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臨時工作 » 勞務工和臨時工那個好

勞務工和臨時工那個好

發布時間: 2021-02-18 12:11:35

❶ 外聘工、臨時工、合同工、勞務派遣工、正式工的具體區別是什麼

外聘工基本等同於勞務派遣工(第三方協議)就是和勞務中介公司簽合同,勞動關版系在勞務公司,在派遣到權中石油工作,中石油和勞務公司屬於服務關系
合同工是區別於以前的終身關系員工的,就是在服務期間簽署合同,合同期結束雙方在協商是否再續約
臨時工一般是簽的短期合同或者短期勞務合同1年以內的
正式工,合同工和終生關系員工都屬於正式編制員工

❷ 勞務工和臨時工的區別是

勞務工是有簽勞動合同,出意外有保障。臨時工就是用完就甩的那種

❸ 勞務派遣和臨時工什麼區別

1、勞動合同簽訂方不同

派遣工是派遣公司招錄、培訓後派遣過來的,其勞動合同與派遣公司簽訂;如果用人單位將派遣工移交派遣公司,則派遣公司可以將其派遣其他單位或者解除勞動關系。

臨時工是用人單位自己招錄的,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

2、勞動保障不同

臨時工通常以日薪計酬,也不像正式的勞工能夠享有退休金與每月最低工資的保障,臨時用工不穩定,隨時有可能被解僱,勞動者權益難以維護;不上保險,出了工傷無人負。

派遣工在尚未派遣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3、工資發放

派遣員工的工資也是由派遣公司發的;

臨時工的工資是由用人單位企業發的。

4、工作保障不同

派遣是勞動者首先受雇於勞務派公司,有勞務派遣公司根據與用人單位協議將勞動者派遣至用人單位,勞動者和派遣公司是合同制的固定的勞動關系。

臨時工是用人單位通過自己的途徑招錄的,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合同解除後即失業,工作很不穩定,沒有工作保障。

5、受益歸責不同

《侵權責任法》規定:「派遣員工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臨時工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則全部由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❹ 勞務合同工和臨時工有什麼區別

  • 簽訂合同方式的不同

合同工:工人直接與用人單位簽訂勞版動合同,直接與用人單位發

生勞動關系。權

勞務工:工人與中心簽訂勞動合同,與用人單位簽訂上崗協議,

與用人單位不產生直接的勞動關系。

  • 承擔的風險事務不同

合同工:合同工由於與用人單位直接簽訂的勞動合同,因此用人單位必須承擔用人以後所有各種難以預料的風險,即必須直接面對錄用員工的勞資福利糾紛,還要同時面對諸多政府部門,如勞動、人事、社保、公積金、檔案、戶籍管理部門等等。

勞務工:勞務工與用人單位沒有勞動合同約束,只有崗協議,因此用人單位對不稱職的員工可以隨時退回至中心,由中心重新安排人員上崗,這樣給員工產生一種競爭上崗的壓力。

勞動用工、退工、工資發放等大量事務性操作協調問題統一由中心處理,節約用人單位管理者的時間和精力,真正把用人單位人事部門從日常事務中解脫出來,使其圍繞企業發展的目標專注於人員的選擇、激勵與考核等企業急需解決的人力資源管理問題。

❺ 勞務派遣和臨時工什麼區別拜託了各位 謝謝

1、范圍不同:依法取得《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的勞務派遣單位,應當為被派遣勞動者參加職工養老保險、職工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並與正式員工享受同等待遇。從這邊看,就可以看出,勞務派遣工與臨時工在很大很大的程度方面是不一樣的,現如今的勞務派遣工在薪酬福利方面已經受到了法律的保護,保護勞務派遣工的規章制度也日趨成熟了。

2、涉及對象不同: 此外,勞務派遣涉及三方面當事人勞動者,勞務派遣公司,用人單位;而臨時工只涉及勞動者本身和用人單位。勞務派遣是指派遣機構根據要派單位(即實際用人單位)的要求,與要派單位簽訂派遣協議,將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派往要派單位,受派勞動者在要派單位的指揮和管理下提供勞動,派遣機構從要派單位獲取派遣費,並向派遣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的一種特殊勞動關系。

3、公司不同:勞務派遣工首先得是受雇於我們勞務公司的,由我們勞務派遣公司根據與用人單位協議將勞動者派遣至業務相應的用人單位,勞動者和我們派遣公司是有合同制的固定的勞動關系,而通常所說的臨時工一般只是指用人單位直接招聘的為完成一定量的短期工作的勞務人員,他的權益方面不能夠擁有很大程度上的保障的。

4、隸屬關系不同:勞務派遣是近年我國人才市場化發展的產物,是一種新型的用人方式,可跨地區、跨行業進行操作。人力資源公司依據用人單位(企業)的需求將員工外派到用人單位(企業)工作,人力資源公司分別與用人單位(企業)和外派人員簽訂派遣協議、勞動合同,以規范三方在派遣期間的權利和義務。

在派遣期間,被外派員工雖然是與人力資源公司建立勞動關系,但工作是要受到用人單位(企業)的統一安排和管理,而人力資源公司負責辦理被外派員工的各類用工手續以及發放薪酬等各種人事勞動工作,用人單位(企業)與被外派員工不發生勞動隸屬關系。

❻ 臨時工好,還是正式工好

按照勞動法有關規定,應該沒有臨時工與合同工的區別。但是許多人都是抱著老觀念,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仍然任重而道遠。 這里關鍵是區別勞務關系、勞動關系兩種情況。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是「勞務關系」,那麼,大概就被當成了所謂的「臨時工」,除了「工錢」,不受勞動法保護,沒有社會保障。如果是「勞動關系」,那就受勞動法保護,有社會保障。 認定勞動關系,需要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主體合格;二是雙方存在管理與被管理關系,被管理者向管理者領取報酬;三是勞動者的勞動是用人單位的業務組成部分。 對於這三個條件,第一個沒有大問題,退休人員、學生、未成年人都不是合格主體,很好區別。 第二個,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也是比較容易區別,比如,臨時干點修理工作,那顯然是勞務不是勞動,有特定的某個任務,干一段時間的也是勞務。如果乾的時間比較長,算不算勞務、臨時,應該也容易區別。勞務關系的雙方是平等的;勞動關系是不平等的。 第三個條件,有的業務就難以區分。比如說食堂廚師的勞動以及某些勤雜工的勞動,算不算用人單位的業務組成部分?好像是可以算、也可以不算。某個單位,它可能需要一個食堂、也可能不需要食堂;一個食堂里,它可能需要3人,也可能需要5人。編制內的人,當然可以說是單位的業務組成部分,那麼超編的人呢?就可能會被當做「勞務人員」(或者就叫「臨時工」)了。 這界限不清的條件,還看雙方的約定,如果勞動者表示可以當「勞務工」,那麼用人單位就可以按「臨時工」的報酬標准發給(按照民法的公平原則,臨時工除了不享有「社會保險費」外,基本工資津補貼應該與正式工「勞動者」相同)。但是實際上,哪位「勞務工」不想得到「社會保險費」待遇呢?當「勞務工」是無奈的,不自願的。在公家單位,工資經費往往是財政撥款,單位有嚴格的編制,按編制撥付部分或全部工資,這樣,需要臨時用人時,就出現了不受勞動法保護的「勞務工」(或者說是「臨時工」)。有時通過疏通關系,臨時工也有「轉正」的。 但是企業單位應該說不存在「臨時工」的情況。即使「臨時用工」,也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用工時間。在一個企業,勞動者必須遵守規章制度,歸企業管理,所付出勞動也是企業業務所需。這完全符合勞動關系的三個條件。問題在於許多勞動者不懂得「勞動關系的三個條件」,不知道要求認定「勞動關系」。——不要說一般的勞動者,甚至是有的法律工作人員,也不一定了解「勞動關系的三個條件」。另外,至於用人單位負責人不懂勞動法,那就更普遍了。 法律、正義、真理本身是不會走路的。相信、追求法律、正義、真理的人多了,法律、正義、真理的價值意義才能體現出來。只有很多人都要求解決勞動爭議,勞動法才能彰顯其維護正義的價值。

❼ 臨時工和合同工有什麼不同

臨時工與合同工的區別:

合同工一般是單位招用的正式的員工,需要簽訂勞動合同,單位相應的給他們繳納一定的保險,支付工資,發放福利。

臨時工以完成某項工作為要求,招用的時間可能很短,完事了就走人。基本上沒有待遇的。有時候也會簽訂一個用工合同,但這個與勞動合同是不一樣的。

區別:

1、保險。合同工有,臨時工沒有。

2、工資:合同工高,臨時工說不定低,而且低很多。

3、福利:合同工有,臨時工多數沒有。

如果享受不到同等對待,要看你是不是來公司很久了。如果公司在最開始跟你談,就是說讓你完成某項工作,之後就解除合同讓你走。那麼你就沒有那些待遇了。至多要求公司在此期間給你入一份商業保險。

如果是像合同工一樣招聘你的,那就是公司的問題了,你可以到公司所在地的勞動監察去申訴,聽取仲裁部門人員的意見,採取相應的措施來維護你的合法權益。

總的來說,正式工和臨時工都是合同制的,區別是正式工簽訂勞動合同,公司會有五險一金,工資較高,福利待遇較好;臨時工簽訂勞務合同,公司只發工資,五險一金和福利待遇都由勞務公司負責(相當於包工頭)。區別就是正式工工作穩定工資較高福利優厚,臨時工工作不穩定工資較低福利幾乎沒有。

❽ 請問:企業招聘時所謂的勞務工、正式工、派遣工、合同工、臨時工、固定工、外聘工有何區別

其實勞務工也要簽合同。現在的臨時工也好,勞務工也好,都得通過當地勞內務市場招聘,自容然要簽訂合同了,不簽合同,出了事用人單位也不好處理阿。
既然都是合同工,主要區別在兩點:
1、合同工有長期合同工與短期合同工之分。
2、長期合同工當中,又有企業正式在冊職工,和不在冊職工之分。也就是正式工和臨時工的區別雖然在淡化,但實際上還存在。正式工,工資從企業的工資總額列支,三險一金齊全。而其他方式的員工,保險只能根據當地地方的要求繳納,不會比正式職工齊全。非正式工的工資,從企業勞務費列支。
職工是企業的主人 單位不管做什麼都要為職工著想 簡單點就是單位為職工做了什麼.

❾ 勞務派遣和臨時工的區別有哪些

勞務派遣又稱人力派遣、人才租賃、勞動派遣、勞動力租賃、雇員租賃,是指由勞務派遣機構與派遣勞工訂立勞動合同,把勞動者派向其他用工單位,再由其用工單位向派遣機構支付一筆服務費用的一種用工形式。勞動力給付的事實發生於派遣勞工與要派企業(實際用工單位)之間,要派企業向勞務派遣機構支付服務費,勞務派遣機構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務派遣起源於20世紀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後傳至法國、德國、日本等國。90年代在我國國有企業勞動制度改革中,出現了為安置下崗職工而產生的勞務派遣,可跨地區、跨行業進行。年薪通常為2-3萬。派遣工一般從事的多為低技術含量工作,如保潔員、保安員、營業員等工作,勞動者一旦年老體弱,勞動能力下降,派遣單位就會在勞動合同到期後拒絕與其續簽。
臨時工:泛指在工作場所里非正式僱用的勞工,通常以日薪計酬。也不像正式的勞工能夠享有退休金與每月最低工資的保障。臨時工又分成約聘僱員與人力派遣兩類。聘用臨時工的目的事為了處理短期出現的額外工作,例如因為長工放產假,所以聘臨時工當替工。

臨時工和勞務派遣的區別:只是合同期限不一樣;後者主要是你和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是勞動關系。你的社會保險和公積金都應該由輸出單位為你代扣代繳和繳納。輸入單位為你支付勞務報酬。報酬的多少由雙方公司協商。你和輸入單位之間是勞務關系,會簽訂一份勞務協議。這和你簽訂的勞動合同在內容上是不一樣的,你在輸出期間,要遵守輸入單位的規章制度和管理。

❿ 國企的合同工 協議工 勞務工區別是什麼 那個最好那個最不好

在我國,很多國有企事業單位中,多使用編制來管理人員。國家企事業單位只為兩種:編制人員和非編制人員,而且這兩種人員都是聘用制的。所謂編制人員就是具有國家(人事部門)正式編制的工作人員,其基本工資和地方性補助都是財政撥款的,現在要進入編制都要經過公開招考的。非編制人員就是事業單位自行聘用的(包括臨時工),就像企業聘用一樣,不由財政撥款。
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原有的人員不能承擔現有的工作,因此很多不能入編的人員被聘用,編外人員一般採用人事代理,這是社會趨勢,本無話可說,但是說明白了,編外人員就是社會人,關系不在本單位的人。編制外的人想在單位里得到職務的提升,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你幹得再賣命再好。這些人員享受不到入編人員所應有的待遇和福利,如同「打零工」,因此這樣的人員就叫「編外人員」。
在很多單位,特別是那些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編外人員」大量存在,有些單位的「編外人員」甚至比正式員工還要多。這是社會轉型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特殊現象,起初,這種臨時性的「應急」辦法對於打破計劃經濟遺留下來的用人體制的條條框框、促進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其弊端也越來越明顯地顯現出來。
「編外人員」在政治、經濟上的待遇都不及正式員工,屬於單位里的「二等公民」。一些「編外人員」即使比「正式員工」幹得更好,也享受不到正式員工的相同待遇,這種體制背離了「同工同酬」、「多勞多得」等用工法則;而在管理上,「編外人員」則是「防範對象,所以他們總有一種「低人一等」的感覺,這種客觀上的身份歧視,與公平公正的現代理念相去甚遠。
而實際上,不合理的機制恰恰給單位的管理帶來更多的麻煩。「一視同仁」、「認事不認人」是管理制度的內在要求,可是因為管理對象存在不同的地位、不同的身份,所以管理制度很難得到切實的貫徹實施。比如單位根據自身的經營情況,在需要減員增效的時候,可以隨時對「編外人員」解聘,可是一部分屬於編制內的正式員工還捧著「鐵飯碗」,與單位「同生同死」,要將他們精簡可就沒有那麼簡單。制度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區別施用,既影響員工們的工作積極性,也容易造成他們相互間的情緒對立。
同時,「編外人員」因為缺少歸宿感、安全感、認同感,所以他們不能安心本職工作,經常跳槽,給單位正常工作造成被動;因為「編外人員」具有很強的臨時性,他們往往只注重短期效果,沒有長遠打算,少數人甚至不惜破壞單位的聲譽干一些違規活動。

為什麼稱「正式工」為「固定工」呢?這應該從「編內」與「編外」之外的另一個角度來看待。現在固定工制度轉變為勞動合同制度,「固定工」的說法不存在了,但從所簽訂的勞動合同的期限長短來看,「正式工」也即「固定工」與單位簽訂的是「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而「合同工」與單位簽訂的是「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從而「正式工」成了一般意義上的「固定工」。

「臨時工」,也被叫做「協議工」、「外地工」。「臨時工」就是暫時在單位工作的人員,使用期限不超過一年的臨時性、季節性用工。也有至期延續可能,但要有雙方達成共識的前提。嚴格來講,現在已經不存在「臨時工」這個稱謂了。無論國企、民企統稱員工。目前勞動用工中已逐漸減少這種稱謂,要麼合同工、要麼勞務工,出現勞動糾紛後往往很難界定。他們的合法權益經常受到非法的侵害。

勞務工全稱應該是勞務派遣工,是與由勞動行政部門資質認定,經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勞務型公司簽定勞動合同或勞務合同後向實際用工單位進行勞務輸出,從事勞動服務的一種用工形式,勞動者與勞務型公司建立勞動關系或勞務關系,由勞務型公司按規定發放工資、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與勞務輸入的實際用人單位不發生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只是從事勞動服務。

合同工最好,協議工最不好

熱點內容
鬼片高清畫質。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4:10 瀏覽:650
一家看電影網 發布:2024-08-19 08:57:54 瀏覽:155
韓國大屍度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8:55:58 瀏覽:719
接吻電影的名字美國 發布:2024-08-19 08:41:41 瀏覽:758
韓劇女主高中就懷孕了劇名 發布:2024-08-19 08:00:29 瀏覽:692
藍色頭發電影女主角 發布:2024-08-19 07:51:59 瀏覽:849
台灣電影老師上了學生 發布:2024-08-19 07:36:20 瀏覽:964
兩人吃屎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5:07 瀏覽:450
有裸露下體的大尺度電影嗎 發布:2024-08-19 07:20:50 瀏覽:790
好看的電影在線觀看免費 發布:2024-08-19 06:55:37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