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for面試題
A. 上海久雅Java面試題
久雅科技面試題 【JAVA軟體工程師】
1、基本集合類有哪些,各自的特點?
集合類型主要有3種:set(集)、list(列表)和map(映射)。
List 關心的是索引,與其他集合相比,List特有的就是和索引相關的一些方法:get(int index) 、 add(int index,Object o) 、 indexOf(Object o) 。
Set關心唯一性,它不允許重復。
Map關心的是唯一的標識符。他將唯一的鍵映射到某個元素。當然鍵和值都是對象。
2、下面代碼的運行結果:(A)
public class Fo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
String.out.println("s="+s);
}
}
A.由於String s沒有初始化,代碼不能編譯通過 B.代碼得到編譯,輸出結果為"s="
C.代碼得到編譯,並輸出"s=null" D.代碼得到編譯,但捕獲到NullPointException異常
3、請說明equal和==的區別。
int i=1;int j=1;
在一個判斷條件中使用i==j是否為true?
如果i和j是integer呢?
==操作比較的是兩個變數的值是否相等,對於引用型變數表示的是兩個變數在堆中存儲的地址是否相同,即棧中的內容是否相同。
equals操作表示的兩個變數是否是對同一個對象的引用,即堆中的內容是否相同。
==比較的是2個對象的地址,而equals比較的是2個對象的內容。
4、編寫一個方法用於奇偶數判定。
int num=0;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一個整數:");
Scanner inputScanner=new Scanner(System.in);
num=inputScanner.nextInt();
if(num%2==0){
System.out.println(num+"為偶數");
}else{
System.out.println(num+"為奇數");
}
5、以下這段代碼是否正確:
String[] name={"tom","dick","harry"};
for(i=0;i<=name.length;i++){
System.out.print(name[i]+'\n');
}
這段代碼錯誤,會觸發「」異常,這是代碼在嘗試訪問不在數組的索引取值范圍內的元素時會顯示的運行時錯誤消息。
6、以下兩個列印,分別輸出什麼結果:
double amount1=2.0;
double amount2=1.1;
double amount3=0.9;
System.out.println(amount1-amount2==amount3);
BigDecimal damount1=newBigDecimal("2.0");
BigDecimal damount2=newBigDecimal("1.1");
BigDecimal damount3=newBigDecimal("0.9");
System.out.println(damount1.subtract(damount2).equals(damount3));
7、jsp和servlet有何區別?
jsp在本質上就是servlet但是兩者的創建方式不一樣。
servlet完全是Java程序代碼構成擅長於流程式控制制和事務處理,而通過jsp來生成動態網頁;jsp由HTML代碼和JSP標簽構成,可以方便地編寫動態網頁。
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採用servlet來控制業務流程,而採用JSP來生成動態網頁。在struts框架中,jsp位於MVC設計模式的視圖層,而servlet位於控制層。
8、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
A.session存在伺服器,cookie存在硬碟
B.session機制採用的是伺服器端保持狀態,但是在應用過程中藉助於cookie機制來達到保存標識的目的,從而實現用戶登錄
C.cookie只與你的主機(域)有關,與select和jsp頁面無關
D.cookie中不能直接存取java對象,session中可以存對象
9、下面關於forward和redirect的描述,不正確的是?(D)
A.執行forward時,瀏覽器不知道伺服器發送的內容從何而來,地址欄還是原來的地址
B.執行forward時,伺服器端告訴瀏覽器重新去請求地址
C.forward是內部重定向,redirect是外部重定向
D.forward是伺服器將控制權轉交給另一個內部伺服器對象,由新的對象來全權負責響應用戶的請求
10、http請求中,get和post的區別?
(1)get是從伺服器上獲取數據,post是向伺服器傳送數據。 在客戶端,Get方式在通過URL提交數據,數據在URL中可以看到;POST方式,數據放置在HTML HEADER內提交。
(2)對於get方式,伺服器端用Request.QueryString獲取變數的值,對於post方式,伺服器端用Request.Form獲取提交的數據。
(3) GET方式提交的數據最多隻能有1024位元組,而POST則沒有此限制。
(4)安全性問題。正如在(1)中提到,使用 Get 的時候,參數會顯示在地址欄上,而 Post 不會。所以,如果這些數據是中文數據而且是非敏感數據,那麼使用 get;如果用戶輸入的數據不是中文字元而且包含敏感數據,那麼還是使用 post為好。
11、Spring和Hibernate整合過程中各對象(BO為業務模型)注入的順序是?(C)
A.DateSource->SessionFactory->Biz->DAO B.SessionFactory->DateSource->DAO->BO
C.DateSource->SessionFactory->DAO->BO D.SessionFactory->DateSource->Biz->DAO
12、所有通過英語六級考試的學生都參加了學校的英語俱樂部,王進參加了英語俱樂部,所以他一定通過了英語六級考試。以下哪項最好的指出了上述論證的邏輯錯誤?(C)
A.部分通過英語六級考試的學生沒有參加英語俱樂部
B.王進參加英語俱樂部是因為他符合加入俱樂部的基本條件
C.有些參加英語俱樂部的學生還沒有通過英語六級考試
D.王進曾經獲得過年級英語演講比賽第一名
13、Spring實現ioc是基於何種底層java技術?
基於java的反射機制 , 在spring初始化的時候 , 初始化所有bean , 然後在應用程序需要的時候 , 通過反射機制來獲取。
14、為什麼有時需要連接池?列出一個連接池的實例,舉例說明使用連接池的好處。
使用連接池是為了提升操作資料庫的效率,使用連接池就好比一些東西已經造好等著你來用就行了,不使用連接池就像是你在用他們之前還要先造好然後再拿去用,這比不用連接池要耗費更多的時間。
package test;
import java.sql.*;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DBConnpool
{
private int inUse = 0;
private Vector<Connection> connections = new Vector<Connection>();
private String poolname = "dbconnpool";
private String dbid = "jdbc:mysql://localhost:3306/teasystem";
private String drivername = "com.mysql.jdbc.Driver";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 "root";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 "123";
private int maxconn = 5000;
public DBConnpool(){ }
public void setdbid(String dbid)
{ this.dbid = dbid; }
public void setusername(String username)
{ this.username = username; }
public void setpassword(String password)
{ this.password = password; }
public void setmaxconn(int maxconn)
{ this.maxconn = maxconn; }
public String getdbid()
{ return dbid; }
public String getusername()
{ return username; }
public String getpassword()
{ return password; }
public int getmaxconn()
{ return maxconn; }
//將連接返還給連接池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reConnection(Connection conn)
{ Connection con = conn;
connections.addElement(con);
inUse--;
}
//從連接池獲取一個連接
public synchronized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
Connection con = null;
if(connections.size()>0)
{
con = (Connection)connections.elementAt(0);
connections.removeElementAt(0);
try{
if(con.isClosed())
{ con = getConnection(); }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else if(maxconn == 0||inUse<maxconn)
{ con = newConnection(); }
if(con != null)
{ inUse++; }
return con;
}
private Connection newConnection()
{
Connection con = null;
try{
Class.forName(drivername);
co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dbid,username,password);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return null;
}
return con;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closeConn()
{
Enumeration allConnections = connections.elements();
while(allConnections.hasMoreElements())
{
Connection con = (Connection)allConnections.nextElement();
try{
con.close();
}catch(SQL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 }
使用連接池,把暫時不使用的鏈接放入連接池,到需要使用的時候,從連接池中取出鏈接使用。
15、以下給定的數組,如何最簡單的把每個值都列印出來?
String[] arry=new String[]{"john","Marry","Bob"};
System.out.println(Array.toString(arry));
16、java項目中引入了一個第三方庫,運行到某段代碼過程中拋出NoClassDefFoundError或NoSuchMethodError,這個問題如何產生的,你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17、有一個字元串需要判斷,條件如下:必須有至少1位數字,有1位字母,10位以上。你用何種技術實現這種判斷?
if(/^\d+$/.test(str)) { 全為數字,執行... }當然你也可以用isNaN來判斷if(isNaN(str)){ str是個數字,執行...}
18、Chrome瀏覽器用於調試的快捷鍵是什麼?
F12
19、Chrome瀏覽器調試面板中,Elemets,Network,Resources分別是什麼用途?
Elements 是頁面html元素,
Network 是頁面載入的時候網路資源載入情況
Resource 是網站的網頁資源文件,包括css、js等
20、Eclipse中,讓一個java程序看起來更易讀的快捷鍵是什麼?
Ctrl+Shift+F
21、簡單說說什麼是stack trace。
stack trace叫做堆棧軌跡:如果你需要列印出某個時間的調用堆棧狀態,你將產生一個堆棧軌跡。
stack trace 中包括三部分,分別為:.bss .text .data
bss: 表示程序中未初始化的全局變數的一塊內存區域
text: 表示程序中已初始化的全局變數的一塊內存區域
data:表示存放程序執行代碼的一塊內存區域
B. java經典面試題
整數劃分問題
正整數n的劃分數p(版n)=q(n,n)
代碼:權
public static int q(int n,int m){
if((n==1)||(n<1)) return 0;
if (n<m return q(n,n));
if (n==m) return q(n,m-1)+1;
return q(n,m-1)+q(n-m,m);
}
C. java面試題 java嵌套循環輸出如下圖形,請懂的親們賜教一下,求代碼
最笨的方法,把前5行的顯示模式存到數組中或者棧中,按照先進先出,先進後出的方式輸出就可以得到這個圖形,至於代碼,還是你自己寫比較好,鍛煉一下
D. JAVA面試題:3道問答題!
1、棧區(stack)— 由編譯器自動分配釋放 ,存放函數的參數值,局部變數的值等。其操作方式類似於數據結構中的棧。
2、堆區(heap) — 一般由程序員分配釋放, 若程序員不釋放,程序結束時可能由OS回收 。注意它與數據結構中的堆是兩回事,分配方式倒是類似於鏈表。
在C++中,一個類被允許繼承多個類。但是在Java以後的語言不被允許。
這樣,如果想繼承多個類時便非常困難。所以開發方想出了新辦法:介面。
一個介面內,允許包含變數、常量等一個類所包含的基本內容。但是,介面中的函數不允許設定代碼,也就意味著不能把程序入口放到介面里。由上可以理解到,介面是專門被繼承的。介面存在的意義也是被繼承。和C++里的抽象類里的純虛函數是相同的。不能被實例化。
3.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list=new int[1000000];
int i =0;
for (; i <1000000; i++) {
list[i]=i;
}
list[600000]=90000;
Set set=new HashSet();
for(i=0;i<list.length;i++)
{
if(!set.add(list[i]))
break;}
System.out.println(i);
System.out.println("the same number is "+list[i]);
}
}
E. JAVA面試題
解決思路: 你可以把每一個任務理解成一個一個的點, 然後把前提條件理解成 每個點之間的連接因素 . 代碼需要實現的功能就是, 用 連接因素 把所有的點 連接在一起, 如果能連接成一個整體 , 那麼就是 可以完成所有任務 , 如果不能連接在一起 , 那麼就不能完成所有任務。
代碼: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M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tasks = {1,2,3,4,5,6,7,8}; //任務
String[] terms = {"[1,0]","[1,2]","[2,3]","[5,7]","[3,4]","[4,5]","[0,8]","[2,6]"};
parseTerms(terms);
Map<Integer,Object> taskMap = new HashMap<>();
int[] is = parseStr(terms[0]);
taskMap.put(is[0],new Object());
taskMap.put(is[1],new Object());
calc(taskMap);
boolean isOk = true;
for(int task : tasks){
if(taskMap.get(task)==null){
isOk = false;
break;
}
}
System.out.println("可以完成的任務是:"+taskMap.keySet());
System.out.println("是否可以完成所有任務:"+isOk);
}
public static void calc(Map<Integer,Object> taskMap){
while(true) {
boolean isHave = false;
for (Integer key : new ArrayList<>(taskMap.keySet())) {
Iterator<int[]> items = terms.iterator();
while (items.hasNext()) {
int[] is = items.next();
if (key == is[0] || key == is[1]) {
taskMap.put(is[1], new Object());
taskMap.put(is[0], new Object());
isHave = true;
items.remove();
}
}
}
if(!isHave){
break;
}
}
}
public static int[] parseStr(String s){
s = s.substring(1,s.length()).substring(0,s.length()-2);
return new int[]{Integer.parseInt(s.split(",")[0]),Integer.parseInt(s.split(",")[1])};
}
static List<int[]> terms = new ArrayList<>();
public static void parseTerms(String[] terms){
for(String s : terms){
int[] is = parseStr(s);
MyTest.terms.add(is);
}
}
}
F. java面試題
後台:sql: select u.*, distinct cardNum from user u where u.id in (select m.id from (select u1.id id, count(*) as n from User u1 group by userName having n >= 2 )m);類似的sql就能查出用戶名相同,但身份證號碼不同的數據。
前台: <s:iterator value="${list}">
<s:property value=''userName"/>
</s:iterator>
或是
<c:forEach items="${list}" var="item">
${item.userName}
</c:forEach>
以上都是專偽代碼,具體要屬到機子上調試。。。
G. java演算法面試題
三個for循環,第一個和第二個有啥區別?去掉一個吧
可以用迭代器remove方法,在移除的同時添加。
不知道是內你記錯了還是題本身就這樣,我只想說:
寫這代碼的是二貨么?
1、每個循容環的索引都是從0開始,這是什麼遍歷方式?
2、看這題的目的是想把用戶添加到相應的組里,這我就不明白了,新建一個用戶的時候就沒分配組么?那用戶的GroupId哪來的?
3、這是一個操作,難道就不會根據GroupId直接查出用戶或者組么?
這哪是優化代碼?分明是挖坑。
H. java開發面試題
結果如下,寫的有些復雜了
privatestaticList<Tray>mergeTrays(List<Tray>list){
Map<Integer,List<Goods>>trayMap=newHashMap<>();
List<Tray>newTray=newArrayList<>();
for(Traytray:list){
intid=tray.id;
List<Goods>goods=tray.goods;
if(trayMap.containsKey(id)){
//將相同托盤id的商品放在一起
List<Goods>tempGoods=trayMap.get(id);
for(inti=0;i<goods.size();i++){
tempGoods.add(goods.get(i));
}
trayMap.put(id,tempGoods);
}else{
trayMap.put(id,goods);
}
}
for(Map.Entry<Integer,List<Goods>>entry:trayMap.entrySet()){
intid=entry.getKey();
List<Goods>goods=entry.getValue();
Map<Integer,Integer>goodsMap=newHashMap<>();
for(inti=0;i<goods.size();i++){
Goodsgood=goods.get(i);
if(goodsMap.containsKey(good.id)){
goodsMap.put(good.id,goodsMap.get(good.id)+good.count);
}else{
goodsMap.put(good.id,good.count);
}
}
List<Goods>newGoods=newArrayList<>();
for(Map.Entry<Integer,Integer>goodEntry:goodsMap.entrySet()){
Goodsgood=newGoods();
good.id=goodEntry.getKey();
good.count=goodEntry.getValue();
newGoods.add(good);
}
Traytray=newTray();
tray.id=id;
tray.goods=newGoods;
newTray.add(tray);
}
returnnewTray;
}
I. Java開發面試題
1、面向對象的特徵有哪些方面?
答:面向對象的特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抽象:抽象是將一類對象的共同特徵總結出來構造類的過程,包括數據抽象和行為抽象兩方面。抽象只關注對象有哪些屬性和行為,並不關注這些行為的細節是什麼。
- 繼承:繼承是從已有類得到繼承信息創建新類的過程。提供繼承信息的類被稱為父類(超類、基類);得到繼承信息的類被稱為子類(派生類)。繼承讓變化中的軟體系統有了一定的延續性,同時繼承也是封裝程序中可變因素的重要手段(如果不能理解請閱讀閻宏博士的《Java與模式》或《設計模式精解》中關於橋梁模式的部分)。
- 封裝:通常認為封裝是把數據和操作數據的方法綁定起來,對數據的訪問只能通過已定義的介面。面向對象的本質就是將現實世界描繪成一系列完全自治、封閉的對象。我們在類中編寫的方法就是對實現細節的一種封裝;我們編寫一個類就是對數據和數據操作的封裝。可以說,封裝就是隱藏一切可隱藏的東西,只向外界提供最簡單的編程介面(可以想想普通洗衣機和全自動洗衣機的差別,明顯全自動洗衣機封裝更好因此操作起來更簡單;我們現在使用的智能手機也是封裝得足夠好的,因為幾個按鍵就搞定了所有的事情)。
- 多態性:多態性是指允許不同子類型的對象對同一消息作出不同的響應。簡單的說就是用同樣的對象引用調用同樣的方法但是做了不同的事情。多態性分為編譯時的多態性和運行時的多態性。如果將對象的方法視為對象向外界提供的服務,那麼運行時的多態性可以解釋為:當A系統訪問B系統提供的服務時,B系統有多種提供服務的方式,但一切對A系統來說都是透明的(就像電動剃須刀是A系統,它的供電系統是B系統,B系統可以使用電池供電或者用交流電,甚至還有可能是太陽能,A系統只會通過B類對象調用供電的方法,但並不知道供電系統的底層實現是什麼,究竟通過何種方式獲得了動力)。方法重載(overload)實現的是編譯時的多態性(也稱為前綁定),而方法重寫(override)實現的是運行時的多態性(也稱為後綁定)。運行時的多態是面向對象最精髓的東西,要實現多態需要做兩件事:1). 方法重寫(子類繼承父類並重寫父類中已有的或抽象的方法);2). 對象造型(用父類型引用引用子類型對象,這樣同樣的引用調用同樣的方法就會根據子類對象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行為)。
2、訪問修飾符public,private,protected,以及不寫(默認)時的區別?
答:
修飾符
當前類
同 包
子 類
其他包
public √ √ √ √
protected √ √ √ ×
default √ √ × ×
private √ × × ×
類的成員不寫訪問修飾時默認為default。默認對於同一個包中的其他類相當於公開(public),對於不是同一個包中的其他類相當於私有(private)。受保護(protected)對子類相當於公開,對不是同一包中的沒有父子關系的類相當於私有。Java中,外部類的修飾符只能是public或默認,類的成員(包括內部類)的修飾符可以是以上四種。
3、String 是最基本的數據類型嗎?
答:不是。Java中的基本數據類型只有8個: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char、boolean;除了基本類型(primitive type)和枚舉類型(enumeration type),剩下的都是引用類型(reference type)。
4、float f=3.4;是否正確?
答:不正確。3.4是雙精度數,將雙精度型(double)賦值給浮點型(float)屬於下轉型(down-casting,也稱為窄化)會造成精度損失,因此需要強制類型轉換float f =(float)3.4; 或者寫成float f =3.4F;。
5、short s1 = 1; s1 = s1 + 1;有錯嗎?short s1 = 1; s1 += 1;有錯嗎?
答:對於short s1 = 1; s1 = s1 + 1;由於1是int類型,因此s1+1運算結果也是int 型,需要強制轉換類型才能賦值給short型。而short s1 = 1; s1 += 1;可以正確編譯,因為s1+= 1;相當於s1 = (short)(s1 + 1);其中有隱含的強制類型轉換。
6、Java有沒有goto?
答:goto 是Java中的保留字,在目前版本的Java中沒有使用。(根據James Gosling(Java之父)編寫的《The 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一書的附錄中給出了一個Java關鍵字列表,其中有goto和const,但是這兩個是目前無法使用的關鍵字,因此有些地方將其稱之為保留字,其實保留字這個詞應該有更廣泛的意義,因為熟悉C語言的程序員都知道,在系統類庫中使用過的有特殊意義的單詞或單詞的組合都被視為保留字)
7、int和Integer有什麼區別?
答:Java是一個近乎純潔的面向對象編程語言,但是為了編程的方便還是引入了基本數據類型,但是為了能夠將這些基本數據類型當成對象操作,Java為每一個基本數據類型都引入了對應的包裝類型(wrapper class),int的包裝類就是Integer,從Java 5開始引入了自動裝箱/拆箱機制,使得二者可以相互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