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技能方案
1. 美術教學方案怎麼寫
美術學教案怎麼寫
作者:王秋霜2018-11-21 16:34:28
摘要美術學教案包括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設計等,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教學過程設計:包括導入、新授環節、實踐創作、展示評價、課後延伸拓展等。
space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梵高所繪制的油畫作品《向日葵》的構圖、色彩運用的相關知識,並且能靈活的表現形態各異的向日葵。學習色彩規律,掌握處理相近色和同類色的方式方法。以及了解畫家梵高的生活背景,欣賞梵高的一些其他的作品。
space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欣賞不同的色彩作品,體驗不同色彩的搭配帶來的視覺感受,體驗色彩的藝術魅力。通過欣賞梵高的藝術作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觀察能力。
space
3、情感態度與價值
通過不同色綵帶來的不同的視覺感受,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技法學生對色彩課的學習興趣。
space
二、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
圖片導入:通過圖片觀察,讓同學們討論圖片帶來的色彩感受,引導生活中我們所看到的不同的色綵帶來的不同感受,進而引導學生思考。
space
2、新授環節
①、作品欣賞:首先請同學們欣賞畫面帶來的感受,引導學生從圖片中感知造型、結構、色彩。然後向同學提出問題。再對同學們的回答做出點評。
②、小組討論:通過分組來圍繞色彩的話題進行討論大約5-10分鍾,討論結束後,由每個組派出代表來發言,然後老師通過學生的發言來進行點評。
③、教師示範:老師邊示範邊講解色彩的構成以及相近色和同類色的知識。
space
3、實踐創作
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自主練習同類色和相近色,在創作過程中老師需巡迴指導。
4、展示評價
分組介紹自己的作品,採用學生互評的方法來賞析學生們的作品。
space
5、課後拓展
鞏固所學知識,並圍繞本次課所學知識,請學生課後完成開放性作業。
2. 需要美術方案
活動名稱:美術——手工「媽媽的項鏈」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是幼兒學習將長條形蠟光紙粘貼在繩子上的技能。教師在示範後幼兒不難掌握,但漿糊的正確使用對於小班幼兒來講有一定的困難,需要老師在活動中強調並在幼兒操作時進行指導。
2、可以在活動後期開展「我愛媽媽」的活動,小朋友除了做項鏈送給媽媽,還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感謝媽媽,如給媽媽拿拖鞋、幫媽媽捶捶背、給媽媽表演節目等。
活動目標:
1、學習將長條形蠟光紙粘貼在繩子上的技能。
2、在粘貼時,能將各種顏色間隔開來。正確使用漿糊。
3、將做好的項鏈送給媽媽,培養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准備:
各色蠟光紙彩條、繩子、漿糊、抹布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今天是3月8日,你們知道是誰的節日嗎?
媽媽平時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寶寶,真辛苦,那我們送什麼禮物給媽媽呢?
二、出示範樣,引導幼兒觀察
這是我給媽媽准備的禮物,你們看看這是什麼?你們知道它是怎麼做的嗎?
三、教師示範製作方法:
先拿一張彩條,抹上漿糊,將彩條折起來粘在繩子上。再換一種不同顏色的彩條粘在繩子上,一個挨一個地粘,一直將繩子粘滿。
四、提出製作要求:
輕輕地蘸漿糊,不要抹得太多,全部粘好後,將手在抹布上擦乾凈。
五、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六、相互欣賞自己製作好的項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