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面試
『壹』 2017國考審計署在面試環節加考的專業知識考什麼內容
2017年度國家公務員招考,面試成績按「百分制」折算。
2017年度國考審計署人事教育司專面試安排:
1)專業測試時間:屬2017年2月25日(上午9點至11點);
2)面試時間:2017年2月26日
(採用結構化面試的形式,主要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考生按照所報考特派辦分17個小組。)
『貳』 近幾年國考審計署面試主要考哪些方面
如果你要是說得對的話,我要我要我要轉錢,但是我覺得你說的這個,我覺得看著可以考慮考慮的那個國考那個省得。
『叄』 國考審計署面試主要形式是什麼
面試的形式主要是結構化面試。這個一定要提前做准備。有各種題型。
『肆』 2020年國面審計署的面試方式是什麼樣的
一般採用聽題的考查方式。大部分考場內安排有草稿紙和筆。
『伍』 去政府審計部門面試一般會問些什麼問題我應該注意什麼謝謝
首先肯復定是簡單的自我介紹,這方制面網上有很多面試經。我就審計二字說說吧。一定要看看審計署的網站,了解最近的審計方面的時事,而且自己要試著分析、評論,要對審計長提出的重要概念進行了解,比如什麼是「發揮免疫系統功能」。專業的問題當然是圍繞政府審計展開,也有可能問一些常規問題,比如你的特長、你最成功的一件事,進入面試這一關,重要的已不是答案本身,而是你的態度、談吐、語言表達能力、語言交際能力。所以面試的時候要放輕松,泰然自若、謙卑、自信,聲音穩、音量適中,把握好細節,就成功了。預祝順利!
『陸』 審計署駐地方特派員辦事處面試是什麼樣的
特派辦根據審計署的授權,依據法律法規和審計署的規定,履行下列職責:專審計省級人民屬政府的預算執行情況、決算和其他財政收支,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審計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等中央單位駐地方分支機構或派出機構的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駐地方分支機構的財務收支;審計中央所屬駐地方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財務收支;審計中央投資和以中央投資為主的建設項目的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審計中央國有企業、中央國有資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導地位的企業的資產、負債和損益;審計中央金融機構、中央國有資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導地位的金融機構駐地方分支機構的資產、負債和損益;審計省級人民政府管理和其他單位受國務院及其部門委託管理的社會保障基金、社會捐贈資金及其他有關基金、資金的財務收支;審計國際組織和外國政府援助、貸款項目的財務收支;對國家財經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宏觀調控措施執行情況、財政預算管理或國有資產管理使用等與國家財政收支有關的特定事項進行專項審計調查;承辦審計署交辦的其他事項
『柒』 國考審計署面試題型有什麼如何回答
面試題型有通用的結構化,還有專業問題,專業問題就是扣了一個審計的帽子,然後問你一些專審屬計方面的問題,以及怎麼查這樣的題目。和公務員面試類似,還是需要整理思路,然後有條理的回答問題。這個可以多看看公務員方面的面試課程。
『捌』 審計署面試形式是什麼
您好,鹽城鹽城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一、審計署面試形式
從2010年至2013年的真題來看,審計署系統單獨命題,面試形式均為結構化面試,沒有出現無領導的面試形式。審計署機關面試人選與計劃錄用人數的確定比例為5:1,審計署駐省特派員為3:1,面試結束後依據一般國家公務員錄用程序完成錄取。
在審計署面試當中,面試時長一般為20-25分鍾(四道題20分鍾,五道題25分鍾),時間分配採用包干制(思考、答題時間由考生自己把握)。面試採用聽題的形式,考試不給題本,由考官給考生讀題。面試結束後網上公布成績。
二、審計署面試題量與時長
審計署面試每天一套題,2013年以前每年考兩天,2013年考一天。2012年以前每套題有五道題,2012、2013年每套題量縮短到四道,2013年針對部分考生還追問了一道題。
三、審計署命題特色和趨勢分析
審計署面試題涉及的測評要素類型有:綜合分析能力、計劃組織協調能力、應變能力、人際交往意識與技巧、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匹配性、專業素質。全程考查要素類型:語言表達能力、舉止儀表。其中,題目特點表現為自我認知地位突出,個人經歷備受關注,組織管理類題目常與掛鉤崗位,而且應急應變類型的題目較多樣。
縱觀審計的面試真題,主要採用傳統的結構化形式,對能力要素的考查也呈現明確的側重。其中,重點考查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匹配性、計劃組織協調能力以及專業素質。具體來說,審計署系統面試呈現出如下規律:
(1)自我認知地位突出,個人經歷備受關注
自我認知與擬任職位匹配類考查的題目在審計署題目中,持續處於絕對重要的地位。以2013年為例,4道題目中,一般有2道為此類題目。2013年真題「請談談你自身有哪些素質能夠勝任這個崗位?這個崗位的工作需要長期出差,比較辛苦,你如何處理好和家庭的關系?」、2012年真題「請你講一個在學習和生活中做過的、有目標且結果還超出你預期的成功案例。」等,均為對考生生活工作中具體事例的挖掘,也有綜合個人素質和崗位要求的題目。通過考生對自己的評價判斷以及過往經歷的回顧,考官能從側面探查考生能力素質的匹配度。由於各人經歷不同,性格不同,因此這類題目很難重復,也難以形成模板式的答案,考生要在考前積極准備,避免在考場臨時思考,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組織管理掛鉤崗位,執行效果成為重心
審計署專項考題均與所設崗位緊密聯系,不論是題目背景還是具體要求,都直接或間接體現了部門特色。如2013年考題「在河流污染環境審計中,你如何取證?」;2012年考題「某縣發生旱災,財政撥款20萬元,要求給受災群眾每人500元,如果你是鎮審計局工作人員,領導讓你去核實資金發放情況,請問你將用何種方式確保搜集數據的真實性?」,題目對考生身份、工作內容和工作要求都有了明確,這就要求考生在面試前,一定要對自己所報考崗位有一定了解,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3)應急應變類型多樣
應急應變類題目在審計署面試題目中出現較組織管理類題目略少,而考查內容與職業仍然緊密聯系,應變壓力也越來越大,同樣需要考生對崗位特性有較深入的了解。如2012年考題「你去一個單位,要做現金盤查,但財務科長說保險庫管理員外出不在,無法配合你的工作,假如你對面坐的就是財務科長,你將如何說服他配合你的工作?」,這道題以審計的日常工作為背景來考查考生應變能力。2013年,四道題目答完後,部分考生被追問一題「我們覺得你今天回答得不太誠懇,你怎麼想?」,這樣的形式也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應變能力,增加了考試難度。此類題目成為常規考查能力,可見審計署格外注重考生在實際工作中的操作應變能力。
(4)人際溝通交叉模擬多維度題目為主流
人際溝通能力在審計工作中的重要性是比較突出的,因此在審計署面試中的人際溝通類題目常常與情景模擬相結合,關注考生臨場的溝通能力和情緒穩定性。此類題目的情境一般涉及多個維度的溝通對象,如領導、同事、兄弟單位等都是較常出現的維度。2013年人際溝通能力與自我認知相結合考查了一題,「如果在工作和學習中遇到不好相處的同事或同學,你會怎麼辦?」,而此題之後,部分考生被追問「我們覺得你今天回答得不太誠懇,你怎麼想?」,往往也是因為有的考生在作答中談得比較抽象,考官無法獲取真實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審計署面試中比較傾向於要求考生直觀展現面對矛盾時的處理和應對,而不是陳述「我會怎麼做」,這些都對考生有了更高的要求。
(5)綜合分析隱形考查,能力基礎不可或缺
單純從題面來看,綜合分析能力直接的考查在審計署面試中很少正面出現,數量與其他部門題目有較大差別。由於題目設置多為具體工作中的情境,甚少涉及社會現象或言論,容易給考生「綜合分析不重要」的錯誤印象,如果帶著這種認知進行答題,必然會造成答題表現中能力的缺失。綜合分析能力是理解題目要求、構建答題框架的基礎,公務員尤其是審計署的工作更需要理論知識的指導,沒有此能力作為面試答題的基礎,很容易陷入紙上談兵的情況。所以,重視自身綜合分析能力的提高,並把它運用到其他類型題目的應答中,才能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
(6)專業素質考查如影隨形
審計署系統大部分崗位招聘要求考生具備會計、審計、經濟專業背景,雖然沒有對應的專業考試,但在面試中常常會出現涉及到專業素質的題目,如2013 年真題「在河流污染環境審計中,你如何取證?」以及2010年曾考過的「請談談經營風險及其危害以及在次貸危機中的表現。」因此在面試過程中,考生可通過展示自己的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思維來為面試加分。如可使用以下專業術語及專業名詞,風險評估程序(指注冊會計師為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而實施的程序)、可比性原則(是指要求企業的會計核算按照規定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會計指標應當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人生是各種不同的變故、循環不已的痛苦和歡樂組成的。那種永遠不變的藍天只存在於心靈中間,向現實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
『玖』 國考審計署面試題型有哪些,回答思路是什麼
審計署面試4-5道題目,每題5分鍾,共計20-25分鍾。面試題目以結構化面試為內主,但有些題目是與審計專業容相聯系,結合審計目前的熱點問題,問一下你目前的看法以及你會如何做等問題。答題的時候還是以一般面試答題思路為主,輔助審計專業知識流程,這樣基本就可以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