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技能特長 » 員工管理技能

員工管理技能

發布時間: 2021-01-22 11:11:50

Ⅰ 管理人員應具備哪些專業知識和技能

管理人員應具備的技能:

1、技術技能

技術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與運用某一專業領域內的知識、技術和方法的能力。如一名人力資源經理應該熟悉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招聘、薪酬設計和績效考核的方法。技術技能對基層管理者非常重要,對中高層領導者,掌握技術技能的必要性稍小。

2、人際技能

人際技能是指管理者處理人事關系的能力,即理解激勵他人並與他人共事的能力,主要包括領導能力、影響能力和協調能力。

3、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一種洞察既定環境復雜程度的能力和減少這種復雜性的能力。具體地說,概念技能包括理解事物的相互關聯性從而找出關鍵影響因素的能力,確定和協調各方面關系的能力以及權衡不同方案優劣和內在風險的能力。

管理人員應知識是多方面的,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1、國際視野與戰略知識。2、人力資源方面的知識。3、流程管理知識。4、時間管理知識。5、與公司業務相關的專業知識。6、營銷方面的知識。7、稅務方面的知識。8、財務知識等。

(1)員工管理技能擴展閱讀

按其所處的管理層次可分為高層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和基層管理人員。

較低層級管理者:技術性技能能促成了現代工業的許多重大進步,對於提高運營效率也是不可或缺的,不過在較低的管理層級上,技術性技能是最重要的;隨著管理者職位逐步上升,離實際的運營越來越遠,技術性技能逐漸變的不那麼重要了。

中層層級管理者:人事技能也就是與人共事的能力,對於各個層級的有效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似乎在較低的層級上最為重要,因為這個層級的管理者和下屬直接接觸最多。

隨著職位的上升,這種直接接觸的次數和頻率會逐漸減少,所需的人際交往技能也相應減少—盡管不是那麼絕對,同時由於重大決策和大規模行動的需要,概念性技能變得越來越重要。到了最高層,人際交往技能也就讓位於概念性技能—把集體的利益和活動整合在一起的能力。

高層管理者:概念性技能的影響力達到了最大化,一些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概念性技能是高層經理人最重要的一項技能。

顯然,各個層級的管理人員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掌握這三種技能。但是,這三種技能的重要性是相對的,隨著管理層級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對於低層管理,技術性技能和人際性技能最重要。對於中層管理,管理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際性技能和概念性技能。而到了高層管理,概念性技能就成為管理取得成功的首要技能。

組織中管理人員的來源有兩個:外部招聘和內部提升。內部提升是指組織成員的能力增強並得到充分證實後,被委以承擔更大責任的更高職務。外部招聘則是吸收新人。

Ⅱ 管理人員應具備哪些的管理工作技能

作為一名管理者,必備的技能到底包含什麼?一般來講管理人員的技能要求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技術技能

一般來講,「懂行」「一技之長」「才重一技」「隔行如隔山」「不熟不做」都是它的意思。指使用某一專業領域內有關的工作程序、技術和知識完成組織任務的能力(一般基層管理人員要求較高)。

二、人際技能

人際技能也就是所謂的「懂人」,指與處理人事關系有關的技能,即理解、激勵他人並與他人共事的能力。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要在領導者的位置上坐好,坐穩,離不開與周圍人群良好的關系,包括上級、下屬、同行、外部等等。這就是在領導活動中調節人際關系的藝術,其中包括協調同上級的關系、協調同級關系和協調與下屬的關系。

協調同上級的關系

要協調好同上級的關系應注意以下兩點:

首先,必須正確認識到自己的角色地位,努力做到出力而不越位。就是不該決斷的時候不擅自決斷,不該表態的時候不胡亂表態,不該乾的工作不執意去干,不該答復的問題不隨便答復,不該突出的場合不「搶鏡頭」等。

其次,要適當調整期望、節制慾望,學會有限度的節制。但這並不足說惟上級和領導者之命是從,關鍵要看上級政策和領導的決策是否正確合理,如有不當或者嚴重失誤之處,也要學會合理斗爭,堅持原則。實現這一點,前提條件是加強與上級的信息溝通和反饋,盡可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以免出現判斷失誤。

協調好同下屬的關系

下級是領導者行使權力的主要對象。因此,公正、民主、平等、信任地處理與下級的關系,對搞好領導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實現這一要求,正職必須講究對下級的平衡藝術、引力藝術和彈性控制藝術。

。平衡藝術。就是在公正、平等的基礎上建立與下級的和諧平衡關系,實現心理的可接受性和利益的相容性,達到行為的一致性。

。引力藝術。就是領導者縮小自己與下屬的距離,使之緊密地團結在自己周圍一道工作的過程。簡單說,領導者應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上下級之間在目標、情感、心理、態度、利益等方面一致起來,這樣的領導才有威望。

。彈性控制藝術。就是領導者通過具有一定彈性空間或者彈性范圍的標准檢查,控制被領導者行為的過程。實現彈性控制既能使下屬感到充分的自由,又能予以必要的法度約束。這是領導者行使權力的一門重要藝術。

協調好與同級之間的關系

作為領導者,協調好與同級之間的關系是影響個人發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整個團隊積極向上、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要正確處理好與同級之間的感情,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首先,增進與同級的感情。感情是人際關系的「協調器」,同級之間的關系應當融洽,互為「心理防線」,這樣自己在做工作的時候也順當,而且心情愉快。

其次,競爭與合作共存。要處理好與同級領導之間的關系,需要領導者放開眼界,認清世界,不要做井底之蛙。要想到,同級與自身之間的競爭是磨礪自身的一個良好的環境,正確把握同級之間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

三、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綜觀全局,認清為什麼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復雜性的能力。具體包括;理解事物的相互關聯性,從而找出關鍵影響因素的能力。確定和協調各方面關系的能力。權衡不同方案優劣和內在風險的能力,等等。

處於較低層次的管理人員,主要需要的是技術技能與人際技能;處於較高層次的管理人員,更多地需要人際技能和概念技能;處於量高層次的管理人員,尤其需要較強的概念技能。

Ⅲ 管理人員應具備什麼樣的能力

管理者應具備的六大能力 :
1、溝通能力。為了了解組織內部員工互動的狀況,傾聽職員心聲,一個管理者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其中又以「善於傾聽」最為重要。惟有如此,才不至於讓下屬離心離德,或者不敢提出建設性的提議與需求,而管理者也可藉由下屬的認同感、理解程度及共鳴,得知自己的溝通技巧是否成功。
2、協調能力。管理者應該要能敏銳地覺察部屬的情緒,並且建立疏通、宣洩的管道,切勿等到對立加深、矛盾擴大後,才急於著手處理與排解。此外,管理者對於情節嚴重的沖突,或者可能會擴大對立面的矛盾事件,更要果決地加以排解。即使在狀況不明、是非不清的時候,也應即時採取降溫、冷卻的手段,並且在了解情況後,立刻以妥善、有效的策略化解沖突。只要把握消除矛盾的先發權和主動權,任何形式的對立都能迎刃而解。
3、 規劃與統整能力。管理者的規劃能力,並非著眼於短期的策略規劃,而是長期計劃的制定。換言之,卓越的管理者必須深謀遠慮、有遠見,不能目光如豆,只看得見現在而看不到未來,而且要適時讓員工了解公司的遠景,才不會讓員工迷失方向。特別是進行決策規劃時,更要能妥善運用統整能力,有效地利用部屬的智慧與既有的資源,避免人力浪費。
4、決策與執行能力。在民主時代,雖然有許多事情以集體決策為宜,但是管理者仍經常須獨立決策,包括分派工作、人力協調、化解員工紛爭等等,這都往往考驗著管理者的決斷能力。
5、培訓能力。管理者必然渴望擁有一個實力堅強的工作團隊,因此,培養優秀人才,也就成為管理者的重要任務。
6、統馭能力。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個領袖不會去建立一個企業,但是他會建立一個組織來建立企業。」根據這種說法,當一個管理者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有能力建立團隊,才能進一步建構企業。但無論管理者的角色再怎麼復雜多變,贏得員工的信任都是首要的條件。
管理者需要具備的管理技能主要有:
1、技術技能
技術技能是指對某一特殊活動——特別是包含方法、過程、程序或技術的活動——的理解和熟練。它包括專門知識、在專業范圍內的分析能力以及靈活地運用該專業的工具和技巧的能力。技術技能主要是涉及到「物」 ( 過程或有形的物體 ) 的工作。
2、人事技能
人事技能是指一個人能夠以小組成員的身份有效地工作的行政能力,並能夠在他所領導的小組中建立起合作的努力,也即協作精神和團隊精神,創造一種良好的氛圍,以使員工能夠自由地無所顧忌地表達個人觀點的能力。管理者的人事技能是指管理者為完成組織目標應具備的領導、激勵和溝通能力。
3、思想技能
思想技能包含:「把企業看成一個整體的能力,包括識別一個組織中的彼此互相依賴的各種職能,一部分的改變如何能影響所有其他各部分,並進而影響個別企業與工業、社團之間,以及與國家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力量這一總體之間的關系。」即能夠總攬全局,判斷出重要因素並了解這些因素之間關系的能力。
4、設計技能
設計技能是指以有利於組織利益的種種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高層管理者不僅要發現問題,還必須像一名優秀的設計師那樣具備找出某一問題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的能力。如果管理者只能看到問題的存在,並只是「看到問題的人」,他們就是不合格的管理者。管理者還必須具備這樣一種能力,即能夠根據所面臨的現狀找出行得通的解決方法的能力。
這些技能對於不同管理層次的管理者的相對重要性是不同的。技術技能、人事技能的重要性依據管理者所處的組織層次從低到高逐漸下降,而思想技能和設計技能則相反。對基層管理者來說,具備技術技能是最為重要的,具備人事技能在同下層的頻繁交往中也非常有幫助。當管理者在組織中的組織層次從基層往中層、高層發展時,隨著他同下級直接接觸的次數和頻率的減少,人事技能的重要性也逐漸降低。也就是說,對於中層管理者來說,對技術技能的要求下降,而對思想技能的要求上升,同時具備人事技能仍然很重要。但對於高層管理者而言,思想技能和設計技能特別重要,而對技術技能、人事技能的要求相對來說則很低。當然,這種管理技能和組織層次的聯系並不是絕對的,組織規模大小等一些因素對此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多找類似的書籍看看,自己欠缺的多學習,多總結.

Ⅳ 管理人員應該具備技能包括

管理者必備的技能
一、技術技能

一般來講,「懂行」「一技之長」「才重一技」「隔行如隔山」「不熟不做」都是它的意思。指使用某一專業領域內有關的工作程序、技術和知識完成組織任務的能力(一般基層管理人員要求較高)。

二、人際技能

人際技能也就是所謂的「懂人」,指與處理人事關系有關的技能,即理解、激勵他人並與他人共事的能力。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要在領導者的位置上坐好,坐穩,離不開與周圍人群良好的關系,包括上級、下屬、同行、外部等等。這就是在領導活動中調節人際關系的藝術,其中包括協調同上級的關系、協調同級關系和協調與下屬的關系。

協調同上級的關系

要協調好同上級的關系應注意以下兩點:

首先,必須正確認識到自己的角色地位,努力做到出力而不越位。就是不該決斷的時候不擅自決斷,不該表態的時候不胡亂表態,不該乾的工作不執意去干,不該答復的問題不隨便答復,不該突出的場合不「搶鏡頭」等。

其次,要適當調整期望、節制慾望,學會有限度的節制。但這並不足說惟上級和領導者之命是從,關鍵要看上級政策和領導的決策是否正確合理,如有不當或者嚴重失誤之處,也要學會合理斗爭,堅持原則。實現這一點,前提條件是加強與上級的信息溝通和反饋,盡可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以免出現判斷失誤。

協調好同下屬的關系

下級是領導者行使權力的主要對象。因此,公正、民主、平等、信任地處理與下級的關系,對搞好領導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實現這一要求,正職必須講究對下級的平衡藝術、引力藝術和彈性控制藝術。

。平衡藝術。就是在公正、平等的基礎上建立與下級的和諧平衡關系,實現心理的可接受性和利益的相容性,達到行為的一致性。

。引力藝術。就是領導者縮小自己與下屬的距離,使之緊密地團結在自己周圍一道工作的過程。簡單說,領導者應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上下級之間在目標、情感、心理、態度、利益等方面一致起來,這樣的領導才有威望。

。彈性控制藝術。就是領導者通過具有一定彈性空間或者彈性范圍的標准檢查,控制被領導者行為的過程。實現彈性控制既能使下屬感到充分的自由,又能予以必要的法度約束。這是領導者行使權力的一門重要藝術。

協調好與同級之間的關系

作為領導者,協調好與同級之間的關系是影響個人發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整個團隊積極向上、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要正確處理好與同級之間的感情,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首先,增進與同級的感情。感情是人際關系的「協調器」,同級之間的關系應當融洽,互為「心理防線」,這樣自己在做工作的時候也順當,而且心情愉快。

其次,競爭與合作共存。要處理好與同級領導之間的關系,需要領導者放開眼界,認清世界,不要做井底之蛙。要想到,同級與自身之間的競爭是磨礪自身的一個良好的環境,正確把握同級之間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

三、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綜觀全局,認清為什麼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業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復雜性的能力。具體包括;理解事物的相互關聯性,從而找出關鍵影響因素的能力。確定和協調各方面關系的能力。權衡不同方案優劣和內在風險的能力,等等。

處於較低層次的管理人員,主要需要的是技術技能與人際技能;處於較高層次的管理人員,更多地需要人際技能和概念技能;處於量高層次的管理人員,尤其需要較強的概念技能。

Ⅳ 管理人員應具備什麼樣的管理技能

管理者應具備的六大能力 :
1、溝通能力。為了了解組織內部員工互動的狀況,傾聽職員心聲,一個管理者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其中又以「善於傾聽」最為重要。惟有如此,才不至於讓下屬離心離德,或者不敢提出建設性的提議與需求,而管理者也可藉由下屬的認同感、理解程度及共鳴,得知自己的溝通技巧是否成功。
2、協調能力。管理者應該要能敏銳地覺察部屬的情緒,並且建立疏通、宣洩的管道,切勿等到對立加深、矛盾擴大後,才急於著手處理與排解。此外,管理者對於情節嚴重的沖突,或者可能會擴大對立面的矛盾事件,更要果決地加以排解。即使在狀況不明、是非不清的時候,也應即時採取降溫、冷卻的手段,並且在了解情況後,立刻以妥善、有效的策略化解沖突。只要把握消除矛盾的先發權和主動權,任何形式的對立都能迎刃而解。
3、 規劃與統整能力。管理者的規劃能力,並非著眼於短期的策略規劃,而是長期計劃的制定。換言之,卓越的管理者必須深謀遠慮、有遠見,不能目光如豆,只看得見現在而看不到未來,而且要適時讓員工了解公司的遠景,才不會讓員工迷失方向。特別是進行決策規劃時,更要能妥善運用統整能力,有效地利用部屬的智慧與既有的資源,避免人力浪費。
4、決策與執行能力。在民主時代,雖然有許多事情以集體決策為宜,但是管理者仍經常須獨立決策,包括分派工作、人力協調、化解員工紛爭等等,這都往往考驗著管理者的決斷能力。
5、培訓能力。管理者必然渴望擁有一個實力堅強的工作團隊,因此,培養優秀人才,也就成為管理者的重要任務。
6、統馭能力。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個領袖不會去建立一個企業,但是他會建立一個組織來建立企業。」根據這種說法,當一個管理者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有能力建立團隊,才能進一步建構企業。但無論管理者的角色再怎麼復雜多變,贏得員工的信任都是首要的條件。

Ⅵ 管理人員要具備的幾種能力

管理者需要三種基本的技能或者素質,即技術技能、人事技能和概念技能。

1、技術技能

技術技能(technicalskills)是指熟悉和精通某種特定專業領域的知識,諸如工程、計算機科學、財務、會計或者製造等。對於基層管理者來說這些技能是重要的,因為他們直接處理雇員所從事的工作。

2、人際技能

人際技能(human skills)也是很關鍵的,具有良好人際技能的管理者能夠使員工的熱情和信心,這些技能對於各個層次的管理者都是必備的。

3、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s),概念技能是管理者對復雜情況進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運用這種技能,管理者必須能夠將組織看作一個整體,理解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想像組織如何適應它所處的廣泛的環境。尤其對於高層管理者來說,這種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6)員工管理技能擴展閱讀

幾乎任何特定領域的工作,學習甚至是游戲中的學習能力。一線管理人員占管理層的很大一部分; 他們每天依靠他們的技術技能。辦公環境需要一套復雜的溝通,技術和數據組織技能來優化管理績效。

三種核心技能的比重隨著管理層級而變化。越是高級管理者,對其組織格局能力和人員管理能力要求就越高。

Ⅶ 如何提升員工技能水平

一、加大員工教育培訓與管理力度
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實現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必須通過教育、培訓來提高職工素質,最大限度地開發員工的潛能,使人力資本增值。提高職工素質建設必須有計劃、有目標、有措施,它是一個漸進過程,必須加強協調管理,並與總體發展目標緊密相聯。要把職工素質培訓納入企業發展規劃,組織員工積極參加各類文化和專業技能培訓。培訓內容、培訓重點和培訓方式等要切合企業發展實際,要科學、規范。
二、構築學習平台、考核待遇體系,促進職工成才
教育培訓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為員工構築學習平台,吸引員工廣泛參與。工會組織應鼓勵員工在搞好崗位培訓的基礎上,通過多種途徑,如讀書自學、技能培訓、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等多種形式獲取知識,增長才幹,在實踐中不斷充實自己。並且要堅持面向一線職工、立足班組建設,把職工的素質教育和企業的專業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結合起來,引導職工走上技能成才的道路。
三、以人為本,維護員工的學習權、發展權
以人為本,就是要把「員工」作為管理活動的核心和最重要的資源,通過各種措施提高員工的能力,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員工去實現預定的目標,體現對人的尊重、理解並極力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Ⅷ 管理人員應該具備的技能包括哪些

管理者應具備的六大能力 :
1、溝通能力。為了了解組織內部員工互動的狀況,傾聽職員心聲,一個管理者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其中又以「善於傾聽」最為重要。惟有如此,才不至於讓下屬離心離德,或者不敢提出建設性的提議與需求,而管理者也可藉由下屬的認同感、理解程度及共鳴,得知自己的溝通技巧是否成功。
2、協調能力。管理者應該要能敏銳地覺察部屬的情緒,並且建立疏通、宣洩的管道,切勿等到對立加深、矛盾擴大後,才急於著手處理與排解。此外,管理者對於情節嚴重的沖突,或者可能會擴大對立面的矛盾事件,更要果決地加以排解。即使在狀況不明、是非不清的時候,也應即時採取降溫、冷卻的手段,並且在了解情況後,立刻以妥善、有效的策略化解沖突。只要把握消除矛盾的先發權和主動權,任何形式的對立都能迎刃而解。
3、
規劃與統整能力。管理者的規劃能力,並非著眼於短期的策略規劃,而是長期計劃的制定。換言之,卓越的管理者必須深謀遠慮、有遠見,不能目光如豆,只看得見現在而看不到未來,而且要適時讓員工了解公司的遠景,才不會讓員工迷失方向。特別是進行決策規劃時,更要能妥善運用統整能力,有效地利用部屬的智慧與既有的資源,避免人力浪費。
4、決策與執行能力。在民主時代,雖然有許多事情以集體決策為宜,但是管理者仍經常須獨立決策,包括分派工作、人力協調、化解員工紛爭等等,這都往往考驗著管理者的決斷能力。
5、培訓能力。管理者必然渴望擁有一個實力堅強的工作團隊,因此,培養優秀人才,也就成為管理者的重要任務。
6、統馭能力。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個領袖不會去建立一個企業,但是他會建立一個組織來建立企業。」根據這種說法,當一個管理者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有能力建立團隊,才能進一步建構企業。但無論管理者的角色再怎麼復雜多變,贏得員工的信任都是首要的條件。

Ⅸ 如何評價員工的管理能力

首先,梳理部門職責,明確崗位職責。在明確關鍵管理流程的基礎上,把每一個活動落實到特定的崗位上;明確每個崗位在關鍵流程的作用方式,為崗位分析建立堅實的基礎。

其次,構建崗位勝任力模型。主要從崗位的背景條件(客觀條件)、專業知識技能、行為能力和敬業度對崗位進行綜合評價。

熱點內容
鬼片高清畫質。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4:10 瀏覽:650
一家看電影網 發布:2024-08-19 08:57:54 瀏覽:155
韓國大屍度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8:55:58 瀏覽:719
接吻電影的名字美國 發布:2024-08-19 08:41:41 瀏覽:758
韓劇女主高中就懷孕了劇名 發布:2024-08-19 08:00:29 瀏覽:692
藍色頭發電影女主角 發布:2024-08-19 07:51:59 瀏覽:849
台灣電影老師上了學生 發布:2024-08-19 07:36:20 瀏覽:964
兩人吃屎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5:07 瀏覽:450
有裸露下體的大尺度電影嗎 發布:2024-08-19 07:20:50 瀏覽:790
好看的電影在線觀看免費 發布:2024-08-19 06:55:37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