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五大银行的薪资待遇到底有多好
17家银行晒出**工资单!同是银行人,差距咋这么大? 2017年05月09日
近日,中国17家银行**工资单被披露……从披露的17家银行年报来看,相比2015年,2016年这17家银行的员工共减少了8540名,减幅仅有0.39%,非常有限。而薪酬则是有增无减,上述17家银行去年员工薪酬总支出达到2020.8亿元,上升0.7%。2016年“**好雇主”的头名被招行夺得,平均年薪上涨近10万,人均年薪达到45.14万元,成功取代2015年的平安银行。

随后是锦龙证券、国海证券、兴业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证券、广发证券、西南证券、国信证券,这几家券商人均薪酬都在50万元以上。而**的是华安证券,人均薪酬为19.56万元。
声明丨本文由高顿ACCA转载发布,内容来自自:21世纪经济报道。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高顿ACCA”(gaonacca)。
❷ 建行待遇真的是四大行中最好的吗
是相对比较好的
个人比较建议在建设银行办理业务
❸ 四大行待遇排名
四大国有银行待遇排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工行都是高版学历员工但是大部分都是从底层做起的,工资每年都在涨,还有奖金年终奖等各项福利,每个城市地区的工资有点差异,普通职员平均月收入6900左右,柜员的工资在5100左右,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工资在10000左右,客户经理的工资在7300底薪加奖金2400多大概1万多元。工权行的员工能学到的东西比较多,压力也不大,发展前景比较好,在四大国有银行待遇排名里面排第一,各项奖金齐全还有住房公积金。
四大国有银行待遇排名,其中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一,银行业务量大奖金多发展前景都是很不错的。
❹ 四大银行进哪个比较好呢,发展+待遇
到底是去五大国有银行好呢,还是去商业银行更有发展前景?其实,这要取决你个人的自身情况、对自己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去决定,这并不一定说哪个好或者不好的。总的一句话就是你自己的人生规划是否思考清楚了。
在报考五大银行或者商业银行时,很多考生都会纠结于是省分行还是市分行,其实,前期入职的都是在其支行,省行、总行木有那么多岗位的,管理培训生更是轮岗积累工作经验,说的好听就是什么都懂,说的不好听,你就是什么都会干,而且不分你是本科还是硕士,基本到银行都要先做柜台,后面就得看个人机遇了,说不定哪天就转为营销岗(客户经理)。
应届生对于银行这个职业会不知如何取决,是因为其内部的工作发展流程不熟悉,下面为大家说一说,好让大家有个大致的了解。
首先,银行柜员岗,在初期接触业务层面的区别。大行的特点在于主动找上门的客户多,所以你的主要精力会放在做业务上,会了解很多业务是怎么回事,怎么做的;而小行相对找上门的客户少,主要精力是用在营销上,如何取悦大叔大妈,所谓沟通营销能力。营销是基于你对客户需求和解决问题方法的了解基础上,才能做好,不是光靠一张嘴就能把客户忽悠来的。
其次,在大小行职业发展路径上,很多人也有个误区,认为大行爬的慢一些,小行爬的快一些,这个观念也不太准确。准确地说应该是:大行获得晋升的几率小一些,小行几率大一些。这个区别在于,如果你没有出类拔萃的本领或者背景,不管大行小行,你都有可能爬不上去。小行也不是说你熬够年头就能上去的,同样需要背景、业绩和机遇。
有人说什么大行关系户多层级森严,我只能说你太不了解所谓“小行”了,尤其是中信根本不能算小行,其国企色彩丝毫不会亚于农行。
如果从级别上说,大行始终是高出小行一级。在大行干到5年以上,如果成长的还可以,作为一个业务骨干,跳到小行做个中层管理者的例子非常多。但是到了小行,其实一样是要一点点往上爬,区别是你往外跳的时候可没有什么优势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❺ 除了四大行,哪家银行待遇比较好
四大行只有工行和建好待遇才好,其他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待遇也很高,尤其农村信用社这种不上市的公司,待遇最好。满意请采纳回答!
❻ 四大国有银行哪个福利待遇好
目前看来四大国有银行可能中国建设银行福利待遇要好。因为全国房地产的不断开发,建行放贷始终走在前例,所以说建行的福利待遇会最好。
❼ 哪个银行的待遇最好
银行的待遇由四部分组成:基础工资+福利+补贴+绩效奖金
1、基础工资:银行的基础工资是根据不同的员工职级来发放的,分成不同的档次,比如我们银行分成10个职级,据说工行是25级,每个职级对应不同的基础工资。刚进银行的人通常是最低职级,基础工资最低,我第一年的基础工资是两千多一点,如果银行经营业绩好,基础工资每年会有5%左右的涨幅.
2、福利:
(1)五险一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这部分是从基础工资里扣除的,大概会扣掉基础工资的20%。其中住房公积金比较划算,假如你自己每个月扣500元,那么单位相应的会在你的公积金账户里存500元,相当于你一个月有1000元的住房公积金,买房的时候大有用处。
(2)节日慰问金:一般是发放超市的购物卡,五一、国庆、春节的时候发放,每次几百到一千不等。
3、补贴:交通补贴每月500—2000多不等,职位越高越多,客户经理700左右;通讯补贴每月100—500不等。中餐补贴每月300左右;住房补贴,每个月1500左右,不过马上要取消了。
4、绩效奖金:
(1)季度奖,两三千块;
(2)年终奖,一万多。
(3)销售奖金,就是平时销售各种银行产品的奖励,因人而异,差异较大,有些比较厉害的客户经理一年单销售奖励就可以拿到5万多,做柜台的就会比较少。
(4)绩效奖金跟每个网点的经营业绩紧密相关。
综合以上四项,一般银行员工,也就是柜员和客户经理,待遇在4万—10万不等。在不同的城市有不小的差异,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应该有10万以上,而偏远城市的话大概也就4到5万。现在的银行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经营目标是最大化的为股东创造利润,会计制度比较规范,员工的工资待遇应该来说是大不如从前,在每个城市也只能算是中等偏上一点。
一、中国农业银行
1待遇★★★☆
2稳定★★★★
3发展★★
4薪酬福利:
转正后6500/月,房补1500左右,软件开发部的会更高,不过一线职工的待遇较差。转正前可能只能拿到2000-3000,转正后就会有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年终奖金+各种过节费。当然不同城市具体数目会有差异。
5职业发展:
农行是升一级相当于企业升3级,所以难跳,而且竞争大,关系多。农总清华北大的很多
6工作舒适度:
在同等的薪酬下,农行的工作强度最低,工作压力最小,所以一直都被人戏称在农行工作有养老的嫌疑。至于好与不好都是见仁见智,喜欢悠闲生活不喜欢承受高压的人不妨考虑一下。
二、中国建设银行
建行据说不同支行待遇相差还是比较大的,有句顺口溜叫“国宝一二五,分行营业部”。就是指建行效益比较好的是国际业务部,宝山支行,第一支行,第二支行,第五支行和分行营业部。
1待遇★★★☆
2稳定★★★★
3发展★★★
4薪酬福利:
这几年建行的发展很快,收益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员工的高收入。尽管建行的工资比不上四大之类的,但是奖金还是一笔蛮可观的收入。
5职业发展:
建行会保障你退休后的生活,还有买房和租房的补助,所以你不需要为了房子拼死拼活,退休之后建行给你的钱足够你幸福安闲。建行并不会看重你是否名校出身,入职之后的发展还是要看个人能力。
6工作舒适度:
在建行工作不需要加班,会有很多业余时间,这一点,对很多女生尤其具有吸引力。而且空余的时间你可以用来学习以自我增值,工作满5年的话建行有可能送你出去读书。而银行的工作环境,因为很多都需要直接面对客户,所以都非常讲究,肯定可以保证你舒舒服服地坐在有空调的凉快的办公室里,也有易于调配的公车。
三、中国工商银行
作为街头巷尾都能见到的银行,工商银行员工的待遇却同其规模成反比。基本公认为银行中收入最低的银行,不过由于业务比较全,能学到比较多,压力也不大。而且待遇低低人员流动比较大,升职快,发展比较好。
1待遇★
2稳定★★★★★
3发展★★★★★
4薪酬福利:
工商银行以前工资低几乎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月工资5000(税前)左右加年终奖金,在四大中银行中最差。而且非常多工商银行的员工反映,工商银行职工工资分配极其不合理:没有具体模式;不按工龄只按岗位定薪;行长等高级岗位与底层员工的工资差距非常大。工商银行在对员工的薪酬福利这方面真的是让人不敢苟同。但是最近有工资改革的苗头,所以前路还是非常光明,据说改革后的北京地区做柜台的也拿到了将近8万的年薪。
5职业发展:
虽然说工行的薪资不高,但是这里绝对是一个学习的平台,有心人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为你跳槽到外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增加了有力的筹码。不过工行的对流程的控制特别严格,所以有时候你要费些精力来给领导写请示。
6工作舒适度:
工作时间跟部门有关,有些部门上班时间比较忙但不需要加班,有些部门忙起来需要天天加班,而且加班费还不是太可观也不是那么容易拿到,因为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所以基本上你可以把它看作是无偿加班。
四、中国银行
同工商银行一样,中国银行具有比较完善的培训体制,而且做外币业务方面中国银行具有一定优势。根据楼主所获得的信息,中国银行某支行工作一年的校友待遇平均每月5000左右
1待遇★★★
2稳定★★★★★
3发展★★★★
4薪酬福利:
广州地区:第一年工资很少:本科生税前2500左右,税后不到2000;硕士生转正前比本科生高300-400,不过3个月后可以转正,转正后会好很多,而本科要1年后才能转正。另外中行有较好的住房政策,如果你想在中行常干的,开始工作就可以有一套比较好的住房。
5职业发展:
中国银行是银行业中非常重视人才的银行,很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员工能学习到很多银行的知识,并且也有内部从支行升总行的机会。
6工作舒适度:
正常的工作时间。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以当年所在省份官方发布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