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技能特長 » 教師資格證知識與技能

教師資格證知識與技能

發布時間: 2021-01-20 03:49:26

① 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里的綜合素質主要考查哪些知識和能力

宏博幼師回答
綜合素質考核包括職業認知、心理素質、儀表儀態 、交流溝通、思維品質、技能技巧等。
其中技能方麵包括:唱歌、跳舞、鋼琴、繪畫、講故事。

② 教師資格考試中專業技能考試考什麼

考試內容按地區有差異:
一種內容為:專業知識和教育學 、心理學 、教材教法 、教育法規版 、新課改等相關的教權育理論知識。
另一種內容為:專業知識和公共基礎知識。這個公共基礎知識也有不同,有的地區就是指上面的教育理論知識,有的地區是指 文史 法律 數學 政治 時事等綜合知識或則行測能力測試。

③ 教師資格證考試高中《通用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考什麼

全國統考,高中教師資格證考試《通用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內容:(一)通用技術學科知識
1.理解通用技術課程的課程性質、基本理念和課程目標。
2.熟悉《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准(實驗)》所規定的通用技術模塊結構和相應的內容標准。
3.掌握技術設計的一般過程,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能對設計方案、設計過程和成果做出比較全面的評價。
4.能從技術設計的角度理解結構、系統、流程、控制等一般概念,掌握結構設計、系統設計、流程設計、控制設計的基本知識和思想方法,以及這些知識與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的聯系和應用。
5.具備識讀和繪制簡單技術圖樣的能力;能使用常用的規范的技術語言進行交流;掌握常用工具的技術特性並能熟練使用與維護;熟悉一些常見材料的屬性及加工方法,並能根據具體設計方案進行選擇;掌握技術試驗的思想方法和操作技能,掌握技術測試的一般方法。
(二)教學設計
1.深刻理解通用技術課程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含義。
2.分析高中生學習通用技術課程的一般特徵,結合高中生認知水平、已有知識與技能基礎來明確核心概念,確定教學重點與難點,並能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
3.能根據教學目標創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情境和實踐活動。
4.善於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技術設計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各學科知識綜合應用能力。
5.能合理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具備資源收集、分析、評價、創造等能力。
(三)教學實施
1.課堂學習指導
(1)掌握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重視技術思想和方法的學習指導,能依據通用技術學科特點和高中生的認知特徵,恰當地運用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有效學習。
(2)能根據學生學習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優化教學。
2.課堂教學組織
(1)掌握通用技術教學實施的基本步驟,善於引導學生親歷實踐的過程。
(2)具備項目引領的能力,包括項目的開發能力和預設計能力。
(3)能有效組織管理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4)具備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5)能恰當選用教學媒體,整合多種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教學評價
1.通用技術學習評價
(1)掌握通用技術評價的知識、方法和內容,能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正確評價,有效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
(2)能針對通用技術學科的特點運用多樣性的評價方式,能合理設置各種評價方式的權重,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了解自身學習狀況,進而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
2.通用技術教學評價
(1)能依據《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准(實驗)》通用技術學科倡導的評價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恰當體現評價的激勵、診斷和發展等功能。
(2)能運用教學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並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和評價,提出進一步改進方案。

④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中教案怎樣編寫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讀准「漓、闌、瀾……」14個生字,能正確書寫「賞、感、擴……」9個生字,理解文章主要內容。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細讀文本,體會桂林山水的特點,了解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重點掌握排比的運用技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桂林山水的美,養成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體會桂林山水的美,養成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桂林山水的特點,了解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重點掌握排比的運用技巧。
教學方法:
談話法,合作探究法,情境創設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桂林山水
導入:出示桂林山水的圖片,讓學生賞析,爾後讓學生談談感受,讓學生對桂林山水之美有直觀的感受。
整體感知:
1:給學生5分鍾的時間自由閱讀課文,並思考兩個問題:a:自行藉助工具書解決文中的生字詞,並把重難點字詞圈點勾畫出來;b: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2:師生交流重難點生字,教師投影出示重難點生字,學生讀一讀、寫一寫。
3:「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學生回答,教師小結「主要寫了桂林的山、桂林的水、桂林的山水想間。」
深入研讀:
1:觀賞灕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a:給學生2分鍾自讀課文,思考:灕江的水有哪些突出的特點?從文中找出能概括特點的詞作記號。
b.歸納灕江水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灕江水的三個特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的。
(特點之一「靜」。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灕江水的「靜」。)
(特點之二「清」。課文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灕江水的「清」。)
(特點之三「綠」。課文用「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從色彩和品質上突出了灕江水的「綠」和「純」。翡翠:綠色的硬玉,有光澤。無瑕:沒有斑點,非常純凈。)
2:給學生3分鍾小組討論第三自然段,自行學習桂林山的特點。
(特點之一「奇」。課文從兩方面描寫。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一般的山脈逐漸高上去,且連綿不斷,桂林的山卻是從平地崛起,互不相連。二是 「奇峰羅列,形態萬千」。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教師還可補充介紹,有的像背著娃娃的婦女,有的像好鬥的公雞,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 蓮花,有的像捧書而立的書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羅漢……使學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態萬千,目不暇接。)
(特點之二「秀」。課文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寫出「秀」的表現:鬱郁蔥蔥,色彩明麗。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本課指桂林一帶的山。)
(特點之三「險」。課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這一特點,並用「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的感覺,突出了桂林山的「險」。危峰兀立:即高峰聳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
3.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
4.作者把桂林山水寫的這么美,運用到了那些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
5.投影出示教師改寫第二自然段的句子,讓學生對讀兩者的不同,並說明那個好,好在哪?
(改寫: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靜、清、綠的水。
原文: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 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排比表達效果:更生動、形象。
6.根據課文,請學生總結排比的使用要點有哪些?
要點:至少三個分句;句式一致;主語一致。
拓展延伸:
請學生選取家鄉或校園一景,運用今天所學排比的修辭手法,仿寫一段300字左右的片段。
小結作業:
小結:今天學習了桂林山水一文,體會到了桂林山水的美,學習了排比的使用技巧。
作業:搜集家鄉相關美景,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一幅介紹家鄉美景的手抄報。

⑤ 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如何復習

對於教師資格證考試這科的復習,以高中生物為例,其他科也是大同小異,首內先需要對高中容生物知識理解比較透徹(高中知識大約佔40%左右),大學知識也就一兩道選擇題左右,第二部分是有關教學能力的內容,比如一些教學技能如導入技能、結束技能等,這些在面試的備考中可用上,相對較難,主要在材料題中進行考察。第三部分是教師資格證考試教學設計,這部分最重要分值佔30分。

非師范的考生一定要多練習寫教學設計。一定要會寫那教學設計那幾個重點步驟:三維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詳細寫),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建議去網下載幾個教師資格證考試專業教學設計的模板,模仿著寫。教師資格證考試教學設計在面試的時候也需要寫,這是講課的基礎,所以一定要勤加練習。在備考學科知識時,要注意研究教師資格證考試教材前幾頁的考試大綱,自己可根據這些考試大綱確定重點內容,從而有針對性地重點復習,可提高備考效率!

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如何復習小編就說到這里了,祝願各位考生都能順利通過考試。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⑥ 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教學目標如何著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考倆門: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小學綜合素質:一、考試目標
主要考查申請教師資格人員的下列知識、能力和素養:
1.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和職業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
4.具有閱讀理解、語言表達、邏輯推理、信息處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一)職業理念
1.教育觀
理解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學校教育中開展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依據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評判教育現象。
2.學生觀
理解「人的多面發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為本」的涵義,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做到以學生的多面發展為本。
運用「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因性別、民族、地域、經濟狀況、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視學生。
設計或選擇豐富多樣、適當的教育教學活動方式,因材施教,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3.教師觀
了解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
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方式和手段促進自身專業發展。
理解教師職業的責任與價值,具有從事教育工作的熱情與決心。
(二)教育法律法規
1.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
了解國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
了解《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相關內容。
2.教師權利和義務
理解教師的權利和義務,熟悉國家有關教育法律法規所規范的教師教育行為,依法從教。
依據國家教育法律法規,分析評價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
3.學生權利保護
了解有關學生權利保護的教育法規,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
依據國家教育法律法規,分析評價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學生權利保護等實際問題。
(三)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1.教師職業道德
了解《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掌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尊重法律及社會接受的行為准則。
理解《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條例》的文件精神。
分析評價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的道德規范問題。
2.教師職業行為
了解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要求。
理解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主要內容,在教育活動中運用行為規范恰當地處理與學生、學生家長、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關系。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依據教師職業行為規范,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四)文化素養
了解中外科技發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了解一定的科學常識,熟悉常見的科普讀物。
了解一定的文學知識和文化常識。
了解中外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了解一定的藝術鑒賞知識。
了解藝術鑒賞的一般規律,並能有效地運用於教育教學活動。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一、考試目標
1.教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具有教育基本理論、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小學組織與運行的基礎知識,能夠針對我國小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學生指導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生身心發展、思想品德發展、醫療、保健、傳染病預防和意外傷害事故等方面的相關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有針對性地設計並實施小學教育的有關活動。
3.管理班級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班級管理、班隊活動組織,以及與學生、家長、社區等溝通的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設計和組織班級管理活動。
4.學科知識和運用能力。具有小學有關學科、學科課程標准、學科知識整合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開展學科教學活動。
5.教學設計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生學習需求分析、學習內容選擇、小學教案設計、小學綜合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完成指定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
6.教學實施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和開展教學活動。
7.教學評價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教學評價、教學反思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進行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
二、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小學教師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內容主要涵蓋教育知識與應用、教學知識與能力兩大板塊。前者包括教育基礎、學生指導和班級管理,後者包括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能力要求分為了解、理解或掌握、運用三個層次。具體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如下:
(一)教育基礎
1.了解我國小學教育的歷史與現狀。
2.了解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3.了解教育科學研究的基礎知識。
4.了解小學組織與運行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關教育學、心理學的基礎知識。
6.理解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
7.掌握小學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知識。
9.能夠運用相關知識對小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
(二)學生指導
1.了解小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點。
2.了解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學習興趣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一般方法。
3.了解小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
4.了解小學生醫療、保健、傳染病預防和意外傷害事故的相關知識。
5.掌握指導小學生學習的主要方法。
6.掌握小學生德育、美育和心理輔導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7.能夠根據小學生學習規律和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學習。
8.能夠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美育和心理輔導工作,促進小學生多面、協調發展。
(三)班級管理
1.了解小學班級管理的一般原理。
2.了解小學班主任的基本職責。
3.了解小學班隊活動的基本類型。
4.了解小學課外活動的基本知識。
5. 掌握小學班級管理的基本方法。
6.掌握組織小學班級活動的基本途徑和方法。
7.能夠針對班級實際和小學生特點,分析班級日常管理中的現象和問題。
8.能夠整合各種教育資源,組織有效的班隊活動,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⑦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技能》不合格,其他合格成績保留幾年

根據《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教師[2013]9號)文件規定,教師資格證專考試成績有效期管屬理如下:

筆試單科成績有效期為2年;

筆試和面試均合格者由教育部考試中心(教育部教師資格考試中心)頒發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有效期為3年。

所以說你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技能》不合格,其他合格的單科成績只能保留2年,但是在這兩年內您不僅要《教育知識與技能》考過而且面試也要過,否則筆試要重新考試。

⑧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學目標怎麼寫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對課程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提出了要求,構成了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即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撰寫教書學目標必須了解三維目標之間的關系,把握原則,掌握方法。


總之,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必須會撰寫教學目標,這是進入教師序列不可迴避的重要步驟,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必要技能。

⑨ 教師資格考試《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用什麼書

教師資格考試《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用教師資格證考試初級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標
1.化學學科知識運用能力。掌握化學專業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具備化學學科的實驗技能和方法,了解化學所提供的獨特的認識世界的視角、領域、層次及思維方法;掌握化學教學的基本理論,並能在教學中靈活運用;了解化學學科發展的歷史和現狀,把握化學學科最新發展動態;准確理解《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實驗)》規定的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和實施建議,用以指導自己的教學。具有運用化學學科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化學教學設計能力。能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實驗)》規定的課程目標,針對初中學生的認知特徵、知識水平及學習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能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個體差異確定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學會依據課程標准和教材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根據不同主題內容的特點,合理選擇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合理利用化學教學資源,設計多樣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選教學內容的方案設計。具有基於課程標准、教材和教學設計知識進行教學設計的能力。
3.化學教學實施能力。掌握初中化學教學實施的基本步驟,能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優化教學環節;掌握化學教學的組織形式和策略;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注意貼近學生的生活,聯系社會實際,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和技能;理解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習方式及其影響因素,認識初中學生建構化學知識和獲得技能的過程;注重科學方法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引導學生在學習體驗中獲得化學學習的方法;具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合理發揮多種媒體在化學教學上的功能。具有較強的教學實施能力。
4.化學教學評價能力。了解化學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及特點,掌握基本的評價方式;積極倡導評價目標的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發揮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能夠運用教學反思的基本方法改進教學。具有初步的教學評價能力。
二、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一)學科知識運用
1. 化學專業知識
(1)掌握與中學化學密切相關的大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高中化學知識與技能。
(2)掌握初中化學知識和技能,具備化學學科的實驗技能和方法,能夠運用化學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問題。
(3)了解化學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化學研究的專門性方法,化學學科認識世界的視角及思維方法;了解化學發展史及化學發展動態。
2. 化學課程知識
(1)理解初中化學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和課程目標。
(2)熟悉《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實驗)》所規定主題內容的標准和要求。
(3)理解初中化學教材的編寫理念、編排特點及知識呈現形式,能夠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使用教材。
3. 化學教學知識
(1)了解化學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及教學方法等一般知識。
(2)認識化學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及其規律,掌握中學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等核心知識教學的基本要求及教學方法。
(3)知道化學教學活動包括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作業批改與考試、課外活動、教學評價等基本環節,能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組織化學教學活動。
(二)教學設計
1. 化學教材分析能力
(1)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實驗)》及教材的編寫思路和特點,理解初中化學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確定課時內容在教材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化學教學內容與化學課程內容、化學教材內容和化學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能對化學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和組織。
(3)通過教材內容分析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分析確立教學重點與難點,並闡述相應的教學解決方案。
2. 確定化學教學目標
(1)領會「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教學目標的含義。
(2)能夠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和學生的認知特徵,確定具體課程內容的教學目標並准確表述。
3. 選擇教學策略和方法
(1)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和初中學生認知特點,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確定學生的學習起點,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
(2)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起點,明確教學內容與學生已有知識之間的關系,確定教學內容的相互關系和呈現順序。
(3)了解化學資源的多樣性,能根據所選教學內容合理開發、選擇和利用教學資源。
4. 設計化學教學程序
(1)理解化學教學內容組織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夠設計合理的教學流程。
(2)通過研究典型的化學教學設計案例,掌握教學設計的方法,評價教學案例的合理性。
(3)能夠在規定時間內應用化學課時教學設計的一般步驟,完成所選教學內容的教案設計。
(三)教學實施
1. 課堂學習指導能力
(1)了解化學情境創設、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的方法,掌握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有效學習。
(2)掌握初中學生化學學習的基本特點,能夠根據化學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特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
2. 課堂組織調控能力
(1)掌握化學教學組織的形式和策略,具有初步解決化學教學過程中各種沖突的能力。
(2)了解對化學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教學活動因素進行調控的方法。
3. 實施有效教學能力
(1)能依據化學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特徵,恰當地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有效地進行化學課堂教學。
(2)掌握化學實驗教學的功能、特點和方法,強化科學探究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能恰當選用教學媒體輔助化學教學,整合多種教學資源,提高化學教學效率。
(四)教學評價
1. 化學學習評價
(1)了解化學教學評價的知識和方法,具有正確的評價觀,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正確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能夠結合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教師評價,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化學學習的狀況,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
2. 化學教學評價
(1)能夠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實驗)》倡導的評價理念,發揮教學評價的檢查、診斷、反饋、激勵、甄別等功能。
(2)了解教學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和評價,提出改進的思路。

熱點內容
鬼片高清畫質。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4:10 瀏覽:650
一家看電影網 發布:2024-08-19 08:57:54 瀏覽:155
韓國大屍度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8:55:58 瀏覽:719
接吻電影的名字美國 發布:2024-08-19 08:41:41 瀏覽:758
韓劇女主高中就懷孕了劇名 發布:2024-08-19 08:00:29 瀏覽:692
藍色頭發電影女主角 發布:2024-08-19 07:51:59 瀏覽:849
台灣電影老師上了學生 發布:2024-08-19 07:36:20 瀏覽:964
兩人吃屎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5:07 瀏覽:450
有裸露下體的大尺度電影嗎 發布:2024-08-19 07:20:50 瀏覽:790
好看的電影在線觀看免費 發布:2024-08-19 06:55:37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