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技能特長 » 化學分析員10年工作經驗

化學分析員10年工作經驗

發布時間: 2021-01-20 01:30:54

❶ 關於中國航天及嫦娥一號

嫦娥一號
動態信息嫦娥一號已於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04秒成功發射升空!
18:07火箭一二級分離
18:09整流罩分離 火箭飛出大氣層
18:10火箭二三級分離
18:15火箭三級發動機一次關機 星箭結合體進入滑行階段
18:25衛星進入初始地球軌道
18:26三級火箭二次點火
18:28三級火箭發動機二次關閉
18:29星箭分離 衛星進入近地點205公里,遠地點50930公里,周期16小時的超地球同步軌道。
18:36衛星指控轉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18:59衛星太陽帆板打開
2007年10月24日19時15分確定發射成功!
2007年10月25日17時55分完成第一次變軌! 指令發出130秒後,衛星近地點高度由約200公里抬高到約600公里,變軌圓滿成功。這次變軌表明,嫦娥一號衛星推進系統工作正常,也為隨後進行的3次近地點變軌奠定了基礎。這次變軌是嫦娥一號衛星在約16小時周期的大橢圓軌道上運行一圈半後,在第二個遠地點時實施的。
2007年10月26日17時44分,遠望三號船消息,嫦娥一號衛星成功實施第二次變軌。這是衛星的第一次近地點變軌。
嫦娥一號衛星第二次變軌後,將進入24小時周期軌道。遠地點高度由5萬多公里提高到7萬多公里。
10月29日17時33分左右,第二次近地點變軌,衛星遠地點高度由7萬余公里提高到12萬余公里,進入繞地飛行48小時周期軌道。
10月31日17時25分,第三次近地點變軌,衛星遠地點高度由12萬余公里提高到37萬余公里,進入114小時地月轉移軌道。

嫦娥一號是我國的首顆繞月人造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已於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UTC+8時)左右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整個「奔月」過程大概需要8-9天。預計衛星的總重量為2350千克左右,壽命大於1年。該衛星的主要探測目標是:獲取月球表面的三維立體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間環境。

概況
「嫦娥一號」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製,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目前這顆衛星已經進入初樣研製階段。在該階段,將有電性星和結構星這兩顆初樣衛星來承擔衛星測試工作。

航天專家介紹,電性星的試驗主要是用於一些帶有電子性能的設備的綜合測試,結構星的試驗主要是要考核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溫度控制設計的合理性。目前,這兩顆初樣星的結構製造已經完成,將在年底以前開始整星測試。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嫦娥一號」正樣衛星的研製。據介紹,整個初樣測試階段將持續到明年6月份,隨後將進入衛星正樣星的研製階段。

此外,承擔衛星發射任務的長征三號甲火箭目前已經投入生產。為了保證完成月球探測工程任務,科研人員對長三甲火箭進行了41項可靠性的設計工作,以提高其運載可靠性。

技術難點1、軌道設計與飛行程序控制問題

2、衛星姿態控制的三矢量控制問題

3、衛星環境適應性設計

4、遠距離測控與通信問題「嫦娥一號」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製,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由衛星平台和有效載荷兩大部分組成。衛星平台利用東方紅三號衛星平台技術研製,科研人員對結構、推進、電源、測控和數傳等8個分系統進行了適應性修改。有效載荷包括CCD立體相機、成像光譜儀、太陽宇宙射線監測器和低能粒子探測器等科學探測儀器。

「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將於2007年10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衛星發射後,將用8天至9天時間完成調相軌道段、地月轉移軌道段和環月軌道段飛行,執行科學探測任務。它將完成四大科學任務,首要目的便是為月球「畫像」,也就是要通過各種手段獲取月球表面影像和立體圖像。此外,還要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以及地月空間環境。

專家介紹,嫦娥一號衛星兩米見方,太陽翼展開後,最長可達18米,起飛重量為2350公斤,衛星需要10-12天可以飛到月球附近。嫦娥一號設計壽命為一年,執行任務後將不再返回地球。

發射步驟

「嫦娥一號」衛星發射後首先將被送入一個地球同步橢圓軌道,這一軌道離地面最近距離為500公里,最遠為7萬公里,探月衛星將用26小時環繞此軌道一圈後,通過加速再進入一個更大的橢圓軌道,距離地面最近距離為500 公里,最遠為12萬公里,需要48小時才能環繞一圈。此後,探測衛星不斷加速,開始「奔向」月球,大概經過83小時的飛行,在快要到達月球時,依靠控制火箭的反向助推減速。在被月球引力「俘獲」後,成為環月球衛星,最終在離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的極地軌道繞月球飛行,開展拍攝三維影像等工作。

預計衛星奔月總共需時157個小時,距離地球接近38.44萬公里。而過去,中國發射的衛星距離地面一般都在3.58 萬公里左右,二者幾乎相差了10倍。

嫦娥工程探月計劃

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介紹「嫦娥一號」是我國發射的最遠距離的衛星,距地球的平均距離是38萬公里,而在這之前,我國發射的最遠距離的衛星離地面4萬公里。

繞月探測工程將完成以下四大科學目標:

一、獲取月球表面三維立體影像,精細劃分月球表面的基本構造和地貌單元,進行月球表面撞擊坑形態、大小、分布、密度等的研究,為類地行星表面年齡的劃分和早期演化歷史研究提供基本數據,並為月面軟著陸區選址和月球基地位置優選提供基礎資料等。

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主要是勘察月球表面有開發利用價值的鈦、鐵等14種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繪制各元素的全月球分布圖,月球岩石、礦物和地質學專題圖等,發現各元素在月表的富集區,評估月球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前景等。

三、探測月壤厚度,即利用微波輻射技術,獲取月球表面月壤的厚度數據,從而得到月球表面年齡及其分布,並在此基礎上,估算核聚變發電燃料氦-3的含量、資源分布及資源量等。

四、探測地球至月亮的空間環境。月球與地球平均距離為38萬公里,處於地球磁場空間的遠磁尾區域,衛星在此區域可探測太陽宇宙線高能粒子和太陽風等離子體,研究太陽風和月球以及地球磁場磁尾與月球的相互作用。

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航天局局長、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傑介紹,

由月球探測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和地面應用等五大系統組成的繞月探測工程系統屆時將實現以下五項工程目標:

1) 研製和發射我國第一個月球探測衛星;

2) 初步掌握繞月探測基本技術;

3) 首次開展月球科學探測;

4) 初步構建月球探測航天工程系統;

5) 為月球探測後續工程積累經驗。

歷史

探月計劃醞釀10年

我國航天科技工作者早在1994年就進行了探月活動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1996年完成了探月衛星的技術方案研究,

1998年完成了衛星關鍵技術研究,以後又開展了深化論證工作。

經過10年的醞釀,最終確定我國整個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3個階段。

1) 第一期繞月工程將在2007年發射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對月球表面環境、地貌、地形、地質構造與物理場進行探測。

2) 第二期工程時間定為2007年至2010年,目標是研製和發射航天器,以軟著陸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進行探測。具體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視車、自動機器人探測著陸區岩石與礦物成分,測定著陸點的熱流和周圍環境,進行高解析度攝影和月岩的現場探測或采樣分析,為以後建立月球基地的選址提供月面的化學與物理參數。

3) 第三期工程時間定在2011至2020年,目標是月面巡視勘察與采樣返回。其中前期主要是研製和發射新型軟著陸月球巡視車,對著陸區進行巡視勘察。後期即2015年以後,研製和發射小型采樣返回艙、月表鑽岩機、月表采樣器、機器人操作臂等,採集關鍵性樣品返回地球,對著陸區進行考察,為下一步載人登月探測、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選址提供數據資料。此段工程的結束將使我國航天技術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測試

中國探月計劃第一顆衛星「嫦娥一號」的有效載荷正樣系統正在進行最後聯試,以確保科學探測設備將來在太空正常工作。

「嫦娥一號」衛星有效載荷的研製測試工作由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負責。有效載荷總指揮、中科院空間中心主任吳季16日在接受采訪時說:「在有效載荷正樣系統聯試的最後階段,各研製人員應繼續保持嚴慎細實的工作態度,按質量要求完成正樣聯試,確保有效載荷設備順利交付和工程任務圓滿完成。」

衛星有效載荷因不同的航天任務而異,在現階段主要是進行科學探測的儀器和科學實驗的設備。「嫦娥一號」衛星有效載荷將包括微波探測儀分系統、空間環境探測分系統、有效載荷數據管理分系統等。

據了解,微波探測儀分系統將主要對月壤的厚度進行估計和評測,這是國際上首次採用被動微波遙感手段對月表進行探測。空間環境探測分系統由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等3台設備組成,將探測地月和近月的空間環境參數。

「嫦娥一號」計劃將於2007年發射,而後圍繞月球進行一年的探測。

中國的探月計劃經過長期准備、10年論證,於2004年1月正式立項,被稱作「嫦娥工程」。該工程目前主要集中在繞月探測、月球三維影像分析、月球有用元素和物質類型的全球含量與分布調查、月壤厚度探查以及地月空間環境探測。

相關資料

為月球畫像

繞月探測工程是我國月球探測的第一期工程,即研製和發射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該星將環繞月球運行,並將獲得的探測數據資料傳回地面。該工程由探月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和地面應用五大系統組成。現已確定探月衛星主要利用「東方紅三號」衛星平台,運載火箭採用「長征三號甲」火箭,發射場選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測系統利用現有航天測控網,地面應用系統由中國科學院負責開發。

具體計劃是,「長征三號甲」火箭從西昌發射中心起飛,將「嫦娥一號」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後實現星箭分離,衛星最後進入環繞月球南、北極的圓形軌道運行,並對月球進行探測,軌道距離月面的高度為200公里。

設計壽命為1年的「嫦娥一號」衛星,將攜帶立體相機、成像光譜儀、激光高度計、微波輻射計、太陽宇宙射線檢測器和低能離子探測器等多種科學儀器,對月球進行探測。它在環月飛行執行任務期間,主要獲取月面的三維影像,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探測月球土壤厚度,檢測地月空間環境。其中前3項是國外沒有進行過的項目,第4項是我國首次獲取8萬公里以外的空間環境參數。此外,美國曾對月球上的5種資源進行探測,我國將探測14種,其中重要的目標是月球上的氦—3資源。氦—3是一種安全高效而又清潔無污染的重要燃料,據統計,月球上的氦—3可以滿足人類1萬年以上的供電需求。月球土壤中的氦—3含量可達500萬噸。

發射初定2007年10月24日18:05

據專家透露,衛星最佳發射時間的確定相當復雜,需對當地雷電、降水和雲量等因素進行詳細分析,並結合相關歷史資料來判斷。在航天、衛星發射、氣象、天文等多個部門反復協商下,最終確定了最佳發射窗口為10月24日下午6時05分左右。

目前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准備工作緊張而有序,用於發射「嫦娥1號」的長征三號甲火箭已經吊裝進3號塔的回轉平台,而「嫦娥1號」也已經進入發射區3號發射塔靜靜矗立,藍色的回轉平台緊緊閉合,呈測試狀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測試發射、測量控制等五大系統科技人員,正在爭分奪秒,精測細量,為確保「嫦娥1號」衛星順利發射升空進行最後的准備,目前准備工作一切順利。

據了解,為確保「嫦娥1號」順利升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對2號、3號發射塔都進行了數十項技術改造。目前,中心兩個塔架均具備發射「嫦娥1號」的能力。有專家評價說,升級後的3號發射塔架已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發射塔架之一。數天之後,「嫦娥1號」將從85米高的3號發射塔起飛,奔往38萬公里之外的月球。屆時世界將再次矚目中國。

❷ 求 畢業生 職業生涯規劃 範文 化學專業的,最好是規劃從事化學教育的,非常感謝。

一.×××大學畢業後的十年規劃

(2005年-2015年,20歲至30歲)

美好願望:事業有成,家庭幸福

方 向:企業高級管理人員

總體目標:完成碩士、博士的學習,進入××著名外資企業,成為高層管理者。

已進行情況:讀完碩士,進入一家外資企業,想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二.社會環境規劃和職業分析(十年規劃)

1、社會一般環境:

中國政治穩定,經濟持續發展。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環境中的重要角色。經濟發展有強勁的勢頭,加入WTO後,會有大批的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的企業也將走出國門。

2、管理職業特殊社會環境:

由於中國的管理科學發展較晚,管理知識大部分源於國外,中國的企業管理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國急需管理人才,尤其是經過系統培訓的高級管理人才。因此企業管理職業市場廣闊。

要在中國發展企業,必須要適合中國的國情,這就要求管理的科學性與藝術性和環境動態適應相結合。因此,受中國市場吸引進入的大批外資企業都面臨 著本土化改造的任務。這就為准備去外企做管理工作的人員提供了很多機會。

三.行業環境分析和企業分析

1、行業分析:

本人所在××公司為跨國性會計事務所。屬管理咨詢類企業。由於中國加入WTO,商務運作逐漸全球化,國內企業經營也逐步與國際慣例接軌,因此這類企業在近年來引進中國後得到迅猛的發展。

2、企業分析:

××公司是全球四大會計事務所,屬股份制企業,企業領導層風格穩健,公司以「誠信、穩健、服務、創新」為核心價值觀,十年來穩步在全球推廣業務,目前在全球10餘個國家、地區設有分支機構。

公司2000年進入中國,同年在上海設立分支機構。經營中穩健拓展業務的同時重點推行公司運作理念,力求與發展中的共同進步。本人十分認同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發展戰略,但公司事務性工作太過繁忙,無暇進行個人自我培訓,而且提升空間有限。但總體而言,作為第一份工作可以接觸到行業頂尖企業的經營模式是十分幸運的,本人可能在本企業實現部分職業生涯目標。

四.個人分析與角色建議

1.個人分析:

(1)自身現狀:

英語水平出眾,能流利溝通;法律專業扎實,精通經貿知識;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思維敏捷,表達流暢;在大學期間長期擔任學生幹部,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有很強的學習願望和能力。

(2)測評結果(略)

2.角色建議:

父親:「要不斷學習,能力要強」;「工作要努力,有發展,要在大城市,方便我們退休後搬來一起居住生活。」

母親:工作要上進 ,婚姻不要誤。

老師:「聰明、有上進心、單純、乖巧」,缺乏社會經驗」

同學:「有較強的工作能力」,「適合做白領」。

……

五.職業目標分解與組合

職業目標:著名外資企業高級管理人員。

1.2005-2008年:

成果目標;通過實踐學習,總結出適合當代中國國情的企業管理理論

學歷目標:碩士研究生畢業,取得碩士學位;取得律師從業資格、通過GRE和英語高級口譯考試

職務目標:外企企業商務助理

能力目標:具備在經濟領域從事具體法律工作的理論基礎,通過實習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接觸了解涉外商務活動;英語應用能力具備權威資格認證;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發表5篇以上論文。

經濟目標:在校期間兼職,年收入1萬元;商務助理年薪5萬

2.2005年-2010年:

學歷目標:通過注冊會計師考試

職務目標:外資企業部門經理

能力目標:熟練處理本職務工作,工作業績在同級同事中居於突出地位;熟悉外資企業運作機制及企業文化,能與公司上層進行無阻礙地溝通。

經濟目標:年薪10萬

3.2005年-2010年:

學歷目標:攻讀並取得博士學位

職務目標:著名外資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大學的外聘講師

能力目標:科研能力突出,在國外權威刊物發表論文; 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有很高的演講水平,具備組織、領導一個團隊的能力;與公司決策層有直接流暢的溝通;具備應付突發事件的心理素質和能力;有廣泛的社交范圍,在業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經濟目標:年薪25萬

六.成功標准

我的成功標準是個人事務、職業生涯、家庭生活的協調發展。

只要自己盡心盡力,能力也得到了發揮,每個階段都有了切實的自我提高,即使目標沒有實現(特別是收入目標)我也不會覺得失敗,給自己太多的壓力本身就是一件失敗的事情。

為了家庭犧牲職業目標的實現,我認為是可以理解的。在28歲之前一定要有自己的家庭。

七.職業生涯規劃實施方案

差距:1、跨國企業先進的管理理念和豐富的管理經驗;2、作為高級職業經理人所必備的技能、創新能力;3、快速適應能力欠缺;4、身體適應能力有差距。5、社交圈太窄。

八、縮小差距的方法:

1.教育培訓方法

(1)充分利用碩士研究生畢業前在校學習的時間,為自己補充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包括參與社會團體活動、廣泛閱讀相關書籍、選修、旁聽相關課程、報考技能資格證書等。時間:2008年7月以前。

(2)充分利用公司給員工提供的培訓機會,爭取更多的培訓機會。時間:長期

(3)攻讀管理學博士學位。時間:五年以內

2.討論交流方法

(1)在校期間多和老師、同學討論交流,畢業後選擇和其中某些人經常進行交流。

(2)在工作中積極與直接上司溝通、加深了解;利用校友眾多的優勢,參加校友聯誼活動,經常和他們接觸、交流。

3.實踐鍛煉方法

(1)鍛煉自己的注意力,在嘈雜的環境里也能思考問題,正常工作。在大而嘈雜的辦公室里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訓練。

(2)養成良好的鍛煉、飲食、生活習慣。每天保證睡眠6-8小時,每周鍛煉三次以上。

(3)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條件擴大社交圈、重視同學交際圈、重視和每個人的交往,不論身份貴賤和親疏程度。

××本人對於職業生涯規劃的看法:

1、職業規劃肯定要有,但是我覺得職業規劃不可能現在就定下來,周圍的環境隨時在變,而且自己隨著不斷的成熟和接觸不同的東西,也會變。我以前想當官,後來想當外企白領,現在想創業,所以我覺得這個很難就定下來,更何況是在校大學生,沒有任何社會閱歷,談這個就似乎有點紙上談兵。

2、但是,雖然可能沒有成型的職業規劃,但是我覺得每個階段的前進方向和短期目標要有,比如這段時間我要練好英語聽力到什麼水平,我要朝著什麼方向努力,沒有努力的方向和短期的目標,那容易虛度光陰。

3、如果我是學生,我可能想聽一些別人成功的案例,和為什麼別人能取得成功,雖然每個人走的路不同,但是我想有些成功的共同點是相同的,那我作為一個學生,就可以從中學到一輩子受益的美德和優點。

❸ 幫忙找08年煙台化學中考題和15個較短的政治案例及分析

2008年煙台市初中學生學業考試
化 學 試 題
同學們好:
通過初中階段的學習,你的收獲一定很多。請你仔細審題,認真答卷,將你的收獲展示出來。
本試題分Ⅰ卷和Ⅱ卷兩部分,Ⅰ卷為選擇題,Ⅱ卷為非選擇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鍾。
可能用到的信息——元素周期表(部分)

Ⅰ卷(選擇題,共30分)
注意事項:
請考生將自己的姓名、准考證號、考試科目塗寫在答題卡上。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要改動,必須用橡皮擦乾凈,再選塗其它答案。考試結束後,只交答題卡和Ⅱ卷。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人類使用材料的歷史,就是人類利用物質的進步史。製造下列用品所需的材料不是通過化學變化獲取的是
(A)木器 (B)青銅器 (C)鐵器 (D)塑料器具
2.正確的化學實驗操作對實驗結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在下圖所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聞氣體氣味 (B)移走蒸發皿 (C)傾倒液體 (D)稀釋濃硫酸
3.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A)用自來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滌劑清洗油膩的餐具 (D)用鹽酸清除鐵銹
4.空氣是一種寶貴資源。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B)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的質量約占空氣質量的1/5
(C)空氣中分離出的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作食品保鮮的保護氣
(D)空氣質量報告中所列的空氣質量級別數目越大,空氣質量越好
5.發射「嫦娥一號」的長三甲火箭燃料是偏二甲肼(X),氧化劑是四氧化二氮(N2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2N2O4=3N2+2CO2+4H2O,X的化學式為
(A)H2 (B)CH4 (C)C2H8N (D)C2H8N2
6.下列物質長時間露置於空氣中,質量會減輕的是(不考慮水分蒸發)
(A)濃鹽酸 (B)濃硫酸 (C)石灰水 (D)固體氫氧化鈉
7.如圖,將兩支燃著的蠟燭罩上茶杯,過了一會兒高的蠟燭先熄滅,低的蠟燭後熄滅,同時還觀察到茶杯內壁變黑。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啟發:從著火燃燒的房間逃離時,下列做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用濕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勢跑出
(C)伏低身子逃出 (D)淋濕衣服爬出
8.下列關於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A)任何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一種溶質
(B)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溶液一定是均一、穩定、澄清、透明的
(D)一定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隨溶劑的量的變化而變化
9.20世紀20年代,就有人預言可能存在由4個氧原子構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沒有得到證實。最近,義大利的科學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帶正電的氧離子製造出了這種新型氧分子,並用質譜儀探測到了它的存在。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O4是一種新型的化合物 (B)一個O4分子中含有2個O2分子
(C)O4和O2的性質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後形成的是混合物
10.我國最近已研究出新型水處理劑C1O2的新製法,其反應的微觀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
(B)該反應屬於復分解反應
(C)該反應符合質量守恆定律
(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l+NaClO2==2ClO2+2NaCl
二、選擇題(本題包括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若有兩個答案。漏選1個扣1分。錯選則不得分)
11.染發時常用到的著色劑——對苯二胺,是一種有毒的化學葯品,有致癌性,會對染發者的身體帶來傷害,其化學式為C6H8N2。下列有關對苯二胺的說法正確的是
(A)對苯二胺屬於有機物 (B)對苯二胺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7
(C)對苯二胺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為3∶4∶1 (D)對苯二胺能被人體少量吸收
12.及時對知識進行分類歸納,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下面是小潔同學以連線方式對相關主題知識進行歸納的情況,其中完全正確的是
(A)化學與健康 (B)物質的性質與用途

(C)安全常識 (D)化學與能源

13.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蘭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該溶液遇酸溶液顯紅色,遇鹼溶液顯黃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蝴蝶蘭花的溶液與酸作用顯紅色是物理變化
(B)能使蝴蝶蘭花的溶液顯黃色的一定是鹼
(C)將氯化鈉溶液滴入蝴蝶蘭花的溶液後,溶液仍為紫色
(D)蝴蝶蘭花的溶液可用作酸鹼指示劑
14.化學源於生活,同時又服務於生活。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層水垢 (B)用純鹼代替小蘇打做食品發酵粉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產品以保鮮 (D)用灼燒並聞氣味的方法區別純棉織物和純毛織物
15.科學家發現在特殊條件下,水能表現出許多有趣的結構和性質。一定條件下給水施加一個弱電場,常溫常壓下水結成冰,俗稱「熱冰」,下圖為其模擬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結成「熱冰」的過程中原子個數發生變化
(B)上述變化過程中分子問間隔沒有發生變化
(C)在弱電場下,水分子運動從無序轉變為有序
(D)利用該性質,人們在常溫常壓下可建成溜冰場
16·浩瀚無際的海洋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由海水制備金屬鎂,主要有以下步驟:①電解熔融的氯化鎂;②加熟石灰;③加鹽酸;④過濾;⑤濃縮結晶。其先後順序正確的是
(A)②④⑤③① (B)③②④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②④③⑤①
17.右圖表示的是純凈物、單質、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鹼之間的包含、不包含關系,若整個大圓圈代表純凈物,則在下列選項中,能正確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屬物質類別的是
(A)①單質、⑦化合物 (B)②鹼、⑤氧化物
(C)④鹼、⑤含氧化合物 (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
18.煙台市「農博園」不僅是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和推廣基地,也是一個觀光休閑的生態農業園區。下列一些生產思路你認為「農博園」不宜採用的是
(A)將農家肥料與化學肥料配合使用,以提高產量和效益
(B)給大棚中的蔬菜施加適量的CO:,以促進光合作用 『
(C)將種植、養殖和制沼氣相結合,既可以改善環境,又可以提高農,畜牧業的產量
(D)將硝酸銨與熟石灰等鹼性物質混合施用,既給農作物提供了營養元素,同時又可降低土壤的酸性
19.圖1是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室溫時,將盛有a、b飽和溶液的試管分別放入燒杯內的水中,均無晶體析出。當向燒杯內的水中加入硝酸銨固體或濃硫酸後,圖2試管內所示現象正確的是

(A) (B)… (C) (D)
圖2
20.印刷銅制電路板的「腐蝕液」為FeCl3溶液。已知銅、鐵均能與FeCl3溶液反應,反應方程式分別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現將一包銅、鐵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後燒杯中仍有少量固體,關於燒杯中物質組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體一定是鐵和銅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體一定含銅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體一定含銅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體一定是鐵和銅
2008年煙台市初中學生學業考試
化 學 試 題
題號



總分
得分

Ⅱ 卷(非選擇題,共70分)
注意事項:答卷前先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
得分
評卷人

三、填空與簡答題(本題包括7個小題,共43分)

21.(5分)「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請你用化學知識解釋以下生活中的問題:
(1)人被蚊蟲叮咬後皮膚會紅腫痛癢,這是由於蚊蟲在被叮咬的皮膚內注人了少量的酸性物質所致。在被咬的皮膚上塗少許下列生活用品中的 或 (填序號),痛癢便會消失。
A.香油 B.肥皂水 C.純鹼水 D.糖水
(2)2007年6月5日,在「南海一號」打撈出的文物中,「鎏金龍紋金手鐲」光彩奪目、完好無損;銅鏡表面有銅銹;鐵器則銹跡斑斑或盪然無存。這說明金、銅、鐵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從強到弱的順序是 。
(3)做饅頭發酵面團時,會產生乳酸等有機酸,揉面團時需加入適量的純鹼或小蘇打,讓它們相互作用產生 氣體,使蒸出的饅頭疏鬆多孔;若加入的純鹼或小蘇打過多,可向面團或蒸鍋中滴加少許酸性物質,如 ,否則蒸出的饅頭會變澀,顏色發黃。
(4)工廠常用稀鹽酸清洗鐵製品表面的鐵銹。該過程的化學方程式為:

22.(4分)不少科學家認為地球表面變暖及一些異常氣候(如年初發生在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的雪災)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所形成的「溫室效應」有一定的關系。
(1)下列反應都能放出二氧化碳氣體,試分析判斷,會加劇「溫室效應」的主要化學反應是
(填序號)。
點燃

④石油+氧氣 二氧化碳+水

(2)下列反應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氣體,試判斷,對維持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總量平衡至關重要的是 (填序號)。

(3)根據對(1)(2)的分析,你認為,為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我們應採取哪些措施以防止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
23.(8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理念是「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
(1)下列符合綠色奧運理念的是 。
①奧運場館周圍採用太陽能路燈照明;②在奧運場地使用電動汽車和新型清潔燃料汽車;③場館附近的綠化採用微灌或滴灌智能控制技術;④將奧運村的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深埋
(2)北京奧運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外牆體採用新型塑料膜材料ETFE[它是乙烯一四氟乙烯的共聚物,化學式為(C2 H2F2)n],這種材料美觀、耐用,可以使用15至20年。以下關於ETFE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屬於有機物;②屬於有機合成材料;③易溶於水,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④化學性質在自然條件下穩定
(3)奧運「祥雲」火炬的主材選用鋁合金,燃料是丙烷(C3H8),火炬手持的部分使用橡膠皮革漆,手感舒適,彷彿與另一隻手緊緊相握。請回答:燃料丙烷完全燃燒生成 ,不污染環境;鋁合金材質主要優點是 、 (答兩條即可);橡膠皮革漆中的橡膠屬 材料。
(4)5月8日,北京奧運會「祥雲」特製火炬克服低溫、低壓、空氣稀薄、大風等不利條件,在珠峰之巔燃燒,舉世為之驚嘆。普通火炬在珠峰惡劣氣候條件下容易熄滅的原因是:
(答兩條即可)。
24.(4分)炎炎夏日,喝上一杯汽水會給我們帶來清爽涼快的感覺。右圖是某種雪碧汽水標簽中的部分內容,小明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檸檬酸是一種無色晶體,能溶於水,屬於有機酸,具有酸的通性。香料、苯甲酸鈉、白砂糖等不顯酸性。
(1)以上信息中屬於檸檬酸物理性質的是 。
(2)小明想利用此種雪碧汽水和同學們進一步驗證檸檬酸的酸性:
①小明首先將適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潔凈的試管中,然後滴加紫色石蕊試液,發現石蕊試液變紅色。據此,小明斷定檸檬酸確實具有酸性。他做出這種判斷的依據是

②小紅認為小明的實驗結論不夠嚴密,她的理由是 ;她建議在原來實驗的基礎上再進行一步操作,即把①中已經變紅的混合液體加熱,若看到 ,這樣就能充分證明檸檬酸確實具有酸性了。
25.(1l分)2008年5月12日,我國汶川發生大地震。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
(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為搜救埋在廢墟下的倖存者,調用了許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據人體發出的氣味發現倖存者。從微觀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發現倖存者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質量很小 B.不同分子性質不同 C.分子不斷運動 D.分子間有間隔
(2)地震中許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壞。新水源需檢測和處理後才能成為飲用水。我國規定水質必須在感官性指標、化學指標、病理學指標等方面均達標方可成為生活飲用水。
①感官性指標中有一項要求為:不得含有肉眼可見物,水應澄清透明。為達到此要求,凈化水時,可以通過加入絮凝劑凝聚、沉降,然後通過 (填操作名稱)而實現。
②化學指標中含有水源的pH和硬度兩項。
測定液體pH的方法是

日常生活中如何區分硬水與軟水?請簡述實驗步驟與現象:

③病理學指標中對細菌的含量有嚴格的限制。要殺滅細菌可以向水中加入 等消毒劑,也可以通過 操作,既殺滅細菌,又能得到幾乎純凈的水。
(3)為防止災後疫情的發生,某醫療小分隊用溶質質量分數為0.5%的過氧乙酸溶液對災民的居住環境進行消毒。要配製溶質質量分數為0.5%的過氧乙酸溶液300kg,需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過氧乙酸溶液 kg,配製的主要步驟是: 、 、 。
26.(3分)置換反應是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之一。
(1)金屬與鹽溶液之間的置換反應,一般是活動性較強的金屬可把活動性較弱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如銅和硝酸銀溶液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 。
(2)非金屬單質也具有類似金屬與鹽溶液之間的置換反應規律,即活動性較強的非金屬可把活動性較弱的非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如在溶液中可發生下列反應:
C12+2NaBr=2NaCl+Br2 ;I2+Na2S=2NaI+S↓+Br2;Br2+2KI=2KBr+I2 由此可判斷:
①S、C12、I2、Br2活動性由強到弱順序是 。
②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錯誤的是 。
(A)C12+2NaI=2NaCl+I2 (B)I2+2KBr=2KI+Br2
(C)Br2+Na2S=2NaBr+S↓ (D)C12+K2S==2KCl+S↓
27.(8分)自2008年6月1日起,我國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並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新規定實行後預計塑料袋的使用量將減少2/3,但是其危害作用並沒有根本解決,為盡量減少其危害,請你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 、 。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兩種,一種是用聚乙烯((CH2CH2)n]製成的,可用於盛裝食品;另一種是用聚氯乙烯[(CH2CHCl)n]製成的。聚氯乙稀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

(1)通過點燃的方法可以鑒別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如果塑料點燃時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這種塑料可能是由 製成的。
(2)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實驗來驗證塑料燃燒的產物。

若A瓶燃燒的是聚氯乙烯塑料,在B瓶中可以看到的現象是 ,C、D兩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若A瓶中用的是聚乙烯塑料,則在C瓶中 (「能」或「不能』』)觀察到沉澱。
得分
評卷人

四、實驗題(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16分)

28.(4分)下圖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幾種裝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有編號的儀器名稱:① ,② 。
(2)利用上述A、D裝置的組合可以製取的一種氣體是 ,寫出實驗室製取該氣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3)某同學欲收集一種難溶性氣體,認為E裝置可以代替B裝置。請簡述該同學應如何使用E裝置? 。
29.(4分)某化學實驗小組為了除去混在N2中的O2,將混合氣體通過紅熱的銅絲網後,發現銅絲網變黑。在研究如何除去黑色物質,回收再利用銅絲網的討論中,制定了下列方案。

請根據以上方案回答:
(1)乙方案的燒杯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其中B物質自行確定) 。兩種方案相比較,甲方案明顯的不足之處是 。
(2)若採用甲乙兩種方案處理此黑色銅絲網,則回收的銅絲網a的質量 (填「<」、「>」、「=」)銅絲網b的質量。
(3)實驗小組的同學發現,反應後燒杯中的液體有腐蝕性,應加以適當的處理。他們採取加入鐵粉的方案處理廢液。加入足量的鐵粉充分攪拌,最後得到的溶液中溶質為 。
30.(8分)小明暑假期間到農田施肥時,發現撒落在地上的碳酸氫銨在陽光的照射下很快消失了,同時有濃烈的刺激性氣味。他很好奇,返校後和同學們進行探究,請你一同參與:
【提出問題】溫度較高時,碳酸氫銨能分解嗎?產物是什麼?
【猜想假設】碳酸氫銨受熱易分解,產物可能為水、二氧化碳、氨氣。
【實驗設計】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省略)。
(1)根據現象: ,證明實驗後生成了水和氨氣。
(2)裝置B中澄清石灰水 ,證明產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3)小紅同學認為若將裝置B中澄清石灰水改為NaOH溶液,再通過實驗驗證B中產物,也可以證明碳酸氫銨分解後有二氧化碳生成。請你幫她設計並完成驗證B中產物的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實驗結論】碳酸氫銨受熱易分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實驗評價】在上述同學們探究活動中,你最欣賞的是 。
【實驗反思】根據以上實驗,你認為碳酸氫銨化肥在存放時應注意的問題是

得分
評卷人

五、計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共11分)

31.(5分)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服務體系,許多農戶獲得「測土配方施肥」服務,有效解決了施肥比例不合理問題,提高了產量,減少了環境污染。小明家種了一片麥子,經農科人員測定該片土壤需補充鉀元素39kg,氮元素42kg。請你幫小明算算,至少需購買硝酸鉀、硝酸銨各多少千克?
32.(6分)在化學實驗技能考試做完「二氧化碳的製取和性質」實驗後,廢液桶中有大量的鹽酸與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不考慮其他雜質)。為避免污染環境並回收利用廢液,化學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
取廢液桶上層清液共11.88kg,向其中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21.2%的碳酸鈉溶液。所得溶液pH與加入的碳酸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右圖所示:
(1)通過右圖可知,當碳酸鈉溶液質量加到 kg時,廢液恰好處理完(鹽酸與氯化鈣的混合溶液完全轉化成氯化鈉溶液)。
(2)此時所得溶液能否用於該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小麥選種(選種液要求氯化鈉的溶質質量分數在10%一20%之間)?請通過計算回答。

2008年煙台市初中學生學業考試
化學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
本答案的評分標准供閱卷評分使用。考生若寫出其它正確答案,可參照評分標准給分。
Ⅰ 卷(選擇題,3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A 2.C 3.C 4.C 5.D 6.A 7.B 8.C 9.D 0.C
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有1個或2個選項符合題意。若有兩個答案的,錯選1個不得分,漏選1個扣1分。
11.AD 12.AD 13.AB 14.BC 15.CD 16.D 17.AC 18.D 19.A 20.B
Ⅱ 卷(非選擇題,70分)
三、填空與簡答題:共43分(除特殊標注外。每空1分)
21.(5分)(1)B或C(1分) (2)鐵、銅、金(3) CO2 食醋(或乳酸飲料、酸性果汁等)
(4)Fe2O3+6HCl=2FeCl3+3H2O
22.(4分)(1)①②④(2)②
(3)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或使用氫能、核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植樹造林
23.(8分)(1)①②③ (2)①②④(3)CO2和H2O 質輕 抗腐蝕(或強度較大、硬度較大等) 有機高分子 (4)空氣稀薄,氧氣不充足易熄滅大風易吹散熱量,使燃料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而熄滅(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4.(4分)(1)無色晶體,能溶於水
(2)①酸能使石蕊試液變紅 ②汽水中的碳酸也能使石蕊試液變紅 紅色不褪去
25.(11分)(1)B、C(2)①過濾 ②把pH試紙放於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體滴到pH試紙上,再與比色卡對照(2分) 加肥皂水振盪,若出現較多泡沫為軟水,否則為硬水(2分)③漂白粉(或氯氣、二氧化氯和臭氧等,一種即可) 蒸餾
(3)10(2分)計算、稱量(量取)、溶解(稀釋)(1分)
26.(3分)(1)Cu+2AgNO3== Cu(NO3)2+2Ag (2)①C12>Br2>I2>S ②B
27.(8分)防止環境污染用布袋等替代塑料袋、回收利用廢舊塑料袋、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等
(1)聚氯乙烯 (2)紫色石蕊試紙變紅,瓶內壁有水霧(或瓶內有白霧)產生
HCl+AgNO3=AgCl++HNO3 Ca(OH)2+CO2 = CaCO3↓+H2O 不能
四、實驗題:共16分
28.(4分)(1)①長頸漏斗②集氣瓶(1分)
MnO2

(2)氧氣 2H2O2===2H2O+O2↑ (或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
(3)E裝置充滿水後正放,氣體由b端進入(或E裝置充滿水後倒放,氣體由a端進入)
29.(4分)(1)CuO+H2SO4==CuSO4+H2O(若寫鹽酸與氧化銅反應也可)需要製取CO且CO有毒;尾氣CO未處理;實驗裝置復雜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 > (3)硫酸亞鐵(或氯化亞鐵)(寫化學式也可)。
30.(8分)(1)乾燥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2)變渾濁 (3)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取裝置B中溶液少許,滴加稀鹽酸(或滴加氯化鈣溶液或氫氧化鋇溶液)
產生氣泡(或產生白色沉澱)
Na2 CO3+2HCl=2NaCl+CO2↑+H2O
[或Na2CO3+CaCl2=CaCO3 ↑+2NaCl
Na2 CO3+Ba(OH)2=BaCO3++2NaOH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實驗結論】NH4HCO3==NH3↑+H2O+CO2↑
【實驗評價】小明同學用生石灰和水反應放出的熱量做熱源(或小紅同學驗證二氧化碳的方法)。(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實驗反思 NH4HCO3 存放時應避光、避熱、密封
五、計算題:共11分
31.(5分)解:需KNO3的質量 = …(2分)

101kgKNO3中,氮元素的質量=101kg× ×100%=14kg
42kg—14kg=28kg……………………………………………………………………(1分)

需NH4NO3的質量

答:需買KNO3101kg,NH4NO380kg。………………………………………………(2分)
32.(6分)(1)15kg……………………..……………………………………………·(1分)
(2)解:設Na2CO3與HCl反應生成NaCl、CO2的質量分別為x1、y1,與CaCl2反應生成 NaCl、CaCO3的質量分別為x2、y2
Na2CO3+2HCl=2NaCl+CO2↑十H2O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17 44 106 100 117
10kg×21.2% x1 y1 5kg×21.2% x2 y2

x1= 2.34kg y1=0.88kg………(2分) x2=1.17kg y2= lkg……(2分)

恰好處理完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14.04%
答:可以作為生物興趣小組的選種液。………………………………………………(1分)

❹ 請問公務員考試中的化學類(專業大類)包括哪些具體專業包括化學工程與工藝嗎急!萬分感謝.

公務員考試中的來化學源類0703(專業大類)包括的專業有:070301化學; 070302應用化學;070303T 化學生物學; 070304T分子科學與工程。

不包括化學工程與工藝。化學工程與工藝屬於工學學科下化工與制葯類裡面的專業。

(4)化學分析員10年工作經驗擴展閱讀

公務員考試是公務員主管部門組織的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員的錄用考試。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規定錄用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員,採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辦法。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規定錄用公務員時,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對少數民族報考者予以適當照顧。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的錄用,由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地方各級機關公務員的錄用,由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必要時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可以授權設區的市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組織。

參考資料:公務員考試-網路

❺ 注冊消防工程師可以做什麼工作

您好來,很高興為您解答!
消防工自程師是指掌握火災基本理論,具備火災監控系統和常用滅火系統的設計、施工、運行、調試維護技能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從事的主要工作包括:火災監控系統和常用滅火系統的設計、施工、運行、調試、維護。
證書的用途
1. 消防系統項目:設計,安裝,檢測,驗收,維保,安全評估,性能化設計等;
2.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等)
3. 消防項目經理或負責人;
拿下證書,到機構任教,也是一項職業選擇是不是?
市場上對消防安全技術人員定位是:白領。層次相當於,注冊電氣工程師,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土木工程師,注冊岩土工程師,包括律師界的法律資格考試,注冊會計師。這樣的定位還是很高的。

❻ 我國膳食結構的特點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公共營養師

給您一篇文獻參考。滿意就採納喲

膳食結構指的是膳食中各類營養素的數量及其在食品中所佔的比例。人類膳食中的營養素主要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包括微量元素)、水和膳食纖維7大類。任何一種單一食物都不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因此,人類的膳食必須由多種食物組成,且各種食物組成比例合適,才能達到營養平衡、促進健康的目的。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膳食結構從古至今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3]。由於膳食結構與農產品加工業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因此本文就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在面對國民膳食結構逐步「西化」,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1 中國傳統膳食結構
「五穀為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五畜為益」是我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基礎,也是傳統膳食結構的真實反映。中國傳統飲食主要以谷類食品為主,多食蔬菜,兼食水果,以動物性食品作為補充。中國傳統膳食結構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穀物的攝入 中華傳統膳食重視水稻、小麥、高粱、豆類、玉米等穀物的攝入。穀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B族維生素,也可提供一定的礦物質,對維持機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除了單一品種食物外,還開發了八寶粥、八寶飯和臘八粥等食物,這些食物具有全面的營養和健康功效。同時,主食的烹飪方式以蒸、煮、燉等低溫方式為主,完全區別於西方的燒烤為主的高溫烹飪方式,最大限度保留了食物的營養價值,保證了食品安全。
1.2 果蔬的攝入
果蔬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食用歷史悠久。中國在7000年前種植谷類的同時,對其它植物也進行了選擇和馴化。神農嘗百草,將植物分為可食的菜,可醫病的草葯,以及不可食的草。在古代的庭桌筵宴中,普通蔬菜是不可缺少的。在《本草綱目》等眾多書籍中,均對蔬菜的保健功能做了生動的描述。傳統膳食中攝入水果的種類同樣非常豐富,如傳統的蘋果、梨、桃、桔子和荔枝等。果蔬中富含各類有益健康的化學物質,如胡蘿卜素、番茄紅素、檸檬苦素、大蒜素等。果蔬的攝入,特別是新鮮果蔬的攝入具有控制體重、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和抑制癌症等功效。果蔬中還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素,可刺激腸道蠕動,具有通便、預防腸癌等功能[5]。
1.3 動物性食品的攝入
由於中國古代畜牧業尚不發達,動物性食品大部分來源於外出狩獵捕獲的動物,在淡水和海水中捕撈的魚類。由於狩獵和捕撈的數量有限,導致動物性食品的攝入量有限。當時可食用的動物與現在以穀物飼養的動物不同,體內脂肪含量及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相對較低,攝入之後不會增大機體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風險。
1.4 豆製品和乳製品的攝入
中國古代已經開發了多種大豆食品,如豆腐和豆漿等。由於大豆種植面積較廣,產量較高,因此豆製品的價格可以被群眾所接受,豆製品的攝入量相對較高。相反,由於畜牧業不發達,牛奶等乳製品來源極少,導致其在膳食結構中所佔比例較低。乳製品和豆製品可以為機體提供優質蛋白質,供給機體新陳代謝的原料;提供豐富鈣質,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提供各類維生素及異黃酮等活性成分,增強機體免疫力,預防癌症的發生。
2 中國膳食結構的變遷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中國居民膳食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國分別於1959年、1982年、1992年和2002年進行了4次全國居民營養健康調查。2005年7月,我國首次發布《中國居民營養膳食與營養狀況變遷》系列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發生了明顯改變,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2.1 動物性食品及油脂攝入大幅升高
從1961年至2000年,世界人群人均動物食品攝入量增加了約兩倍,而我國人均攝入量增加了十倍。1992年,膳食蛋白質提供的能量占總能量的15.2%;到2002年,該比例上升至19.2%。人均油脂日攝入量由1992年的37g上升至2002年的44g,脂肪提供的能量占膳食總能量的比例達到35%,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30%的上線。中國目前約有兩億人超重,600萬人肥胖。公共衛生專家認為,膳食結構的「西化」是造成中國居民糖尿病和高血壓發病率逐漸升高的首要原因[3]。
2.2 果蔬攝入有所降低
城市居民人均水果日攝入量由1992年的80多g下降至2002年的不足70g,蔬菜人均日攝入量由319.3g下降至251.9g。果蔬攝入量已大大低於《膳食結構金字塔》的推薦量,即水果攝入量100~200g,蔬菜400~500g。
2.3 穀物食品攝入有所降低
穀物食品的人均日攝入量由1992年的593.8g下降至2002年的471.5g,下降趨勢明顯。
2.4 豆類和奶類攝入不足
豆製品和奶製品的人均日攝入量均呈上升趨勢,分別由8.1g和14.9g升至11.8g和26.3g,但與營養學會推薦標准36g和45g之間尚有一定差距。豆製品和奶製品的攝入有限,可能會加大國民患骨質疏鬆的風險。
2.5 食鹽和糖攝入減少,但仍偏高
氯化鈉是食品中常用的風味增強劑,但過量攝入對機體具有諸多危害,如導致高血壓和骨質疏鬆等。近年來,城市居民的食鹽攝入量呈下降趨勢,2000年的人均日攝入量約為10.9g,農村居民的食鹽攝入量約為13~16g。兩者均高於膳食推薦標准6g。受風俗習慣的影響,南方人群膳食中喜歡加糖,導致糖的攝入量偏高,進而加大患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3 改善我國膳食結構的對策建議
20世紀以來,隨著抗生素的發現、疫苗的研製和免疫工作、醫療水平的提高,使世界大多數國家的疾病譜和死因譜發生很大的變化。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由過去的傳染病轉變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除了老齡化因素外,膳食結構的變遷是導致這種轉變的主要因素。
膳食結構與農產品加工業之間存在密切聯系。農產品加工業的布局受消費者需求的影響,即受膳食結構的響;相反,我們也可通過調整農產品加工業結構,對消費者的膳食結構加以引導[4]。
3.1 改善動物性食品結構
目前,中國人群膳食中動物性食品的攝入量大幅增加,導致動物性脂肪的攝入增加。動物性脂肪中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較高,加大了中國人群患肥胖、Ⅱ型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風險。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降低動物食品的脂肪含量,減輕其對機體健康的影響。目前市場上已經有脫脂大黃魚、脫脂牛奶等低脂產品的出現,深受消費者的歡迎。而攝入量較大的紅肉畜產品,如豬肉、牛肉和羊肉等,極少以脫脂的形式出現。而造成當今社會各類慢性代謝綜合症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紅肉攝入過多。因此,今後可大力開展脫脂畜產品的研究,以降低含飽和脂肪酸動物脂肪的攝入,預防各類代謝綜合症,保證居民優質蛋白的攝入。
3.2 提高果蔬加工水平
目前,我國居民果蔬攝入量明顯低於膳食結構金字塔的推薦標准。導致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我國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而居民對健康飲食概念了解較少,導致動物性食品攝入過多,而果蔬攝入減少;二是我國果蔬儲存保鮮技術水平較低,相當一部分果蔬在收獲、運輸、加工和銷售過程中腐爛變質造成浪費,而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的果蔬只佔總產量的80%左右;三是我國果蔬加工水平不高,且前我國蔬菜的加工率只有5%,水果加工率只有17%。針對上述原因,農產品加工業可採取以下對應策略:一是加大果蔬儲藏與保鮮的研究,減少果蔬生產過程中的浪費,提高其利用率;二是提高果蔬加工率,進而加大果蔬產品的供應量;三是提高果蔬加工水平。通過以上三種措施,為消費者提供種類豐富、多檔次、數量充足的果蔬產品,提高居民果蔬的攝入量,充分發揮果蔬的健康功效。
3.3 研究開發功能性食品
據國際生命科學學院對功能性食品的最新定義,將其定義為:已被證實具有令人滿意的一種或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功能的食品。功能性食品具有調節身體防禦功能、調節生理節律以及預防疾病和促進康復等健康功效。功能性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稱為生理活性成分。富含這些成分的物質則稱為功能性食品基料或生理活性物質,即功能因子,主要包括活性多糖、功能性油脂、維生素、自由基清除劑和多肽等。目前功能性食品在世界范圍內引起廣泛關注,且有很多成功的範例。如通過酶促水解,可以將普通的食用油改造成為具有保健功能的1,3-甘油二酯,其攝入具有減肥、降血脂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等健康功效。因此,可以通過功能性食品的研究與開發,改善居民膳食結構,促進居民身體健康。
3.4 研究開發葯食同源食品
葯食兩用植物經過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食用證實對人體有益無害,適合普通人群長期食用。目前,國家衛生部已經公布了三批既是葯品又是食品的品種名錄,第四批又公布了作為普通食品管理的14種新資源食品名錄。我國傳統醫葯學中早有「葯食同源,葯食同功」的理論。利用葯食植物制備的食品,又叫做葯食兩用食品,這種食品既有食物的功能,又兼具葯品的功效。雖然我國葯食兩用植物應用有悠久的歷史,但迄今產業化發展還很落後,有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組織和引
導。目前應用最多的葯食兩用食品主要有桔梗、紫蘇和牛蒡等。葯食同源產品的出現與發展,已經引起了國內醫葯企業和食品企業的關注,並成為消費者需求的新增長點。大力開發葯食同源產品,可以充分發揮中葯中健康成分的保健功效,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4 結論
人體的健康,依賴一個搭配合理、營養全面的膳食結構。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人群膳食結構逐漸與健康的膳食結構相偏離。膳食結構與農產品加工業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調整農產品加工業的布局,改善農產品儲存和加工水平,積極調整思路,以應對國民膳食結果的改變,使之向著健康的膳食結構發展,改善國民體質,提高國民健
康水平。

熱點內容
鬼片高清畫質。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4:10 瀏覽:650
一家看電影網 發布:2024-08-19 08:57:54 瀏覽:155
韓國大屍度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8:55:58 瀏覽:719
接吻電影的名字美國 發布:2024-08-19 08:41:41 瀏覽:758
韓劇女主高中就懷孕了劇名 發布:2024-08-19 08:00:29 瀏覽:692
藍色頭發電影女主角 發布:2024-08-19 07:51:59 瀏覽:849
台灣電影老師上了學生 發布:2024-08-19 07:36:20 瀏覽:964
兩人吃屎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5:07 瀏覽:450
有裸露下體的大尺度電影嗎 發布:2024-08-19 07:20:50 瀏覽:790
好看的電影在線觀看免費 發布:2024-08-19 06:55:37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