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怎样跟学校合作招聘
㈠ 企业想跟学校合作招聘,找谁
找学校的就业办公室,或者实习指导办公室。
㈡ 如何跟学校老师合作招销售人员
可以的
特别是市场营销专业的
有的老师也希望给学生找到工作
㈢ 校园招聘如何开展合作
校招的联系途径:
1、直接去目标学校的就业办:
一般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就业办,初次接触就去找就业办,不要其他部门,每个学校都有就业率,只要你不是找的廉价劳动力,一般学校态度还是可以的。
2、中国高校就业联盟网举行的校园联合招聘会:
去学校就业办联系学校搞什么校园双选会比较麻烦,周期长,还要付出很大精力。去这种招聘会,宣传什么的都不用你管,到点直接带上你的宣传资料就可以去了。而且费用就相当于普通招聘会的费用,不用给回扣什么的。
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几个你挑中的学校,不用所有学校都去,当然一个学校算一场。
3、直接找到部分学生干部:
招应届毕业生的话,可以直接进入学校,找到某个班级的学生干部,给他们买些小礼品等让他们到公司来参观,宣传公司的企业文件等,让同学们尽量选择公司来实习或与公司签订三方协议。
校招的流程:
1、做好校园招聘的计划书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计划,提前做好校园招聘计划很重要。
2、选择校园招聘的途径
第一条就分析的是校园招聘的途径,是选择校园双选会,还的普通的校园招聘会。
3、准备校园招聘的用品
海报是必须的,易拉宝不可缺少,应聘登记表,签到表,双选会的宣传视频,双选会的主持人,双选会的台词,一些小的礼品,校招的面试提纲,复试通知单等等
5、校园招聘会注意事项
(1)招聘专员尽量选择帅气美丽的
(2)招聘人员的服装尽量穿正装
(3)招聘职位要写的看起来比较高端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是不想从事特别低端的工作的,比如文员,不能直接写文员,这样看着很没层次感,可以写XX助理,看起来高大上的东西,让学生能从心里更好的接受。
(4)薪资要有诱惑力
6、复试
在校招当场就可以简单了解一下,有好的马上通知复试,现场写复试通知单。
复试尽量安排比较近的时间,不要拖太久,不然学生都被挑走了,或是已经选择好东家了。
7、签订三方协议
复试过关的尽快签订三方协议书,好的学生不多,尽快下手。三方协议的补充条款一定要写好,具体的就不多说了。
校招的其它须知
1、学生来面试了不一定去参加复试
2、参加复试了不一定愿意去上班
3、签订了三方来报道的人也不多
4、报道的学生来了几天走的也很多
㈣ 企业招实习生 怎么直接和学校合作,而不是通过中介
我给来你介绍几条渠道吧自
1、和你们当地的几所高校的就业处老师联系,让他们在自己的就业信息网上挂出招聘通知,一般还是很愿意合作的,不知道号?114啊
2、去一些大型的,有规模的招聘网站挂出招聘需求来,像51job 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等
3、给你个好的大学生常去找工作的论坛,在里面挂上,成功率会比较高哦
http://bbs.yingjiesheng.com/forum-1652-1.html
4、看看报纸最近有什么大型招聘会,或者是高校举行的招聘会,去联系拍摊位招人
㈤ 用人单位和怎么和学校谈合作
跟学校谈来合作不是靠写信写范文源。
而是联系学校的二级院长,系长,书记这些人。
比如说你公司是广告公司,专门负责设计制作广告,就找艺术系的老师或者主任
直接打电话联系,说明主题,对方有意向就找时间地点约出来好好谈一下。
你聊天的实质内容,要围绕 你这个公司跟合作,学校能收获什么利益,能赚多少钱,或者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多少好处。让负责人知道跟你合作是有好处的,对方才能有意愿跟你合作
㈥ 怎么和学校合作做校园招聘
一般是要和学校职业发展与就业中心联系,在学校成立你所在企业校园俱乐部,并对学校内学生公开招募俱乐部负责人。通过俱乐部社团形式来发布招聘信息。
㈦ 如果我有一家公司我想在学校招聘一些人才与普通员工或者说建立一个长期合作的关系请问我需要怎么与对方去
个人认为,如果你是大公司,你的人事部门应该专门起草一个招聘的意向回书,内容主要答包括需要招聘的人才专业、性别、数量,招聘后拟提供的薪酬、待遇、假期等内容。意向书主要是向学校官方提供,另需要结合意向书制作一本招聘简章,简单明了,面向学生。
作为公司方,我认为你应该展示公司的实力,以及公司在业界的一些声望,发展前景等等好的方面,让学校及学生感到到你们公司就职很放心。
望采纳!
㈧ 企业校园招聘如何与学校沟通呢有哪些技巧
直接找该学校的电话,打过去,说明一下就好了。学校很愿意的,会很配合的。这不是难事。
㈨ 急急 企业要做校园招聘怎么与学校对接
亲,之前在MBA智库文档有看到类似的文档 你可以去看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㈩ 如何更好对接学校和企业招聘
“高校如何与企业更好的对接”,我认为有如下二个方法:
①选取一些契合度高回、靠谱的知答名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合作方式可以包括且不限于“职业经理人选拔赛”、“简历制作大赛”、“XX企业奖学金”、“XX微信创意比拼”、“XX实习训练营”等等,企业的招聘成本很大很大,如果能与高校展开深度有效的人才合作,他们会非常非常开心。
②寻找“中间人”,在高校与企业中间寻找一个桥梁,也就是招聘平台。借助招聘平台并不会弱化高校就业中心的地位和职能,通过对招聘平台流量资源的消化利用,还可以为自己树品牌、立形象。举例:好工作难找,网上找工作陷阱多不靠谱,校方与招聘平台合作在就业官网上面抛出一批超一流的岗位,并且是独家渠道,而且不只是文字介绍,还有职位、公司、未来同事相关的图片视频,学生们还会不关注官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