人聊天,小小的電梯間里卻不吵鬧」而是「感覺彼此很有親情一般」,可以讓一個陌生人感覺彼此很有親情一般,這是現在的我所做不到的。老師在課堂上也說過她的日本留學生如何如何的有禮貌,那種禮貌是一種「敬」的禮,而這種包含了「親」的禮可能是更高的一種境界吧!是一種將禮儀已修煉到內化的境界,使人觀之可親。
愛默生說過:「美好的行為比美好的外表更有力量。美好的行為,比形象和外貌更能帶給人快樂,這是一種精美的人生藝術。」 ,「溫良恭儉讓」、「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素為我國傳統的行為准則。
我們在堅持傳統精華的基礎上,用現代的理性的禮儀角度來規范自我,使禮儀成為我們生活中一種不可或缺的美德和操守,這是對我們作為一個完整的合格的現代社會建設者的要求。
『伍』 怎寫現代禮儀的心得體會
網友提供,僅供參考! 禮儀學感想
清泉山間繞,嬌花谷中生。
這本是描寫自然的美景,但在執筆我的現代交際禮儀論文時,我卻想用其表達一下我在看到進退有度、有禮有節的紳士淑女時的感受,那彷彿也是清泉與嬌花,給人的不僅是視覺上的美感,更多的是對其修養的敬重和願意與之共處的親合力。
當初在名目繁多的選修課中要選其二時,我第一個確定要選修的就是現代交際禮儀學,這門課在大一時我就有所耳聞,當時為了參加大學生涯規劃大賽,我曾仔細的研究過以前學長學姐留下的獲獎作品。在教學二部06年度大學生涯規劃大賽一等獎參賽作品中,大二的年度學習計劃欄中清楚地單列出一條:認真學習現代交際禮儀學等學科,培養作為現代人所應該具備的禮儀素質和內涵。就是那個時候我認識了禮儀學,並將她列為我選修課中的必修課。
在正式選課之前還有一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那是全國科協年會在我院舉辦之前全校范圍內徵集服務志願者,當時我和同學一起去參加我們國貿學院的初選,四個同學同時面試。在最後,一位學長特地點了我的名字,讓我站起來問我,如果現在我成為志願者,讓我擔任一個門口的迎賓禮儀工作,我做一個自己認為最好的姿勢來。我當時擺的pose是雙腿並立合攏雙手交握置於身前腰間。然後提問的學長說還可以並讓我坐下,然後他說了在面試過程中只有我是大腿蹺在二腿上,這是不符合禮儀規范的,還說如果有興趣過不久可以去選修任曼老師的現代交際禮儀課,任老師講的還是不錯的。
後來老師在講課中曾提過一個例子。說的是一個同學畢業了去公司面試,還是老師推薦過去的得意門生,但沒有被公司錄取,老師在後來問為什麼沒有錄取,那個學生的素質很不錯啊!一問才知道開始時是不錯,坐的也很符合標准坐在椅子的前半部分,雙腿平放、腰桿筆直,有問有答,語言流暢,面試的老總對他也很滿意。然後就長聊了,聊著聊著,那學生的背就靠著椅子背了,再聊著聊著二郎腿就蹺起來了,再聊著聊著那腳就放到人家老總面前的茶幾上了,然後就被老總給駁回去了。「所以你面試的時候有很多時候都是面試官在考察你的各方面素質,平時的不良習慣,這些不符合禮儀規則的二郎腿習慣很容易就會暴露出你短處、對上司的態度。對這人家老總你的二郎腿就上來了明顯是不把人家放在眼裡,那人家還敢僱用你?」記得老師那時如是說到。
當時我就將這兩件事聯繫到了一起,感覺到注意禮節彷彿是春雨潤物,無聲卻意義重大;更讓我深刻的體會了在交往與合作過程中,人們的禮儀是否周全,不僅顯示其修養、素質的形象,而且直接影響到事業、業務的成功與否。同時,也是在學習了禮儀課之後我才真正的明白:良好的儀表也是禮儀的一部分,一個容忍自己儀表邋遢的人是不可能受人歡迎的,衣著妝容首飾等都要符合場合。單單一句「符合場合」就包含多少需要注意的細節,需要學習的知識,更遑論搭配的技巧、裝飾的尺度……
時代在發展,中國在富強,中國日益融入到世界的大環境中去,與世界接軌也在各個方面逐步實現。在這種環境下,在溫飽問題已經解決之時,人們的精神要求日益發展,我們渴望尋求一種充滿友愛、真誠、理解、互助的和諧生存環境,尋求充滿文明與友善、真誠與安寧的溫馨空間。
「文明禮儀是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是衡量一個人教育程度的標尺,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不僅是個體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這是一篇文章中對禮儀教育的一段評價。作為個人我更深感受到的是禮儀作為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的重要作用,她在衡量一個人教養中的尺度價值。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進入大學除了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做人!學習知識是為了應用到如何做事中去,記得有老師講過在一個人追求成功的道路中,做事的能力僅佔百分之二十,而百分之八十是取決於你做人的能力。有俗話說:「人字好寫,人難做。」此話在進入去大學以前的我對其的理解僅限於生存的艱難,在殘酷的社會競爭中生存是為「人難做」。
在進入大學之初,我想大概我們每個人都要經過一段迷茫與適應,對我而言,最初的感覺是周圍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又如此之多的能力強悍的人在我周圍,他們身上或透出成熟的光彩或充滿智慧的靈氣。大學又是一個不僅是以成績論英雄的時代,在大學中我們開始關注培養自己的各種諸如人際交往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學習能力、自立能力能力等等。
軍訓結束的班委競選、學生會團總支競選中表選得尤為明顯,剛剛離開書本試卷的我們開始准備自我簡介材料和面試,一切陌生而又新奇,激動中透出生澀。在漸漸的工作交流中,發現原來做人是如此的難,不僅僅是生存的問題,更多的是接受與被接受。政治學的哲學常識中曾經學過: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於各種社會關系之中。在我們進入大學後,從以往單純學習的基礎上構架起來的班級同學關系中解放出來,面對班級概念相對淡薄,有更多的途徑和時間來認識更多的朋友時,如何理順好這些關系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問題。我們逐漸認識到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是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記得在那裡聽過人二十歲以前靠父母生存,二十歲到三十歲以前靠體力生存,三十歲到四十歲靠經驗生存,四十歲以後靠人脈生存。
現代交際禮儀這門課, 從坐姿、站姿、握手、微笑、遞名片等一系列在日常的交往中經常碰到的細節問題中塑造自己的形象,使自己成為一個敬人之人,以達到「敬人者,人恆敬之」的效果。不僅在大學校園里也在以後競爭激烈的社會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將自我的周圍空間塑造成一種團結友愛的環境,這將有利於我們形成和發展健康的個性品質,實現自我事業的順利發展,生活的和諧美滿。
在「人難做」的感慨中,其實我很多時候感受到的是來自外界的冷漠,也是在這時才學會頻繁的說「謝謝」,也許是二十多年傳統中國文化教育熏陶,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比較靦腆和內向,總是將感激放在心裡,久而久之都忘了要去感謝。尤其是對我們熟悉的人我們更是難以開口說上一句「謝謝」,雖然他們為我們付出的是最多的。
在查資料時發現了這樣的一個故事:今晚我在回賓館時,遠遠看見大堂里有六七個穿藍色工作服的人,背著大大的工具包正在研究立在大廳里的告示牌。我以為是電信或是電力的工人要在晚上來加班。等我走進大堂時,這幫人已經簇擁著進了電梯。我快走幾步,但還是看到電梯門正要合起來。但顯然裡面的人已經看到我正在趕過來,就有人摁住了電梯鍵所以門又重新打開了。我心想這些工人倒挺有禮貌的。我快步走進電梯之後扭頭向摁鍵的人說了聲「謝謝」,他向我點了下頭但沒吭聲。隨後我就聽到這些人互相說話,原來是日本人。他們的藍色工作服上佩著小工作牌:「三菱重工」,估計是來做工程安裝的。六七個日本人聊天,小小的電梯間里卻不吵鬧。中間電梯停了一次,其中的兩三個人先出去了,他們之間互相問候告別,感覺彼此很有親情一般,當然我聽不明白,只是從他們的表情和神態上猜測的。電梯再次停住了,是我的樓層到了,當我走出去時,另外的三四個人向我致意,也說了些話,發音和之前向他們的夥伴送別時一樣。
這段作者由余世維講日本人的起居之禮而引出的故事開始並沒有打動我,但在剛剛我寫到「其實我很多時候感受到的是來自外界的冷漠」這段話時,我突然就想起了這個幾乎淹沒在我所搜集的眾多資料中的小故事。讓我感動的不是「六七個日本人聊天,小小的電梯間里卻不吵鬧」而是「感覺彼此很有親情一般」,可以讓一個陌生人感覺彼此很有親情一般,這是現在的我所做不到的。老師在課堂上也說過她的日本留學生如何如何的有禮貌,那種禮貌是一種「敬」的禮,而這種包含了「親」的禮可能是更高的一種境界吧!是一種將禮儀已修煉到內化的境界,使人觀之可親。
愛默生說過:「美好的行為比美好的外表更有力量。美好的行為,比形象和外貌更能帶給人快樂,這是一種精美的人生藝術。」 ,「溫良恭儉讓」、「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素為我國傳統的行為准則。
我們在堅持傳統精華的基礎上,用現代的理性的禮儀角度來規范自我,使禮儀成為我們生活中一種不可或缺的美德和操守,這是對我們作為一個完整的合格的現代社會建設者的要求。
『陸』 急求大學生實用禮儀心得
如何規范穿著職業服裝?
穿著職業服裝不僅是對服務對象的尊重,同時也使著裝者有一內種職業的自豪感、責任容感,是敬業、樂業在服飾上的具體表現。規范穿
著職業服裝的要求是整齊、清潔、挺括、大方。
整齊。服裝必須合身,袖長至手腕,褲長至腳面,裙長過膝蓋,尤其是內衣不能外露;襯衫的領圍以插入一指大小為宜,褲裙的
腰圍以插入五指為宜。不挽袖,不卷褲,不漏扣,不掉扣;領帶、領結、飄帶與襯衫領口的吻合要緊湊且不系歪;如有工號牌或標志
牌,要佩戴在左胸正上方,有的崗位還要戴好帽子與手套。
清潔。衣褲無污垢、無油漬、無異味,領口與袖口處尤其要保持干凈。
挺括。衣褲不起皺,穿前要燙平,穿後要掛好,做到上衣平整、褲線筆挺。
大方。款式簡練、高雅,線條自然流暢,便於崗位接待服務。
參考資料:http://hi..com/zzlypx
『柒』 學習教師禮儀心得
在這次文明禮禮儀學習後,我們恍然大悟,原來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從小小的鞠躬禮到文明用語,似乎我們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時生活中鞠躬禮不標准、文明用語聲音太小、面部無表情等常見問題我們好象都沒有多加註意
通教程對我們的日常行為規范提出了具體而嚴格的要求,讓我受益非淺。今後學習生活以及工作中,我將以教程為標准,嚴格規范自己的服務言行,在個人修養、心理素質、專業素質等方面加強學習與提升,努力為班級爭光彩,為學校添榮譽。
過學習禮儀教程,讓我產生很大感觸。從個人角度來看,一是有助於提高個人的自身修養二是有助於人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三是有助於人們的社會交往,改善人們的人際關系;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可以美化企業形象,提高顧客滿意度和美譽度,最終達到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目的。以前,總認為自己服務態度已經很好了,素質比不般人也不差,對照教程一看,差距還不小,比如說自己對於各種禮儀的掌握還不夠,或多或少還有「按著制度做,服務態度准沒錯」的思想。詳細學習教程後, 我將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讓自己做的更好,服務態度更熱情與誠懇,服務質量更上一層。
勤奮學習、學以致用;真抓實干、務求實效;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顧全大局、令行禁止;發揚、團結共事;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在這次禮儀培訓會議上,老師倡導學生幹部要從上述八個方面樹立良好的風氣。這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需要,也是人民群眾對廣大黨員幹部的要求。我認為,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實際上是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完整的學生幹部行為准則體系;總書記倡導的「八好風氣」語言樸素、內涵豐富,意味深長。這一重要論述並非豪言壯語,只是以平實的語言教導廣大黨員幹部要保持理論和知識的更新,心裡,要團結同學一起工作,要盡可能過樸素的生活,要結交良師益友,養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荀子雲:「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教師首先要教育學生要做一個真誠的人,而學生的學習也應該首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之人,學做社會中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無不遺憾的發現,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國公民的文明素質卻出現了一些問題。新華社10月7日報道了一則新聞:「十一」黃金周的第二天,新疆烏魯木齊市南山旅遊景區出現80多名韓國遊客集體撿垃圾的場面,其中包括30多名兒童。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在游覽途中看到景區垃圾遍地,便自發地組織起來清理垃圾,短短20分鍾,方圓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乾乾凈凈。在驅車將5個裝滿垃圾的紙箱送至垃圾站後,韓國遊客才安心繼續遊玩。參加集體撿垃圾的韓國遊客柳仁圭說:「野外應該是一片凈土,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么漂亮的地方卻有很多垃圾。」
外國人到我們這兒來撿垃圾的事兒並非頭一遭:在咱們的城市街頭、園林景區以及長城上,都留下過外國人撿拾垃圾的身影。他們或是一人或是數人乃至數十人,為我們的環境保護充當「義工」。 而我們國人亂扔垃圾,卻成了自然,因此即便到外地旅遊,也照樣與陋習一路同行。前不久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在迎客首日,內地遊客在樂園的非吸煙區肆無忌憚吸煙,橫躺座椅、胡亂吐痰、隨意插隊,種種陋習給迪士尼樂園留下了一曲不和諧的音符。再比如到國外旅遊,中國遊客大聲喧嘩,不排隊,不遵守公共秩序,沒有良好衛生習慣等在國內已見怪不怪的陋習,在外國背景的反差下更凸現得淋漓盡致。
作為中國人,我們在對外賓撿垃圾的行為表達敬意的同時,也更應該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中國有讓我們引以為驕傲的秀麗風光,更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然而秀麗風光今天仍在,美好禮儀卻被一些國人丟得差不多了。
再來看看我們的孩子們吧。在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下生長起來的獨生子女,在文明禮儀方面也存在著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長輩們重智力學習輕德育教育,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忽略了對孩子文明禮儀的教育,導致了他們對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與父母溝通,不理解家長的辛苦,不珍惜家長的錢財,不分擔家庭的勞動,一味索取不知奉獻;在學校里,不聽從老師的教誨,說一些時髦的臟話,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著時尚的發型;不知道認真學習,在校園內大聲喧嘩,亂扔垃圾。這些行為直接影響同學們的健康成長,也影響了學校的形象。孔子雲「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文明禮儀時刻提醒我們周圍還有別人的存在,我們的行為會相互影響,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一種現代化的文明和諧的人際關系!
其實,要想成為一名「講文明,樹新風」的時代青年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只要我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就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還記得中央電視台的一個公益廣告嗎?一個晨練的青年,一邊跑步鍛煉身體,一邊幫孩子拿下了不小心扔到了樹上的籃球,還把路邊的垃圾扔到了垃圾箱,還還幫助一位費力上坡的三輪車老人推車,早晨跑了一路,好事做了一路,快樂了別人也滿意了自己。
還有,10月25日,由新華網等單位舉辦的首屆「中國十大民間環保傑出人物」評選結果揭曉。當選者中有一個很特別的女孩。說她「特別」是因為她是當選者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今年只有15歲;說她「特別」是因為她是一個只有兩個手指的女孩;說她特別是因為她用僅有的兩個小手指,從10歲到15歲的5年時間里,利用業余時間撿了6000多枚廢舊電池。她就是潘娜威,營口的一個中學生,是她以自己真誠的環保行為為遼寧爭得了惟一的「十傑」稱號。
還有美國汽車公司的巨頭——福特公司,它的總裁福特大學畢業後,去一家汽車公司應聘。和他一同應聘的三四個人都比他學歷高,當前幾個人面試之後,他覺得自己沒希望了。但既來之,則安之。他敲門走進了董事長辦公室,一進門,他發現地上有一張廢紙,便彎腰撿了起來,並順手扔進了紙簍里。然後才走到董事長的辦公桌前,說:「我是來應聘的福特。」董事長說:「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們錄用了。」福特驚訝地說:「董事長,我覺得前幾位都比我好,你怎麼把我錄用了?」董事長說:「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確學歷比你高,且儀表堂堂,但是他們眼睛只能「看見」大事,而看不見小事。你的眼睛不僅看見了小事,而且你的文明行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福特就這樣進了這家公司,並成為了總裁,而且使美國汽車產業在世界占居鰲頭。
『捌』 急求禮儀講座感想!!800字以上!!
禮儀講座心得 中國自古以來,便是禮儀之邦,講文明、重禮貌、和善待人是我們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傳統美德。古人雲:「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可見,掌握一定的社交禮儀,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更是一個民族精神文化內涵的體現,同時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學習禮儀知識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無論是對我們未來就業,還是個人修養,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上周五下午3點鍾,我們法政學院便邀請了工商學院的黨委副書記李翔翔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堂有關於大學生禮儀知識的講座,內容十分全面,在場同學受益匪淺。李老師針對於我們大學生畢業後找工作面試難的問題,為我們一點點的剖析面試禮儀知識的相關內容。其中包括了衣著、動作、語言等多方面需要注意的禮儀知識。比如男生在面試時,服飾禮儀需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1、西裝:顏色藏青色、藏藍色最好,衣服上要有條紋的。西裝的袖子里要有里襯的才是好的;單排扣,緊身西裝很貼身,走路是不要扣(關於扣扣子有一些細節)。西褲口袋不要放很多東西,長短是站立後褲口蓋住鞋面,露出一個窩。 2、襯衫:不應過於花哨。淺灰,白,淡藍色搭西裝較好。 3、皮鞋:公務皮鞋沒鞋帶,棕黑色較好,男士3雙。 4、領帶:長短皮帶的上端剛好。 5、襪子:深色最佩皮帶皮鞋,棉的最好。 同時,還介紹了有關於修飾配飾的一些技巧,比如領夾、票夾、香水、包包等配飾的一些搭配技巧,讓在場同學學到了不少禮儀知識。 在介紹了一些服飾禮儀之後,李老師還為我們介紹了一些語言方面的禮儀知識,包括語氣、稱謂、問候語等多方面的內容,這讓我大為驚訝,沒想到禮貌用語還有這么多的說頭,想像自己如果沒有來聽這次講座,以後在社交過程中可定會出不少洋相。 最後,李老師還為我們講授了一些動作上的禮儀知識,比如走路方面的,坐的姿勢,站的姿勢等。李老師在講授的過程中還不斷穿插一些實例,讓我們更加理解了其所講內容,為我們以後的面試和社交打下了一定的利益基礎。 總之,這次講座真的很受用,從中學到了不少的禮儀知識。希望學院多多舉行類似的講座。
『玖』 學習求職禮儀的感受
這也要人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