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工作經驗交流會新聞稿
⑴ 公司重要會議的新聞稿怎麼寫
最規范的會議新聞稿當屬黨政機關報的新聞稿,
我粘貼一篇今天的浙江日報頭條新聞你參考下就差不多了。
趙洪祝在全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上強調
以一流援建業績服務全國大局
呂祖善等講話
記者 金波
本報杭州6月1日訊 (記者 金波) 今天,全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在杭召開。省委書記趙洪祝在會上強調,做好新一輪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是中央交給浙江的光榮任務。我們要按照中央關於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部署,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和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精神,全力以赴做好新一輪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加強浙新兩省區的交流與合作,以一流工作業績和援建效果,為服務全國大局、促進新疆發展穩定,作出應有的貢獻。
省委副書記、省長呂祖善,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蔡奇在會上講話。省領導任澤民、王輝忠、巴音朝魯、李強、黃坤明、葛慧君、茅臨生、王永明、王永昌等出席會議。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陳敏爾主持會議。
趙洪祝在講話中闡述了我省對口支援新疆阿克蘇地區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他指出,我們要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充分認識新疆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充分認識新疆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充分認識做好新形勢下新疆工作的重大經濟意義和重大政治意義,充分認識我省擔負對口援疆任務既是責任和義務、也是機遇和動力。我省對口支援新疆阿克蘇地區,要積極開展經濟、幹部、人才、教育、科技和改善民生等對口支援,力爭通過五年左右努力,達到階段性目標,進一步推進阿克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著力提高各族群眾生活水平,到2015年使阿克蘇地區經濟發展明顯加快、各族群眾生活明顯改善、城鄉面貌明顯改觀、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基層組織建設明顯加強,為到2020年阿克蘇地區實現全面小康目標打下扎實基礎。
趙洪祝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省開展對口支援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以改善民生為重點,著力解決群眾迫切困難;以幹部人才援助為支點,著力增強人才智力支持;以產業發展為亮點,著力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在具體工作中要突出改善民生、加快富民步伐,著力解決各族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突出幹部、人才支援,為對口支援工作提供組織保證和智力支持;突出項目支援,著力改善阿克蘇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突出產業培育,不斷提高阿克蘇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這次對口援疆工作,時間長、任務重、難度大,必須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健全組織保障體系,強化各項工作機制,抓緊做好有關准備工作,選好配強優秀幹部人才,創造性地抓好中央精神的貫徹落實。
呂祖善指出,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我省對口支援阿克蘇地區的特殊重要性,把各項任務落到實處。我省對口支援的著力點要放在改善民生和產業支援上,實現促民富、惠民生和保民安的有機統一,以此推動阿克蘇地區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援建項目要突出民生項目、中小項目、公益性項目為主,多做一些為阿克蘇地區發展打基礎、增後勁、管長遠的實事。圍繞改善民生,要幫助阿克蘇地區著力改善公共服務性民生設施、農村生產生活設施、困難群眾居住條件和促進就業。圍繞產業支援,要充分發揮浙商優勢,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努力形成團隊合力,做成浙江援疆的「亮點」。支持發展特色農業、優質農產品和優勢資源加工業以及現代服務業。在園區建設方面,重點抓好「浙江產業園區」建設;在產業服務方面,協助推動當地行業協會、農業專業合作社等中介組織發展;在人力資源培養方面,重點幫助做好職業技能培訓、高級經營管理人員再教育等工作。當前,我們務必爭分奪秒扎實做好試點和各項前期准備工作,做好杭州市援建試點工作,加強援疆工作機構和隊伍建設,加快編制「1+7」對口支援規劃,制定項目和資金管理等規章制度,深入研究用足用好各項援疆政策,為全面援疆打好基礎。
省發改委、省對口援建辦,省對口支援新疆阿克蘇地區指揮部,杭州市有關負責人在會上發言。
各市主要負責人,省有關部門負責人,各市發改委負責人、對口援疆指揮部負責人等參加會議。
⑵ 關於創業的800字作文 作品內容 1.結合自己的求職經歷或就業體會,交流求職就業心得。 2.創新創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心得體會
進入大學後,漸漸褪去來時的一腔熱血、躊躇滿志。心緒開始慢慢沉澱,也開始認認真真的替自己的未來考慮了。那些不著邊際的理想、空想也從我身上蒸發。我們所關心的不再是烏托邦,而是現實的世界。
大學,一個從理想世界到殘酷社會的跳板,讓我們有幸生在理想之中,又可以目睹社會現實的殘酷的一面。
我想,對我們這群沒有見過世面,整天呆在校園里的莘莘學子來說,就業是一個不能再遙遠的話題。但是,我覺得,我們就更應該好好考慮就業這個問題,那樣才不會被將來的就業打個措手不及。
聽了《大學生就業指導》,
很有感觸。似有「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原先的天真爛漫的想法從腦海中浮現,又消失,替代的是新的觀念,穩重了,踏實了,似有驚醒夢中之人。這才發
覺,現實不如理想般美好,我們也不應該對現實渴求什麼,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路,理想和現實是有著不可越過的鴻溝,但經過細心經營也會別有洞天,讓人痴
迷、讓人嚮往。
從這堂課中得到的最大收獲不是理論部分,現在想想,理論知識,在腦海中的印象似乎盪然無存。但讓人記住的是那些老師向我
們講的身邊實際經歷的事情,身邊的事情總是最真實、最具震撼力、最讓人有一種與社會接觸的感覺。我覺得,讀他人的故事,就像讀歷史一樣,一頁一頁的翻開,
一頁一頁品味,有一種使人明智的感覺,知興衰,知得失,更知已知彼。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我國就業形式相當嚴峻!在此背景之下,據教育部的
統計,201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559萬人,比XX年年增加64萬人。而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壓力還將繼續增加,2010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
611萬人,比2010年增加52萬人。據統計,2010年畢業大學生實際就業率不到70%。每年高校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加,再加之歷年未就業的畢業生數
量,09年大學生就業市場將十分擁擠。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各行業的分工也精細起來,對於招收員工的要求也逐漸高了,所以造成了現在社
會人才市場競爭場面變得熱火朝天起來
,每到就業季度,這里就聚集了成千上萬的擇業者,就業者,這足以證明當前就業形式的嚴峻和緊張.所以作為快要走出大學校門的畢業生,將面臨著很繁重的壓
力,而在我們認識了這一嚴峻的課題,我們就得做好迎接挑戰的准備.只有正確地認知就業形式,分析就來形式,我們才能更好地為自己邁出第一步鋪下平磚,只有
正確地認識就業形式,我們才能更好地不斷訓練自己,提高自己和充實自己,為自己在迎接挑戰前做好武裝,只有正確地認識就業形式,我們才能趨利避害,排除我
們前進的障礙,抓住機遇發展自己,因此,對當前就業形勢的認識,對於我們每個在校大學生來說是尤為重要!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知識分子的象徵,應該具有解決問題的思維與能力,面臨著就業危機,應當視危機為挑戰,努力讓自己脫穎而出。
首先,從自身素質出發。如今全國高校林立,考上一間名牌大學已經不能代表未來道路一帆風順了。每年畢業生眾多,招騁會上黑壓壓一大片,在一個普通招騁會上就可能有幾百人個大學生在競爭一個崗位。那麼,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之中,躋身於就業市場,如何讓自己脫穎而出?
大
學是一個學習知識的地方。這里說的知識又分專業知識與綜合素質。之所以每個大學生都有自己所讀的專業,正是要實現未來人才專業化水平高的目標。現今招騁市
場仍然需要的是人才,一名大學生,首先應當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以高水平的專業與他人競爭。要具有「不可替代性」,你才能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再者,綜合素質也是非常重要的。綜合素質包括綜合知識水平及人的自身道德修養、心理健康素質及專業外的其他技能。
在招聘方為買方市場的前提下,招聘方自然會在遞交求職申請的眾多大學生選擇最優秀的人才。此時,專業水平不高的必定成為淘汰的第一批,再者,人是社會性動物,道德水平低的必定處理不好團隊合作中的人際關系,再淘汰。最終,在招聘崗位有限的前提下,招聘必會擇優選擇,故綜合素質高的大學生,從主觀上是擁有一定優勢的。
綜合素質,也包括了心理健康素質。在就業大軍沉甸甸的形勢之下,許多高校大學生承受不住就業壓力,表現出自卑、自棄,甚至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等等悲劇道路。一個真正優秀的高校大學生,應該是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的,應該能迎接困難的挑戰,而非在挫折之下一蹶不振的。因此,在此嚴峻就業形勢之下,提高自己心理素質,也是重要的一點。
此
外,有許多大學生對自己未來就業職業及薪酬定位較高,而在金融危機之下招聘的崗位少之又少的的情況下,招聘方提供的崗位及薪酬遠遠不及大學生理想中的狀
況。就業市場已成買方市場,在此前提下,大學生不妨稍放低要求,選擇先就業再擇業,獲得工作後積累經驗,再慢慢向理想中的工作進軍。做為擁有較高技能我
們,再就業後又得到了良好的就業素質培養,這使我們更有把握去擇業,就業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經驗,這對我們在擇業中,就擁有了比別人多出的砝碼。
在此就業形勢之下,除提升自己,還有另外幾條路可以選擇。
一是考研,暫時避開就業大軍,開始深造,獲得更高水平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二是自主創業。在這自主創業方面,各地區政府有不同的扶持政策,自己給自己提供就業崗位,也不失為一條好道路。
總的來說,做為當代大學生,認識到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應當認清自己的方向,堅定信心不動搖,以自信、自強、自立的形象迎接挑戰,在金融危機之下的就業大軍中脫穎而出、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做出實質性貢獻!
⑶ 誰能幫我寫一篇關於」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經驗交流大會的新聞稿大概700字。跪求!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一 個人概況姓名: 性別:X出生年月:XX年 X月X日 健康狀況: 良好畢業院校:XXX專業:XX主要學科:XXXXX二 自我評估1. 我出生在教師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啟蒙教育,誠實,謙遜,團結友愛,虛心好學。喜歡交流且有較強的親和力。2,喜歡唱歌,跳舞,開朗,熱情奔放的我,適應環境的能力強。 3, 幾年的大學生活和家庭影響,自我生存能力較強,我喜歡的一句話是:我的人生我做主,我的命運我安排。4,反思自己,因自尊心較強,有時性格又有些孤僻,剛愎自用,。自主學習不夠,自控能力較差,情緒不穩定。三 職業能力判斷,1,通過努力自己可以獨立完成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具有較強的判斷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2.自己在學校參與和組織社會活動持積極支持的態度,因為參加社會活動能更好的了解社會適應社會,自己能從中收獲許多東西,開闊視野,激發思維,認識自我。3.具有健康的審美觀念,較強的語言溝通能力和對兒童的親和力。4,實踐較少,社會經驗不足。社會在有序健康的發展,國力強盛,政治穩定。我們的民族正在崛起,教育是改變社會提高民族素質的關鍵,國民教育意識不斷提高。子女教育問題正在突出表現出來,教師的社會地位和職業地位正在顯著提高。 教育正處在轉型的初級階段,現在藝術教育人才匱乏,供需矛盾明顯,雖然我們不算人才,但作為啟蒙教育工作者,市場前景廣闊。2職業環境 [學校與教師] 學校教育是主流教育,素質教育是我國當前以及今後教育的新思路新課題。應試教育已是目前青少年畸形發展的根本原因,改變這種教育現狀勢在必行。 改革教育,首先要改革教師(教改的問題,首先是教員的問題),「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因此社會教育目前急需新型教育人才,教師的社會作用正在突出顯現出來。 我們正處在承前啟後的歷史時期,藝術教師的就業前景更廣泛。自我完善 我的目標是做一名音樂教師。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為了實現我的人生目標,必須努力做到:1. 努力完成學業,在畢業前夕,努力學習,刻苦訓練,完成各學科的學習任務。2. 加強基礎能力訓練,特別是鋼琴演奏訓練,樂理知識掌握。3. 積極實踐,克服自己的膽怯心裡,加強實戰演練,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4. 積極主動感悟老師的教學特點,總結老師的教學經驗,培養自己的教學風格。5. 進一步培養自己的交際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6. 做好知識儲備,隨時准備迎接職場的挑戰。 結束語能力與機會並存,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 社會是廣闊的,社會是殘酷的,他歷練了我的生存能力,我無力改變社會,但我用心改變自己。在大浪淘沙的現實生活中,我選擇了教育。大而言之,我的目的是教書育人;小而言之,挑戰自己的能力,實現自身價值。 計劃是實踐的前提,良好的計劃要靠實踐來完成,我堅信,只要我努力,只要我付出,就一定有回報。時間緊迫,前方道路更加艱險,我一定要有思想准備,准備迎接更加殘酷的挑戰。 路在腳下,努力吧!曙光就在前頭,積蓄力量,儲備知識,樂觀向上,未來屬於我們!我們不迷信,我們不幻想,我們不怯懦,我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⑷ 求關於大學生實習經驗交流會的策劃書
活動名稱:學習經驗交流會
主辦單位:機電系學生會學習實踐部
一、活動名稱:學習經驗交流會
二、活動主題:給你一塊基石,讓你看得更遠
三、活動背景;機械與電子工程系迎來了09級新生,為了歡迎機電系新同學加入這個大家庭,幫助新生對解決新環境帶來的迷惘和困惑,讓他們能盡快熟悉大學校園生活和學習,機電系團總支學生會特舉辦本次「學習經驗交流會」。
四、活動目的: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經歷了六月高考的磨練,帶著一份期盼,一份新奇,踏入了皖西學院、踏上了陽光的土地,莘莘學子將在這片陽光土地上邁開他們未來精彩人生的第一步。然而面對陌生的大學生活、學習,新生們肯定感到困惑、迷茫。本著為同學服務的精神,精心策劃了此次新老生交流會的活動,希望新生能夠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投入到絢麗多彩的大學生活中去。通過此次活動我們希望達到以下目的:
1、構建一個新生與老生、新生與新生互相交流,展現自我的平台
2、解答新生們在入學時最渴望了解的大學生活中的各類問題
3、讓新生們有從老生的經驗中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讓以後的學習更有目的性
4、讓新生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有個學習的榜樣
5、為其樹立奮斗目標,讓其充實度過美好的大學生活。
五、活動內容:
1、活動時間:2009年10月15—16日晚七點
2、活動地點:c105
3、活動對象:機電系大一全體新生
4、活動規模:現場可容納180人左右
5、主辦單位:學習實踐部
六、活動要求:
1、加強領導 精心組織
主辦單位要高度重視本次活動,根據相應的部分制定活動實施細則和活動方案。
2、突出重點 大力宣傳
主辦單位要充分利用宣傳欄等加強本次活動的宣傳,廣泛發動和組織,調動新幹事的積極性,確保活動圓滿結束。
3、活動落幕 認真總結
七、活動安排:
1、活動籌備期:
(1)制定活動實施細則和活動形式
(2)邀請優秀學長、學姐、主持人
(3)宣傳工作
(4)搜集問題
2、活動開展期間
(1) 再次確定各項事宜是否已經布置完畢
(2)工作人員[配合主持人的工作(特別是交流環節)
(3)茶水,采照
3、活動後期
(1)整理相關活動紀錄
(2)撰寫新聞稿及總結
4、注意事項
(1)工作人員及新生提前到場
(2)維持現場紀律
(3)調試好電教設備
(4)主持人的選擇
備註:數碼相機、水瓶、茶葉、杯子、話筒等
附件一:
籌備期人員調配:
1、總策劃:姜上游 崔普園
主要職責:(1)活動的開展統籌和協調工作;(2)監督各項事情的落實情況;(3)ppt的製作
2、負責人:湯林娟 洪怡純
主要職責:(1)素拓申請表 (2)書寫通知 (3)發放通知 (4)嘉賓的邀請(外語系 政法系 電信專業各2人)(5)主持人的邀請
3、負責人:曹書 朱拓
主要負責: (1)話筒設備的申請 (2)多媒體教室的申請 (3)嘉賓的邀請(計科系 數理系 機械 電氣)
開展工作人員調配:
1、院團委抬東西 (朱拓 體育部)
2、a204桌子 (曹書 生活部 自律會)
3、桌布、茶水
4、采照 (網路部)
5、倒茶(女生部)
6、禮品發放(外聯部)
7、素拓認證
8、清理會場(各部一人)
9、會議紀錄(湯林娟)
【第二篇範文】
企業HR與大學生經驗交流會
策劃書
主辦:海大CIC
活動簡介
本次活動由海大CIC承辦,海大CIC是過來人大學生求職網在海事大學校園內下設的一個機構,旨在通過舉辦交流會、提供行業報告、創造實習機會等途徑幫助在校大學生累計實習經驗,解決就業難題。本次「企業HR與大學生經驗交流會」將邀請企業HR走進校園,與同學們進行經驗交流,我們希望提供這樣一個平台,使企業與在校大學生各取所需,獲取相應的優秀人才及行業信息。
活動意義
大學生就業是企業與求職者雙向的選擇,而信息的不對稱是導致求職者找不到滿意工作,企業招不到優秀人才的原因之一。所以這個交流會的意義首先在於提供一個信息交流的平台,使在校大學生得以知曉企業的用人原則與要求,走出迷茫,對未來的職業生涯有一個清晰地規劃,更加有針對性地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未來職場要求;使企業了解大學生的求職心理與綜合素養,在以後的人才招聘方面更有針對性。
其次,本次交流會也便於企業方搶佔先機,網羅優秀人才,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大學生就業難是困擾很多人的一個問題,當大部分人在為未來的工作發愁的時候,那些優秀的畢業生也在幾個著名企業的OFFER之間做著比較與選擇。優秀人才的流失對企業來說不能不算是一種遺憾,所以搶佔先機網羅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相信這次交流會將會促成企業與優秀人才的雙向吸引。
第三,此次交流會也便於企業展示企業文化與發展成果,擴大影響力。與投入大量的資金用於媒體廣告宣傳相比,校園交流會既能收到更好的宣傳效果又能節省資金,還是一個展示企業文化的絕佳機遇。與商業宣傳相比,校園交流會在潛移默化中樹立起的正面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很多人記住了來校園做宣講會的公司卻對某些世界500強企業一無所知。所以參與校園交流會無論是在企業外在知名度還是在對優秀畢業生的招募方面都具有正面的影響。
第四,此次交流會有利於企業制定或調整人才培養計劃,招聘到更多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人才。現今大學教育體制對大學生的培養與企業對人才的素養要求有偏差,因此很多畢業生不能很好地適應相應職位的工作要求。通過此次校園交流會,企業方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學生現今的素質狀況,及時地制定或調整人才培養計劃,以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第五,此次交流會便於企業更好地了解海事大學學生的專業結構,進行不同專業優秀人才的考察與招募。海事大學不僅海上專業實力強勁陸上專業實力也不容小覷。交通運輸及管理類專業是海事的另一大特色,信息與人文類專業實力逐年增強,海商法更是海大的一大招牌專業。今年海事更是躋身全國大學就業50強,自1909年建校至今優秀人才層出不窮,相信企業方會看到海大各專業的精英們。
第六,此次交流會便於企業制定或調整在校生實習計劃,更有針對性地培養專業人才。目前大學生在實習方面遇到的難題堪比就業,於是很多人缺乏實習經驗,正式工作之後業務不熟練,需要較長的時間來調整以適應工作環境,另一方面,企業也因為這部分員工的調整而付出了相當的成本,兩方面都遭受了損失。認識到這一事實,微軟、谷歌等公司已制定了相應的在校生實習計劃,既為在讀的大學生提供了實習的機會,又解決了「適應期」問題,並且實習生也會為企業帶來新的活力,可謂一舉多得。希望此次交流會有機會促成這樣的實習活動,使企業方與在校大學生互利共贏。
最後,希望能與貴公司在各方面建立長期的合作。
活動時間
2011年6月
活動安排
前期宣傳:在校園內懸掛彩噴、條幅,發放宣傳單,播放活動宣傳視頻。
活動流程:發放調查問卷
主持人宣布交流會開始
主講老師進行關於就業形勢等方面的演講
進入交流互動環節,同學們就自己關心的問題向老師提出疑問並
得到相應的解答
交流會結束
回收調查問卷
後期整理:對調查問卷進行數據統計,收集來自企業和學生的反饋信息。
經費預算
略
注意事項
注意現場秩序的維持,問卷調查的發放,及時給提問的同學提供話筒。
⑸ 我建個就業交流分享群,交流心得、分享經驗、有機會、工作的推薦一下,你願意入伙嗎
滿100個人了 群進不去誒 來自職Q用戶:嚴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