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农业大学教师招聘
㈠ 从化教师招聘2017年在西南大学的考点在哪里哪个校区
2017西南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1、《教育学基础》2、《中国教育史》3、《教育研究方法导论》4、《外国教育史》5、《简明中国教育史》6、《教育心理学》参考资料:一、西南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先期在昆虫学、土壤学、耕作学、生物化学招收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雏形。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重新招收研究生,30多年勤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突飞猛进。1981年第一批学位授权点审核,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硕士授权单位,分别获得植物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分子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点。1984年第二次学位点审核,获课程与教学论博士学位点,成为博士授权单位,继之,1986年,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晋级为博士学位点。2000年第八轮学位点审核,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农林经济管理荣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研究生教育虽有一定发展,但年招生仍徘徊于200余人。二、跨入21世纪,研究生教育迎来发展机遇,学位点快速增长,学科齐备、层次增多、规模扩大。至今,已有21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5个国家重点学科(含2个培育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中心。19个硕士专业学位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点。年招收博士研究生320余人、硕士研究生6000余人(包括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硕士学位2000余人),在校研究生达16000余人。桃李遍华夏,才俊布五洲。为适应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需求,2011年10月,学校批准成立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工作部,并于2012年9月28日正式揭牌,下设八个科级机构,在岗28人,负责招生、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学位授予、专业学位管理及学科建设。三、研究生教育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学位【2010】9号)精神,根据学校战略发展规划,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走“内涵发展、分类建设、协同创新、提升质量”的发展之路,积极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基础,以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为牵引,以结构调整为动力,以创新能力提升为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全面提升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四、学科建设简介学校现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9个省部(市)级重点学科、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创新引智基地、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3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1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科涵盖12个学科门类,55个一级学科。
㈡ 1990年 原西南农业大学校长是谁
钟章成 1986——1993期间为西南农业大学校长
(1929年10月-),浙江绍兴人,汉族。195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东北师范大学植物学研究生毕业。现任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曾任西南师大生物系主任,副校长和校长。校外曾任重庆市第二届和第四届科协副主席,四川省第四届政协委员,四川省第一,第二届科技顾问团成员和国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届和第二届成员,四川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四川省生态学会1-3届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重庆市生态学会理事长.国外1988年至今任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兼博士生导师,国际植被科学学会会员。现任中国生态学会顾问,重庆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等。此外,还任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杭州大学兼职教授,生态学报编委等。
钟章成教授是重庆市生态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近50年来系统地创造性地从事常绿阔叶林生态学研究,其专著《常绿阔叶林生态学研究》是我国第一部现代常绿阔叶林生态学的著作,获得了国内著名专家高度评价,认为该书是我国研究常绿阔叶林的一个里程碑。《植物生态学研究进展》吴征镒院士认为“该书系统地总结了一个真正植物生态学家几十年来工作成果,对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均有启示,并贯穿着一个学科近20年发展的脉络,基本上反映了植物生态学在中国发展的主要方向。”
钟章成教授从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生,至今已21届55名(其中荷兰硕士生一届2名)。1990年至今招收博士生13届17人(荷兰博士生3届3人)。几十年来从事生态学和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独编或主编专著7部,有《植物生态学研究进展》、《常绿阔叶林生态学研究》、《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研究》、《植物种群生态适应机理研究》、《自然环境保护概论》、《攀援植物行为生态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联合主编《植物生态学》1部。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常绿阔叶林生态学研究》1989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国家教委自然科学专著优秀奖。《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研究》,1994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植物生态学研究进展》于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植物种群生态适应机理研究》专著于2004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植物种群生态适应机理研究》,国际合作项目荷兰WOTRO基金2项等,共主持18个科研项目。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鉴于在教学和科研上的贡献,于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获四川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二等奖,1996年获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二届孺子牛金球奖荣誉奖,1997年获重庆市首届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2000年10月获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国际勋章,2000年被推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效后选人。
㈢ 西南大学是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的完美结合
西南大学概况
西南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学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下,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学校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府、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学校现任党委书记黄蓉生、校长王小佳。
西南大学成立于2005年7月,·········{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发源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在西南地区开中国新学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发展演变,遂成今日之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占地总面积约9600余亩,校舍面积约158万平方米。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文、史、教、理、工、农、医、管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下设30个学院,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6个省部(市)级重点学科、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8个博士点、2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6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95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在校学生5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40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8300余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6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副教授(含研究员、副研究员)1100余人,博士生导师150余人。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建有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教育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2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8个省部(市)级重点实验室,19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出版社1个,主办发行学术期刊12种。近两年来,在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年度重大项目等高级别项目上有了突破性进展,共获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1500项,总经费近2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奖17项、省部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80余项。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成果入选"2006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学校一贯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始终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办学宗旨,按照"注重人格塑造,突出综合培养,强化实践训练,服务社会民生"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长期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优秀毕业生。代代学子胸怀祖国、探求真理、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多年来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弘扬"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形成了大学生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综合素质大赛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学校 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994年、1999年、2005年连续三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自1987以来,学校连续十九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美、英、加、法、德、日、澳、俄等近20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科研合作,与国外40多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杏坛育人、劝课农桑、学行天下、服务民生,是西南大学百年不变的追求。西南大学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保障、科技创新为支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全校上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朝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目标迈进!
学校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邮编:400715
㈣ 2020年招录本科新生较多的10所好大学!普通高中的学生如何考上一本
学校和学科是否名列“双一流”名单,不仅成为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也成为许多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招聘的依据。
“双一流”名单里,包含了全部的985、211高校,还有一些新晋名校,总计137所,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的5%。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在各省高考录取中,考生基本都需要较高的分数、靠前的排名才能被“双一流”大学录取。
虽然“双一流”高校竞争激烈,但总有一些高校动辄放出上万录取名额供学子报考,其中还不乏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和985高校的身影。小编整理了2020年高考招生中新生人数最多的10所“双一流”大学,考上就是赚到,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吧!
本科新生招收最多的10所“双一流”高校第一、早日立下志向。
立下大志向的人,必然会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而自觉地抓紧时间。
第二、善于制订计划,明确奋斗目标。
要根据学习进度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计划,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安排一个时间表,我们应该在自己的日常学习中,制订一个可行的、适宜自己的学习计划表,使你每天随意看几眼,就可对所记内容一目了然,明白马上需要做什么事。
第三、用顽强的毅力,排除来自外界的干扰。
不少人承认,时间抓不紧或者被其它事情侵占,是由于自己缺乏毅力所造成的。因此,要想获得更多的时间,就要在克服困难,实现志向的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毅力。
第四、不断检查时间的利用率。
每天要想一想:过去的一天完成了什么任务?花了多少时间?时间利用率如何?效果怎样?怎么改进。
第五、防止拖拉、疲沓。办事要防止拖拉、疲沓,以免误事。
第六、、善于利用零碎时间。
达尔文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时间。”一个人如果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感到时间的紧迫,就会自觉地去利用零碎时间。
第七、生活要简朴,朋友要挑选朋友要挑选。
你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不应当在追求吃穿玩乐上浪费宝贵的时间。要与有抱负,有志气的人多来往。如果交上了不求上进,只讲吃喝玩乐的朋友,并仿效起来,那么,自己走向成功的脚步必然会一天天地慢起来。
五、想到就行动
不论想法如何绝妙,只会空想而不付诸实施,等于没想一样。不做出来让人瞧瞧,谁也不会去注意你的高妙想法。我们定的目标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去实现。
领悟:你要随时提醒自己,马上行动,决不拖延
自省:现在不做等于永远不做
养成:想到了就马上去做
习惯能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
高考,是人生征途中最激动人心的驿站之一,它对翻开我们生命中崭新的一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能会让你的人生如诗如歌,可能会让你的梦想绚丽如虹,可能会让你拥有更大的施展雄心壮志的舞台,可能会让你登上一座座风光无限的山峰。
同学们,此时此刻的你们必须明确你的目标在哪里,请你们再次捡起,激励自己、告诉老师、告诉同学、告诉父母,也告诉我,让大家一起为你加油!朝着既定的目标出发。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路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命运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能成为太阳,我们就不做月亮;能成为月亮,就不做星星!能成为大树,就不做灌木;能成为灌木,就不做小草!能成为龙,就不做虫。
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美好理想。人,都应该掌握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命运。
㈤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是同一所学校吗
是同来一所大学,西南源师范大学是西南大学的前身。
西南大学由原教育部直属西南师范大学与原农业部直属西南农业大学合并而成。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均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
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今之西南大学,并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占地9000余亩,建有北碚校区、荣昌校区、西塔学院;拥有11个学部,3个附属医院,下设36个学院,共有105个本科专业;有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任教师2968人。
学校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㈥ 西南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师范类专业相当不错。当然在211里算是不上档次的大学,一本,国家重点院校。
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西南大学有3个A类学科,最高评级为A-级,19个B类学科;而江南大学有3个A级学科,最高评级为A+级全国第一,并且有2个A+学科,分别是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另外还有8个B级学科。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7所高校之一。
西南大学由原教育部直属西南师范大学与原农业部直属西南农业大学于2005年合并而成。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均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
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师范、农学相关系科分别与1940年创办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文法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农学院。
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此后,重庆轻工业职工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相继并入。
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重庆市大学联盟的创始学校之一。
江南大学是第二批进入211工程行列的,而西南大学是第三批进入211工程大学的,前后差距有8年之久。
㈦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的教师风采
吴长彬,男,福建泉州人,1947年8月生,教授。197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曾任三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现任漳州科技学院校长。1975 -1978年,在三明师范学校任教。1978-2005年,在三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先后担任数学系主任、成人教育处处长、发展规划组组长、副校长等职务。2000-2005年任《三明高专学报》主编,并担任筹建三明学院校内工作小组常务副组长。2005-2006年,主持并参与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的筹建工作,担任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工作组常务副组长,2006-2009年任三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1975年起,担任《数学分析》、《高等几何》、《空间解析几何》等课程教学工作,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福建省优秀教师、三明市首届“十佳教育工作者”。曾任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职业技术研究会理事、福建省高校体育协会副主席、三明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三明市泉州商会荣誉会长。
主要学术成果:
主持参与多项省级研究课题,其中课题《关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研究》获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参编福建省师范专科学校数学专业教材《解析几何》;发表《具有幂等零空间的算子》、《关于算子组联合逼近的一些结果》等多篇学术论文。 陈宗懋,浙江海盐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现任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产品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漳州科技学院名誉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
主要学术成果是:
在国内率先开创茶叶农残降解规律研究,主持、创建 “茶叶中农药残留控制”和“茶园昆虫化学生态学”等新型学科分支。先后论证世界茶树病虫区系的组成及演替规律,提出主要茶树病虫害防治指标,茶园适用农药、农药安全间隔期、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合理施药技术、无公害茶叶的生产原理和方法等,构建茶园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体系。先后制定出多种农药在茶树上的安全使用标准,其中18项作为国家标准,5项作为部级标准,在全国推广实施。据测算,茶树病虫害防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增产的贡献率达到25%以上。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从事农药残留预测研究,建立各类农药在茶树和茶叶中降解的预测模型技术。研究成果被公认为具国际先进水平。领导、建立的实验室还被欧盟确认为中国茶叶出口欧洲唯一认可检验实验室。90年代后期起,还开创了茶树害虫化学生态学研究领域,进行了茶树——害虫——天敌三层营养关系的化学通讯联系研究,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高害虫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曾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6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和参加编写《中国茶经》、《中国茶叶大辞典》等专著6本,其中《中国茶经》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茶叶大辞典》获第四届国家辞书一等奖和第五届国家图书提名奖。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获中国科协授予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8年又获中华农业科教奖。1997年和2001年两次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农业科技先进个人称号。已培养多位硕士、博士。 李瑞荣,台湾南投人,教授。1941年2月生。美国芝加哥伊理诺理工学院化学博士,芝加哥市立大学担任化学教授11年,阿冈国家研究所担任教授研究员5年。在美国化学杂志,J.A.C.S及化学动力学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十篇。现任漳州科技学院食品加工技术系特聘教授。专长有机化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
乌龙茶之品种,采收季节、发酵、焙火程度,不同嫩度茶叶制品与主要成分,咖啡因,多元酚含量之关系研究;多元酚当保健品、药品添加物之效果研究。 李华钧,重庆市人,1947年10月生,教授。1982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茶学专业。曾任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系、食品学院副系主任、副院长、院长。
专长茶叶生产加工理论与技术:
1982年起,在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食品学系茶学专业任教。1987年10月起,受国家教委公派赴法国蒙彼利埃国立高等农学院学习;1989年3月学成回国至今,在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茶学系从教,担任茶树栽培育种硕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成果:
《中国茶树品种志》(地方品种篇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茶树育种学》参编。论文有《析茶树的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渗透胁迫对茶树幼苗叶片脯氨酸累积和水分含量的影响》等。
作为第三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委员会成员,以及首届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常委,多次参与国家级、省级茶树新品种审定和品种推广应用成果鉴定等工作。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获西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称号。此后多次受到表彰,2004年因教学工作成绩突出获校“教学督导组推荐奖”。1997—2007年期间任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重庆市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名誉副理事长。 姓名:蔡荣章
出生年月:1948.02
籍贯:台湾
课程:茶思想研讨
经历:
198102创新设计泡茶专用无线电水壶。
198103创新规划“小壶茶法”。
198210创新设计泡茶专用茶车。
198305创办泡茶师检定考试制度。
198912创办无我茶会。
199910创车轮式泡茶练习法。
200010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副会长。
200211中华茶人联谊会名誉理事。
200501第二届台湾陶瓷金质奖评审委员。
1980-2008陆羽茶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907武夷茶文化研究会顾问。
200210安徽农业大学客座研究员。
200212国立高雄餐旅大学客座教授。
200412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顾问。
200711福建农林大学客座教授。
20080425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荣誉副主任。
20090701天福茶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100500陆羽泡茶师检试评委
著作:
1980-2008《茶艺》社论。
198404《现代茶艺》。
199103四语《无我茶会》。
199503《现代茶思想集》。
199909《无我茶会180条》。
199912《台湾茶业与品茗艺术》。
200006《茶学概论》。
200102陆羽《茶经》简易读本。
200209《茶道教室-中国茶学入门九堂课》。
200510《说茶》。
200604《茶道基础篇-泡茶原理与应用》。
200609《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
200703《茶道入门-泡茶篇》。
200811《茶道入门-识茶篇》。
200910~《海峡茶道》专栏44期~。
201002《中英茶学术语》。
201012《中日文茶学术语》。
201102《茶席·茶会》
201104~《茶博览》96期~蔡荣章专栏
论文:
2007从茶道之本体结构看茶文化系的课程安排
2007论文集
199810无我茶会
200304茶文化在茶产业中的地位
200311茶具机能性要求与陆羽茶艺中心之茶具研发记要
200404中华茶艺茶道健康持续发展
200409茶叶品饮上的一些观念
200502现代台湾人的生活茶事情
200506茶道上纯品茗的抽象之美
200510现代茶道应谈些什麼
200710无我茶会是要求精致的一种茶道体系
200805茶道诠释
201009现代版曲水茶宴 黄继轸,教授,研究生导师,当今仍在执教的中国著名资深茶学教育家之一。曾任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食品厂厂长、校科研督导组成员、安徽省六安市人民政府专家大院首席教授、池州市人民政府及霍山县人民政府科技顾问,众多茶叶深加工企业技术顾问。现任天福茶学院实验中心主任、陶瓷原料研究室主任。天福茶学院专任教师。
黄继轸从教四十余年,其中在“太平五大学”(文革时期的职业教育学校)执教4年,天福茶学院校执教4年。 教学、论文、著作(含教材和译著)及科研成果颇丰,曾获教书育人、课程与教材建设、科学进步等多种奖,2003年被评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主要从事茶叶生物化学、茶叶深加工技术、天然饮料加工、陶瓷原料加工、天然产物提取与纯化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研究。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为地方人民政府、企业提供科研与新产品开发服务。桃李累累,其中不乏有成就者,如现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副秘书长,中科院茶叶研究副所长,国家名校中国科技大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合肥工业大学教授,省级重点高校教授、副教授、校长、副校长,茶业行业龙头企业总裁、副总裁,企业经理,省级茶叶学理事长、副理长等等。
在研究陶瓷原料加工的同时,加大对茶文化与茶陶学科的融合研究。 王同和,男,1948年12月出生于安徽庐江,中共党员、副教授、国家高级评茶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天福茶学院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系主任。 1974年8月毕业于安徽农学院茶叶系留校任教。1974年—1981年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82年至今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其中,1979年8月—1991年4月分别在安徽农学院79级研究生班、全国茶学助教进修班学习、北京经济函授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1992年8月—1994年9月任黄山市黟县人民政府科技副县长,1994年10月~1997年10月兼任合肥市日高饮品有限公司经理等职,2010年7月至今,任天福茶学院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系主任。 王同和副教授主要从事制茶工程与品质、茶叶感官审评与标准化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并主持安徽省科委、商业部科研项目及安徽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等六项;获安徽省星火、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四等奖1项、商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安徽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主持安徽农业大学重点课程建设1项。主编或参编教材5本;发表论文20余篇。
㈧ 重庆西南大学招图书馆管理员吗
西南大学已经新建了中心图书馆、与南北图书馆(分别是原西南农业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的图版书馆)遥相呼应,权新馆面积大、藏书丰富且现代化、信息化程度高,管理有一个优秀的图书管理员团队。
可以看出,是有图书管理员,但有大约30%是编制内教师或者工作人员,也就是正式招聘(渠道不详,可以电话询问图书馆办公室或者西南大学党委组织部或人事部门)。另外,就是招聘了70%左右的学生、勤工助学。
㈨ 西南农业大学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下,是国家"211工程"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原西南师范大学与农业部直属重点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于2005年合并组建而成。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均发轫于1906年在西南地区开中国之新学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发展演变,遂成中央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农业部和重庆市重点共建的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是一所传统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72所高等学校之一,教育部与农业部共建的8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家免费师范教育试点的6所高校之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部署的重点建设的4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是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重庆片“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牵头单位;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重庆市大学联盟的创始学校之一。
㈩ 西南农业大学咋样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西南农业大学一般指西南大学)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下,是国家"211工程"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原西南师范大学与农业部直属重点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于2005年合并组建而成。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均发轫于1906年在西南地区开中国之新学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发展演变,遂成中央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农业部和重庆市重点共建的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是一所传统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72所高等学校之一,教育部与农业部共建的8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家免费师范教育试点的6所高校之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部署的重点建设的4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是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重庆片“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牵头单位;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重庆市大学联盟的创始学校之一。
具体可网络西南农业大学http://ke..com/link?url=i63SRzQcj953P3xRr8kpm-NA7NhlS7xiBSMP0tNDxd_XQF7n6kYN-NdMrnUz56fB2p2xZVPY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