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編輯出版學校園招聘
Ⅰ 北京電視台 2013傳媒大學校園招聘結束了嗎
結束了。10月20就已經定下實習的名單了。
Ⅱ 衛生類事業單位在學校進行校園招聘,錄取後,有編制嗎編制有幾種類型
沒有編。只有通過統一招考的才有編制。考公務員???醫學衛生專業壓根沒公務員崗位可以報考。
Ⅲ 2016年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碩士招應屆生嗎每年招的人多嗎就業怎麼樣呢
樂群南開考研為你解答:肯定招應屆生的,
一、學科簡介
傳播學系的前身是原中文系的本科專業「編輯(出版)學」。該專業創辦於1984年,在國內高校中開辦最早。2001年,文學院增設「廣播電視新聞學」本科專業,也成為傳播學系的一部分。傳播學系有「新聞學」和「傳播學」2個碩士點,2006年獲得「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
二、研究方向
(01)新聞理論與實踐
三、考試科目
(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4)法語或(245)德語
(722)新聞傳播學基礎
(856)新聞學理論與實踐
復試:
新聞傳播學理論與實踐
每個院校專業課的考試科目可能會有變化,而且每年的招生專業也會有變化,所以在選擇報考專業時,一定要去報考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網或者樂群南開考研網查詢該專業最新的考試大綱及招生簡章。
四、參考書目
新聞學
《中國文化史概要》譚家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新聞史新修》吳廷俊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新聞寫作教程》劉明華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現代新聞評論》(第二版)趙振宇著武漢大學出版社
《新聞采訪學新論》羅以澄著武漢大學出版社
《比較新聞傳播學》童兵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新聞理論十講》陳力丹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傳播學教程》(第二版)郭慶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外國新聞傳播史》鄭超然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傳播學
《中國文化史概要》譚家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新聞史新修》吳廷俊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傳播學研究理論與方法》戴元光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廣告學教程》(第二版)倪寧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當代廣播電視概論》陸曄、趙民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
《編輯出版實務與技能》李苓、黃小玲主編四川大學出版社
《新聞理論十講》陳力丹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傳播學教程》(第二版)郭慶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外國新聞傳播史》鄭超然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五、就業前景:
在網路上的「21世紀最具前途的職業調查」中,傳媒記者以較高的認同率位居前十位之列。接受系統的新聞學高等學歷教育無疑是成就「無冕之王」的一條重要路徑。新聞專業於是成為考研的熱門專業之一。目前情況下新聞學研究生的主要就業方向有:高校教師、網路編輯、影視節目製作公司高級編導、線下刊物編輯、企業刊物編輯、記者等傳媒文化方向。
Ⅳ 高等教育出版社每年都校園招聘嗎
高等教育出版社每年一般應該都有校園招聘。
Ⅳ 請問哪些學校招收出版編輯專業的研究生
做雜志社編輯,首先要有專業能力、知識、學歷。至少要有碩士學位,所以要考研專。雜志社編輯考研一屬般可選擇專業是傳播學專業(編輯出版學方向)或漢語言文學專業(編輯與出版方向)。舉例如下。
湖南師范大學傳播學專業2016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研究方向
01 傳播與文化
02 廣告學
03 編輯出版學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7綜合基礎課
④方向01:832傳播與文化
方向02:833廣告學
方向03:834編輯出版學
復試科目、復試參考書
復試筆試科目及參考書目:
方向01:
傳播與文化專題(含媒介競爭論、新聞傳播制度研究);
蕭燕雄主編:《傳播法》,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年。
方向02:
廣告學專題(含廣告策劃);
張金海:《20世紀廣告傳播理論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
方向03:
編輯出版專題(含編輯學、書刊傳播與文化選擇)
李 頻著:《中國出版產業發展白皮書》,科學出版社2009年--2012年。
Ⅵ 編輯出版學可以從事什麼工作 應屆生的工資一般是多少
可以去當出版社當助理編輯啊,要看城市而定,江西南昌的話2000-3000吧(第一年)
Ⅶ 建築工業出版社來學校招土木研究生編輯 前景待遇怎麼樣呢
這個中國建築抄工業出版社也襲算是北京的國企了,現在已經改制好了算是國企。這個出版社2014年我有同學校園招聘進去的,他是本科,進去後基本沒事干,工作是很輕松不加班,周末雙休。但學不到東西,就是混日子,工資低啊只有3000出頭,在北京這樣是不行的。已經跳槽了,現在在一家建築工程公司做現場項目監理,剛進去不久現在就拿5000多了。建議你慎重考慮這出版社錢途不好。碼字不容易,望採納我的回答。
Ⅷ 大學校園招聘:秋招VS春招有何區別
基本上秋招是較來為大型招自聘,公告大概在9、10月出來的,在10月、11月會到學校進行校園宣講的,報名截止在11月底,要求招聘的限制主要集中在院校、專業、學歷、年齡、英語水平等這些條件上的,流程相對復雜。次年3、4月份的春季是補招的時候,一般是以分行為單位招聘,是小型招聘而且很多分行,報名要求會相應的降低,流程也會簡單點的。
Ⅸ 編輯出版學專業招收理科生的高校有哪些
北京市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印刷學院
中國傳媒大學
天津市
南開大學
河北省
河北大學
河北大學工商學院
山西省
山西師范大學
內蒙古
內蒙古民族大學
遼寧省
遼寧大學
吉林省
吉林師范大學
黑龍江省
黑龍江大學
上海市
上海師范大學
江蘇省
南京醫科大學
南京大學
浙江省
浙江萬里學院
浙江工商大學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浙江傳媒學院
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
福建省
漳州師范學院
山東省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山東經濟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
河南省
河南大學
湖北省
武漢理工大學
湖北民族學院
武漢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
湖南省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商學院
湖南商學院北津學院
廣東省
華南師范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廣西省
廣西民族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
四川省
四川大學
雲南省
昆明理工大學
陝西省
陝西師范大學
西北政法大學
西安歐亞學院
青海省
青海師范大學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編輯出版理論知識與技能、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能在書刊出版、新聞宣傳和文化教育部門從事編輯、出版、發行的業務與管理工作及教學與科研的編輯出版學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編輯學、出版與發行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編輯與出版的基本技能訓練,具有社會活動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編輯與出版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
2.掌握市場分析、選題策劃、文字加工、宣傳促銷的知識與方法;
3.具有較強的口頭表達和文字表達能力和初步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
4.了解我國有關編輯與出版市場營銷的方針、政策、法規;
5.了解有關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管理科學、自然科學與技術科學基本知識。
主幹學科:新聞傳播學
主要課程:編輯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出版發行基礎、中國編輯出版史、圖書學、出版美學(含裝幀設計)、書業法律基礎、報刊編輯學、書籍編輯學、出版現代技術、出版社管理、音像電子出版物、版權與圖書外貿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編輯業務實習、出版實習等,一般安排20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相近專業:新聞學、圖書館學 】
Ⅹ 我今年考研,新聞傳播學類的就業情況怎麼樣
新聞傳播學類
廣告學專業
畢業生就業率:83.65%。
學費:4000元--5500元/年。
熱門分科析:當今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新科技創造出的新產品層出不窮,如何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是廣大商家、廠家不得不面對的嚴酷現實。廣告學可謂應運而生,它既是各企業克敵制勝的法寶,也是各媒體賴以生存的根本。世界經濟的大發展,急需有創意的廣告學專門人才。
考生類別:文史類、理工類。
就業前景:主要到新聞媒介廣告部門、廣告公司、市場調查及信息咨詢行業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經營管理、廣告策劃創意和設計製作、市場營銷策劃及市場調查分析工作。
就業分布最多五省市:廣東、北京、上海、福建、浙江.
畢業生就業分布統計:
就業行業或部門 百分率
其他事業單位 12.17%
高等學校 1.14%
科研設計單位 1.14%
中小學及其它教學單位 1.14%
錄取研究生 9.51%
國有企業 11.41%
機關 0.76%
民營及私營企業 25.48%
自主創業 0.38%
三資企業 10.65%
金融單位 1.52%
出國 8.37%
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
畢業生就業率:88.46%。
學費:3500元--5500元/年。
熱門分科析:中國傳媒在未來數十年內將繼續呈蓬勃發展之勢,其中,電視較之報刊、廣播等媒體仍然優勢明顯,雖然即將迎來網際網路的強勁挑戰,但未來的傳媒業,不可能讓某一模式獨占鰲頭。受過廣播電視新聞采訪、寫作、編導、播音、節目主持等方面基本訓練,具有廣播電視節目策劃、編輯、采訪、管理等基本能力的專門人才將大受歡迎。
考生類別:文史類、理工類。
就業前景:主要到廣播電視及其他新聞宣傳部門,從事編輯、采訪、節目主持與管理等工作。
就業分布最多五省市:廣東、四川、北京、福建、上海。
畢業生就業分布統計:
就業行業或部門 百分率
其他事業單位 30.22%
高等學校 3.85%
科研設計單位 0.55%
中小學及其它教學單位 0.55%
錄取研究生 20.33%
國有企業 3.85%
機關 3.85%
民營及私營企業 13.74%
部隊 1.10%
醫療衛生單位 0.28%
三資企業 6.04%
金融單位 1.10%
出國 3.30%
編輯出版學專業
畢業生就業率:97.84%。
學費:4000元--5000元/年。
熱門分科析:目前,編輯出版行業是我國各行業中效益較好的行業之一,而且,隨著改革的深入發展,編輯出版也將由傳統的書、報、刊(紙質)出版全面發展為音像、電子出版等,新型的編輯出版人才還應對版權和圖書外貿等有著深入的了解。我國已加入世貿組織,整個編輯出版行業仍平穩地向前發展,優秀的編輯出版人才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考生類別:文史類、理工類。
就業前景:主要到書刊出版、新聞宣傳和文化教育部門,從事編輯、出版、發行的業務與管理工作。
就業分布最多五省市:北京、廣東、天津、吉林、上海。
畢業生就業分布統計:
就業行業或部門 百分率
其他事業單位 26.62%
高等學校 7.19%
科研設計單位 12.04%
中小學及其它教學單位 12.23%
錄取研究生 28.06%
國有企業 9.35%
機關 1.44%
民營及私營企業 5.04%
部隊 2.16%
醫療衛生單位 0.28%
三資企業 2.16%
金融單位 0.72%
出國 2.88%
註:本專業的各方向及就業率分別是:編輯學92.11%、圖書出版發行學93.26%。
隨著信息革命席捲全球,傳媒業成為一個新興產業。據《2007年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中國傳媒產業2006年的總產值約為4236.56億元,比2005年增長了32.1%,已成為我國第四大支柱產業。傳媒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為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Q吧) 敞開了就業的大門。中華英才網2007年4月發布的「十大熱門行業排行榜」顯示,媒體出版/文化傳播行業已成為我國熱門行業新秀,作為我國傳媒市場的新生一代,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極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形勢普遍看好。
容我插兩句:這是老信息了,從去年看的傳媒就業狀況來看,媒體就業在走下坡路。
傳媒業:「正規軍」PK「特種部隊」
傳媒業對人才的吸納不拘一格,無論是新聞傳播學專業出身的「正規軍」,還是非新聞傳播學專業的「特種部隊」,都在傳媒業的舞台上各顯神通,大展身手。但具體來說,他們之間仍有一些不同。
一般而言,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的就業方向具有較為明顯的傾向性,多數研究生的就業去向是大中型媒體集團、企事業單位宣傳部門(負責市場公關宣傳、編輯刊物等);而非新聞傳播學專業的研究生雖然沒有完善的新聞傳播理論知識體系、媒體實踐經驗,但他們在本學科領域內的精深專業知識是敲開新聞媒體行業大門的敲門磚。越來越多的新聞媒體在招聘時要求應聘者具有多學科背景或者某一方面的專業深度,但文字表達能力仍是基本要求。
通過對智聯招聘網站上21家傳媒行業的招聘事項的分析不難發現:
4家行業報(如《中國電子報》、《中國計算機世界報》)對應聘者的一般要求是,對媒體所在行業領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應聘行業媒體時,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完善的媒體技能有優勢,而非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的優勢在於其本專業領域的專業知識,若二者能取長補短,則最好不過。
新聞媒體對記者/編輯崗位的一般要求是,具有扎實的文字功底與較強的溝通能力,這既是專業要求,也是基本的職業素養,所以在應聘時,那些自身能力的證明(如發表的文章、社會實踐經歷、面試的良好表現)尤為重要。地域性媒體(如都市報、縣市級電視台)單位招聘時,一般會優先考慮生源為本地的應聘者,這樣能更好地發揮員工的地利人和優勢。
在所調查的15家報業電視台中,傳統職位(如記者/編輯、廣告發行人員)與非傳統職位(如媒介經理、管理等)的需求比例大約為5∶2。由此可見,隨著媒介產業屬性的日漸突出,媒體的校園招聘已不再局限於傳統崗位,對經營管理、法律、會計和計算機方面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對應聘者數字化技術的操作能力要求也提高了(如數據分析軟體SPSS)。這些變化一方面對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也為非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提供了更多機遇。
盡管如此,作為文化產業,對信息資源的採集與整合能力永遠是新聞媒體從業人員的核心競爭力,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在其他專業研究生的挑戰下,應著意打造的能力也在於此。此外,提高使用新媒體技術的能力,以及對某一行業有較深入的關注,都會對新聞專業研究生在求職時有所幫助。
主流就業去向
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的就業去向有很多種,整體而言,目前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的就業去向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 傳統媒體
目前傳統紙質媒體和廣播電視媒體是我國傳媒市場的中流砥柱,擔當著「群眾喉舌、新聞宣傳」的主流角色,是新聞專業畢業生首選的就業去向。傳統媒體的類型多樣,不同的傳統媒體對人才也會有不同的要求。
報業
2006年我國共出版各類報紙1938種,擁有報業集團39家,彼此之間競爭激烈,人才需求量極大,南方報業集團、廣州日報報業集團都舉辦過大型招聘會招兵買馬。電子媒介強大的時效性迫使報紙媒體充分發揮深度報道的優勢,著力於調查性報道和分析性報道,因而對應聘者也提出了更有針對性的要求。例如《經濟觀察報》要聞部招聘記者要求:「具備良好的新聞敏感和采訪突破能力,具有較強的文字功底;具有宏觀經濟與政策、區域經濟和調查性報道經驗者優先。」
依據事業化程度強弱以及企業化經營運作的成熟度,可簡略地把報業依次分為高端黨報、機關報、行業報、品牌度高的報業集團、各地都市報。
高端黨報如《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每年的校園招聘名額有限,適合於重視身份認同、希望工作穩定的名校研究生。
行業報紙例如一些國家部門的機關報紙,其待遇有高有低,與所在行業的關聯度較大。對某一行業有濃厚興趣的研究生,可考慮加入。
插嘴:首先是文字功底要好,很多報社更喜歡中文系學漢語言的學生;其次就是實際編輯寫作經驗,最好多多實習,報社看簡歷很注重看個人經歷,沒有媒體願意養一個菜鳥。
總體來看,事業單位化的媒體雖然其待遇與地位有保證,但對於有新聞理想與事業追求的研究生來說,並不一定是最優選擇,尚需結合自身情況酌情考慮。
具有全國知名度的報業集團,其待遇優厚(如《南方傳媒》與《廣州日報》的錄用者一般能在3年內達到年薪10萬左右),且具有較大的事業成長空間,當然由於名額有限,競爭程度非常激烈。如南方傳媒2008年的校園招聘,據筆者了解,僅北京地區就有數千人投簡歷,有筆試機會者只有數百人,而真正錄取才幾十人。
容我說兩句:你們知道在沿海城市媒體就業有多難么?有的報社專門要英語專8的碩士畢業生。。。新聞學的學生算什麼呢?
其他區域性報業集團的待遇一般處於所在城市薪資的中上水平,尤其是一些在當地市場處於壟斷地位的都市報(如鄭州《大河報》、四川《成都商報》、湖北《楚天都市報》),其待遇也比較可觀。
應聘報業方向的研究生應發揮自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各種信息渠道了解招聘信息,而且應提前做好准備(實習經歷、發表的新聞作品都會有所幫助)。多數報紙偏重於招收有知名報社實習經驗且發表了一定新聞作品的應聘者。
廣播電視業
據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統計,我國廣播電視從業人員數量的年增長率約為4%,預計2010年廣電從業人員比2006年增長10萬人左右,電台和電視台的工作崗位一般有節目編導、記者、主持人、製片人等。作為市場佔有率最大的傳播媒介,廣播電視節目具有很強的社會性,要求從業者能夠深入社會方方面面,熟悉節目的策劃和製作流程,具備較強的交際能力,善於同聽眾、觀眾交流溝通。
目前廣播電視業多採取市場化運作,每年都要引進大量的人才。雖然各電視台招聘人數眾多,但一般待遇較低,有較長的項目實習期,因此實踐競爭壓力比較大。適合真正對廣播電視業有熱情,並且在制播技術上有突出能力的研究生加入。
如果對廣播電視業一貫有熱情,建議在報考院校時有所選擇,例如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在廣播電視界的地位不容置疑,其廣泛的業界人才網路以及固有的學科設置為個人投身廣電業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男生(沒說女生不可以哦~)可以在有條件的前提下練習攝像機的操作,照相技術也要具備,還有一些編輯軟體,這些會為你加分。
期刊業
期刊媒體強調個性,市場定位「窄眾化」,針對性強,一般要求記者、編輯兼具某一領域的專門知識,同時有較強的文字表達力。相比573家出版社,1037種報紙,我國擁有9468種期刊的期刊業,無疑是吸納新聞傳播學人才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我國的期刊分多種類別,其中自然科學、技術類有4713種,哲學、社會科學類有2339種,綜合類有479種,文化、教育類有1175種,文學、藝術類有613種,期刊業的繁榮發展,每年需增加數十萬采編人員。時政類、財經類、時尚類雜志是我國雜志業的主流,此類雜志長期需要一批擁有專業知識背景的記者和具備強烈個人風格的編輯來形成雜志風格,參與市場競爭。
總的來說,傳統媒體,尤其是以中央電視台、新華社、《人民日報》、《羊城晚報》等為代表的「大牌」媒體,在人才引進上有嚴格的標准和要求:應聘者的學歷一般在碩士或碩士以上;不僅要求應聘者「采、寫、編、評」等新聞專業素質過硬,更要具備法律、財經、科技等其他專業知識背景以適應受眾需求分化的趨勢;同時還要有深刻的分析能力和強大的策劃能力,以獨特的視角和觀點來評論新聞、傳播信息。
就業秘笈:在讀研期間,廣泛涉獵其他專業學科,可選修一些實用性、專業性較強的課程(如市場營銷、產業研究等),加強自身的知識儲備,將自己打造為復合型人才;同時盡可能進入強勢媒體實習,有質量的實習經歷不僅會使你得到應聘部門的賞識,也會打開你的視野,使你認清自己在媒體行業中的優勢和劣勢,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揚長補短
(二)新媒體
新媒體的「新」主要是相對傳統媒體而言的,包括網路媒體與其他新媒體(如手機報、手機電視、移動電視等)。
相比傳統媒體,以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為依託的新媒體,在信息時代是最具潛力的朝陽行業之一。據《中華新聞報》報道,2006年中國網路經濟市場為336億元,以騰訊、網易、新浪、TOM以及搜狐為代表的大型綜合類門戶網站,目前已佔中國網路經濟市場份額中的28%。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更新,網路媒體處在「發展進行時」,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正因如此,網路媒體行業急需大批通曉媒體和網路知識、富有創造力的人才來開拓市場,在遠未飽和的市場上搶灘登陸,打造未來數字時代的「傳媒航母」。此外,作為朝陽產業,新媒體行業更需要市場高手來策劃有效消費,因此媒介經營管理方面的人才也大受歡迎。
由於沒有傳統路徑制約,網路媒體更傾向於「企業化運作」。目前,網路媒體產業的發展遵循「創意產業」的規律,廣告經營人才也很適合投身網路媒體。網路媒體不像報紙期刊業「求精求專」的用人需求,其對個人的經營意識與創新精神方面要求更高。
就業秘笈:讀研期間,可多讀媒介經營管理、傳媒市場營銷方面的書籍,關注產業新聞,了解國內外傳媒市場的運作規律。學習一些網站製作技巧以及相關的技術軟體也非常必要。
此外,在學習與實踐期間,注重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與市場嗅覺很重要。相對於傳統媒體,新媒體的用人標准明顯不同,其需求的專業方向也相對廣泛。
(三)廣告公司
在產品同質化的時代,品牌競爭理念為人熟知。為了能在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商家對廣告的投入從不吝嗇。廣告業因此被稱為21世紀最具「錢」景的行業之一。據國家工商總局統計,2006年底全國廣告經營額達1573億元,北京廣告行業平均月薪為5560元,廣州和上海分別為5470元和5210元,屬於高薪行業。目前這個行業需要的是具備現代藝術、廣告學、新聞學、傳播學素質並在這些專業領域擁有豐富經驗和一技之長的人才,以及在電視、廣播、報紙等擁有一定經驗和人脈的從業者。擁有較強創意策劃能力,能夠很好領會客戶要求,有團隊精神,敬業奉獻、思維敏捷的新人在該行業會很快脫穎而出。
就業秘笈:要想得到知名廣告公司的入場券,你需要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綿綿不絕的創意想法以及專業的審美眼光,這些可以通過大量接觸和欣賞不同的廣告作品、參觀各種藝術文化展覽的方式來培養。此外,媒體實習的經歷可以積累一定的業界經驗和人脈資源。
廣告公司高強度的工作,對於快速獲取專業技能與積累業界經驗是有所幫助的。總體來看,廣告公司適合有優秀創意能力以及有此方向強烈的事業進取心的研究生。進入此行業的研究生,最好具備足夠的興趣與個人特長。
(四)媒介研究公司
媒介研究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利用先進的研究手段,通過定性和定量的測量方法,為政府監管機構、全國各級電視台、電台、國內外的廣告主、廣告公司以及相關機構提供與媒體相關的深度研究和相應的各種咨詢服務。目前我國該行業中的佼佼者有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VSC-SOFRES MEDIA,簡稱CSM),該公司致力於電視收視率市場研究,為傳媒行業提供可信的、不間斷的電視觀眾調查服務,已成為中國規模最大、最具權威的收視率調查專業公司。隨著我國傳媒行業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媒介研究公司應運而生,媒介研究人才也因此走俏。
尼爾森媒介調查公司是國外知名的媒介調查公司,而網路媒體研究公司艾瑞在業界的專業地位也不容小覷。一般來說,媒介調查公司對應聘者的軟體技能以及行業研究能力有較高要求。
總體來看,媒介調查公司是相對不錯的就業入口,但若想在咨詢業有進一步的發展,應注意積累業界經驗,注重培養自己的洞察力與完善的知識儲備。外企對應聘者的英語能力要求較高,這也是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生應該注意的地方。
就業秘笈:在讀研期間,可跟隨研究傳播學研究方法、受眾分析等領域的導師參加一些科研項目,掌握各種定性、定量的媒介研究方法,學習SPSS等統計分析軟體的操作,培養媒介研究思維方式。
(五)政府部門
政府部門的工作崗位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公務員報考者。新聞傳播學研究生主要傾向於去新聞出版局、廣電局及其他各級政府機關的宣傳部、新聞研究中心、文化交流部、信息部等重要部門,從事對報刊和音像圖書出版、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的管理,以及新聞、信息宣傳策劃及公文稿件撰寫等工作。
就業秘笈:公務員考試是進入政府部門工作的第一道門檻。要想取得好成績,應該在課余時間多關注國家的發展動態和國際政治形勢,認真准備國家公務員行政能力測試和申論考試。此外,還應了解報考部門的工作性質,為復試做好准備。公務員考試的競爭日趨激烈,不應將其作為自己的唯一職業理想。
熱門職位點擊
1、時尚雜志編輯
如果你看過電影《穿PRADA的惡魔》,那你一定會對梅麗爾?斯特里普飾演的魔鬼總編米蘭達記憶深刻。這位時尚雜志的女總編衣著光鮮,品位不凡,在上流社會中如魚得水,引領時尚潮流。當下我國出版行業風起雲涌,以《時尚》、《瑞麗》、《男人裝》為代表的時尚暢銷雜志受到萬眾矚目,新的時尚刊物也紛紛加入競爭。可以預見,時尚雜志編輯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趨勢也會持續上升。
2、出版策劃編輯 (我嚮往的啊~~~)
於丹的《論語心得》首次發行即創下近百萬冊的銷售紀錄;郭敬明的最新小說《悲傷逆流成河》首印量高達866666套;《細節決定成敗》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再版16次;名不見經傳的網路小說《明朝那些事兒》,出版不到一年,發行量已達20萬冊……這些圖書銷售排行榜上的頭版頭條,與出版策劃編輯在出版發行環節的創意策劃工作分不開。2006年全國共新出版圖書128578種,能夠打造暢銷書的出版策劃編輯,自然成為我國出版業中最受歡迎的人才。
3、廣告策劃人
有人說:廣告做得好,石頭也能賣出鑽石的價錢。此話雖有吹捧虛假廣告的嫌疑,卻道出了廣告策劃的重要性。高質量的廣告作品需要高質量的廣告人才,然而廣告業作為一個靠智力打天下的產業,卻面臨人才缺乏的瓶頸,具有整合營銷、傳播、策劃的復合型廣告策劃人才更是緊缺。尤其是2006年允許外資廣告公司全資進入我國後,像麥肯、WPP 這些世界級大廣告公司登陸中國後大力招募本土人才,高層次的廣告策劃人更是搶手。廣告也因此被稱為最有「錢」途的行業。據智聯招聘網的網上求職者的薪酬統計,優秀的廣告策劃人年薪平均在35萬左右。
4、體育記者
2008年北京奧運盛宴的臨近,無時無刻不在挑動著中國傳媒業的神經。據相關管理部門統計,采訪北京奧運會的國內外媒體將盛況空前,預計新聞記者人數多達24萬人,將比參賽隊員多出近萬人,超過歷屆奧運會。同時國家體育總局表示,中國的體育事業在奧運會的帶動下將有一個持續的發展期。由此我們可以肯定,未來幾年之內,體育記者將成為中國媒體行業中風頭最健的職業之一。
5、 新聞發言人
S ARS、禽流感、松花江水污染……在一系列的公共危機事件中,新聞發言人這一職業逐漸被大眾接受。新聞發言人是官方的代表,一個成功的新聞發言人能夠在突發事件中准確無誤地表明立場,維護政府或企業的公眾形象。目前我國政府已建立完備的新聞發言人制度,部分大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醫院、學校、金融機構的新聞發言人制度也正在籌備中。主攻公共關系、新聞業務、傳播實務的傳播學研究生在該領域將極受青睞
以上來自各方網路資源,如有錯誤請指正,小人感激不盡,在此拜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