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壹』 教师招聘考试内容:公共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测验两部分。请问具体什么内容,教育学和心理学吗
教师招聘考试形式为公共科目+专业知识。
1、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内容包含:教育版学、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教育法权律法规、新课改等内容。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并不相同,心理学通常成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简称为教心。
2、专业学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考核学科基础知识,另外一部分考核教学知识,即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教师招聘考试全国没有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部分省份实行全省统一考试,但是大部分省份还是由当地区县教育局根据当地区县各学校招聘老师人员进行汇总,然后由教育局统一组织招聘考试,具体要以考试公告为准。
(1)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扩展阅读:
教师入编考试又称教师招聘考试,简称招教,是由县或者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竞争上岗考试。考试内容一般为教育理论,即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新课程改革等和专业知识两大科,个别地区会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及时事政治等。具体要看报考地区的招聘简章。
招教考试时间:
国家自实施凡进必考制度以来,招教考试在全国各个地区每年都有。一般从二三月份各地市就陆续开始考试,六月份到九月份为集中考试时间。
『贰』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感觉好难,为什么
这里可以用教育心理学里的同化和顺应来解释下这个问题,顺便也让大家能区分与理解同化与顺应。“同化”和“顺应”是皮亚杰提出来的,同化指的是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指的是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是外部环境的有关信息,学习教育学可以看做是一个同化过程,教育学的知识一般看都能看懂,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知识“量地积累”,只要把它完全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就行了,说白了识记住就行了,不需要我们去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是对原有认知结构“量”的扩充。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就可以看做是一个顺应的过程,心理学中由很多概念和我们平时生活中用的完全不是一个意思,比如,我们平时经常形容一个人很优雅很有魅力时会说:“他很有气质哦!”这个“气质”往往指的是言谈举止,风度等外在的表现,而非心理学的“气质”。“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在人的行为中所表现出的典型而又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综合。气质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或秉性。因此,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的学习时需要我们改变原有认知结构的,要不新的概念学习不了,从某种意义上讲,顺应可以看做是“质的改变”。
『叁』 教师招聘考试要考的内容貌似涉及很多,听说要考教育学心理学还考教育心理学 教育法律法规等是吗
教师招聘考试的内容分清层次的,其实内容不多。而笼统讲的,不但多而且乱。教师招聘,前提是具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员。要是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也归入教师招聘去理解,那考的内容就不止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师德准则和规范,还要通过等级普通话考试、专业考试、教育实践考试(说课)、面试等环节和内容。所以,教师招聘,通常分两个阶段:一是教师资格考试阶段;二才是教师招聘阶段。
教师资格考试阶段,是取得教师教学能力的证明,是教师招聘的“门票”。要考各层次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比如大学教师资格,要考高校教育学、高校心理学,普通话等级考试,说课或教育实践考试,面试。中学教师资格,要考中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心理学、普通话等级、教育实践能力、面试。小学教师资格、幼师教师资格等,都各有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等级、教学能力测试、面试等不同层次的考试要求。且所获资格,不能混用。
教师招聘阶段,是在取得教师资格考试人群中,再择优录取对应教师层次、岗位、专业的科任教师。这样,在教师招聘中,就不是貌似问题,而是根据教师层次(大学、中学、小学、幼师),岗位和专业课程要求,细分出各层次教师的招聘考试内容。这样,教师招聘考试内容,就是一个专业招聘系列内容。不同的教学岗位(专业),有不同的招聘考试内容。具体的教师招聘考试内容,会公布在各地的“人事考试网”上。
『肆』 求推荐教师招聘题库APP 包含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职业道德 等五块内容
这个暂时没有的,因为现在基本都趋向于国考了,不在单独的考教育学或者心理学了,不过有些省市还没有统考呢。所以有教育学和心理学,你首先要确定下,你所在省市是统考还是省考。目前这类型的App没有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