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教师 » 教师招聘经典实验

教师招聘经典实验

发布时间: 2021-01-20 10:13:17

❶ 2017山东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考的实验有哪些

一、格赛尔: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格赛尔“成熟势力说”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的爬梯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

被试者是一对出生才 46 周的同卵双生子 A 和 B。格塞尔先让 A 每天进行 10 分钟的爬梯训练, B 则不进行此种训练。 6 周后, A 爬 5
级梯只需 26 秒,而 B 却需 45 秒。从第7 周开始,格塞尔对 B 连续进行两周爬梯训练,结果 B 反而超过了 A,只要 10 秒钟就爬上了 5
级梯。格塞尔据此提出了个体发展是由成熟因素决定的。

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即支持了个体身心发展动因中的内发论的观点,并且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二、吉布森、沃克:视崖实验

视崖是用来评估婴儿深度知觉的一种能够产生深度幻觉的平台式装臵。

吉布森和沃克首创的视觉悬崖是测量婴儿距离(深度)知觉最常用的工具。

该实验装臵的中央有一个能容纳会爬儿童的平台,平台两边覆盖着厚玻璃。平台两边厚玻璃上铺着黑白相间的格子布料,一边布料与玻璃贴紧,形成“浅滩”,而另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相隔数尺距离,造成深度,形成“悬崖”。实验时让婴儿的母亲先后站在“深”、“浅”两侧招呼孩子,诱导其爬向母亲身边。

吉布森和沃克对 36 名 6.5——14 个月会爬的婴儿进行了视崖测试,结果表明:有足够大的视崖深度时(大约 90cm 或更多),只有不到 10%(3
名)的婴儿会越过悬崖爬向母亲,而有 27 名婴儿从中间爬向浅滩。当深侧的方格图案距离玻璃板越来越近时,就有越来越多的婴儿爬过深滩;当视崖深度是 26cm 时,有
38%的婴儿爬过深滩;而 1m 时只有 8%(主要是年龄较大的婴儿)。

沃克研究发现,当视崖深度为 26cm 时, 68%的 7——9 个月的婴儿爬过深滩,而 10——13 个月的婴儿只有3%。

其结论是: 1.婴儿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觉; 2.婴儿深度知觉的能力随着年龄的递增在不断发展; 3.9 个月以前的婴儿的深度知觉阈限为
26cm。对婴儿视崖研究还发现,婴儿存在着深度恐惧。

三、陆钦斯:量杯实验

陆钦斯(Luchins,1942)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实验中要求被试用容积不同的量杯(A,B,C)去量一定量的水(D)。(例如A量表中水约占1/3,B量杯中的水为满杯,C量杯中的水约占1/5。有N组盛有不同水量的量杯进行实验,笔者举例。)实验组和控制组开始时做一道练习题,然后按要求解决其他几道题。实验组做全部的题目,而控制组只做7~11题。

结果发现,实验组的被试由于先进行了一定的练习(都做了一道练习题)直接将三杯方法迁移到后面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后面解题的速度加快,问题变得比较容易。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定势是迁移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但是,这种定势同时又阻碍、限制了其他更简便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D=A-C或D=A+C)的产生,使思维僵化、因循守旧,难以灵活应用其他有效的经验来解决问题。这种定势阻碍了将其他方法迁移于目前问题的解决,因此表现为一种负迁移。实验还发现,控制组的被试都使用了最简便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个实验可以用来解释定势、迁移、功能固着、守恒概念等,并不局限。不同的分支对此的解释是不一样的。

附上一道练习题:

陆钦斯量杯实验说明定势具有()。

A. 积极的促进作用

B. 消极的阻碍作用

C. 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D. 没有作用

答案应该选择C。

四、皮亚杰:三山实验、钟摆实验、对偶故事法测量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

(一)三山实验

三山实验,是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的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坐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二)钟摆实验

皮亚杰和英海尔德(Inhelder & Piaget,
1958))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以考查具体运算阶段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归纳推理的能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关于钟摆问题(penlum
problem)的实验。

在钟摆问题的实验中,实验者向被试呈现一个类似钟摆的装置:不同长度的绳子被固定在—个横梁上,绳子的末端可拴上不同重量的重物(见下图),实验者向被试演示如何使钟摆摆动(将栓有重物的摆绳拉紧并提至一定的高度,再放下即可)。被试的任务是,通过检验与钟摆摆动有关的四种因素(重物的重量、摆绳被提起的高度、推动摆绳的力量、摆绳的长度),来确定哪一种因素决定钟摆摆动速度(在每一种因素中又有不同级别的划分:如摆绳的长度有三个级别、重物的重量有四个级别等)。被试有较充分的时间对上述各种因素进行检验。正确的答案是,摆绳的长度决定钟摆摆动的速度,摆绳越短,其摆动的速度越快。

解决此问题的正确途径是:(1)先提出假设(无论其假设是什么,只要它能被检验并产生非矛盾的结果就可以);(2)再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系统的检验。

在第一个步骤上,具体运算阶段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反应没有什么区别,都能根据问题的要求提出某种假设。但在第二个步骤上,这两个阶段的儿童的做法却有很大的区别。

第二个步骤(检验假设)的关键点是,在检验的过程中、每改变一个特定因素的同时,必须保证其他的因素不变。其中,每个因素只设两个等级:(1)摆绳:长、短;(2)重量:轻、重;(3)摆高:高、低;(4)推力:大、小。

在检验假设的过程中,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所易犯的错误是,不能在检验某—因素的时候,控制住其他的相关因素。例如,当摆绳短,重物重的时候,摆速则快。因此,错误地认为摆速是由摆长和所拴重物的重量共同决定的。只有到了形式运算阶段,青少年才能像科学家一样地检验假设,最终获得关于问题的、唯一可能的、具严格的逻辑意义的解释。

(三)对偶故事法

这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利用讲述故事向被试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难题,然后向儿童提问。利用这种难题测定儿童是依据对物品的损坏结果还是依据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做出道德判断。由于皮亚杰每次都是以成对的故事测试儿童,因此,此方法被称为对偶故事法。

(1)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时, 家里人叫他去吃饭,
他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15个杯子的托盘。约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倒了托盘,结果15个杯子都撞碎了。

(2)从前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他想从碗橱里拿出一些果酱。 他爬到一把椅子上,
并伸手去拿。由于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在试图取果酱时,他碰倒了一个杯子,结果杯子倒下来打碎了。

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两个问题:1.这两个小孩是否感到同样内疚? 2.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为什么?

通过被试的反应,皮亚杰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从早期的注重行为结果的评价向注重行为的动机发展,其道德认知水平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page]

五、巴普洛夫:狗摇铃实验

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六、桑代克:猫开笼实验

将饿猫关入笼中,笼外放一条鱼,饿猫急于冲出笼门去吃笼外的鱼,但是要想打开笼门,饿猫必须一气完成三个分离的动作。首先要提起两个门闩,然后是按压一块带有铰链的台板,最后是把横于门口的板条拨至垂直的位置。经观察,猫第一次被放入迷箱时,拼命挣扎,或咬或抓,试图逃出迷箱。终于,它偶然碰到踏板,逃出箱外,吃到了食物。在这些努力和尝试中,它可能无意中一下子抓到门闩或踩到台板或触及横条,结果使门打开,多次实验后,饿猫的无效动作越来越少,最后一入迷笼就会立即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触及机关打开门。桑代克记下猫逃出迷箱所需时间后,即把猫再放回迷箱内,进行下一轮尝试。猫仍然会经过乱抓乱咬的过程,不过所需时间可能会少一些,经过如此多次连续尝试,猫逃出迷箱所需的时间越来越少,无效动作逐渐被排除,以致到了最后,猫一进迷箱内,即去按动踏板,跑出迷箱,获得食物。根据实验,可以画出猫的学习曲线。
桑代克把猫在迷笼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排除错误最终学会开门出来取食的过程称为尝试错误学习,并提出了学习的“尝试-错误”理论。

七、斯金纳:白鼠实验

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

八、班杜拉:波波玩偶实验

班杜拉认为,儿童侵犯行为的获得并不一定要以其亲身获得奖励或惩罚为前提,儿童可以通过观察他人从事此类行为之后受到奖励或惩罚而学会这类行为。在研究中,班杜拉把儿童带到一间屋子里完成一个艺术项目,在同一个屋子的另一头,一个大人正在悄悄地与一些玩具(Tinker
Toys)玩,在它们的旁边有一个大木棰和一个假人(Bobo
doll)。儿童被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的儿童看到大人叫喊着用大木棰击打假人,控制组的儿童看到的是大人只是悄悄地自己玩玩具。在孩子们看了约十分钟之后,把他们带到另一间放着各种各样孩子们喜欢的玩具的屋子,告诉他们说这些玩具是留给其他人玩的,以此激起他们的挫折感。之后把孩子们带到第三间屋子,屋子里有一些玩具,包括Bobo
doll。结果正如人们所预料的:实验组的儿童比控制组的儿童表现出了更多的侵犯行为。

在试验之前班杜拉对孩子们的攻击性做了评估,每个组参与实验孩子的攻击性平均是大体相等的。

九、苛勒:黑猩猩摘香蕉实验;小鸡啄米实验

(一)黑猩猩摘香蕉实验

在单箱情境中,将香蕉悬挂于黑猩猩笼子的顶板,使它够不着。但笼中有一箱子可利用。识别箱子与香蕉的关系后,饥饿的黑猩猩将箱子移近香蕉,爬上箱子,摘下香蕉。在更复杂的叠箱情境中,黑猩猩把握了箱子之间的重叠及其稳固关系后,也解决了这一较复杂的问题。

研究结论:人和类人猿的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做出个别反应,而是通过对一定情境中的各事物间关系的理解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是一种顿悟形式的智慧行为。

(二)小鸡啄米实验

苛勒让小鸡在深、浅不同的两种灰色的纸下面寻找食物.通过条件反射学习,小鸡学会了只有从深灰色纸下才能获得食物奖赏.然后,变换实验情境,保留原来的深灰色纸,用黑色纸取代浅灰色纸.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小鸡仍然到深灰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由于相同要素的作用;
如果小鸡是到两张纸中颜色更深的那张(即黑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对关系作出的反应.实验表明:小鸡对新刺激(黑色纸)的反应为70%,对原来的阳性刺激(深灰色纸)的反应是30%;而幼儿在做同样的实验时始终对黑色纸的刺激作出反应.

用这个实验证明,学习的迁移不是在于环境刺激的相同要素,而是环境刺激各要素间的整体关系,也是发生顿悟的结果。

十、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实验

科尔伯格使用的一系列两难推理故事中,最典型的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十倍。他花了200元制造镭,而这点药他竟索价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根据被观察者的回答,科尔伯格总结出如下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十一、罗森塔尔实验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作用。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十二、贾德:水下打把实验

贾德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水中打靶实验,他把十一二岁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分成A,B两组练习水中打靶。对A组被试先教以光在水中的拆射原理而后进行练习,B组则只进行练习、尝试,而不教原理。当他们达到相同的训练成绩以后,增加水中目标的深度,结果继续打靶时,学过原理的一组的练习成绩明显优于未学过原理的一组。贾德认为这是因为学过原理的一组已经把折射原理概括化,从而对不同深度的靶子都能很快作出调整和适应,把原理运用到不同深度的特殊情境中去。贾德说:“理论(指折射原理)曾经把有关的全部经验――水外的、深水的与浅水的经验――组织成为整体的思维体系。他们(被试)知道靶子在水中的移动速度不同,因而遇到第二种深度的水的时候就能有效地应付了。换言之,他们在理论的高度上把握理解了实际情况后就能利用概括了的经验去迅速地解决需要按实际情况作分析和调整的新问题。”

根据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对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越好。后来,亨德里克森等人曾改进了贾德的实验。他们把被试分成三组而不是两组:第一组不加任何的原理指导;第二组被试学习物理学的折射原理,知道水、陆之间物体的位置有折光差异,目标不在眼睛所见的位置;第三组则进一步加以指导,给他们解释水越深目标所在位置离眼睛所见的位置越远。第一次实验时靶在水深6英寸处,第二次靶在水深2英寸处。实验结果表明在学习打靶时,由于二、三组被试了解原理,成绩优于第一组的机械练习;而第三组的成绩优于第二组更说明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应用于新情境中的迁移,在了解原理原则与其实际应用情境的关系时效果会更好。他们不仅进一步证实贾德的理论,而且指出,概括化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它与教学方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教学方法上注意如何概括,如何思维,就会增加正迁移出现的可能性。

❷ 平江教师招聘化学试讲题目都出过什么

也有有的。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
(2)学会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及Al3+的鉴定方法。
(3)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会写Al2O3和Al(OH)3的分别与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4)能理解铝三角相互间的关系,并能书写出相互转化关系式。
(5)知道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用途,知道明矾的相关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转应用实验探究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
(2)通过课上的思考与交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共同完成实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精神。并能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Al(OH)3的制备
【难点】
Al(OH)3的制备,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比较分析法、实验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迁移导入。
多媒体展示各种铝制产品,有自行车、铝锅、飞机、船舶、糖果包装袋、门窗等。创造铝在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情景,诱发学生对含铝物质性质的探讨。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铝是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可是我们的生活中却处处离不开铝。到底是铝家族中的什么物质如此神通广大了?
今天我们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主要是两种——氢氧化铝和氧化铝的性质,来解开这神秘之纱。
【板书】铝的重要化合物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1.实操结合,形成概念。
(1)氧化铝物理性质
【活动】教师出示一瓶氧化铝,学生做溶解实验,教师播放由氧化铝构成的耐火材料,如耐火坩埚、耐火管,以及滚珠轴承等材料的图片。
【教师】通过大家的实验和观察,你们得到了氧化铝的哪些物理性质?
【学生】氧化铝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熔点高,很坚固。
【板书】一、氧化铝
【板书】1.物理性质:氧化铝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熔点高,很坚固。
(2)氧化铝化学性质
【教师】铝是活泼金属,那铝制品为什么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了?
【学生】生成稳定的氧化铝
【教师】是因为铝制品表面被空气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的金属铝根其他物质的进一步反应。使铝能够是在空气中长期稳定存在。这层氧化膜真的无法破坏吗?你们又知道哪些物质能够腐蚀这层氧化膜呢?
【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铝单质的性质,推测出氧化铝可能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一下氧化铝的性质。
【教师】现提供的仪器、药品有:试管、胶头滴管、钥匙、HCl溶液、NaOH溶液、氧化铝粉末。
【学生实验】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根据现象汇报。现象:氧化铝既可以溶于酸,又可以溶于碱。
【教师】请根据铝分别与HCl溶液、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写出氧化铝分别与HCl溶液、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

【概念生成】上述实验说明氧化铝既是酸性氧化物又是碱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2.实验探究,深化概念。
(1)氢氧化铝的制备
【教师】展示胃舒平图片,它能缓解因胃酸过多而出现胃痛,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阅读其说明书
【教师】大家都看到了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怎么制备胃舒平中的氢氧化铝?
【教师】现提供的仪器、药品有:试管、胶头滴管、Al2(SO4)3溶液、NaOH溶液、氨水。
【学生讨论】有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氢氧化铝,(1)用Al2(SO4)3溶液和NaOH溶液来制备。(2)用Al2(SO4)3溶液和氨水来制备。
【教师】根据我们前面学得复分解反应,的确都可以得到,我们现在用实验来验证
【学生实验】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根据现象汇报,(1)一开始有白色沉淀,随着NaOH溶液滴加过量,沉淀消失。(2)一开始有白色沉淀,随着氨水过量,沉淀不溶解。
【教师】为什么第(1)组最终不能生成Al(OH)3而第(2)组的可以?
【学生讨论】Al(OH)3能溶于NaOH溶液不溶于氨水
【教师】哪么我们采用哪种方法制备Al(OH)3?
【学生】可以通过铝盐溶液和弱碱反应来制备Al(OH)3,而不用强碱,因为Al(OH)3能溶解于强碱。
【板书】二、氢氧化铝

(2)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现在我们一起来看Al(OH)3具有哪些性质?将上面沉淀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稀盐酸,另一份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学生】观察现象、记录,试写出反应方程式
【教师】分别写出Al(OH)3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教师】根据前面我们知道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而Al(OH)3既能和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因此它是两性氢氧化物。
【教师】请同学们解释一下胃舒平为什么能缓解胃痛?
【学生】Al(OH)3是医用的胃酸中和剂中的一种,它呈碱性但碱性又不强,不至于对胃壁产生强烈的刺激或腐蚀作用,但却可以与酸反应,起到中和过多胃酸的作用。此外,由于Al(OH)3难溶于水且是一种胶状物质,所以可以保护溃疡面且效力持久。
【教师】补充:Al(OH)3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氧化铝和水。
一般情况下,难溶性碱如Fe(OH)3、Cu(OH)2等都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物和水。
【板书】②不稳定性:2 Al(OH)3 Al2O3+3H2O(实验室制备氧化铝)
【呈现新闻】1998年江西特大洪水,全省有90个县遭受洪涝灾害,水体大部分被污染,但是灾情过后,群众很快就有干净卫生的水喝。这其中的幕后功臣是谁呢?
【学生】阅读资料卡片找出答案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可溶性铝盐与NaOH溶液互滴时,其现象有何不同?你能否画出生成的沉淀与滴加溶液间量的图像关系并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若是偏铝酸盐溶液和盐酸互滴时现象又会如何呢?
2. 请完成下列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并写出上述转化图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思考回答,生生互评,巩固新知。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实验学习了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掌握了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同时了解了Al(OH)3 用途。得出了铝和含铝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作业】 一、 P62 3、6、8,二、结合今天所学知识查阅铝土矿制备铝资料,下节课来进行汇报实验原理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❸ 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考的实验有哪些

一、格赛尔: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二、吉布森、沃克:视崖实验
三、陆钦斯:量杯实验
四、皮亚杰:三山实验、钟摆实验、对偶故事法测量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

❹ 有没有人知道白云广附实验学校的教师招聘面试形式是怎么样的

试讲或者模拟课堂要求高的话就说课

❺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讲课一般都讲什么题目呢,会是那种做实验的吗,不好讲啊,时间撑不到

你好!
告诉你一个好办法,首先你拿到要讲的课题,要认真备课,回备好学生,要把在课堂上答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全要考虑到。实验课最能体现出老师的组织能力和对待突发事件的反应力,要驾御学生之上,让他们随着你的思路走。但有时聪明的学生提问,也会成为课堂上的亮点,解决好了,会为你的课堂增添精彩!最后祝你成功,早日加入我们的教师队伍,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如有疑问,请追问。

❻ 教师招考中常考的几个经典心理学实验

教师招考中常来考的经典心理源学实验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格赛尔: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二、吉布森、沃克:视崖实验
三、陆钦斯:量杯实验
四、皮亚杰:三山实验、钟摆实验、对偶故事法测量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
五、巴普洛夫:狗摇铃实验
六、桑代克:猫开笼实验
七、斯金纳:白鼠实验
八、班杜拉:波波玩偶实验
九、苛勒:黑猩猩摘香蕉实验;小鸡啄米实验
十、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实验
十一、罗森塔尔实验
十二、贾德:水下打把实验

❼ 你好,我想问一下那个实验学校招聘教师一般面试要干什么过程是怎么样的~会不会很难进

两轮,先说课五分钟再演课三十分钟

❽ 教师招聘面试小学科学《比较水的多少

你好,以下关于小学科学《比较水的多少》的教学设计,可以参考。
【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及作用
由于学生三年级刚接触科学课,刚接触实验设计,所以本课试图利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设计实验,便于学生打好科学课实验设计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水多水少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比较方法的多种多样。
2、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会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单位测量液体。
3、教学重难点:
使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学会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比较水的多少。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烈,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生活经验不足,逻辑思维并不清晰,对设计实验还不是很清楚。
【教学策略】
讨论法、实验法
一、导入
师:这里有三个不同的瓶子,分别装有一些水,你们猜一猜哪个瓶中的水多?
预测:1、三瓶水一样多(3号虽大,但水矮,2号和1号水瓶虽小,但是水高)
师:都和他的想法一样吗?
2、1号瓶水多。(因为高)
师:有支持他的吗?
3、2号瓶水多(因为虽没有3号瓶大,但它高,虽然比1号瓶矮点,但它比1号瓶宽)
师:你的理由非常充分,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4、3号瓶水多(因为大)
(以上若只猜出哪瓶水多而不能说出理由,师:看样子你只是单纯的猜,那么谁能有根据地猜呢?)
师:大家的意见不统一,那么如何比较水的多少呢?我们这节课就来一起研究一下。(出示课题板书:比较水的多少)(课件1)
二、教学过程
1、比较水谁多谁少
师:这三瓶水到底谁多谁少呢?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吗?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并且完成实验设计单。教师巡视掌握实验方法
预测:1、找三个相同的瓶子(杯子),看哪瓶(杯)水高。
师追问: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可行吗?如果可行的话,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点什么呢?其他小组有没有好的建议?
生1:慢点倒,防止倒潵了,对实验有影响。
师:大家同意吗?
生2:不要把水倒到杯子壁,因为杯子壁上有水也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师:你们小组接受他的建议吗?
生3:如果相差的非常小,我们用眼睛无法判断,我们还需要用到格尺。
师:这是一个好办法,那么在使用格尺的时候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生1:选择的格尺要比水长
师:注意到使用范围了,真棒!
生2:尺子是直的,瓶子下面是弯的,我觉得不能测量的很准确。
师: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棒的问题,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吗?(可不可以利用别的东西来帮忙呢?)
生1:可以粘纸条。
生2:可以划线。
生3:把水倒进平底的的杯子里
师:不错的办法。
师:请一会按照我们刚才讨论后的结果,把你们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可以吗?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你们小组刚才没举手,你们选择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吗?)
2、比较水的重量
师:怎么比较?
生1:用手掂掂,感觉谁重,哪个瓶子中的水就多。
师:你们觉得可以吗?
生1:不行!因为瓶子不一样。
师:那该怎么办?
生1:都倒入一个相同的瓶子里。
师:这样就可以了吗?
生1:也不一定!应为我们人的感觉不一定那么准确,如果就相差那么一点,我们可能感觉不到,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称重量的仪器。
师:你想的可真完整。在科学中我们常用称重量的工具是天平,我们可以利用天平来完成这个实验。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习过吗?(没有)给你这个实验工具你能完成实验,得到实验结果吗?
生:不能。
师:所以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选择最简单,你最有把握的实验方案。
师:大家想不想亲手试试呢?请每一小组按照你们设计好的实验方案,组长到老师这去材料。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2号瓶的水最多,1号瓶的水第二,3号瓶中的水最少。
2、介绍量筒
师:我们通过实验发现2号水最多,可是怎么才能知道多了多少呢?我们需要一个统一标准的精准的测量仪器,给大家介绍一个新工具,它就是量筒。(出示量筒)量筒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书中的第74页,请大家仔细阅读。谁能来给大家介绍介绍量筒?
生1、有刻度
生2:密密麻麻的很多。
生3:有数字
师:你发现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各是多少?
生回答
师:这就是这个量筒所能测量的范围。
生3:有ml的标记
师:这就是液体的体积单位,毫升。还有一种是升,在生活中你经常会见到,
课件3)
在使用量筒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点什么?(课件2)
生1:平放在桌面上。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是玻璃的怕弄坏了
师:除了要注意安全还有什么原因我们必须要平放在桌面上?
生1:为了使得我们更好地使用,要不水面该倾斜了,我们就读不出它的示数了
师:大家同意吗?既然说到了读数,那么在读数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点什么?谁找到了?
生:视线与水平面的凹液面水平
师:那么我们应该具体怎么做呢?(教师做仰视、俯视、平视三种读数的方法)你同意第几种?大家在读数的过程中一定要平视水面的凹液面,这样我们读出的数才准确。(出示课件4)
师:现在请每组的组长到前面来去一个量筒,请大家利用量筒分别测量3个瓶子里的水的体积,并把测量结果记录在科学书的第74页的表格中。
建议大家可以把测量后的水倒在实验桌上的水槽中,在测量的过程一定注意安全,量筒和水槽都要轻拿轻放。
师:哪一小组能说一说每瓶水分别都是多少毫升?
预设:如果每个小组的数据不同,追问大家的测量结果为什么不同呢?
可能是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洒水、瓶子壁上留有水等等。
三、应用拓展
师:你们知道5ml的水是多少吗?能用你手中的量筒来测量吗?
生:不能。(强调量筒的使用范围)
师:在这节课中我们不但我们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比较3个瓶子里的水,而且认识了量筒,学会使用量筒,利用它我们比较出了3个瓶子里的水到底多出多少毫升,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继续用到它的。

❾ 天津实验中学教师招聘怎么样

一般天津市五所中学单独招老师,学校自己出题。

热点内容
鬼片高清画质。电影。 发布:2024-08-19 09:14:10 浏览:650
一家看电影网 发布:2024-08-19 08:57:54 浏览:155
韩国大尸度电影推荐 发布:2024-08-19 08:55:58 浏览:719
接吻电影的名字美国 发布:2024-08-19 08:41:41 浏览:758
韩剧女主高中就怀孕了剧名 发布:2024-08-19 08:00:29 浏览:692
蓝色头发电影女主角 发布:2024-08-19 07:51:59 浏览:849
台湾电影老师上了学生 发布:2024-08-19 07:36:20 浏览:964
两人吃屎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7:25:07 浏览:450
有裸露下体的大尺度电影吗 发布:2024-08-19 07:20:50 浏览:790
好看的电影在线观看免费 发布:2024-08-19 06:55:37 浏览: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