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科員是臨時工嗎
❶ 請問到底什麼叫"臨時工"臨時工與正式工有哪些不同(主要是指機關和事業單位)
好。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關於政府機關內部通常所謂「臨時工」和「正式工」的區分問題。應該講從法律上來說實際上政府內部並不存在所謂的「臨時工」,所有臨時工都是以「勞務派遣合同」的形勢存在的。之所以會有「臨時工」一說,從根本上講是為了與「正式工」有所區分而言,硬要下定義的話,基本上可以說在機關和事業單位上班,而沒有公務員編制或事業編制的人員,不管簽訂的是多長時期的合同,那都叫「編外人員」,就通俗的說法來講,「編外人員」的概念等同於通常所謂「臨時工」。
第二個問題,臨時工和正式工的區別。簡單講,二者之間有嚴重的不平等,不光是不能同工同酬的不平等,而且是人格和地位上的不平等。
1.兩者來源不同。正式工(即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是通過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考試和部隊軍官轉業安置等方式獲取編制而上崗工作,臨時工(編外人員)是通過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以外的考試招考,或者不幹脆通過考試而直接錄用的。
2.兩者不可能同工同酬。在幹活方面,臨時工乾的活是公務員的四倍五倍,拿錢的時候連四分之一五分之一都不到。局外人可能會認為,臨時工都是干沒有技術含量的活,而正式工都是有技術有文化的人,那這樣自然很合理。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這不是勞心者與勞力者的差距,只是身份和地位的差距。論技術含量和文化層次,可以說臨時工遠遠超過公務員,因為大多數公務員都在45歲以上(雖然每年都在招考年輕公務員,但是年輕公務員在機關和事業單位里的總數實在微不足道),連電腦如何使用都不知道,而臨時工多為畢業不久的大學生,精通現代化辦公。有時候,個別公務員甚至連續多日不上班,也不會被扣一分錢獎金,而臨時工如果遲到,都會像企業一樣受到扣獎金的處罰。
3.兩者在身份地位上不平等。在發福利方面,分量都是計算好了的,比如過節福利,每個公務員發一箱(大約4瓶)食用油,則每個臨時工最多隻發一瓶食用油,在這些等級差方面時刻讓公務員體會到優越感。在物品使用方面,有類似周代的「僭越」法則,就是說有些私人物品在輿論上只允許公務員使用,不允許臨時工使用。比如說臨時工如果開車上班,哪怕開的是個很便宜很省油的小車,都會遭受公務員的非議,意思是小小臨時工居然敢開車上班,這是跟身份不對應的行為。此外還有婚姻身份等級方面,臨時工和公務員談戀愛基本上是絕對的笑話,如果雙方執意如此,那在圈子裡也是絕不能被容忍的,臨時工自然不說,連涉事的公務員也會背負罵名。這些跟歷史課本上的奴隸制社會非常相似。
4.兩者之間沒有任何可能實現身份互轉的機制。與私企不同,部分私企的規定是臨時工工作達到一定年限,即可與正式工同工同酬,而在機關事業單位內部此法不通,因為想要成為正式工(獲取編制),除了通過公務員考試或事業單位考試,別無任何辦法。同樣,正式工也不可能成為「臨時工」,因為編制一旦拿到,即告終身享有,是名符其實的「金飯碗」,除非身為領導人員犯重大錯誤為「雙規」,一般的工作不努力或失職都不可能導致失去編制。
❷ 在政府機關里 如果不是公務員是不是意味著是臨時工
樓主,請問你是怎麼進這個單位的,你是考進去的嗎?在政府機關除非你早期的時候考關系轉正式編制的話,那你在這個單位是有編制,你所謂的公務員只是其中一個編制,這個一般叫行政編制,比較有權利的一個編制,又有執法能力的一個編制,而還有一種編制叫做事業編制,事業編制一般是比較沒有權利,估計一般就是屬於公益性的一個編制,也可以說做做內勤之類的,最多就只有監督權,這兩個編制常理是這樣子的,不過要看單位是什麼機構的,一般這兩個編制屬於幹部編制,都是可以你所謂升職的一個編制,還有一個工勤編制,這個工勤編制也是屬於正式的,這個編制一般就是打雜的,雖然他是在編,但是一般他屬於工人編制,這種編制是升不了官的,一輩子都是混日子的,一般當個打字員、駕駛員或者水電工等,現在公車改革了,是會影響駕駛員,如果有單位還需要這類的工勤編制之外,其他單位一般是沒有這類的工勤編制了。還有企業編制,企業編制性質跟工勤編制差不多,但是國企能正式的一般也是這種編制,所以能夠能職位而已,所以這兩類一般是沒辦法陞官的。樓主如果你是臨時工的話,有在政府機關找一個能夠達到你的要求的話,除非這個單位領導很好實行同工同酬或者想辦法給你,接近正式工的待遇,如果每個單位都是一樣,晉升你不是在編的不可能的事情,就那些工勤編制都沒辦法陞官,企業編制還好,如果國企裡面都是企業編制,至少有職位晉升,不過臨時工是不可能的,你做得在好,領導在重視你也是一樣,沒辦法晉升,不信你可以一個個問過去!
❸ 國家機關中,工勤人員、非工勤人員、臨時工,有是區別啊
工勤人員是指在國家公務機關從事非公務工作的工作人員,比如門衛、收發和回清潔衛生工作的答人員,有的單位也包括司機等事業編制的工作人員,也就是不算是公務員編制的工作人員。也包括部分沒有公務員編制,工作行為不具有國家公務機關法律效力的其他非公務員的工作人員。
非工勤人員是指就是不簽協議的打工人員。比如裡面做飯或者開車,只口頭說好了一個月多少錢,什麼協議也沒有簽,也不給交三險,月底給說好的工資.靠的就是誠實。
臨時工是指泛指在工作場所里非正式僱用的勞工,通常以日薪計酬。也不像正式的勞工能夠享有退休金與每月最低工資的保障。臨時工又分成約聘僱員,與人力派遣,這兩類。聘用臨時工目的為處理短期出現的額外工作,例如因為長工放產假,所以聘臨時工當替工。當工作上出亂子時,臨時工都會被首選開除,或稱代罪羔羊。
❹ 機關單位編制的問題,如事業編、公務員和臨時工
公務員
公務員通俗點講就是指在國家機關中工作的正式工作人員(有些單位里一些司機、後勤也屬於機關正式編制工作人員,但是他們屬於機關中的工人,是事業編制,不是公務員)。想成為公務員,現在唯一的途徑就是參加公務員考試。特殊例外的就是,除非你是在國有企業當領導,這樣可以調任到國家機關當領導,自然就變成公務員了。
事業編制
事業單位通俗講就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單位,講雖然是這樣講,但是許多事業單位實際都是以營利為目的。最典型的事業單位就是學校和醫院,人數最多。然後其他許多文藝單位(比如話劇團)、科研機構(比如什麼研究中心、研究所)等。有些單位比較特殊,在不同地方性質可能不一樣。比如房管局、農機局,有些地方這些單位可能是公務員單位,但有些地方可能是事業單位。事業單位現在進人基本也都必須統一面向社會招考招聘了。考試形式和公務員考試差不多,但是可能更靈活一些,不同事業單位因為專業性很強,可能側重要考專業知識,比如醫院招醫生,肯定要考醫學專業知識。 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實際是介於一般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單位之間,但是更偏向公務員單位,工資待遇什麼完全和公務員單位一樣。出現這類單位的原因主要是這些單位不合適直接劃歸為行政機關公務員單位,但是其工作內容又主要是從事行政管理,所以就取個名字叫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他們的人員錄用完全和公務員一樣,統一參加公務員考試。如交警隊、監獄等,基本都是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但是,這類單位也是同樣的單位在不同地方可能性質不一樣,有些地方把他劃歸普通事業單位,有些地方就把他參照公務員。比如社會保險管理中心、公路局等,各地可能性質都不一樣。
臨時工
行政機關里只有兩種編制,一種是公務員編制,一種是工勤人員編制,一般情況下臨時工轉為工勤人員是需要進行考試的,在編人員就是說你和機關是永久性的依存關系,只要你不被辭退或開除就永遠都是這個單位的人,退休後享受單位的退休金和醫療待遇。臨時工不存在往上爬的問,其實工勤人員都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管理者或領導一般都是公務員身份,工勤人員最多也就是管管業務或是幾個其他的工勤人員。工勤人員的工資是財政拔付的,當然也有一些是由單位自己解決的,但是和臨時工完全是兩個概念,臨時的合同到期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行政編制
行政編制實際就是指公務員編制,是公務員就一定是行政編制,反之一樣,二者含義一樣。行政編制主要是編制部門給各單位控制人員的指標,比如某個單位給你20個行政編制,那麼你單位正式人員一般不能超過20個,不夠20個你可以上報人事部門進行公務員招錄,但是很多單位實際都是超編。
事業編制自然就是指在事業單位中正式工作的人員身份,比如教師、醫生,都是事業編制身份。
另外,不管是國家機關還是事業單位,因為工作任務又重,但受編制限制,單位編制內人員已經滿了,不能繼續招人了,那麼很多單位就私自向社會招聘人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臨時工或合同工。這些人的工資由這些私自招的單位自己想辦法解決,財政不管。現在醫院這種現象最為普遍,很多醫生都是沒有正式編制的。
❺ 國家機關臨時工屬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嗎
樓主,你這個行政機會雖然有可能是找財政局撥款,也是吃了國家飯,但是專你不屬於機關屬單位的工作人員,一般機關工作人員都是屬於編制內的,你一般是編制外的,就是說等於幫政府部門做事情而已,需要的話,叫你來做,不需要你的話,就可以叫你走人了,或者把你放在另外一邊,差不多這個意思,估計統一享受什麼待遇,臨時工都沒有,國家以後會有退休金的,也不知道是拿工資百分之幾的工資,但是總之來說臨時工沒有交社保的話,是沒退休金的,你沒待遇提不提是單位領導說得算,就單位評為先進單位多出一個月的工資,單位領導不給也是可以的,是不違規的,就是因為臨時工不是屬於國家單位的工作人員,就是屬於打雜工而已,樓主我已經說得很詳細了,希望你能夠明白!
❻ 機關工勤人員屬於什麼編制
工勤編制人員,通常是指在機關和事業單位內從事駕駛、收發、打字、維修等從事回簡單工種或輔答助工作的人員。從事一些輔助性工作
工勤編制人員一般有所在地區編制辦或其他相關組織根據需要核定、由用人單位報備後找錄用,並由財政統一支付薪酬,但其不同於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不同於公務員是其不能取得相應執法許可權,不能對外執行行政事務,其薪酬和職務規定不適用公務員考核、職級職務等相關規定;不同於事業編制人員,主要是其工資來源於行政撥款,而非自籌資金,從其工作內容看,處於單位從屬性質。
未實行公務員制度前,稱為工人身份、待轉干工作人員;實行公務員制度後,稱之為工勤人員,並向全員聘用演變。
按法來說,那是不可能轉為公務員的,因為那完全就是不同的編制,現在的公務員編制是由中編辦來決定的。但不可否認,的確存在轉化的情況,有用人腐敗情況的存在。
❼ 機關事業單位科員與初工普工的區別
科員是指編制為抄國家幹部襲,國家幹部的晉級路線為辦事員-科員-副科-正科。。。普工,初工為工勤編制,晉級路線為普工-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從福利待遇來講,兩者相差不大,但是科員提拔方面比工勤編制要好很多,工勤只能上到正科就不能再上去了,這也就是我們常常口頭說的幹部編制與工人編制,幹部編制提拔、晉升沒有限制,工人編制提拔、晉升有規定的
❽ 上班時間的公務員都去哪裡了都是臨時工嗎
公務員
公務員通俗點講就是指在國家機關中工作的正式工作人員(有些單位里一些司機、後勤也屬於機關正式編制工作人員,但是他們屬於機關中的工人,是事業編制,不是公務員)。想成為公務員,現在唯一的途徑就是參加公務員考試。特殊例外的就是,除非你是在國有企業當領導,這樣可以調任到國家機關當領導,自然就變成公務員了。
事業編制
事業單位通俗講就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單位,講雖然是這樣講,但是許多事業單位實際都是以營利為目的。最典型的事業單位就是學校和醫院,人數最多。然後其他許多文藝單位(比如話劇團)、科研機構(比如什麼研究中心、研究所)等。有些單位比較特殊,在不同地方性質可能不一樣。比如房管局、農機局,有些地方這些單位可能是公務員單位,但有些地方可能是事業單位。事業單位現在進人基本也都必須統一面向社會招考招聘了。考試形式和公務員考試差不多,但是可能更靈活一些,不同事業單位因為專業性很強,可能側重要考專業知識,比如醫院招醫生,肯定要考醫學專業知識。 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實際是介於一般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單位之間,但是更偏向公務員單位,工資待遇什麼完全和公務員單位一樣。出現這類單位的原因主要是這些單位不合適直接劃歸為行政機關公務員單位,但是其工作內容又主要是從事行政管理,所以就取個名字叫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他們的人員錄用完全和公務員一樣,統一參加公務員考試。如交警隊、監獄等,基本都是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但是,這類單位也是同樣的單位在不同地方可能性質不一樣,有些地方把他劃歸普通事業單位,有些地方就把他參照公務員。比如社會保險管理中心、公路局等,各地可能性質都不一樣。
臨時工
行政機關里只有兩種編制,一種是公務員編制,一種是工勤人員編制,一般情況下臨時工轉為工勤人員是需要進行考試的,在編人員就是說你和機關是永久性的依存關系,只要你不被辭退或開除就永遠都是這個單位的人,退休後享受單位的退休金和醫療待遇。臨時工不存在往上爬的問,其實工勤人員都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管理者或領導一般都是公務員身份,工勤人員最多也就是管管業務或是幾個其他的工勤人員。工勤人員的工資是財政拔付的,當然也有一些是由單位自己解決的,但是和臨時工完全是兩個概念,臨時的合同到期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❾ 公務員與政府職員,政府雇員的區別
1、政府雇員,就是意義上的臨時工,同時具有編制要求。因此單位若要增加臨時工,也需要經過審批,增加臨時工編制後才能聘用。政府雇員若工作優秀,也必須經過政府統一組織的考試才能成為公務員;
2、政府職員,泛指所有在政府機構工作的人員,既有機關編制的公務員,還包括在政府機關工作的駕駛員等服務人員;
3、公務員,特指國家機關有公職的編制內人員。其用於增加政府單位的的財政收入,和輔助職能的行使。
具體區別有以下幾點:
1.晉升空間:公務員晉升空間大,職業崗位多,行政單位事業單位也可從事(只是失去公務員身份);政府職員只能事業單位內晉升,若從事公務員單位走調任程序;政府雇員沒有正式的晉升職務。
2.編制不同:公務員是行政編制,政府職員是事業編制,而政務雇員則無編制。
3.薪酬不同:公務員,低薪高福利,月工資一般幾千元。政府雇員高薪低福利,年薪20到50萬元。
4.工作期限不同:公務員非違法犯罪主動辭職,是長期制,直到退休。國家雇員是聘任制,合同一般1---3年。
(9)機關科員是臨時工嗎擴展閱讀
政府雇員相關規定:
1、政府雇員的實施更重要的原因是2006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公務員法》,對類似「政府雇員」的崗位做出了明確規定:機關根據工作需要,經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對專業性較強的職位和輔助性職位試行聘任制;
2、機關聘任公務員可以參照公務員考試錄用的程序進行公開招聘,也可以從符合條件的人員中直接選聘。機關聘任制公務員應當在規定的編制限額和工資經費限額內進行;
3、現在,「政府雇員」的叫法已經不再准確,今後政府可以根據需要,「按章辦事」地聘用專業人才。由此,一個新的名稱出現了:「聘任制公務員」。
❿ 公務員,事業編,合同工,臨時工有什麼不一樣
走行政路復線的就是公務員,制辦事員-科員-科長-局長。走技術路線的就是事業編,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這兩者都有編制,一般不犯錯會一直幹下去,晉升也有路線,而合同工或者臨時工則需要簽訂合同,三年一簽或者幾年一簽,工資低,地位低,沒有保障,晉升少,壓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