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作應聘 » 應聘人員問題

應聘人員問題

發布時間: 2021-02-08 07:11:08

面試者該向求職者問些什麼問題

1.是非題式的問題。這種問題只需要求職者回答是或不是,以確認面試者手上已有的資料。面試者應該只在必要時才使用這種問題,因為這種問題只是重復已有信息,不會增加公司對求職者的了解。例如,「在你搬到北京之前,你是不是已經在那家公司工作10年了?」
2.行為式的問題。這種問題的目的,是讓求職者以過去的行為實例回答問題,面試者可以從中評估求職者的行為、經驗及動機等。例如,「你有沒有老闆不在時,必須自己做重要決定的經驗?你那時候是怎麼處理的?」「上一次你必須在時間緊迫的情形下完成工作是什麼時候?你當時怎麼做的?」「你可不可以告訴我一個你不得不越權行事的經驗?」「你曾經主動爭取更多的工作職責嗎?」「你參與過規模最大的項目是什麼?」
3.開放式的問題。這種問題的目的,是讓求職者比較深入地談論自己。例如,「為什麼你想離開現有的工作?」「為什麼你想加入我們公司?」「我們公司錄用你的最大好處是什麼?」「在你原來的工作中,你最重要的職責是什麼?」
4.假設式的問題。這種問題沒有對錯,只是讓求職者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例如,「有一種工作是忙的時候很忙,閑的時候很閑;另一種工作是工作量很穩定,你會選擇哪一種工作,為什麼?」「如果你必須從兩種極端中取捨,你希望上司採取放任式的管理,只有當你有問題時才給予協助,還是你希望上司定時詢問你的工作情形,幫助你集中注意力在工作目標上?」
5.角色扮演式的問題。面試者給予求職者一個假設性的情況,請求職者回答,並且從中評估他的判斷力及知識。例如,「你是一家五金行的老闆,有一天有一名店員告訴你,他覺得另外一名店員會偷店裡的五金用品,你會怎麼處理?為什麼?」
使用這類的問題時,面試者可以事先將假設的情境寫下來,以完整陳述,陳述完後給予求職者一些思考的時間,也讓他有機會回問,確認他了解整個情形。
6.追問式的問題。從求職者的談話中,衍生出問題來詢問他,以更了解求職者。例如,當求職者表示,他之前的工作是秘書,必須負責接聽電話、打字、幫主管安排行程等,面試者可以緊接著詢問:「你覺得當一個秘書,最重要的職責是什麼?」「你以前的工作需不需要加班?」
不論你問了什麼問題,最重要的是,必須仔細聆聽求職者的答復,從中找出蛛絲馬跡。
「描述一下你做過的一件復雜的工作,你當時怎麼整合執行這項工作?」仔細聆聽求職者是否能有條有理地描述一個程序的細節。
「你可不可以告訴我,工作中有哪一次你必須自動自發完成事情,結果如何?你做了哪些事情?」仔細聆聽求職者如何界定「自動自發」,他是自己主動提出想法並且執行完成,還是在主管的要求下依照指示行事,只是自己必須決定一些小細節。
「從我們的談話中,你對我們公司以及這個工作有什麼想法?」仔細聆聽求職者是否正確解讀信息,還是他把公司或工作美化了,有不切實際的期盼。面試者應該記得,公司在篩選求職者,求職者也在挑選僱主。好的面試應該是50%在評估求職者,50%在向求職者推銷公司,因此,如何問求職者問題固然重要,如何引導求職者問問題也很重要。《勞動力》(Workforce)雜志指出,面試應該是一場雙向的對話,而不只是一問一答式的質詢。
例如,在面試結束前,詢問求職者:「還有沒有我們沒有談到,可是會影響你決定是否加入我們公司的問題?」鼓勵求職者針對尚未弄清或覺得不適合的地方,盡量提出問題。在求職者提問後,面試者一定要回答他的問題,所以公司事前必須確認參與面試者可以回答求職者可能提出的問題,包括工作的未來發展、學習成長的機會等。
人才是公司的資產。在面試的過程中,若能投入更多心思,對公司發展往往有重大的影響。好好運用面試,為公司「問」進好人才!

⑵ 在面試中求職者一般都會問些什麼問題呀

一般求職者都會紋來樣的幾個問題?源
1)是做什麼的的?
能問出這樣問題的應聘者應該是廣泛撒網的那種,對此你可以簡單的介紹一下自己的公司。
2)規模有多大?
對於公司規模下的HR來說一般都要從精入手,揚長避短,給應聘者灌輸一個思想不是規模越大的公司效益越好,收貨的越多
3)薪資待遇如何?
對於這樣的問題不能不回答,也不能說你到公司來我們具體的談,一般面對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反過來問應聘者你的期望薪資待遇是多少,然後告訴應聘者公司是可以達到這個標準的。
4)在什麼地方?
這是應聘者最容易問到的問題,在面對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在電話裡面要直接的告訴應聘者公司的具體位置,最近的公交車站,最近的地鐵站,附近的公交車,然後再以郵件或是簡訊的形式告訴應聘者。這個問題最能體現一個HR的細心和責任心。

⑶ 招聘時應該問應聘者一些什麼問題

學業、興趣及技能專長、從業經驗、職業規劃、上份工作持續時間、離職原因等,根專據這些問題,屬判斷其個人定位、是否是本單位崗位需要的人才、以及對求職者的處事方式、毅力耐性、品行、經驗能力等多方面作出判斷,從而為企業挑選良才。對於有經驗的從業者,還要他講出1、2個實例,以考察其能力或經驗的水平及可靠性;無從業經驗的如果單位需要,主要考察他的專業知識、個人能動性和定位是不是符合崗位要求。

⑷ 應聘的時候招聘人員一般會問哪些問題呢

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的就是一些實際的問題,比如:工作經歷、優點、缺點等。

第二類的就是一些拓展性的問題,比如:西遊記裡面有幾個妖怪等。

⑸ 應聘者必回答什麼問題

問題一:「請你自我介紹一下」

思路:

1、這是面試的必考題目。

2、介紹內容要與個人簡歷相一致。

3、表述方式上盡量口語化。

4、要切中要害,不談無關、無用的內容。

5、條理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6、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寫好背熟。

問題二:「談談你的家庭情況」

思路:

1、家庭狀況對於了解應聘者的性格、觀念、心態等有一定的作用,這是招聘單位問該問題的主要原因。

2、不要簡單地羅列家庭人口。

3、宜強調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

4、宜強調父母對自己教育的重視。

5、宜強調各位家庭成員的良好狀況。

6、宜強調家庭成員對自己工作的支持。

7、宜強調自己對家庭的責任感 。

問題三:「你有什麼業余愛好?」

思路:

1、業余愛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應聘者的性格、觀念、心態,這是招聘單位問該問題的主要原因。

2、最好不要說自己沒有業余愛好。

3、不要說自己有那些庸俗的、令人感覺不好的愛好。

4、最好不要說自己僅限於讀書、聽音樂、上網,否則可能會令面試官懷疑應聘者性格孤僻。

5、 最好能有一些戶外的業余愛好來「點綴」你的形象。

問題四:「你最崇拜誰?」

思路:

1、最崇拜的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應聘者的性格、觀念、心態,這是面試官問該問題的主要原因。

2、不宜說自己誰也不崇拜。

3、不宜說崇拜自己。

4、不宜說崇拜一個虛幻的、或是不知名的人。

5、不宜說崇拜一個明顯具有負面形象的人。

6、所崇拜的人最好與自己所應聘的工作能「搭」上關系。

7、最好說出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哪些品質、哪些思想感染著自己、鼓舞著自己。

問題五:「你的座右銘是什麼?」

思路:

1、座右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應聘者的性格、觀念、心態,這是面試官問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

2、 不宜說那些易引起不好的聯想的座右銘。

3、 不宜說太抽象的座右銘。

4、 不宜說太長的座右銘。

5、 座右銘最好能反映出自己某種優秀品質。

6、 參考答案——「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

問題六:「談談你的缺點」

思路:

1、不宜說自己沒有缺點。

2、不宜把那些明顯的優點說成缺點。

3、不宜說出嚴重影響所應聘工作的缺點。

4、不宜說出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點。

5、可以說出一些對於所應聘工作「無關緊要」的缺點,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點、從工作的角度看卻是優點的缺點。

問題七:「談談你的一次失敗經歷」

思路:

1、不宜說自己沒有失敗的經歷。

2、 不宜把那些明顯的成功說成失敗。

3、 不宜說出嚴重影響所應聘工作的失敗經歷。

4、 所談經歷的結果應是失敗的。

5、 宜說明失敗之前自己曾信心百倍、盡心盡力。

6、 說明僅僅是由於外在客觀原因導致失敗。

7、 失敗後自己很快振作起來,以更加飽滿的熱情面對以後的工作。

問題八:「你為什麼選擇我們公司?」

思路:

1、面試官試圖從中了解你求職的動機、願望以及對此項工作的態度。

2、建議從行業、企業和崗位這三個角度來回答。

3、參考答案——「我十分看好貴公司所在的行業,我認為貴公司十分重視人才,而且這項工作很適合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

問題九:「對這項工作,你有哪些可預見的困難?」

思路:

1、不宜直接說出具體的困難,否則可能令招聘單位懷疑應聘者「不行」。

2、可以嘗試迂迴戰術,說出應聘者對困難所持有的態度——「工作中出現一些困難是正常的,也是難免的,但是只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良好的合作精神以及事前周密而充分的准備,任何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問題十:「如果錄用你,你將怎樣開展工作?」

思路:

1、如果應聘者對於應聘的職位缺乏足夠的了解,最好不要直接說出自己開展工作的具體辦法。

2、可以嘗試採用迂迴戰術來回答,如「首先聽取領導的指示和要求,然後就有關情況進行了解和熟悉,接下來制定一份近期的工作計劃並報領導批准,最後根據計劃開展工作。」

問題十一:「與上級意見不一致時,你將怎麼辦?」

思路:

1、一般可以這樣回答「我會給上級以必要的解釋和提醒,在這種情況下,我會服從上級的意見。」

2、如果面試你的是總經理,而你所應聘的職位另有一位經理,且這位經理當時不在場,可以這樣回答:「對於非原則性問題,我會服從上級的意見,對於涉及公司利益的重大問題,我希望能向更高層領導反映。」

問題十二:「我們為什麼要錄用你?」

思路:

1、應聘者最好站在招聘單位的角度來回答。

2、招聘單位一般會錄用這樣的應聘者:基本符合條件、對這份工作感興趣、有足夠的信心。

3、如「我完全符合貴公司的招聘條件,憑我目前掌握的技能、高度的責任感和良好的適應能力及學習能力,完全能勝任這份工作。我十分希望能為貴公司服務,如果貴公司給我這個機會,我一定能成長為貴公司的棟梁!」

問題十三:「你能為我們做什麼?」

思路:

1、基本原則是「投其所好」。

2、回答這個問題前應聘者最好能「先發制人」,了解招聘單位期待這個職位所能發揮的作用。

3、應聘者可以根據自己的了解,結合自己在專業領域的優勢來回答這個問題。

問題十四: 「你是應屆畢業生,缺乏經驗,如何能勝任這項工作?」

思路:

1、如果招聘單位對應屆畢業生的應聘者明確提出這個問題,說明招聘單位並不真正在乎「經驗」,關鍵看應聘者怎樣回答。

2、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最好要體現出應聘者的誠懇、機智、果敢及敬業。

3、如「作為應屆畢業生,在工作經驗方面的確會有所欠缺,因此在讀書期間我一直利用各種機會在這個行業里做兼職。我也發現,實際工作遠比書本知識豐富、復雜。但我有較強的責任心、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而且比較勤奮,所以在兼職中均能圓滿完成各項工作,從中獲取的經驗也令我受益非淺。請貴公司放心,學校所學及兼職的工作經驗使我一定能勝任這個職位。」

問題十五: 「你希望與什麼樣的上級共事?」

思路:

1、通過應聘者對上級的「希望」可以判斷出應聘者對自我要求的意識,這既是一個陷阱,又是一次機會。

2、最好迴避對上級具體的「希望」,多談對自己的要求。

3、如「作為剛步入社會的新人,我應該多要求自己盡快熟悉環境、適應環境,而不應該對環境提出什麼要求,只要能發揮我的專長就可以了。」

問題十六:「您在前一家公司的離職原因是什麼?」

思路:

1、最重要的是:應聘者要使招聘單位相信,應聘者在過往單位的「離職原因」在此家招聘單位里不存在。

2、避免把「離職原因」說得太詳細、太具體。

3、不能摻雜主觀的負面感受,如「太辛苦」、「人際關系太復雜」、「管理太混亂」、「公司不重視人才」、「公司排斥我們××的員工」等。

4、但也不能躲閃、迴避,如「想換換環境」、「個人原因」等。

5、不能涉及自己負面的人格特徵,如不誠實、懶惰、缺乏責任感、不隨和等。

6、盡量使解釋的理由為應聘者個人形象添彩。

7、如「我離職是因為這家公司倒閉。我在這家公司工作了三年多,有較深的感情。從去年開始,由於市場形勢突變,公司的局面急轉直下。到眼下這一步我覺得很遺 憾,但還要面對現實,重新尋找能發揮我能力的舞台。」

8、如「我離開的這家公司也生產摩托車,可是由於機制問題,產品創新滯後,人才流失嚴重,而貴公司生產的摩托車能根據市場不斷推出新品種,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所以我要選擇貴公司來發揮自己的專長。」

同一個面試問題並非只有一個答案,而同一個答案並不是在任何面試場合都有效,關鍵在於應聘者掌握了規律後,對面試的具體情況進行把握,有意識地揣摩面試官提出問題的心理背景,然後投其所好。

⑹ 對面試人員提問什麼問題

1、公司的組織結構。(了解你應聘職位的前後左右關系)

2、培訓機會。(好學內)

3、升遷空間容。(上進)

4、對你的考核內容。(明確職責)

5、薪酬、福利等。(有些公司可能會比較敏感,自己判斷問還是不問)

註:

1、你可以問一些之前面試官已經提到過的問題,這表示你注意聆聽他說話。

2、你可以問問面試官他/她在這家公司待了多久,最喜歡公司什麼地方。這其實是在恭維面試官,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可能因此了解一些他人所不知道的企業文化。

3、你可以問面試官下一步會如何操作。問他是否能夠得到公司的回復,誰會聯系你,是通過電子郵件還是電話通知。你也可以問他下一輪面試官是誰,你有權知道這些問題的細節,因為有時面試官自己可能會忘記告訴你這些信息。

4、最後,不要詢問那些在求職信息上已經發布了的問題。

⑺ 如何面試應聘者問題

如果光是在問題來上,那麼,自選擇開放式提問,並且在時間上,比如一個小時,那麼,應聘者發言的時間一般是40-45分鍾,你自己這邊發言是15-20分鍾,這個千萬不要本末倒置.。並且提問的問題和態度,你要看你自己面試方式是什麼,是考驗式還是考察式還是家常式等等,方式、問答的問題、神色體態語言這些全都不一樣,要仔細說,得十多萬字。總歸就是,提出一個問題,然後觀察面試者的神色體態、語言,看面試者有沒撒謊、有沒有這個崗位的知識、理念,對待企業和這個崗位的態度,偶爾解釋一下應聘者提出的問題,然後結束時,基本上用:您還有什麼需要了解的?面試者回答或者提出後,你作出解釋,然後結束。

⑻ 招聘面試都需要問應聘人員什麼問題

一般來說來面試有5個問題都是會問源的:
請自我介紹一下(最多5分鍾)。
你對你應聘的職位以及我們公司了解多少?
你未來3--5年的規劃是什麼?
你的特長和平時的興趣是什麼?
你還有什麼問題要問我的嗎?
以上我說的這些只是一般情況下公司會問到的,具體還要看自己所面試公司以及面試官自己的風格。當然,面試問的問題也會因為職位的性質不同而不同。例如:專業性強的工作,面試官會側重考你的專業知識;公關性的工作面試官則更看重你的綜合素質以及人際交往能力。
總之,具體還要靠你自己當時的隨機應變,但是有一點你一定要認真准備,那就是:自己應聘職位的具體工作內容要求和自己相關專業知識的准備工作。不然自我介紹、職業規劃答的再好,專業知識不夠,面試一樣很難通過。

⑼ 員工招聘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聘和求職,是企業和從業人員都關心的話題。隨著社會發展,企業招聘形式也開始多樣化。網路、報刊、招聘會,等等,為企業招聘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對於很多中小企業來說,也許並沒有固定的用人計劃,員工招聘往往都是隨機進行的,在某個時期缺乏某個職位的員工,才進行招聘。所以很多的中小企業並沒有真正重視每一次招聘。甚至一些人事主管根本就不懂得招聘。
其實招聘工作對於中小企業來講也是至關重要,因為能否招聘到企業所需要的合適的高素質的人才直接關繫到企業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否則中小企業在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將很難生存下去。在這樣一個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時代里,中小企業要尤其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重視對人才的招聘,認真地做好招聘前的准備工作且有效地組織面試,提高招聘的有效性。只有這樣,才有機會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發展、壯大。

中小企業員工招聘中存在的問題

1.廟小引不得高僧來。中小型企業在知名度、品牌方面相比於大型企業以及外資企業來講有較大差距,而人才往往將眼球盯在大企業、名牌企業和外企的高收入、深潛力上面。中小型企業憑借自身的品牌與知名度很難吸引到有價值的員工。
2.員工流動率過高,很難留住有經驗、有價值的員工。對於成熟人才來說,中小企業有個人發揮才乾的空間,但要想在企業內部獲得系統的培訓卻是不可能的,而且各種流程、制度也都不成熟。招聘工作進入了招了走,走了招的怪圈。
3.缺乏主動招聘人才的心態。很多人認為發布了招聘信息就可以坐等人才上門。這類觀點是不適合招聘的。適合的人才大多不會主動投遞簡歷,需要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主動尋找,如到招聘網站的人才庫里查找與公司職位需求相符的簡歷進行聯系。而一些中小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只是一味抱怨招聘服務機構售後服務不周到。人才招聘,打的是持久戰、游擊戰,而不是伏擊戰,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心態是不可取的。
4.經濟投入有限。中小型企業經費預算有限,在人才招聘上資金投入過低。目前一般招聘人才幾乎都採取收費服務,招聘人才需要打持久戰,需要不斷的進行投入,對中小型企業來講,月月付費,短時間內見不到成效,有些企業很難承受得起高額的費用開支。資金預算問題成為中小型企業招聘人才的瓶頸。

中小企業員工招聘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1.每個崗位的工作要求。企業對每個崗位的工作要求都應該十分清楚,而不是招聘的時候才去想。可問題是,很多中小企業在招聘的時候也不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樣的員工。於是可以看到相當多的招聘啟示都好像是一個模子里出來的,大同小異。這些企業的人事主管在發現某個職位有空缺的時候,就草擬招聘啟示,招聘條件和要求等大多是拷貝其他公司相同職位的招聘要求。於是業務員應聘時候都可以看到「吃苦耐勞,能承受工作壓力,勇於挑戰高薪」這樣的字眼。這樣的要求是沒錯,但是難道自己的公司就沒有點特別的要求?
企業應該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的人才,而不是跟別的企業一樣。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招聘來的人才不僅要在能力上滿足需要,而且在理念上也要與企業相符。
2.關於如何安排面試。面試的內容有很多,包括面試的時間安排、面試問題的設置、對應聘人員的初步評估等等。對於中小企業來說,一般都是初次面試和復試兩道程序即可完成招聘,有些甚至只做一次面試便可。對於這樣的招聘面試,人事主管也不會太放在心上。他們是考官,大部分職位的人才供大於求的現狀讓他們不必費心挖掘人才。這使得很多人事主管在內心產生了一定的優越感。他們不由自主地會產生企業選人,而人不可選企業的想法,對於那些對企業挑剔的人才大可不予理會,畢竟想做這個職位的人多的是。 熟不知往往是那些對企業有要求的才是真正的人才,是能給企業帶來價值的好員工。
在面試的問題設置上,很多人事主管或者負責面試的考官也沒有仔細考慮過。他們有很多喜歡按照自己的「創意」發問,至於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想考應聘人員什麼素質,其實他也不清楚。面試問題是為了考察求職者某方面的知識或者能力的,是非常重要的。面試問題設計的合理,不僅能准確了解到求職者的能力,也能節約面試的時間。

中小企業員工招聘的對策

中小企業究竟如何才能招聘到企業所需要的合適的高素質的人才,提高企業的招聘效率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做好招聘前的准備工作
(1)認真進行工作分析,制定明確、詳細的職位說明書和工作說明書。對於中小企業來講制度一般都不健全,很少認真地對職位進行工作分析,制定職務說明書和工作說明書,這往往導致招聘者在招聘過程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招聘人才無據可依,從而可能做出錯誤接受的決定,招到一些根本不是企業需要的人才,這不僅大大提高了企業的招聘成本,而且還可能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出現無人可用的局面,延誤企業的發展。
(2)確定員工的勝任特徵 不同的企業,招聘的理念及對被招聘者的勝任特徵要求都是不同的,如摩托羅拉以5個E來要求應聘者,第一個E——Envision(遠見卓識):對科學技術和公司的前景有所了解,對未來有憧憬;第二個E——Energy(活力):要有創造力,並且靈活地適應各種變化,具有凝聚力,帶領團隊共同進步;第三個E——Execution(行動力):不能光說不做,要行動迅速、有步驟、有條理、有系統性;第四個E——Edge(果斷):有判斷力、是非分明、敢於並且做出正確的決定;第五個E——Ethics(道德):品行端正、誠實、值得信任、尊重他人、具有合作精神。朗訊在招聘時一項重要的考察就是看你是否能夠適應「GROWS」標准。所謂「GROWS」,包括以下5個方面:G代表全球增長觀念;R代表注重結果;O代表關注客戶和競爭對手;W代表開放和多元化的工作場所;S代錶速度。
(3)謹慎選擇招聘途徑。當今,人才招聘渠道越來越廣,有內部招聘、熟人推薦、登報、人才市場、校園招聘、中介機構、個別尋訪、網上招聘等等。但對於中小企業來講,在自身實力有限的情況下,一定要慎重選擇自己的招聘途徑。例如網路招聘對於中小企業來講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和報紙雜志廣告、招聘洽談會、人才獵頭相比,網上招聘覆蓋面廣,無地域性限制,針對性強,宣傳溝通方便,省時且費用較低,可以不斷使用,適用面廣等特點,這些正好適合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
(4)注重企業形象設計和宣傳招聘是雙方互選的過程,形象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對應聘人員的吸引力。從登廣告和攤位布置到接待面試、場地布置和參觀公司等處處都應宣染和突出企業的亮點以吸引應聘者。廣告及攤位要有與眾不同的新意,接待人員要精神飽滿、儀容整潔。每一個環節都要使應聘者留下好感,但是需要杜絕任何的欺騙行為。
(5)提前組織面試官,並授權分工招聘工作是一個系統的過程,所以不僅人力資源部門,其他部門也必須共同參與進來,最好是由有關的人員組成招聘小組並明確分工,如誰負責面試,誰負責接待工作等。在提前組織面試時,面試小組成員應該由用人部門主管、人力資源部門主管、專業人員及公司相關領導共同組成。每位面試官都認真履行其面試的責任,從而提高招聘的有效性。

熱點內容
鬼片高清畫質。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4:10 瀏覽:650
一家看電影網 發布:2024-08-19 08:57:54 瀏覽:155
韓國大屍度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8:55:58 瀏覽:719
接吻電影的名字美國 發布:2024-08-19 08:41:41 瀏覽:758
韓劇女主高中就懷孕了劇名 發布:2024-08-19 08:00:29 瀏覽:692
藍色頭發電影女主角 發布:2024-08-19 07:51:59 瀏覽:849
台灣電影老師上了學生 發布:2024-08-19 07:36:20 瀏覽:964
兩人吃屎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5:07 瀏覽:450
有裸露下體的大尺度電影嗎 發布:2024-08-19 07:20:50 瀏覽:790
好看的電影在線觀看免費 發布:2024-08-19 06:55:37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