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特長生就業方向
A. 做音樂特長生有什麼好處以後選擇的出路有什麼
一可以加分
二將來可以轉播音主播
三想要來到幕前也是需要扎實的功底
四實在不行可以轉幕後出點建議改改譜子
B. 我是音樂特長生 ,現在是高一, 我想問以後畢業後工作好找嗎 就業方向有哪些,
我有個同學學的鋼琴,高考考的是個二本院校,大四考上了編制和南藝研究生,她這樣的工作肯定非常好找了。
C. 音樂特長生,大學有什麼專業,畢業後能幹什麼職業
如果非抄常喜歡音樂,想在音樂上有所造詣的話,可以考慮在國內或留學讀音樂學院。
不論是在專業學習還是在就業方向上都具有很大的優勢。
eg. 到新加坡留學,新加坡萊佛士音樂學院:
1. 生活環境舒適,治安好,而且是雙語環境,利於亞洲學生學習。
2. 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讀後可獲得英國西倫敦大學本科學位,國際認證。
3. 畢業後,出路更廣闊,同時學校每年有兩次可以報考新加坡青年華樂團及青年交響樂團的機會,這相對國內來說是十分難得的。
4. 而且音樂是新加坡十大緊缺專業之一,只要專業水準過硬,很容易留新工作的。
希望可以幫到你~
D. 音樂特長生有沒有前途
一個大抄一學長的建議:
有,一定襲有前途的,不要聽有些人道聽途說。
如果你音樂非常棒的話,再加上平時認真學好一點,盡量把文化分數提高,這樣的話,你就可以以音樂特長生的身份進入很好的高校,進入了好的學校,它的環境更好,對你深造會有很大的幫助的。我們學校就有以體育特長生,音樂特長生身份進校的,雖然他們的文化分較我們差一些,但是他們還是進來了,和我們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說了這些,希望對你有參考價值,我在預祝你高考金題提名,恭候佳音了!
E. 音樂專業的前途究竟如何
論音樂專業的前途究竟如何?
這不是一篇論文,也不是一篇毒雞湯,權當做在藝術路途上鋪就累累白骨中的一員,以二十年的經歷,匯總的一些經驗與想法,也許失之全面,但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去傾聽失敗者的箴言,而總是去關注那些成功者的明言,將他們當作人生的標桿,這是一種心理效應。成功者都有著相同的經歷和背景,而失敗者有著各自不同的經歷。所以,不用輕信那些成功學,如果早一點接受那些失敗者的經驗教訓,對於一個人早年將有著很大的裨益,但很可惜,大多數的失敗者都是沉默的,我們很難聽到真正的教訓。
大時代
在我們這個大環境里,自古以來,在我們的國度里,一直就是下九流的存在,我們說社會時代已經變遷,但對於一個最注重實用性的國家來說,音樂的地位始終還是下九流的存在,這一點縱觀歷史古今,我們都會得到清醒的認識。
最近看到一則屬於那種狗皮膏葯止痛貼的廣告,據我大學時代的演出經驗,這裡面的「演員」一看就知道是從音樂院校請來的舞蹈生,她們整齊劃一,卻做著屬於70年代的姿勢,嘴裡唱著的,不是什麼高雅音樂,而是粗俗之際的「痛痛痛」,間或夾雜幾句問答,從那些稚嫩的臉龐里唱出來,並伴隨旋轉的舞蹈而變成一塊膏葯,我每次看到就感覺到深深的悲哀,音樂藝術淪落至此,卻不如一塊狗皮膏葯實用。
曾經工作之後去體驗社會,作為一名真正的音樂老師,還處於窘迫的經濟現狀,至於為何,我們稍後會談到。在現實緊迫的需要下,不得不成為烏煙瘴氣茶樓的駐唱歌手,夜夜跑場,用自己許多年的專業知識,以怡牌客之耳。在不算太長的幾個月時間里,遭遇到各種非難,他們有時候叫你聲音小點吵到打牌,卻同時又有人叫你聲音大點以娛牌情,更有將你當萬能點唱機,要求不成便各種辱罵。各種駐唱平台,音箱破爛,還得身兼調音師,因為無論哪個場合,他們只知道賺錢,不懂什麼叫音樂設備。
音樂是種生活的調劑,就因為所有人都唱得上幾句,甚至可以彈得了幾下,所襯托的無非是中國人自以為是的「全能」與「品味」,他們關心的是某個女人對自己的欣賞,抑或眾人的稱贊,轉過頭這種東西遠不如那幾張鈔票實用,漫山遍野的KTV發出各類人等荒腔走板的唱法,所以每個人都能入門,每個人都可以指手畫腳,當然每個人也不把它當一回事。
你可以提著自己的信仰跑遍這個國家的每個角落,去付諸實現自己小小的夢想與願望,渴望得到認同與欣賞,但你最終收獲的可能是落寞和幾張可憐的鈔票,去瞻仰那些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的震撼,那一刻,所有作為音樂路上的人都覺得自己渺小。
大運氣
就我所就讀過的音樂系,其中80%的人,是因為文化成績不良而選擇了「藝術」這樣的敲門磚,而剩下的那些人,都是心懷了夢想與憧憬的人。就如同高中校園那些放盪不羈的藝術生,時時刻刻將自己打扮得跟明星一樣,以顯示與眾人的不同,並以特立獨行為榮。他們有著極強的表現欲與優越感,只是很可惜僅僅只能維持住短短幾年的「風光時刻」,然後沉入茫茫人海中不知所蹤。
大四畢業那年直到現在,有95%的人已經改行,5%的人里,大多成為了音樂教師,還有那些北漂廣漂的失敗者不知所蹤的結局,也許留存到最後的人可能更少。這5%樂觀估計的人群里,僅有1%的人非常成功,其他的僅夠生活。我們是2005年畢業的,但教學已經12年,在看過那麼多學生後來的生活,以及回鄉工作的情況,我想這個比例情況依然跟自己當年是差不多的。
音樂的就業情況只有兩個大類,第一個,是作為服務娛樂行業,也就是跑場,漂流大城市,群演,網紅等等,第二個,是作為教育行業,以培養人才為主。除此之外,作為這個專業的前途十分狹窄,幾乎沒有其他可能性。
我們暫且不說第一個服務娛樂行業,只是拿大家最看得起最穩定的教育行業來說,作為音樂老師,到底最重要的是什麼?
根本不是你在大課課堂上講得多麼動聽,績效如何高昂,就會深得領導的喜歡。在這個所謂提倡「素質教育」的年代裡,主科才是學生們心心念念的東西,音樂?體育?美術?勞技?科技?對不起,那最多對學生是一種調劑與放鬆,作為一所學校,無論公辦民辦,考核它的優良性從來不會在這方面去從重著手,它作為一種附帶的產物出現,說起重要性,體育與電腦還要排在音樂美術之前,畢竟這還是需要「走過場」的兩門科目,而其他的,乾脆連個過場都不會走。
所以音樂課這種尷尬型產物,讓所有教師夾在牆縫里苦苦支撐。論工資獎金,全校倒數,論辛苦程度,看自己的責任心。如果是混混日子潦草一生者,無礙,如果想所有學生放棄在音樂課上的昏睡與喧嘩吵鬧,就必須想出更多吸引他們注意力的東西。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它既不像體育,可以滿世界跑,又不像主科,卻需要學生坐在那裡規規矩矩,它不需要考試,更無關高考,音樂專業生不喜歡聽,非專業生更無興趣。
我實際上是心很重的人,很難忍受混此一課的局面,因為吵鬧喧嘩,抑或反之的沉悶昏睡,都讓我尷尬不已。所以我盡心盡力的維持住課件所必有的知識,還要滿世界尋找刺激他們直接反映的視頻短片,以娛眾心的討好,來上完一節課。一個課件做完,必須花費我長達好幾天的時間,而很多時候,還必須面對寥寥尷尬的反映,不得不再三修改。
作為音樂老師,最直接的獲益渠道是什麼?不是大課,而在於小課。收多少學生,特別是藝術特長生,有多高的高考升學率,才是你最大的資本!否則,你大課再精彩,獲得的最多是省級優秀的獎勵獎金,一句領導的表揚,對此前途毫無用處,沒有升學率,領導表揚完了拍拍屁股走人,將你掛於宣傳欄示眾貼金,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沒有升學率與學生,也就沒有任何人可以把你當一回事,甚至在復雜的政治斗爭里把你當棋子賣了也不足惜。
無論你有多大的才能,多深的技藝,沒有學生,也就毫無用武之地,誠如曹操對劉備所言:「一個無用武之地的英雄,對我有何威脅?」有沒有學生,有時候完全不看你的技術,還要看看自己的運氣如何。
就我所讀音樂系同寢室人員後來的發展,在這十幾年裡的時間,成為音樂教師這一類少得可憐的人士里,通常都具備了運氣的成分,而沒有運氣的人,通常就是一概而論的失敗者,他們遠遠躲開,消失於各類同學聚會里。
首先是最成功者A,家業經商,自小就有父輩支持,從不顯山露水,頗具商業頭腦。大三就偷偷跑去省會盤下個地方,開始了培訓聯考的生意。這種聯考班在該省會大學周邊鱗次櫛比,他盤下的整棟樓,並帶上鋼琴專業的女友一起創業。後來他成為整個利益環節的結點,所有同鄉同學的藝術生皆送此處,均由他帶隊引進各類專攻聯考的教師,全力沖刺,有著不錯的升學率。
這種潛規則存在於任何音樂教師中。凡自有特長生者,均會交到自己所在的渠道,讓學生在某城市進行集中沖刺的培訓,短則幾個月,多則一年,然後從此處拿回扣,一個學生幾千到一萬不等,成為高中音樂教師真正的經濟來源。考上了大學,在本學校是這個音樂教師的光榮,可謂名利雙收,考不上,也確保過專業線,而文化線只能自求多福。所以真正的「功臣」是這些音樂教師幕後的聯考機構。
我只說自己這個同學,後來直接教育局上牌成立了培訓學校,封閉式管理,專門接手各類聯考學生,至於收入,稱得上一般人都要艷羨的程度。
第二名當屬B,本將讀音樂系是敲門磚,後來招聘那年,回自己老家鄉鎮,有年齡相近的同輩扶持,學校也僅他與一名同學為音樂教師,在這個小小的城鎮里,幾乎包攬了該學校所有的藝術生,而至於那名非本地的同學,至今杳無音信。通過輸送到A的聯考機構,再取得不錯的升學率,校長親自開車接他返校,最近幾年投資建了幼兒園,算是成功人士。實際上他專業並不好,但學校僅他一名本地音樂教師,還得在校「師傅」扶持,最初幾年他的鋼琴伴奏實在無法勝任聲樂教學,經常聯系A過來幫忙,07年還見他顫抖著手指給學生伴奏,但也像模像樣。所以B的成功完全契合了環境與運氣,前期積累資本可以完全擺脫音樂專業的局限,而轉型進入其他行業。
第三名C,回老家,與妻子同為一所學校的音樂教室,比單打獨斗者要強,雖不說有前兩位大富,至少生活無虞,每年還是有幾個藝術生從其他音樂教師牙縫里摳出來送給A。
這是所有音樂系幾百名同學里,唯一能數得上「成功」的在專業范圍內的人士。他們符合一貫而來音樂教師發財致富的途徑與套路,約定成俗的潛規則,而這種規則,只怕是在後來,都很難改變。而無法契合進入規則的其他音樂教師,又當如何?
譬如說到我,同樣回到老家,進入的高中學校,比B,C所在的城鎮普高要強得多,屬於重點高中,後變成省重點。但肥肉更引垂涎者,雖說是市區,那也是跟城鎮差不多的小塊區域,邊遠四線以下城市。越是小,越是關系網密布,斗爭更加復雜,按理說,我的發展應該是比前幾位不說好,也應當差不多,但環境與運氣卻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我毫無資本盤下省會院校周邊的門臉去進行聯考培訓創業,其次進入該所學校之後,「師傅」早就將潛規則把玩良久,包攬學校所有特長生,凡是後來進入的音樂教師,一概打壓,並一再對學生言:「某音樂老師還是我學生呢」,實際上前述潛規則「功臣」,大家心知肚明。而後學校在音樂教師入職上,憑借各類關系,渠道,居然達到了最多時6名!從先開始都受其傾軋,到後來一名「關系戶」還爭奪到了一些,直到如今十幾年過去了,也絲毫撼動不了其「霸主」地位,到現在是各自惡性競爭,相互傾軋成了常態。儼然一副僧多粥少的現狀。
所以,當時我與另外一名音樂教師,在窘迫的經濟現狀下,只得出外跑場,直到後來,我完全脫離這種斗爭的場面,選擇創業。在學校注重的升學率的要求上,我陷入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怪循環里。家長和學生會要求先看你的教學成果與升學率,而我卻正要求得一名特長生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不僅是我,其他音樂教師同樣也在如此的環境裡面臨這種古怪的選擇。
所以,在成為音樂教師這一選擇里,也許能力並不是最重要的,還需要許多的運氣與環境的支持。在音樂這條路上,每個音樂從業者並不會向同行分享自己的成果,只會大包大攬的進行壟斷制,因為無論如何合作,總有專業重疊的部分,這些自己能做得了,又何必分給其他人來做?即便不在特長生領域,就在愛好范疇里,鮮有合作愉快者。在創業這一部分,更是需要運氣的成分,因為可以總結為一句話:
別人跟不跟著你學,要不要學,那都是別人主觀的想法,即便能力再高,也由不得別人。
如果還要加上一句話,那就是:你根本無法主觀自主的控制情況,也無法依靠別人的主觀意識,用來一步一腳印的進行積累,其中稍有時運不濟,甚至出現些許差池,也會功虧一簣。
這也是教育在這一行業里的不確定性。
大明星
作為音樂特長生,在高中幾年的「明星從眾示範效應」的心理下,總是要顯示出與眾不同的特質,包括對待一般教師的毫無禮貌,出奇的叛逆,對待一般同學的不屑輕視,對待自己總是如明星一般的包裝,時時刻刻顯示自己的才華,「芸芸眾生???恢滴乙簧埂鋇奶?齲?涑飭蘇廡┭??男鬧小G也凰嫡庵中в??崬?雌淙松?吠舊夏持治O沼朧О埽??彩俏頤遣壞貌凰伎嫉囊桓鏨緇嵛侍狻?/p>
如今造星運動傳遍大街小巷。90年代的明星著實稀缺,一個便是一個,還是有著真才實學的,後來信息發達,連各類網紅都可以爭相以低俗甚至是博眼球出名,明星早就是爛了大街的貨。但大家都沒有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何如今的影視大劇,音樂明星,還是以70後,以老一輩在挑大樑?真正有才華的,算得上國際化巨星的明星,卻極稀有80後,90後的?
音樂系戲劇社社長,畢業後即北漂,夢想當導演或是演員,租住北京最遠的昌平區,起早貪黑,只求一圓夢想,而後十幾年時間里,當過不知名節目主持人,或當過群演,掙扎之後默默無聞。
後來各類選秀節目風起雲涌,音樂系我們這屆畢業前夕,正逢05年「XX女聲」選秀,三名女生組合,進入了復選,而正當我們期待有所聞名時,卻得知無功而返,據她們說根本不讓參加比賽,僅坐采訪車隨車造勢,而後有人透露需多少錢的「潛規則」才可直接入決賽范圍。
04年我就參加過「XX男聲」的選秀海選,排隊過程里就有人狂言:「你們是來做陪襯的!」而後導演組則利用海選人員進行莫名其妙的跑圈搞笑拍攝,直接辱罵在場不願意進行搞笑拍攝的海選人員。我前面那位男生唱得非常不錯,完全不亞於如今選秀出名的某些人,但最後也未見其進入過比賽。
就拿如今各大選秀來說,下放到縣級、市級來進行海選,必須經過層層關系網,更有舉辦方內部人員的得意門生找關系入場,一個比賽,三大門檻,三道篦子。中國民間藏龍卧虎,為何有些節目,上面卻是唱得極其普通的人呢?
更別提就算我們這種邊遠小城市,舉辦了唯一一次區級選秀比賽,拼人氣時找黑客刷票,現場比賽時,關系戶優勝,居然還是我所教高中的學生,僅憑不知所雲的手語操獲勝,讓我們這些老師、參公人員、專業駐唱歌手丟盡了臉面,還得襯托著陪著十幾歲的小女孩載歌載舞。一打聽其背景,結局是呵呵你懂的。
再看看如今的娛樂文藝圈,都可以從裡面找到和某位「大佬」的關系,著名明星力捧自己人,要麼就是師出同門,或同屬某一屆XX系,或有財團力挺,這些都可以從網路的明星履歷上查到蛛絲馬跡。
音樂專業,在服務娛樂行業,能夠出頭的,不說萬里挑一,至少也是百萬里挑一的,如果抱著要出名的念頭,在如今的時代里,先問問自己身家如何,有哪位可以捧你入場,最後再去問問自己的實力。僅憑一個王寶強就作為勵志草根的故事,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個行業,不公平才是首選項,過得了這一關,再有資格去摸摸裡面的水有多深,魚有幾條?
最後那些心懷夢想的人,也跟著那些只想賺錢博眼球的網紅混成了一類,開直播賣尊嚴,陪人笑罵當人消遣,只為朝能保夕,但願一天能出頭。
最後,撇開那些水深的區域,僅僅根據電視台導演組的需要,問一問自己,到底有多少與眾不同的特質,夠吸引人們的眼球,對你發出不同的議論,畢竟有爭議性也是成名的捷徑,即便長得別具特色,有別於清一色的俊男美女,也是你的優勢所在。其二,再問問自己的實力,究竟在這眾多同樣優秀的人群里,到底有幾分特色與優勢,能讓導演組覺得可以放在台前爭回口碑。其三,問問自己的運氣,夠不夠得上買雙色球中一等獎?
大用處
在中國這個注重實用性的國度里,音樂的實用性還比不上美術重要。
至少在房地產發達的這些年裡,室內裝修、家居設計等方面還是美術廣闊的前途市場,用軟體構圖,找幾個人繪制牆壁,甚至我那專業完全不是美術的高中同學,為了走出這逼仄的城市,臨時學了兩年的美術,就去了杭州成為了這些設計的從業人員。不論是否學美術要進入房產范疇,即便是在街頭,給人作畫,也比那些彈著吉他,攤著個琴盒裝錢類如「乞討」的樣子看上去都要美好。
所以進我店內討錢,但凡彈著吉他入場的,都被我呵斥轟出去,這樣都會讓我極其難堪。拉著那不著調的二胡,一頓亂彈連弦都上不全的吉他,就沿街乞討,都是我們音樂從業者所不願意看到的恥辱。
比起第二無用的「體育」,同樣也有著與音樂專業毫無二致的相似性,「風光」的幾年,橫行霸道的幾年時光,吃完青春飯就不知所歸的職業,呵呵,音樂專業至少青春不至於那樣短暫。我六十歲還能彈琴,你六十歲能跳高么?即便在音樂專業里,舞蹈也是最無用的一類,我六十歲還能彈琴,你六十歲僅僅只能跳跳廣場舞罷了。至於體育舞蹈專業,我也就不在這里多談,看完上述那些,同樣可以找得到共通點。
對於男孩,我真的不推薦你們學習音樂專業,這是我的真心話。在這樣的國家裡,你們真的沒有前途。這是我用二十年的經歷來告訴你們的事實,如果有一天能成為鳳毛麟角的人物,真心的恭喜你們,你們保持著夢想的堅定性,在累累白骨中脫穎而出,隨之而來在堅定音樂專業學習下對自己的自問:
這個專業究竟對我的人生起到了什麼作用?它會讓我在社會上有地位嗎?會讓人看得起我嗎?
很可惜,在你們取得「大運氣」成為「大明星」有了「大用處」之前,答案是根本沒有,也許你會窩在一個小城市的琴行,受盡了學生的不配合與家長的刁難,或許窩在一個酒吧,受盡那些人群的無妄之災,又或許走遍任何一個城市卻都沒有你的立錐之地,最好的情況就是收學錢的先生,成為音樂教師,一毛錢都是自己的血汗辛苦錢,僅此而已。即便你終於成為了那百萬分之一的幸運兒,也難掙脫對於你「戲子」的評價,對大人物,你們是調劑的工具,陪酒的器具,賣唱的高級音響,即便那麼高雅的交響樂,也難見於被人重視。
對於女孩子,我的答案真的是,如果為了獨立自主,不學為好,如果只是為了今後謀得一個好夫婿,可以學。就如同我那些身邊的大媽,自己女兒學音樂,只是為了告誡她尋得一個金龜婿,畢竟彈鋼琴唱歌的女孩,家境不會差到哪裡去,模樣也是漂亮有氣質的。而後就可以靠夫婿生活,轉行去了其他。
看看我們的歷史書,在幾千年裡,它根本沒有音樂人的地位,如果一個人熟識「音樂」,也僅僅是他作為偉大人物的陪襯,「琴棋書畫樣樣皆通」要麼是形容偉大人物品味得高,全能全才,要麼就是形容青樓女子。純粹的音樂人自古就被視為邪惡的一等,禍亂君臣,迷惑君主,皆出於此。
於是那一年我們頂著「大學擴招」的新一代面臨時代的選擇,多如牛毛的簡歷,裝幀精美的音樂系求職書,永遠是被扔進垃圾桶里最多的那一份。如若讓我當年選擇,一定不會將音樂當做自己的專業與前途,而轉而成為自己堅持一生的愛好,就如健身,寫字看書那樣,成為人生必不可少的修煉產物。
最後
在如今的時代里,眾多的選秀與明星,訴說著一樁一樁成功的案例,而失敗者們卻沉默不語,我們很難看到音樂這條路上另外的風景與不易。如我這般踏入音樂這條路途上迷途不知歸的同行們,且行且珍惜,生活知足就是安好,徘徊於此路上的,願你們堅守這一份不易與殊榮,畢竟,我們總是還要心懷一點點希望。
F. 音樂特長生就業方向就業方向
學習聲來樂專業是一個非常有源前途的專業 。以下是在國內的基本就業,如果你專業極其出眾,則成名也未可知,下面只說普通人。
在你進入大學之後基本上都可以在校外兼職聲樂教學了。可以去一些琴行和一些音樂培訓學校或政府單位或者家庭進行實習有償教學。優秀者在校期間就可以接一部分商演 ,演出。甚至在校期間在學校參加全省全國各個聲樂比賽。在比賽中獲獎為校爭光獲得榮譽。在校就進入各大專業演繹集團。比如歌舞團,藝術團,文工團 等 進行有償演出。本科畢業後,全國各地的音樂集團 都有聲樂專業的招聘和人事招聘,本科學歷,各大軍隊文職職位 ,各個政府單位 ,事業單位 ,都有聲樂類人才的招聘和需求,或者進入各個中小學做音樂教師 ,總而言之學習聲樂專業在畢業就業率上是基本沒有什麼問題的。
G. 音樂特長生能考什麼大學,有什麼前途
特長生考入法學和普通大學生一樣的參加高考、學習、生活、找工作,只不過內在入學前有一個特長容生的考試,據我所知有體育特長生有藝術特長生,體育特長生包括各種體育項目,藝術特長生包括舞蹈、聲樂、美術、書法、樂器、表演等,考試成績在二級以上並與高校簽了約的,高考成績可以加10-20分,水平極高又是該高校急需人才可能還有更好的政策。在選專業上大部分高校都有照顧。音樂特長生可選的大學很多特別是名牌大學,這就要看你的本事了。高水平搶手的樂器不是你找學校,而是學校追著你,將來考研保研找工作都會多一筆籌碼的。我就是例子呦,一手好琴把我從普通小學一直保到一流的中學一流高中一流大學一流的專業研究生乃至一流的工作。考大學找工作都是被搶的(考大學被名牌學校搶找工作被央企搶)感覺太爽了。其實我很愚,想當年考大學剛過二本線,入學時與班裡倒數第二名的入學分數相差120多分.但有一樣我很勤奮。中學畢業是班裡的下游,本科畢業時我的成績是班裡的中游,研究生畢業是班裡的上游。我想你應該有信心
H. 音樂特長生 聲樂 有前途嗎
你自身條件很好只要好好學就一定會有前途的,但這要取決於你的努力程度,要版付出百分之九權十九的努力,不僅聲樂聲樂是這樣,任何一個行當如果不去努力都沒有前途。你文化課成績不好而且又沒學樂器,我覺得學聲樂還是有出路的,起碼先用這個專業考上大學,上了大學再去努力,你就有前途了,不要懶惰你會成功的!
I. 音樂特長生的出路是什麼希望大家幫助。
確實出路不大,除非是在這一方面有很好的天賦,或者說能發奮的去學習。
還有另專外一個就是自己開工作屬室,但是很艱難,我一個同學就是開這個的,垮了,道路相當艱辛,如果不是非要靠音樂特長,試試別的吧。而且音樂畢業就業面很窄,本人也是這個出來的,當時找工作相當苦惱!
J. 高中音樂特長生以後可以做什麼工作
音樂生和音樂特長生是有區別的,音樂專業,分音樂教育,音樂學,作曲,錄音藝術,流行音樂等等專業,不同專業的就業方向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