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故事面試
㈠ 教師資格證面試課堂導入的方法有哪些
隨著筆試的結束,意味著教資面試即將拉開帷幕了,又到了懷揣教師夢想實現教師夢想的時刻了。而在教資面試當中最為重要的莫過於就是試講了,而在試講里有一個很好的導入,無形當中也是為我們的試講加分,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教資面試中常用的導入方法。最最主要的是:溫故知新導入法,情景導入法和實驗法。
首先溫故知新導入法,相信是大家最不陌生的一個,幾乎在讀書的時候,老師們常用這種方法。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等差數列,誰來給我回顧一下等差數列的定義。生:.............. 師:好,不錯,今天我們來學習新的知識:等比數列。大家可以看一下這樣的導入,考官有理由給自己一個高分嗎?或者說你是考官會給這樣的導入高分嗎?溫故知新,復習舊的知識,從而引出新的知識。所以給大家看一個用得比較好的溫故知新導入法:
師:同學們,還記得前面我們學過的等差數列嗎?哪位同學可以告訴我什麼是等差數列?
生:一般地,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起,每一項減去它的前一項所得的差都等於一個常數,那麼這個數列就是等差數列。
師:好,今天呢,咱們來學習跟等差數列相似的等比數列,根據等差數列的定義,同學們猜猜等比數列的定義是怎麼描述的?
其實從以上的案例就可以總結出來,要用溫故知新導入法,必須滿足:知識的關聯性和對學生的啟發性,這才是一個很好的導入。
其次:情景導入法。這個導入方法是現在新課改後的一個主流導入方法,可以使用視頻圖片歌曲,當然了如果積累夠足,也可以通過講故事,設疑等方式。給大家一個關於講故事的案例。
師:同學們,在古代,我國有個改革家在推行變法前,擔心人民不信任,就在國都的集市南門豎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桿,下令說:『誰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給十金。』人們感到很奇怪,只是觀望著,沒有人去搬。這位改革家便下令把賞金增加到五十。於是有一個人把木頭搬到了北門,果然立即獲得了五十金的重賞。這位改革家是誰呢?有哪位同學知道?
生:商鞅。
師:沒錯,這位改革家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商鞅。他為什麼在那個時候掀起變法運動呢?這又體現了一種什麼精神呢?我們今天一起走進那段歷史。
一定要注意關聯性以及語言的簡練,精準。還有一個設疑方法,在這里強調一下,一定是要跟同學的經驗相矛盾的,並且要注意收尾呼應,給大家一個案例:
哥倫布第一次去美洲時,向西橫渡大西洋,經過37天,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第二次去,繞了一個大圈,是順著西班牙和北非西海岸南下,接近赤道時才詳細橫渡大西洋,卻只花了20天。
哥倫布第二次去美洲時,繞了一個大圈,時間卻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以上就是關於情景導入法的介紹以及應該注意的技巧。
最後一個是實驗導入法。這個比較適用於理科教學中,先給大家一個案例:
師:手絹被火點著以後會怎樣?
生:會被燒壞/被燒黑了……
師:我做個實驗,能使手絹燒不壞,大家信不信?
教師演示實驗:燒不壞的手絹
生:疑惑……
師:手絹像是被點著了,但其實是我事先灑在上面的酒精在燃燒,手絹的布料還沒有開始被燒到了。
大家想不想弄清楚為什麼會是這樣呢?那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燃燒與滅火這節課。
在實驗導入法中大家要注意的是:一些安全問題的強調,還有就是在演示的時候一定要規范自己表演的動作。
希望以上課堂設計導入的方法能夠幫助到大家在面試中講課時吸引考官,並且給你一個高分。
㈡ 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講故事時給原稿嗎
是的,會給你故事讓你去講。 講故事是幼兒教師必備的技能技巧,在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中,講故事常常成為考生最樂於抽選的題目。然而,在考試中,考生常常會抽到少至300多至800字的童話故事,在備考室中准備的時間僅有二十分鍾,還要寫教案,配故事插畫等,所以常有考生由於慌張分析不清題目和對故事的不了解不熟悉而產生准備不足表現不理想的現象。
㈢ 看一下教資面試,都是需要什麼材料
申請認定教師資格者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向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或者依法接受委託的高等學校提交下列基本材料:
1.由本人填寫的《教師資格認定申請表》(一式兩份,全部在網上填寫並列印出來)。
2.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戶籍原件、復印件和工作單位證明(或所在鄉鎮、街道證明)。
3.學歷證書原件和復印件。
4.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指定的縣級以上(含縣級)醫院出具的《申請教師資格人員體格檢查表》。
5.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原件和復印件。
6.由申請人工作單位或者其戶籍所在地鄉(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提供的《申請人思想品德鑒定表》。
7.非師范教育類專業畢業的申請人員,需提供《教師資格認定教育學心理學合格證》及教育教學能力測評成績證明。
8.申請認定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的人員,還需提供專業技術資格證書或工人技術等級證書原件和復印件。
9.小二寸免冠半身正面照片一張。
已經有包括浙江、上海等在內的四個省份進行教師資格證全國統考,生源在本省的學生報名的時候需要帶身份證原件、復印件以及學生證,還有是學校教務處的在校證明,注意是學校的章,學院的是沒有用的。在外省的還要帶戶口本原件和復印件。
(3)教資故事面試擴展閱讀:
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有4細節要注意。
教師資格證面試10分鍾的試講環節很關鍵,筆試這個難關都挺過來了,千萬不要天亮了還尿床,栽在試講這一節骨眼。一般來說,試講是截取某節課某部分的教學內容,讓考生進行教學。面試老師通過這個教學過程,對考生的教學能力和教學基本功進行考察。
一、導入細節。
都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說,一節課有一個好的導入已經成功了一半。一個好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引進學習情境,為學習新的知識和新的技能做好鋪墊。導入的方法有很多,但要結合現實課堂具體情況來運用。有懸念導入、游戲導入、歌曲導入、故事導入等。
試講第一步你先要學會導入(多積累),導入講完了,立馬引出課題並且在黑板中央板書(書寫課題),面試老師看到你的導入和課題銜接得如此巧妙,就覺得你很有經驗。當書寫完課題轉身回眸一笑,中間那個主考官往往會給一個肯定的微笑回應。
得到老師的認可是不是有信心了,那麼接下來就會漸漸進入狀態,你越講越激情。所以說面試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導入了。
二、提問細節。
一堂好課肯定少不了學生的互動參與,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那麼這就涉及到老師的提問技巧了。提的問題得跟這個試講的內容相關,不能跑題了,到時候在考官面前就不好圓回來。
在提問學生時一定要面帶笑容,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可以用一些贊美的語言或者有禮貌的點一下頭,這樣面試老師就覺得很有親和力,在試講環節不用提太多問題,三個就可以了。試講環節,講台底下只坐著三個面試老師,所以在提問環節一定要會演,也就是傳說中的自問自答。
三、語言細節。
雖然普通話不要求你像新聞聯播的主持人那般標准,但是吐字最起碼要讓監考老師聽得清晰,畢竟會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是你未來走上教師崗位必備技能之一。並且語速要適當,用詞要准確,語調要有親切感,做到抑揚頓挫。
在講到重點難點或關鍵知識點時,語速要加以提示和停頓,注意語速變化的運用。在講話過程中若能與肢體動作完美結合在一起那是最好不過啦,面試老師認為上課收放自如。面試過程中說話大聲點,讓面試老師感受到你的自信和氣場。
四、板書細節。
板書就是在黑板上書寫的課題、重難點、關鍵句子,讓學生一目瞭然,所以書寫要做到工整簡潔明了。當然的時間充足書寫速度快,那麼可以採用圖文結合的板書方式,雖然有創意,讓面試老師眼前一亮,但是也有風險,畢竟你不僅要書寫還要設計一個簡單的圖形出來。
如果試講過已經進行了三分之二,感覺自己說得很爛,一點信心都沒有,千萬不要放棄,就停止講課了。不妨靜下心來把黑板上的字寫好,這也能給你加分。所以面試之前,有空多練習粉筆字。
有句話說得好:昨晚多幾分鍾的准備,今天少幾小時的麻煩。面試跟筆試不一樣,面試主要是通過嘴巴來表達。記住面試套路,也留意到了面試的細節,關鍵是到了面試老師面前要說得出來。
㈣ 怎麼辦,我考幼兒教資面試的答辯,考官為什麼問我那樣的問題
我感覺考這個東西一半靠運氣,看你遇到什麼考官,因為我考了兩次,兩次自我感覺都挺好的,但是就是不比我過。
㈤ 幼兒教資面試考哪些
面試的內容如下:
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項目主要包括職業認識、心理素質、儀表儀態、交流溝通、思維品質、了解幼兒、技能技巧、評價與反思等。
1、根據現場考官給出的題目編寫教案,例如:請設計教案,以健康和社會領域為主,適合大班幼兒的教案。這樣的題目是內容己設定,大的范圍會給到你。
2、試講題目,考生可以行選擇一個簽,裡面有你要試講的主題,然後進行准備、撰寫教案,最後進行試講。
3、試講題目從故事、兒歌、彈唱、游戲、繪畫、手工六項技能中隨機抽取。技能展示包括:唱歌、跳舞、鋼琴、講故事等幾方面。
(5)教資故事面試擴展閱讀:
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流程:
1、候考。考生持紙質面試准考證(手機拍成無效)、身份證件,按時到達考點,進入候考室候考。
2、抽題。考生按照安排從面試題庫系統試題組中任選其中一道試題,幼兒園學段面試考生為二選一道試題,計算機列印出試題清單。
3、備課。考生進入備課室,根據試題清單撰寫教案(或活動演示方案),備課時間20分鍾(中職專業課和實習指導教師資格面試備課時間50分鍾)。
4、回答規定問題。考生由工作人員引導進入指定面試室。考官從題庫中隨機抽取2個規定問題,考生回答,時間5分鍾。
5、試講。考生按照準備的教案(或活動演示方案)進行試講(或演示),時間10分鍾。
6、答辯。考官圍繞考生試講(或演示)內容和測試項目進行提問,考生答辯,時間5分鍾。
7、評分。考官依據評分標准對考生面試表現進行綜合評分,同時通過面試測評軟體系統提交評分。
㈥ 湖北幼兒教資面試試講的表演技巧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講故事是幼兒教師必備的技能技巧,在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中,講故事常常成為考生最樂於抽選的題目。然而,在考試中,考生常常會抽到少至300多至800字的童話故事,在備考室中准備的時間僅有二十分鍾,還要寫教案,配故事插畫等,所以常有考生由於慌張分析不清題目和對故事的不了解不熟悉而產生准備不足表現不理想的現象。那麼,我們抽到講故事的題目的時候,應該怎樣快速處理,並且在試講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格外注意的要點呢?下邊中公資深講師谷玥姣就來給大家講一講。 一、通讀故事,理解大意,區分故事角色拿到故事題紙,我們需要首先通讀故事,理解故事梗概,提取出故事中心思想,奠定情感基調,將故事中的角色人物圈畫出來,然後區分出人物的正負面。如,《下雨的時候》中,小白兔,小雞,小貓,都是正面形象。《果醬小房子》中,熊哥哥,熊弟弟,都是正面形象。《小花籽找快樂》中,太陽,小鳥,青蛙,蜜蜂,都是正面形象。《三隻小豬蓋房子》中,三隻小豬是正面形象,大灰狼是負面形象。 二、分析人物角色,聲音加工,分配與角色特徵相符的聲音特點明確了人物之後,選擇與人物角色相符的聲音。由於幼兒童話故事大多具有擬人化的特點,所以故事中的形象大多可以依據年齡特點和人物屬性善惡好壞作以劃分。從年齡特徵上,將角色擬人化為老年組,中年組,小孩組。老人組的人物常被賦予老年人的特徵,聲音常常是慈祥的低沉的緩慢的,如《小花籽找朋友》中的太陽公公,《小馬過河》中的老牛伯伯,《龜兔賽跑》中的山羊爺爺。中年組的常為叔叔阿姨,爸爸媽媽,聲音特點為沉穩的,語重心長的,憐愛的,如《三隻小豬上幼兒園》中的爸爸媽媽。小孩組中的人物大多體型小,伶俐好動,表演時注意表現出年齡小,活潑可愛,單純,靈活,稚嫩,語速稍快,如《小花籽找朋友》中的小鳥,小松鼠。從人物屬性上,我們將人物分為好人組和壞人組。壞人組強調狡猾或者兇狠,如《狐假虎威》中的狐狸,《三隻小豬蓋房子》中的大灰狼。還有些人物區分度不高,此時我們可以將其叫聲加入,如《小花籽找朋友》中同時出現了小鳥、小青蛙、小蜜蜂,他們都具有體積小、活潑可愛的小孩組的人物特點,因此,我們在聲音加工時讀小青蛙時先呱呱叫兩聲,再加入小青蛙的對白,表演小蜜蜂時先嗡嗡叫兩聲再加入小蜜蜂的對白。總之,只要我們在備考室中做好准備,在考場中將生動形象以及兒童化展示出來,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聲音加工技能,讓考官了解你的能力,就能在講故事的技能展示中獲得高分。更多教師資格幼兒面試技巧請進湖北考試資格面試考試網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㈦ 教資面試教案有模板嗎
有噠必須有
模板如下:
一、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自主學習____,學生能夠____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合作學習____,學生能夠____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探究學習____,學生能夠____
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____學生能夠掌握____
本課的教學難點:通過____發展/學生____
三、教學方法:
主要採取的教學方法:引導啟發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主要滲透自主探究法、小組討論法等。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本課主要採用:故事導入/直接導入/游戲導入/情境導入等等
(具體怎麼導入,需要簡單闡述)
這種方法,不僅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能夠引導學生思考,並且引出新課題。
(二)講授新課
在講授新課時,為了突出本節課的維知識與技能目標,首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對基本的概念和知識初步感知,學習完成後,會對重要生詞(語文,其他科目視具體情況而定)進行講解,具體過程如下:
(講授維目標)
通過這種方法,既體現了新課改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這部分講授完成後,開始講解本節課的難點,也就是第二維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學生先進行探究學習,能夠用自己的話語總結____方法。然後,結合實例,對____方法進行詳細講解,具體過程如下:
(講授第二維目標)
通過這種方法,既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這種方法,也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的情感。
(三)鞏固練習
根據各科目自行設計
(四)小結
(五)作業布置
布置課後作業,包括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主要以基礎算式為主,選做題會選用一些開放性較高,需要學生進行發散思考的問題,以滿足那些學有餘力的同學。
五、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採用圖文並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體結構,突出重點,彰顯文章主題。
萬用模板講解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專業能力)
2、過程與方法(方法能力)
3、感情態度與價值觀(社會能力)
A必須具備的四個基本要素:
行為主體行為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是老師,人們判斷教學有沒有效益的直接依據是學生有沒有獲得具體的進步,而不是教師有沒有完成任務。一般在寫教學目標的時候行為主體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須注意如一般可以採取以下的表達:「通過……學習,能說出……」,「通過……學習,能分析歸納……」,而不是「使學生掌握……」「教會學生……」等表述方式。
行為條件行為條件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圍。如「通過收集資料」「通過觀看影片……」「通過本課學習」
行為動詞行為動詞必須是具體可測量、可評價的。如知道、歸納、列舉、感受、參加等等,根據課程標准中給出的行為動詞進行使用。
表現程度指學生學習之後產生的行為變化的最低表現水平,用以評價學習表現或學習結果達到的程度。
比如自己以前寫的教學目標:通過學習教材第三目(行為條件),能夠背寫出(行為動詞)鴉片戰爭的起止時間(表現程度),了解(行為動詞)戰爭的經過和中國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現程度)
B敘述有不同層次
根據《標准》,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差異性,按照教學內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難,設計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礎上有所發展。
C過程與方法是什麼?
對於過程與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誤區,以前寫過程與方法,往往寫的是:討論法、合作探究、資料收集等,其實這些只是教師採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為學生要獲得的能力目標。三維目標中過程與方法是指具體的內在的學習思維的過程,如搜集資料的過程與方法、探究問題的過程與方法、辨析史料的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學學生應該達到的目標是「學會如何收集」「學會如何探究」。(這是以前教學的薄弱環節,也是以後教學必須重視的內容,學生應該學會基本的思維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難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為重點
從學科知識系統而言,重點是指那些與前面知識聯系緊密,對後續學習具有重大影響的知識、技能。
從文化教育功能而言,重點是指那些對學生有深遠教育意義和功能的內容,主要是指對學生終身受益的學科思想、精神和方法;
從學生的學習需要而言,重點是指學生學習遇到困難需要及時得到幫助解決的疑難問題。
何為難點
教學難點(簡稱為難點)是指那些太抽象、離學生生活實際太遠的、過程太復雜的、學生難於理解和掌握的知識、技能與方法。
三、教學方式
1、情景導入法
2、自學導入法
3、任務驅動法
4、探究式學習法
5、小組協作討論法
介紹進行課堂教學所要採取的方法與技巧。
四、教學設備用具:
××機房或××實驗室、教材、事先准備的材料
教學用具部分的寫作,有兩個操作要求:
(1)教學環境的設計與准備。
(2)教學用具的設計與准備。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2、過程(解決重難點、目標實現、學習活動)
3、歸納
4、作業
1.課前探究部分
課前探究部分的寫作要求:設計出引導學生進行課前准備和探究的方案。
2.導入新課部分
導入新課部分的寫作要求:設計出每節新課的教學引語,教學引語要起到「凝神、起興、點題」三個作用。
3.師生互動部分
師生互動部分的寫作要求:
(1)設計出每節新課的教學結構(板書結構)。
(2)寫出每步設計的設計目的(設計意圖)
此外,在教學結構設計中要注意體現下列6個要求:
(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2)從學生的問題出發營造教學情境,設計教學問題並引導學生探究、解決問題。
(3)設計出師生互動方式。
(4)爭取准備兩、三種針對不同群體學生的教學安排。
(5)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處理,發掘出教材內容之間的內存邏輯聯系及育人作用。
(6)課堂教學要減少統一講解,增加學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學生的分組活動。
4.課堂總結部分
課堂總結部分的寫作要求:
(1)設計出針對教材知識內容的系統的回憶鞏固問題及方案。
(2)設計出發散、擴展、升華學生思維的問題及復習鞏固方案。
5.課後作業部分
課後作業部分的寫作要求:每節課設計10道單項選擇題(選擇題突出對教材知識點的記憶、理解與掌握),1道材料解析題(材料解析題突出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1道問答題(問答題突出學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較、評價能力。)
六、板書
板書設計內容主要是課文中重點的事物、特點(重點詞語)、教學內容內在結構、內容的補充等。形式多樣,有文字板書、圖畫板書和綜合板書,這里為了吸引考官眼球,建議選用圖畫板書或者綜合板書。
設計意圖模板:板書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輔助教師進行教學的有效手段,幫助學生明確課文中心、拓展思路、鞏固知識,並培養學生寫作整潔、思路清晰的良好習慣,鞏固重難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效率,更能突出本節課的主旨,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㈧ 教師資格證面試都會考什麼怎麼准備
教師資格證面試內容包括:結構化問答、試講、答辯。
結構化問答考查:求職動機、職業理解、社會熱點、突發事故、班級建設、同事領導、德育工作、教學機智、學習活動;
試講環節考查:導入新課、課堂講授、歸納小結、鞏固練習;
答辯環節考查:試講內容、基本信息。
教師資格證面試流程(第一類):
1、抽題。考點工作人員登錄面試測評系統,從題庫中隨機抽取試題(幼兒園類別考生從抽取的2道試題中任選1道,其餘類別只抽取1道試題),考生確認後,工作人員列印試題清單。
2、備課。考生持試題清單、備課紙進入備課室,撰寫教案(或活動演示方案)。准備時間20分鍾。
3、回答規定問題。考生由工作人員引導進入指定面試室。考官從試題庫中隨機抽取2道規定問題,要求考生回答。時間5分鍾左右。
4、試講或演示。考生按准備的教案(或活動演示方案)進行試講(或演示)。時間10分鍾。
5、答辯。考官圍繞考生試講(或演示)內容進行提問,考生答辯。時間5分鍾左右。
6、評分。考官依據評分標准對考生面試表現進行綜合評分。
如何備考?
首先,需要熟悉教材。抽到題目後備課時間只有20分鍾,時間有限,只有對教材有很好的把握,理解透徹,備課的時候才能輕車熟路,游刃有餘。熟悉教材需要能夠判斷一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哪些地方是重點,哪些地方是難點。對這些內容有了基本的判斷和熟悉的把握後,真正進行面試備考時可以節省一些時間用於寫教案或練習。
其次,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同學有師范類的也有非師范類的。師范類學生的優勢可能就在於有過相關教學經驗,知道教案怎麼寫,課怎麼上。而對於非師范類專業的學生可能就會一頭霧水,難以把握。現在提供所有學科總得設計思路。教學分為四部曲,即導入,新課教授,鞏固拓展,小結作業。
導入的意義在於活躍課堂,引起學生的興趣,導入新課。這就需要導入具有新穎性,創造性,過渡性等特點。在熟悉教材的時候,要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去設置每節課的導入部分。最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導入部分設置的內容和需要引入的新課之間要有聯系性,並且過渡到新課的時候語言要順暢,邏輯清晰。新課教授環節,顧名思義就是新知識呈現的過程。作為老師,新知識肯定要講解,清楚,語言表達要流暢,邏輯清晰。這是基本的要求,可以從現在開始,有意識的去練習語言表達能力,在熟悉教材的時候,試著邊看邊講,把知識講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提高教學的語言能力。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在講解新知識的過程中要設計互動,小組討論,給予學生引導以及評價反饋這幾部分內容。鞏固提高的目的在於鞏固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具體情況可以通過設置練習,讓學生練習來鞏固,也可以補充與本節課相關的知識來鞏固拓展;最後一部分即小結與作業環節。最常用的就是老師帶著學生來總結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點並且布置一些開放、新穎的作業。比如讓學生回去搜集相關資料,課下進行討論辯論等等。
最後,還需要從外在表現上做相應准備。有些人會有掰手指,身體搖晃等一系列的小動作。現在就需要有意識的去改善,比如,可以增加一些在公共場合發言的情況,這樣可以減少緊張感,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對著鏡子練說話,這樣可以觀察到不自然的動作、表情,這樣的方式可以鍛煉身體的協調能力和自然度。
以上提供了教師資格面試准備的相關思路。知道不足才可以改善,早准備,早發現問題。做到充分准備,有針對性的准備,才能有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