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作應聘 » 面試講的故事

面試講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2 16:22:36

❶ 求一個適合幼師面試講的幼兒故事,故事不要太長,題材新穎一點!萬分感謝!

版主有木有想過面試繪本閱讀, 走傳統不是不好,只是如果你的故事和其他任何一個人的故事都一樣,你給面試官一個要用你的理由。至少在童書出版界是不贊同這點的。 可能我個人是個比較強調亮點的人。現在早期閱讀,高端閱讀、繪本裡面有那麼多新出版的故事為什麼不可以拿來做故事講述,或者說我小時候就在聽的故事你還在給...現在的孩子講,你的亮點在哪裡。(自己反思) 譬如繪本,《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皮皮放屁屁》《糟糕的頭發》《愛心樹》《花格子艾瑪》各種生動的情節、幽默的故事、無論在故事講述動作、語言、角色上都非常活靈活現。用眉飛色舞的講述方式好過木頭一樣的背誦。 面試官叫你講故事,除了你的語言表達、動作表情豐富,你自己必須對故事有深度的閱讀理解。

❷ 幼兒園面試小故事講什麼

不在乎你講什麼,重要的是你的表現,親和力,語言組織能力,引導能力等等。本人不是相關人員,以上是個人經驗。

❸ 面試需要講哪些故事急

工作經驗,這個最重要

❹ 幼兒園教師編制面試中,如何在兩分鍾內講故事

一、通讀故事,理解大意,區分故事角色。

拿到故事題紙,我們需要首先通讀故事,理解故事梗概,提取出故事中心思想,奠定情感基調,將故事中的角色人物圈畫出來,然後區分出人物的正負面。

如:《下雨的時候》中,小白兔,小雞,小貓,都是正面形象。《果醬小房子》中,熊哥哥,熊弟弟,都是正面形象。《小花籽找快樂》中,太陽,小鳥,青蛙,蜜蜂,都是正面形象。《三隻小豬蓋房子》中,三隻小豬是正面形象,大灰狼是負面形象。

二、分析人物角色,聲音加工,分配與角色特徵相符的聲音特點。

明確了人物之後,選擇與人物角色相符的聲音。由於幼兒童話故事大多具有擬人化的特點,所以故事中的形象大多可以依據年齡特點和人物屬性善惡好壞作以劃分。從年齡特徵上,將角色擬人化為老年組,中年組,小孩組。老人組的人物常被賦予老年人的特徵,聲音常常是慈祥的低沉的緩慢的。

如《小花籽找朋友》中的太陽公公,《小馬過河》中的老牛伯伯,《龜兔賽跑》中的山羊爺爺。中年組的常為叔叔阿姨,爸爸媽媽,聲音特點為沉穩的,語重心長的,憐愛的,如《三隻小豬上幼兒園》中的爸爸媽媽。小孩組中的人物大多體型小,伶俐好動,表演時注意表現出年齡小,活潑可愛,單純,靈活,稚嫩,語速稍快,如《小花籽找朋友》中的小鳥,小松鼠。從人物屬性上,我們將人物分為好人組和壞人組。壞人組強調狡猾或者兇狠,如《狐假虎威》中的狐狸,《三隻小豬蓋房子》中的大灰狼。

還有些人物區分度不高,此時我們可以將其叫聲加入,如《小花籽找朋友》中同時出現了小鳥、小青蛙、小蜜蜂,他們都具有體積小、活潑可愛的小孩組的人物特點,因此,我們在聲音加工時讀小青蛙時先呱呱叫兩聲,再加入小青蛙的對白,表演小蜜蜂時先嗡嗡叫兩聲再加入小蜜蜂的對白。

總之,只要我們在備考室中做好准備,在考場中將生動形象以及兒童化展示出來,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聲音加工技能,讓考官了解你的能力,就能在講故事的技能展示中獲得。

三、分析文章內容,語言加工,將敘述性語言轉換為對話性語言。

在故事中通常要求考生運用聲情並茂的語言完整講述故事,但很多題目中的故事可能會出現大段的敘述性的情節。而敘述性的旁白化的內容難以像對話性語言那麼容易體現出考生對故事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所以我們可以將故事加工,在不改變故事原意的前提下將一些描述性語言加工為對話性語言。

如,《小花籽找朋友》中「小花籽喜歡這」加工為「小花籽開心地說:『嗯,我太喜歡這里啦!』」;龜兔賽跑中「兔子想它一定能贏」加工為「小兔子驕傲地說:『烏龜跑的那麼慢,今天我贏定了!'」對故事內容的加工能夠讓考官看到我們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從而收獲。

四、講故事時做到「一目十行」,看一眼,演一段,不照讀,不遮臉。

如果將以上三條歸結為在備考室時做的准備的話,那麼能夠在進入考場後的試講表演中表現完美獲得才是關鍵。很多考生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由於內容過多,備考時間緊,常常不能背下來故事的內容,所以常出現捧著題目低頭照讀的現象,更有甚者,出現了在講故事過程中全程不抬頭,一直遮著臉,考官只聞其聲不見其面目的現象,這一定是個大禁忌。講故事時做到「一目十行」,看一眼,演一段,不照讀,不遮臉。

❺ 這樣不走尋常路的面試你經過嗎,電影《終極面試》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電影《終極面試》由斯圖爾特·哈澤爾丁編劇並導演,盧克·梅伯利、科林·薩蒙、吉米·米斯特雷、嘉瑪·陳、娜塔莉·考克斯等演員聯袂出演,是一部懸疑驚悚片。

❻ 面試時你會講故事嗎

如果HR在面試中記住了你的故事,你就能在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贏得一份OFFER。面試你會講故事么面試官不想知道你有多「牛」,只想知道你有多「能」 一個好的故事講述者,就是要把或平常或不尋常的事情,以別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組織起來,引起別人往下聽的興趣,並讓人記住它。如果HR在面試中記住了你的故事,你很有可能就因此贏得一份OFFER。 「面試就是整理你大學的故事,然後挑著講給面試官聽。」一位供職於通用電氣的醫學院學生回憶去年找工經歷,把面試總結為講故事。在《一個外企面試官的面經》一書中,作者總結道:「其實說到底,面試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講故事。放平心態,將屬於你自己的故事講好,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求職者:把平常生活中的故事講活 今年畢業的阿麗有過這樣的遭遇。有一次,一位面試官問她:「舉一個你認為成功的例子。」阿麗沒有參加過社團活動,也沒有很多實習經驗,一番搜腸刮肚之後,她把自己做家教的故事與面試官一同分享。她講了很多小細節,把當時的情形、自己的心理變化以及神態都活靈活現地描繪出來。這個臨時想到的故事,意外地幫助她進入二面。阿麗最後總結出一點:把平常生活中的故事講好、講活才是真本領。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正是這些故事豐富著我們大學精彩的生活。通過幾次面試我漸漸發現,面試實際上就像我們在給面試官講故事,面試官從故事中感覺他們想要的就找你這樣的人,你就越有機會入圍。」就職於通用電氣的一位醫學院學生表示,他給自己准備了幾個故事,像創辦社團、學生會經歷、帶領銷售團隊、和同學小型創業、參加精英訓練營等。在強生面試的時候講的是帶領銷售團隊的故事,在勃林格面試講的就是實習的故事。 職業顧問:按照「STAR+L」原則講故事 一個好的故事首先是真實的故事。廣州市銳盛企業管理咨詢公司劉維彬先生認為,真實是故事的首要前提。「如果是子虛烏有的事,有經驗的HR往往能從細節中發現問題,並且窮追不舍。」 另一位陳嘉映先生也認為,要講自己最有感觸的故事,講最能體現自己優良品德與專業技能的故事,但都必須聯系所應聘的崗位,以故事來表現人,讓HR感覺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年輕人在講故事時常常以炫耀自己為目的,這就偏離了主題。閱歷豐富的面試官不想知道你有多「牛」,只想知道你有多「能」。求職者要真正進入到自己的故事中,真誠投入地講,又能超然其外,就是最好的求職故事。 在IT行業工作的戴先生說,當年面試前一天,他就「閉門思過」,特意總結最近成功的案例,讓自己在面試中隨時調動需要的素材。「平常我們若有很好的案例,做了一些你認為很『Top』的事情,都應該記錄下來;一方面可以讓自己總結經驗,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應對此類面試。」劉維彬先生說。 據劉維彬先生介紹,有經驗的HR在面試過程中會遵循「STAR」原則:由Situation(背景)、Task(任務)、Action(行動)和Result(結果)等組成。 簡單地說,就是面試者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講述在什麼背景下、遇到什麼問題或者任務、採取了什麼樣的手段、得到了什麼樣的結果。按照這個流程,面試者的語言既不會累贅,又能切合面試官的傾聽流程,讓他們了解應聘者的知識、經驗、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應聘者的工作風格等。由於面試時間短,面試者一定要抓住重點,按照別人的傾聽流程,說別人想知道的事情,就會做到事半功倍。 職業規劃師:講述行業案例最常見 第二種方式可能給你開頭和結尾、一個詞和中心思想,又或者給你幾個關鍵詞讓你講故事,還可以自由發揮,講述自己的成長、回憶重大事件、成績與挫折等。 第三種是由面試官製造一個環境、氛圍,由求職者來設計這種環境下的故事。 實際上,在求職者未開始工作之前,他的價值是很難體現出來的。許多求職者習慣於按傳統的方式進行自我介紹,面試官每天都要面臨眾多求職者如同復讀機一般的自我表白,這樣做就很難從眾人當中脫穎而出。 因此,在求職面試時,與平鋪直敘的語言描述相比,求職者用故事、細節、情節來描述、表現自己,代替蒼白無力、讓人疑竇叢生的自我表白,相對來得更有趣、更新鮮,更能吸引面試官的注意,讓面試官對求職者有更直觀的了解,獲得其信賴,給面試官留下較深刻的印象,這樣也就達到了講故事的主要目的。 HR:根據勝任能力模型採用行為事件面試法 講故事是不是求職者一廂情願的事呢?當然不是。在面試過程中,很多面試官都會問一些案例,這些案例即是故事。 一位網友評論,通過描述之前的經歷來看你是否有處理類似事情的經驗,由此來推斷你是否能勝任之後的工作。許多名企或資深HR都會在面試中採用這個方法來考察求職者。 在本報之前的校園講座中,廣州移動一位HR曾經理表示,名企一般會採用行為事件面試法,也就是說,用你過去的行為,推斷你未來的做法。

❼ 幼師面試要講一個故事,有沒有短一點的小故事

教育小故事習慣的力量。
有兄弟倆,一個出奇的樂觀,另一個則非常的悲觀。他們的父母想讓他們的性格都改變一些,於是就把那個樂觀的孩子鎖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屋子裡,把悲觀的孩子鎖進放滿漂亮玩具的屋子裡。過了一個小時,當他們打開悲觀孩子的屋門時,發現他坐在一個角落裡,正在傷心地哭泣,原來他怕不小心弄壞了玩具,受父母責罵。
當他們打開滿是馬糞的房間時,發現那樂觀的孩子正在興奮地用一把小鏟子挖著馬糞,並不斷地把散亂到門口的馬糞鏟干凈。看到進來的父母,那樂觀的孩子像發現奇跡似的嚷到:「爸爸,看!這兒有這么多馬糞,附近肯定會有一匹漂亮的小馬,我要給它清理出一塊干凈的地方來!」這個樂觀的孩子就是後來的美國總統里根,他從報童到好萊塢明星,再到州長直至走上總統的寶座,樂觀一直伴隨著他。
著名心理學家維納第的研究表明,人們對外界事物所抱有的穩定的情感和態度,大多由他們從小習慣化的情感歸因模式所決定。習慣是人們心理內部的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培根認為「一切天性與諾言都不如習慣更有力量」。學生的各種習慣是在有意或無意之中多次重復而產生的,許多有益的好習慣,往往比壞習慣更難形成。我們的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各種良好習慣,因為形成良好習慣,將使人受益終生。

熱點內容
鬼片高清畫質。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4:10 瀏覽:650
一家看電影網 發布:2024-08-19 08:57:54 瀏覽:155
韓國大屍度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8:55:58 瀏覽:719
接吻電影的名字美國 發布:2024-08-19 08:41:41 瀏覽:758
韓劇女主高中就懷孕了劇名 發布:2024-08-19 08:00:29 瀏覽:692
藍色頭發電影女主角 發布:2024-08-19 07:51:59 瀏覽:849
台灣電影老師上了學生 發布:2024-08-19 07:36:20 瀏覽:964
兩人吃屎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5:07 瀏覽:450
有裸露下體的大尺度電影嗎 發布:2024-08-19 07:20:50 瀏覽:790
好看的電影在線觀看免費 發布:2024-08-19 06:55:37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