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帆中學2017特長生
❶ 2017三帆中學能招收跨區生嗎
2017三帆中學能招收跨區生
跨區生是有廣州市應屆學籍與戶籍,但版戶籍與學籍不在同一區、縣級市權,要選擇回戶籍所在區、縣級市升學的考生,叫「跨區生」。
例如1:學籍在越秀區,戶籍在天河區的考生,如果他選擇了跨區報名(即在天河區報名),該考生被稱為跨區生,當該考生在天河區報名以後,其填報志願只能隨有天河區學籍與戶籍的考生一樣。可以填報提前批的 10所省市屬學校、16所區屬學校和天河區屬的普通高中、各類職業類學校以及民辦學校,而不能同時填報其他區屬的普通高中。
跨區生怎麼辦理報名手續?
跨區生在3月12至18日(具體時間由各區、縣級市招生辦安排)憑二代身份證原件、戶口簿及復印件(考生須與家長同一戶口)先到學籍學校初審,然後再由學籍學校將有關材料報區、縣級市招生辦辦理跨區報名審核,經招生辦審核後,在畢業學校報名。
❷ 北大附中三帆中學誰更好些
北大附中簡介
北大附中作為北京大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以北大「勤奮、嚴謹、求實、創新」校訓作為自己的校訓;堅持「打好基礎、培養能力、發展個性、提高素質」的教育教學指導方針;通過年近40年的努力,形成了重人才能力培養、重人才素質全面發展的辦學特色,並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在基礎教學和素質教育及特長生培養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北大附中創辦於1960年,作為北京大學培養人才的「四級火箭」的基礎,她一開始就具有高層次的起點。40年來,她為自己寫下了一段雖然短暫卻又充滿奮斗的光榮歷史。
北大附中的辦學特色集中表現在教師隊伍的高層次上。北大附中有一批學者型的名師、優師,他們為附中教師隊伍的形成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他們思想活躍、眼界開闊、冶學嚴謹、教學方式多樣,著眼於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致力於教材、教法和課程的改革,教學研究風氣濃厚。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北大附中培養了一支專業基礎扎實、知識視野開闊、理論研究深刻,學科全面、年齡結構合理、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的教師隊伍,形成了層次高、教法精、思路活、善創新的教學風格,建立了完整的教學研究系統,編寫了具有北大附中特色的教學用書。為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出的「名師工程」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培養和引進了一批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有相當一批教師在區、市乃至全國教育界享有聲望,成為本學科領域的專家和學科帶頭人,其中特級教師11人,占教師總數的8.5%;大學正高職教師1人,高級教師77人,佔66%;市、區學科帶頭人20人,市青年骨幹教師6人,佔22.2%。
北大附中的辦學特色還表現在育人環境和校園文化的高品位上。北大附中教學環境開放、民主,為廣大教師發展教學個性與特長,進行教育教學的探索和創新的實踐提供了良好的氛圍。如語文課堅持17年的小論文寫作,體育文化節的創設,學生自己設計的生物實驗,理科試驗班在大中學銜接方面的探索,在理科試驗班設文科綜合課,史地政教師同上一專業課題,數學應用與建模的實踐活動等一批有特色的學科教學設計相繼誕生、發展、成熟。北京大學「五四」科學與民主精神的熏陶使北大附中在中學界獨具魅力。
北大附中的辦學特色更表現在培養的學生高素質上。北大附中的學生思想活躍,富於理想,敢於置疑,勇於創新,教師支持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創新,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個性特長的發展。相對較輕的課業負擔,使廣大學生有獨立思考、獨立鑽研的時間,各學科的教學都努力為學生主體性作用的發揮和創造才能的展現提供舞台和機會。這種環境使得附中成為「優秀人才的搖籃」,在為北大、清華等重點高校輸送優秀畢業生和培養國際、國內學科競賽優秀人才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北大附中到目前為止共培養了9位「奧林匹克」金牌獲得者和三位「雷達杯」少年科學英才第一名。26名學生獲北京市中學生最高獎「金、銀帆獎」。上千名學生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獎。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和綜合實踐活動使北大附中學生的個性得到健康發展,綜合素質得到合面培養。全校目前有各學科興趣小組、俱樂部和社團40多個,參加的學生兩千多人次。經常組織專家講座、社會調查、專題采訪、學科實驗、課題研究、論文報告、編輯刊物、演講辯論等活動。第二課堂的活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個性特長,使一些在某方面有天賦的學生得到了發揮、發展能力的天地。僅從90年以來,就有上千位同學在區、市、全國的各種科技製作、科技論文、小發明、徵文比賽、朗誦演講比賽、各類藝術比賽中獲獎,學校也連續九年被評為北京市科技活動先進校。1997年北大附中首批成為北京市科技活動示範校,1999年又確定為北京市青少年科技活動俱樂部活動基地學校。
面臨21世紀對中學教育提出的要求,北大附中將繼續遵循教育必須「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開展創新教育,不斷進行教育教學改革,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把北大附中辦成有自己特色、有國際影響的一流名校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