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聘時如何談待遇
㈠ 面試的時候該怎麼談工資
1、求職面試時,關於協商薪水的事,有五個必須謹記的要點:
除非對方已做出決定,並表示要僱用你,否則不要和他們討論薪水的事。
千萬不要主動提出你希望的薪水數目。
面試以前,先計算好你需要的薪資。
面試時,從對方的言談中嘗試了解該職位的薪水是確定的,還是有協商的可能。
面度以前,預先對你想從事的行業、工作性質及該公司的薪資職等做些研究。
2、要點分析和准備工作
除非確定已被錄用,否則盡量避免討論薪水的事。
看到這個守則,你會想到很多面試者在面試進行不久之後,就會先問你希望的待遇。"可否先讓我了解工作內容?"有時候這方面行不通,精明的對方會請你不要拐彎抹角,直接開價就可以了。對這種反應,也有應變的方法,你可以告訴他們一個薪水幅度,但他們或許進一步要你說明確實的數字。
不要地開始面試就主動提及薪水的事,直到對方已經完全清楚你是與眾不同的人選。
等到你已對他們有相當的了解,知道他們何時較強硬,何時較有彈性。
等到你明白該職務的工作性質和內容。
等到對方發現你才是該職位的最合適人選。
等到你已進入決定性的面試。
等到你很清楚那家公司和那個工作正是你最需要的。
等到對方說:"我們決定用你。"或等到面試官對你說:"這職位非你莫屬。"
為何要延後討論薪水的事?原因是如果你在面試時表現出色,讓僱主看出你就是適任人選,決定用你,為了爭取你加入公司,他們可能會提出比原定標准更高的薪水。如果面試不久,對方就提及薪水的事,而且態度友善,你可以婉轉地說明:"我們何不把薪水的事放到最後,重要的是你覺得我是不是合適人選?能否對公司有所貢獻?否則,談薪水尚言之過早。"
千萬不要主動提出你希望的薪水數目。
如果面試已進行到一定程度,該是談薪水的時候了,你也絕對不要比對方先提出確切數字,根據多年的面試經驗,不論原因為何,先提出數字的人往往就是輸家。
經驗不足的面試官及求職者絕對不會料到這種結果,有經驗的人則知道如何掌控局面,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喜歡把薪水這變化球丟給你,看你如何接應。你可不要誤以為這是善意的問題,薪水的事和善意干涉,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贏家。通常先提出明確數字的一方,都會把剩下來的主控權拱手讓與另一方,於是先說出價錢的人會居下風。
為了不要屈居下風,你可以婉轉詢問對方:"這個職位是你創造的,應該訂有明確的薪水標准,我願聞其詳。"或是:"不知道這個職位前一任人選的薪水是多少?"
面試以前,先計算你需要的薪資。
如果你在薪資上有協商的餘地,你就要懂得協商的技巧,首先你要在面試以前就計算各項生活開支,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薪水若低於這條底線的話,你根本無法活下來,也沒有必要協商了。你有底線,對方要有付薪水的最高限度,超出最高限度的話,他們就無力給付。因此協商時要特別注意最高限度,是否比你的底線還要低。
要計算自己的底線,也就是計算你每月最少要賺多少錢才能維持生計,你可以使用以下兩個計算方法:
A、粗略估計。很多人都喜歡用這種方法,先找到上班的機會,再說其他的,結果上班後才發現入不敷出。
B、列一份詳細表格。其中包括每一開支細目,填入每月平均數,加乘後之總和即為你每個月的生活最低開銷。以下是一個開支表格的範本,供你參考:
你最好預備兩份這樣的表格,一份填寫你希望達到的數目,另一份填寫每月基本開銷。前一份是你協商薪水水時的理想標准,後一份則是你的底線,任何低於底線的薪水都會讓你收支難以平衡。
嘗試了解該職位的薪水是否有協商的空間
現代的薪水準則協商已變得愈來愈復雜,許多大公司及大企業縮減人事開銷,往往會從薪水著手。
㈡ 在面試的時候,應該怎麼去談薪資問題
作為職場新人,每個人肯定都會遇到與應聘單位談薪酬的事情,這個時候我們往往會覺得不好意思,甚至可能會一筆帶過。本篇文章中,筆者從自身經驗出發,結合案例與我們分享了薪酬待遇談判的相關知識以及會遇到的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這份協議書可以是入職協議書,包括崗位職責的明確范圍(這是對應聘者的要求,同時也可以保障應聘者入職後不會做一些超出工作范圍的煩心事),包括對方企業跟你談定的薪資待遇(如試用期薪資多少,試用期幾個月,轉正後薪資多少,有醫保社保嗎?有補貼嗎?有業績獎金嗎?工作時間如何?)之類的。
如果對方說公司沒有這種慣例,你一定要堅持——只有紙質的協議書才能保證你不會白白幹活。
㈢ 求職工作如何談工資待遇
工作待遇一般指薪酬,是員工因向所在的組織提供勞務而獲得的各種形式的酬勞。
在求職面試中,談薪酬,是令很多求職者頭疼的環節;但這又是一個特別重要、不得不談的部分。
薪酬一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心理底線;一類是期望值。
而你的薪酬會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公司所處行業、地區、職位、個人綜合素質等。所以在沒有很詳細地了解公司之前,最好不要提出明確的薪酬要求。也就是說,在簡歷當中,不寫薪酬要求,是一種比較保險的辦法。在面試時根據你所掌握公司的情況,綜合分析再結合你個人的情況,給出自己的預期薪酬范圍。
如果是填寫應聘表格,可以填寫一個中間值;如果你對應聘企業有相當了解,同時對拿到offer很有信心,直接提出期望值也沒有問題。
一、薪資談判原則
1、不要虛報自己的收入
許多公司都設有審查程序,可能會要求你提供原單位的工資單以對比核實。因此,在說明目前薪水時,要盡量真實,這既是對企業,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如何巧妙的在面試中談薪水?如何巧妙的在面試中談薪水?。
2、重點在薪資結構
不要僅僅針對薪水「數字」進行討論。正確的方法是結合以前以及將來的薪資結構進行解說。這樣既讓面試官感覺真實可信,又能讓公司充分了解你對薪酬的意見。
3、摸清行業整體薪酬水平
不同行業、特定的時期……這些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你的薪資待遇,在面試前應盡可能摸清求職行業的薪酬水平。有條件的話,還需了解所應聘公司、應聘崗位的大致薪酬情況。弄清這些,你就能有更大的空間和心理准備去爭取合理的薪資待遇。
4、薪酬要求要靈活
面試官詢問你期望薪酬前,大多已經有了大致的給付標准,他們會根據你的回答,在這個范圍內進行調整。所以,對求職者來說,要注意保證薪酬要求的彈性,為自己留下餘地。
二、面試談判中的技巧
1、善於發問
薪酬待遇對求職者和公司雙方來說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在商談薪酬時一定要注意說話的技巧。
這里的關鍵就是要善於發問。通過提問,巧妙轉移你們商談的焦點,先讓對方多講。根據對方的回答,比照提前了解的市場行情,最後結合自身實際提出薪酬要求。
2、迂迴戰術
當你對公司提供的薪資待遇不太滿意時,別著急表態,可以試著「曲線救國」。重申自身優勢,突出你與應聘崗位的契合度,通過說明你能給公司帶來更大的價值進行薪資談判。
3、著眼全局,多爭取獎金和福利
企業除了正式的工資以外,還會有獎金、福利等額外工資,所以你更應該立足全局而非局限於基礎工資。盡量為自己爭取每一個可能的獎金、福利,最終你的薪酬總量就會變得很可觀。
注意:三大誤區
1、對薪酬避而不談或語焉不詳;
2、對目標企業、行業薪資待遇沒有足夠的了解;
3、忽視薪資結構而只重具體數字。
㈣ 面試時怎麼談待遇問題
一般情況下,應聘者本人不宜談薪資問題。你如果去應聘這家單位,應回對其薪資水平有個答大致的了解,尤其是新進人員、工作三年左右人員的待遇。如果感覺可以的話,你去應聘的主要目的應該是能否被選用,而待遇就是毋庸多談的了。否則,人家會認為你只在乎待遇而不在乎貢獻。 作為招聘方,考察應聘人員的首要條件是,你能給我們(招聘單位)帶來什麼(效益等等)、你能呆多久(對企業的忠誠度等),初步確定是否選取,然後才會涉及薪資待遇問題。也就是說,當用人單位的招聘人員問及「你希望得到什麼待遇?」「你心目中的薪資是中國?」等的時候,說明他們已經基本看上你了。 值得提醒的是,當招聘人員拋出以上問題的時候,並不是你與他們討價還價的時候。這需要藝術性地談。如果你對這家公司很感興趣,不妨說,我更看重公司的未來與個人的發展,薪資不要求多高,但能與我對公司的貢獻能匹配就好。如果你對公司不甚了解,且有些猶豫,不妨直言你的一個能接受的數。 總之,不管應聘哪裡,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不可盲目。這個「有數」,主要是對自己的能力水平有數,對應聘單位的現狀、前景有數。心中有數,才能有的放矢
㈤ 面試時如何談待遇
先了解你將要上任的工作性質,展示自己的能力與才華,工資待遇留在最後
㈥ 面試時,如何談工資
求職者最犯愁的是,在被問到「目前薪資」和「期望薪資」時該怎麼回答。因為一專般來說,「期屬望薪資」是「目前薪資」的120%,「期望薪資」要高了吧,有漫天要價之嫌,「目前薪資」說低了吧,會不會被壓低價錢?若是實在無法迴避這兩個問題,那你應該表現得既老實又要有策略。
你期望的薪金是多少?人力資源經理問這個問題時可能有兩種不同的態度,一種是試探性的,只是想根據你的回答來對你的定位、穩定性等進行評估;另一種則是純粹對你的期望薪金進行詢問。
首先要判斷他到底是試探還是純粹的詢問,如果是前者可以這樣作答:「根據公司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和完善的用人體系,我相信公司肯定會給我合理的薪酬。」這樣你就可以將「皮球」踢還給對方;如果是後者,你可以根據自己對這個公司、行業以及社會環境和自身素質的了解,說出自己認為合理的期望薪酬。在說出自己的期望薪金的時候,講范圍要比講具體數字更合理。不要怕說出自己目前的薪資後,新老闆會據此壓低你的工資。只要一家公司考慮用你,他們一定會給你一份合理的薪水。
㈦ 面試時怎樣談薪資問題
面試的時候,總是會觸及到薪資方面的問題。可能有的時候有人會認為,直截了當的談錢,不太好。因為言語過於簡單,導致問題處理不當可能會失去這個很好的就業機會。的確是這樣,只談職位不談薪金。這種談判方式,還是會讓對感覺到很舒服。 所以大學生也需要加強面試方面相關知識技巧的學習。
㈧ 應聘時如何談工資
首先你要獲取充分的資料來預估下這一職位的工資,主要途徑是參考同校同專業同屆朋友或者同行業其他公司相同職位,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行業和職業的平均工資水平,然後在此基礎上,通過與自身之前的工資做對比,看對方公司對你的需要程度,做10-30%的漲薪需求,當然,你也可以提更高,但需要更多的耐心與時間與HR多溝通交流。
如果你是一個新求職者,一般說一個范圍,不要說的太死,不過基本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薪水架構,你最好面試前有所了解,這樣比較容易佔主動位置,但希望大家不要說得太高,因為即使這個公司能給到你的要求,他也會認為你不夠穩重,如果你已經工作很長時間,要換一份薪水更高,更能發揮你特長的工作就另當別論了。
談薪資的注意事項:
1、工資一般在面試後,用人單位有意向錄用你時再談。
2、那個時候用人單位會專門問你薪資要求。不宜過早提及。
3、如果在面試時問你,你可以告訴對方,自己上一個公司的收入,然後談一談對薪資、福利、工作環境的看法,有時候薪資不代表一切的。
4、說得誠懇點即可。畢竟對方也要考慮成本問題,你把薪資抬太高對方不考慮你要後悔,壓太低對方接受了你又不想去,沒意思。
5、一般都告訴對方自己能接受的最低薪資。
6、記得不要說得模稜兩可,含含糊糊,除非你在意的不是薪資,而是這個公司的工作機會。那就明確告訴對方你在意這個公司的工作機會,薪資可以談。
7、好公司都有薪資體系,不會根據你的個人意願發薪資的。
(8)應聘時如何談待遇擴展閱讀
工資(Wages)是指僱主或者法定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規定、或行業規定、或根據與員工之間的約定,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工資可以以時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計算。在中國,由用人單位承擔或者支付給員工的下列費用不屬於工資:(1)社會保險費;(2)勞動保護費;(3)福利費;(4)解除勞動關系時支付的一次性補償費;(5)計劃生育費用;(6)其他不屬於工資的費用。
在政治經濟學中,工資本質上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工資是生產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數額的工資叫最低工資,工資也有稅前工資、稅後工資、獎勵工資等各種劃分。在政治經濟學中,資本本質上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
工資是工錢的一種類型,工資即員工的薪資,是固定工作關系裡的員工所得的具有發放上的時間規則的薪酬,是僱主或者法定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規定、或行業規定、或根據與員工之間的約定,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是勞務報酬(勞酬)中的一種主要形式。
構件之一是員工,之二是具有發放上的時間規則,之三是薪資一般是貨幣形式·。
因此,工資是勞務報酬(勞酬)中的一種主要形式,並非任何勞務報酬都是工資,例如被邀請做報告所得的報酬就不是工資。
在支付工資的那一天,稱為「工資日」,按照每個公司跟雇員所簽定的合同不一樣。受法律保障,過期15日不支薪稱為「欠薪」,雇員可以依《勞動法》等相關法律追討僱主。
工資可以分為底薪、傭金及額外津貼等:
底薪:是每月每期固定的金額。
傭金:是售貨員、推銷員、地產經紀、旅行社導游等,按其個別員工的營業額,多勞多得的。
津貼:包括交通津貼、房租津貼、電話補貼、午餐補貼等。
基本工資
指企業在全面測評職工潛在形態勞動的基礎上,結合職工所在崗位或所任職務,在勞動前為職工預先確定報酬標准,供勞動後實際支付工資時做依據的包括工資等級、工資標准、定級升級、工資調整、支付形式等一系列制度規定的綜合。
總結實踐的經驗,基本工資制度一般有:崗位技能工資制、基數等級工資制、崗位工資制、崗位等級工資制、職務等級工資制、多元結構工資制和薪點工資制等幾種。因工種、崗位制宜,選擇適合其勞動特點的基本工資制度,是企業貫徹按勞分配原則和具體組織工資分配的起點和基礎。
基本工資制度中規定的工資標准,只是對職工提供的定額勞動所支付的報酬。在實際支付工資時,必須在考核職工實際提供的勞動量後,運用不同的支付形式予以浮動地兌現。當職工在定額勞動之上提供了超額勞動時,除工資之外,還應另外支付超額勞動的報酬即獎金;當其完不成定額勞動時,則要扣減相應部分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