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八仙打技能書
① 醉八仙打一個數字
醉八仙 : 8
東方尙英 : 艷陽紅
( 回答 )
② 醉八仙拳法
各門派有所發展,不能歸屬少林「醉八仙」作為中華武術的一隻奇葩,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在民間也廣為流傳,既有實用價值,又有很高的藝術性,唐、宋、明時期的一些故事、詩詞、曲藝中經常提及,尤其是明代著名的武將戚繼光所著的《拳經拳法備要》中重點提及了「醉八仙」。
歷代醉八仙拳傳人
唐朝:李白
北宋:武松
南宋:辛棄疾
明代:武玄
清朝:傅青主
清朝:吳成光
清朝:蘇燦
近代:李思遠
當代:劉一霖
醉八仙拳是以道家「八仙」為名,模仿各飲酒醉態而形成的拳術。屬象形類拳種。腿走八卦、醉眼朦朧、跌跌撞撞、搖搖擺擺;實際上形醉意不醉,拳醉心不醉,有其獨特的手眼身法步。由基本功、配套、套路、功力等組成。其中包括:踢打、擒拿等地上技術,又有纏鎖、摔跌等地面技術,故又被認為是「地趟拳」的一種。
少林醉八仙拳
少林功夫醉八仙拳
一、勸酒換杯式
動作分解:
1.兩腳並步站立,兩手五指並攏,直臂貼靠於兩大腿外側,目視正前方。
2.承上式,右腳向右側橫邁出一步,上身向前向右前移,右手做持杯狀隨之向右前方伸做勸酒狀,左手自然按於腰間,隨右手行。
3.上動不停,重心繼續向右前方移,同時右手運用寸勁猛地前擊,目斜視右前方。
4.上動不停,左腳向右前方搶進一步,身體右後轉,右手收回體前,左手經體前由右手中接杯猛然前擊,目隨杯行。
5.身體向左轉,右腳向左前方蓋一步,隨即左腳向左後方後移半步,身體左後仰。同時左手回收於胸前,橫肘,右手由左手上方猛前擊,目視右手。
技擊意義:
「勸酒換杯式」是以勸酒式為試探手,進擊對方面部或胸部,如果對方不用招來擋架,接應,就送肩長臂打擊;若應,即對方用左手來格擋我右拳,我則以右手順勢抓握住對方左手腕,然後突然擰身轉體,右手牽拉,同時左手攢拳由下向上擊打對方的咽喉或鬥口(中脘部)。此時若對方用右手架住我左手,我可突然松開握住對方左腕的右手,並迅速用力沖擊或貫擊對方耳門或下頗。
要領說明:
1.「持杯手」又稱「端杯手」,是醉拳中的主要手型之一。「持杯手」:中指、無名指,小指卷屈握緊,拇指和食指張開略屈,形成蟹鉗狀。「持杯手」以點拳為主,其中包括點、擊,掐,闖,壓,格,帶,纏等法。
2.「寸勁」就是當拳擊至近對方身體一兩寸處.實用爆發力擊打對方,此勁只發於一瞬間。
3.「蓋步」即一腳前蓋於另一腳之前,兩腿成交叉勢。
二,浪步抹胸式
動作分解:
1.兩腳並步站立,雙手五指並攏,直臂貼靠於兩大腿外側,目視前方。
1.承上式,身體向右前傾.右腳向左前方浪半步,體後仰,同時右手向右下方反插,小臂內旋,肘微曲,掌心向右外側四指向前下方。左手向上外旋抬起,豎肘,掌心向左後方,目藐視前方。
3.上動不停,左腳上前一步,隨即右腳向後退半步,同時,右手小臂外旋,手心向里成抱式,左腕外擰,四指微屈朝上,掌心向前,呈欲握狀,目視左。
技擊意義:
「浪步抹胸式」是我方被動出擊的招法。當對方從前面用雙手抓住我雙肩後拉時,我可順對方摔拉之勁,急沖兩步,穩住重心。在浪步的同時以我右手從對方肋肘之下方反插至其腰後,翻手摟腰,然後以左手掌撐其下頜使勁向上猛推.右手隨之往回摟其腰,使對方的重心後倒而跌翻。
要領說明:
1.「浪步」也稱「踉蹌步」,要求使腳步隨著上身的前傾後仰,左歪右倒而前後左右移動,用身法帶動步法。
2.眼法,醉拳中的眼法有六種,即視、瞧,瞟,藐,痴,乜。「藐」就是用眼斜著看,其中包含著藐視的意思。要求外形似乎很藐視對方,很輕敵,這是給對方一種假象,實際是小心提防非常重視對方的一舉一動。
三,庚子腿
動作分解:
1.兩腳並步站立,雙手五指並攏,直臂貼靠於兩大腿外側,目視前方。
2.左腳向前上一步,同時左掌由下向上、向前劈擊,目左前視。
3.承上式,右掌由右體外側向上.向左前揮擊,同時右腳由右側向左,上擺里合,經體前至左側前上方,左掌迎擊右腿。
4.上動不停,右腿繼續下壓落地,頭向右後方轉動,左手臂伸直向上,掌心向後,四指向上,右拳護於襠前,目視右後方(圖13)。
5.右腳微前移,體向後仰,左手屈臂向右前下壓至右肩前,掌心朝右,右手攢鳳眼拳從左肘彎下方反拳出擊,目仰視右後方(圖14)。
6.上式稍停,重心前移,上身猛前俯,左腳上前與右腳並攏下蹲,左掌不動,右拳由右後上方隨體向前,向下弧行至右腳尖前支撐地面,拳面著地,拳眼斜向腳尖,目視正前方地面。
7.上動稍停,左腿猛向後上方蹬出,右腳同時反蹬地面伸直,增加左腿的反作用力。
技擊意義:
「庚子腿」又名「無影腿」,為「醉八仙」拳法中的主要腿法。此腿系主攻法,當對方用虛招以左引手探我時,我即以左手由上向下劈打其左引手,同時右拳在前,右腿在後,以里合腿擊其面門。若對方退步閃過,我里合腿落空,其必乘隙前撲,此時我可收回右拳擊打其面門,隨即身體迅速前俯,左腿借用右腿伸直的反作用力,猛向後蹬擊對方腹部。
要領說明:
1.「鳳眼拳」在使用時拇指與食指相抵,虎口成扁平狀,力點達於食指的第二指節,放與收的速度都很快,一般用來擊打對方的頭部、面部和胸部。
2.「里合腿」在前踢時要借擺盪的慣性迅速用力使腿向上踢起,身體的轉動也必須和腿的後擺協調一致。經面部向里回環時,要有意識地使腿的內收肌很快地收縮,這樣才有里合的力量。在身體轉動時,支撐腿的腳不可移動,使腳尖始終朝向正前方。
林功夫醉八仙口訣
第一節:漢鍾離,酒醉仙。胡蘆兒,肩上安。讓來讓去,得他便。雖則是玉山頹樣,也須要躲影神仙。膝兒起,撇兩邊,起時最忌身手便。牽前踏步,帶飛推肩。
第二節:呂洞賓,酒醉仙。背上兒,雙飛劍。披手披腳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兩手如矢,也須要直利牽拳。反後步,要身偏,偏時要閉陰囊現。從上劈下,石壓山巔。
第三節:韓湘子,酒醉仙。竹筒兒,手內拈,重敲輕打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里裹外裹,也須要,插掌填拳。魚鼓兒,咚咚填,打時誰知掃陰現。去時躲影,來若翩遷。
第四節:曹國舅,酒醉仙。手兒里,拂塵翩。直臂橫肘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身步齊進,也須臂膊渾堅。頂肘開,頓肘填,坐時誰知身坐連。臀肘右下,左臂身旋。
第五節:何仙姑,酒醉仙。鐵爪籬,懷中見,上爪下爪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鸞顛鳳倒也須要,側進身偏。指上爪勝鐵鞭,爪時誰知血痕見。長伸短縮,通臂如猿。
第六節:藍采和,酒醉仙。兜的是,花籃艷,上勾下挽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蜻蜒點水,也須要,搬開爭先。眼兒緊,望下邊,望時只怕腿尖現。挽拳挽腳,里進填拳。
第七節:張果老,酒醉仙。拿的是,鐵栗片,拿來拿去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金絲纏洗,也須要,骨反筋偏。身窈窕,採摘堅,采時離託人前面。拿拳拿掌,後手緊拈。
第八節:鐵拐李,酒醉仙。倒戴的,金剛圈。左投右撞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黃鶯磕耳,也須要,腳管肩先。腳兒彎,好勾臁,勾時鄭重人後面。翻身進步,身倒腳掀。
③ 醉八仙巫月嶺技能加點圖文解析好玩嗎
月嶺,以毒稱王 ——
巫月 的 各種毒 加上自身的 固定傷害 自身也是免疫中毒!
巫月的各種毒,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除了 「血煞蠱」 以外的 其他毒有什麼用!可能甚至會被認為是廢技!其實不然,下面給各位講解下巫月嶺的各種毒!
首先我們介紹下巫月的 王牌技能,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技能「血煞蠱」。
必中技能,使目標喪失當前10%的氣血,並在接下去的4回合內的開始喪失一定量的氣血! 這個技能相信大部分人都見識過 也不用多解釋 。這是每次開頭必用的技能。
醉八仙巫月嶺技能加點圖文解析
2
接著我們 來了解下 巫月第2大 招牌 「氣吞山河」
其實這個技能 只是巫月的群秒技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技能是 固定傷害,而且 也有幾率使目標中毒。最主要的是可以合「血煞蠱」重合!中 2層 毒的 效果 大家應該是不寒而慄了吧!
所謂固定傷害就是 無視對方防禦,現在的 九華雷雲 法術高的可怕,但在巫月這完全的無視!還有奶媽奶爸!至於具體怎麼 玩弄這些高仿高攻職業 就要結合下面的 其他毒!
醉八仙巫月嶺技能加點圖文解析
巫月嶺 的 第三個 招牌 技能「失心蠱」 一定幾率使目標產生混亂,使用普通攻擊隨機攻擊一個戰斗中的目標。持續1到2回合!雖然大家 聽著這技能貌似沒多大用!實事上,這個技能的命中很高,我用到現在的個人感覺80%的命中率!用這個技能一般是在下FB控制 奶媽和 DPS 效果最為明顯!其實打架的時候可以用來當個控制用,只是回合數實在太短,也只有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使用!每次的FB 和 世界BOSS 還有 組隊PK的時候 都可以 按照自己目前的情況酌情使用!使用的效果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
醉八仙巫月嶺技能加點圖文解析
「毒蠱食靈」,調戲法系職業必備技能!
必中技能,使目標使用技能是消耗的氣翻倍!配合「血煞蠱」掉藍不是一般的快,一般是打奶媽的時候多用,打九華 雷雲 時建議要調戲 用「失心蠱」
醉八仙巫月嶺技能加點圖文解析
「血靈蟲蠱」消耗目標氣來恢復目標的血,持續3回合,目標的氣消耗完就無法回血。
這個技能 其實可以對自己用 也可以對敵人用!
顯然早沒血的時候可以拉一把,也可以調戲人家的時候玩弄一把!
很常見的打法就對奶媽,「血煞」+「血靈」+「食靈」這個藍掉的 大家都清楚了!可以慢慢調戲 !
「妖心解」解除孤鳴澗的封印! 現在孤鳴澗玩的人少 其實這個技能也沒多大意思...打FB 和 世界BOSS 的時候用下!這個不多講了!
醉八仙巫月嶺技能加點圖文解析
「毒甲護靈」 為目標增加一層護甲,反彈一定的物理傷害且使攻擊者一定幾率中毒。這個我也沒怎麼用過!,其實字面意思是打 修羅用的!但是 修羅是加力量的 速度肯定比巫月快!除非有巫月加敏...
個人感覺這個技能確實有點小費!
醉八仙巫月嶺技能加點圖文解析
其他的技能其實都是廢技能,也沒什麼好說了! 以上技能 是按照每個人 各自的實戰經驗 來組合 使用的技能!其實巫月的技能使用技巧 是最講究的!玩的好獨步天下,玩不來寸步難行! 所以奉勸各位不愛動腦筋玩的朋友,還是不要選巫月!
在這我不可按照我自己的經驗教各位怎麼 連續的使用技能!因為每次戰斗都是不一樣的!千變萬化!望各位巫月或者想玩巫月的朋友多多積累實戰經驗!到時候 就是你教別人了!
其實大家也很想知道 巫月加點! 加點是按照每個人的實際去加的! 我加的比較綜合 也比較保守2體1.5筋骨 1.5法術! 修羅後期的三連確實能秒人 所以不能不防,同樣 雷雲九華的 群秒 單秒也疼的要命!只有能生存下去的人 才有機會 贏!
最後給大家欣賞下1測 留念 極品寵物—— 「烈妹」
④ 誰知道醉八仙的口訣!
呂洞賓——醉酒提壺力千斤
鐵拐李——旋爭膝撞醉還真
鍾離權——跌步抱提窩心頂
張果老——醉酒拋杯踢連環
韓湘子——擒腕擎胸醉吹簫
藍采和——單提敬酒攔腰破
曹國舅——仙人敬酒鎖喉扣
何仙姑——彈腰獻酒醉盪步
「醉八仙」出自民間,既有實用價值,又有很高的藝術性,「醉八仙」的技擊特點,在於寓拳法於醉形中,似醉非醉,以醉態、醉意來迷惑對方。以「拳無拳,意無意,無拳之中是真意」為其宗旨,做到醉中藏法。法法似醉,形醉意千醉,步醉心不醉。
「醉八仙」的動作要求忽左忽右,行蹤飄忽不定, 身形如狂似癲,步法東扯西牽, 拳法剛柔相濟,快速靈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對方擊敗。「醉八仙」在戰術上,講究虛守實發,逢擊而避,乘隙而入,指東打西。
後來「醉八仙」逐漸演變成了醉拳, 但「醉八仙」的一些實用技擊散手在民間流傳尤是廣泛,千百年來一直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4)醉八仙打技能書擴展閱讀
八仙是中國民間傳說中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說法不一,有漢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
至明代吳元泰《東游記》始定為:鐵拐李(李玄)、漢鍾離(鍾離權)、張果老(張果)、呂洞賓(呂岩)、何仙姑(何瓊)、藍采和(許堅)、韓湘子、曹國舅(曹景休)。
八仙簡介
1、鐵拐李。在民間傳說中為八仙之首,有的書中稱其姓李,名洪水,隋朝峽人,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則說他姓李,名玄;趙翼的《陔余叢考》中又說他姓劉。有說他是唐玄宗開元、代宗大歷之間人,學道於終南山,一次元神出殼,沒曾想肉身為虎所食,只得投身於一個跛乞丐。
2、鍾離權。名氣僅次於鐵拐李,他在八仙中地位較高,特別是由於道教徒的吹捧,名聲更大。元時,金真道奉為「正陽祖師」。有關其人物原型,約出現在五代、宋初之際。《宣和年譜》、《夷堅志》、《宋史》等書都有他事跡的記載,只是後來訛為漢鍾離,才附會為漢代人。
3、張果老。是八仙中年邁的仙翁,名「張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們尊稱其為「張果老」,歷史上實有張果其人,唐開元年間《唐玄宗敕封仙人張果記》記載其為「邢州廣宗人也」(今河北省廣宗縣張固寨村人)。
4、呂洞賓。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為「純陽祖師」,又稱「呂祖」。呂洞賓,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樂鎮)人。原名呂喦("喦」或作「岩」),字洞賓,以字行,道號純陽子,綽號回道人。呂洞賓為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是中國傳說中著名的仙人及道教的八仙之一。
5、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有關其身世說法不一。一說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廣記》引《廣異記》稱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織鞋為業的農婦,後因嫌家居太悶,游於羅浮山,在山寺中住下,經常採集山果供眾寺僧充齋。
6、藍采和。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南唐沈汾《續仙傳》、宋初《太平廣記》、陸游《南唐書》等書均載有他的事跡。是唐末至五代時人。其行為怪僻,貪杯喜唱,平時穿一身破藍衫,一隻腳穿只靴子,另一隻則光著腳丫子。
7、韓湘子。唐韓湘子,字清夫,是古代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中的八仙之一,擅吹洞簫,拜呂洞賓為師學道。道教音樂《天花引》,相傳為韓湘子所作。
8、曹國舅。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國舅,出現的時間最晚,流傳的仙話也較少。其身世,說法大同小異,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後有關。《宋史》有傳,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孫,曹皇後的弟弟。他性情和易,通曉音律,喜愛作詩,封濟陽郡王,身歷數朝而一帆風順,年七十二而壽終。
⑤ 急求醉八仙訓練方案和拳譜
拳法介紹
拳源於易,「醉八仙」內容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分刀、槍、劍、棍、拳五個內容,拳法套路:有簡八式,即八個動作組成是醉八仙的入門拳法,也是醉八仙的基礎拳法,老少皆可練習,根據五行生剋編創而成,有很高的養生價值。由此八式,分別各演變八式,即八八六十四式。手法有點、抓、劈、插、刁拿、扣;身法有撞、擠、靠;腿法有勾、掛、盤、剪、提、蹬、彈、纏、掃、戮;步法有滑、叉、蓋、跳等。其跌撲滾翻的內容有「翻身」、「烏龍絞柱」、 「鯉魚打挺」、「搶背」、「盤腿跌」、「前、後滾翻」等等。
醉拳在發展過程中,吸取了「地趟拳」的技法,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點。其拳經要決曰:「地龍真經利在底攻,全身卧地強固精明,伸可成曲停亦能行,屈如伏虎伸比騰龍,行停無跡伸曲潛蹤,身堅如鐵法密如繩,翻猛虎豹轉疾雛鷹,倒分前後左右分明」。
醉八仙拳功法
基礎知識
一、人體關節、要害部位
(一)關節
1、頸椎2、肩關節3、肘關節4、腕關節5、指關節6、膝關節7、踝關節 。
(二)要害:
1、頭部 2、喉部3、胸部4、肋部5、腹部6、腰部7、襠部。
8、麻筋: (1)手部麻筋 (2)臂部麻筋 (3)肩部麻筋 (4)頸部麻筋 (5)腰部麻筋。
二、手型、步型
(一)手型
1、拳:四平拳、豹形拳、端杯拳。
2、掌:蛇形掌、龍形掌。
3、爪:分虎爪、鶴爪等。
4、勾:五指捏攏屈腕,用於擊肋、襠及擄腿。
5、指:端杯指。
(二)步型
1、弓步2、馬步3、仆步4、虛步5、跪步:6、歇步:7、坐盤。
三、敬酒勢(格鬥勢)
醉八仙基本功
一、拳法(一)鞭拳(二)崩拳(三)劈拳(四)勾拳(五)肘法:分擺肘、砸肘、挑肘、頂肘。
二、腿法(一)彈踢(二)截踢 (三)刀踢 (四)寸踢(五)勾踢 (六)旋風腿 (七)膝法:分沖膝、刺膝、跪膝。
三、步法
(一)醉步 (二)墊步 (三)躍步 (四)叉步 (五)蓋步 (六)跳步。
四、倒功
(一)醉步倒(二)前倒 (三)後倒 (四)前撲 (五)前滾翻 (六)後滾翻 (七)搶背(八)猴行。
五、摔技
(一)手摔(二)腰摔(三)腿摔 (四)肩摔 (五)主動倒地 。
六、地術:擒拿鎖纏等。
醉八仙功力器材
(一)指功: 1、抓石鎖(壇)2、抓繩、3、四步抓。
(二)腿功:1、踢沙袋2、踢樁 3、過樁
(三)腰功:1、綳腰 2、轉杯 3、翻杯
二、口訣
第一節:漢鍾離,酒醉仙。胡蘆兒,肩上安。讓來讓去,得他便。雖則是玉山頹樣,也須要躲影神仙。膝兒起,撇兩邊,起時最忌身手便。牽前踏步,帶飛推肩。
第二節:呂洞賓,酒醉仙。背上兒,雙飛劍。披手披腳,隨他便。雖則是兩手如矢,也須要直利牽拳。反後步,要身偏,偏時要閉陰囊現。從上劈下,石壓山巔。
第三節:韓湘子,酒醉仙。竹筒兒,手內拈,重敲輕打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里裹外裹,也須要,插掌填拳。魚鼓兒,咚咚填,打時誰知掃陰現。去時躲影,來若翩遷。
第四節:曹國舅,酒醉仙。手兒里,拂塵翩。直臂橫肘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身步齊進,也須臂膊渾堅。頂肘開,頓肘填,坐時誰知身坐連。臀肘右下,左臂身旋。
第五節:何仙姑,酒醉仙。鐵爪籬,懷中見,上爪下爪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鸞顛鳳倒也須要,側進身偏。指上爪勝鐵鞭,爪時誰知血痕見。長伸短縮,通臂如猿。
第六節:藍采和,酒醉仙。兜的是,花籃艷,上勾下挽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蜻蜒點水,也須要,搬開爭先。眼兒緊,望下邊,望時只怕腿尖現。挽拳挽腳,里進填拳。
第七節:張果老,酒醉仙。拿的是,鐵栗片,拿來拿去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金絲纏洗,也須要,骨反筋偏。身窈窕,採摘堅,采時離託人前面。拿拳拿掌,後手緊拈。
第八節:鐵拐李,酒醉仙。倒戴的,金剛圈。左投右撞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黃鶯磕耳,也須要,腳管肩先。腳兒彎,好勾臁,勾時鄭重人後面。翻身進步,身倒腳掀。[1]
三、歌訣及解釋
這是以《醉八仙拳歌》訣中的攻防招法精心提煉出來,作為修煉攻防手法之用。醉拳的攻防招法,手法、身法、步法,都有其獨特之處。為適應醉拳的手法、身法、步法的醉態懵懂之中的不守自守,不攻自攻的攻防功夫藝境,故提出了五首單獨操練打手之內容。到底醉拳單獨操練打手之內容如何?還是看醉拳練打歌訣五首中的具體內容方能知道。
【原文】
任他左右手打來,我便手上加手跨步里盤,
分腋一推一便肩窩心穴臉,三掌兩鋤劈推聳。
挨身按肘趕進,右步左拿右劈纏掌二便掌,
抑順鋤劈掀又推,定教來人連跌,束手無計滾跌在地。
左進轉身照前用,周圍踏步分膺推三樣,
妙手裡外兩盤一齊栽。一破一打,手到成功,跌人如蝶飛。
闡釋:
張拍板,乃張果老手拿鐵栗板的雙手之「右推勾,順拿劈,拿劈沖捺復劈沖;左托閃,虎抱仰撲順剮,虎抱推胸」的左右各三手之簡稱。稱此為「三樣妙手」。可有「里外兩盤」之相互為用。里盤,即中盤;外盤,乃套步法搶外打法,此經稱「外盤」。亦應有「邊盤」,方為三盤法全矣。到底此手法妙在哪裡?請看歌訣的論述。
任對方左右手打來,我便進右步起右手點攔其右手腕里側,左手上攔其右肘彎里側,分右手推其胸,可反背掌擊其右腮,或俯肩靠擊。如對手右手下勾,左拳順纏擊我喉部而來,我便縮身卸右步,右手下壓其左肘,左手環繞上擊其面;左手回落一下壓其左手腕,右手上擊其面腮;右手回落擄壓其左肘,左手劈擊其胸。復雙手雙掌虎撲推其胸,此乃三掌兩鋤劈推聳的用法。
如對方卸步縮身欲化解,則我進右步挨身左手按其右手趕進,右手逆纏掌劈擊其胸。對方欲左手裡裹破解。我便左手反繞逆纏反拿其左手腕,右手外勾壓其肘彎,左手上進擊面。左手回落披擊其左肘彎,通懷直步右進肩擊,右手回擄其左小臂,左手填拳擊胸,右手填拳,復雙手抑順一上一下連掀帶劈,復又雙掌虎撲推沖。這樣連續施手用招,定教來人滾跌在地,無可變換化解了。
任對手左右手打來,我進左步起手點攔搶外,左手壓其右肘,右手上擊其面,一樣接手入招,亦可根據對方前後左右閃化,皆可分心推打,皆里外入盤,上下鋤劈,左右勾劈沖打,招法妙在里外兩盤齊入手,上下鋤劈任意施,分心雙掌虎撲推勢雄猛,三樣施出,無不可打,無不能打,無時不打。
二、還勾挽拜兩著拜掌同一訣
【原文】
任他兩手打來凶搶,我便插步左手鞭拳右手捷。
拜掌趕進還勾右披,勾連撩披右鞭左梗拜填掌。
更加挽拜披,鞭披硬填拜,跌得來人早直躺。
左進轉身照前用,周圍跨步鞭梗拜掌,
還挽兩招拜掌秘訣一樣講,一破一打,加法跌人直捷。
闡釋:
還勾手,外上行或外披砸,而變回勾手法,這一變化名為「還勾」。即出手如銼,回手如勾之全過程。挽拜,挽為挽回,拜為拜出,拜起拜落,正面用拳掌上打下打的方法。如拜掌填拳,拜掌就是落下拍掌之勢。填拳就是中直平拳。挽拜手,就是披手加正掌的手法。而此題是說明還勾手和挽拜手兩個招法的「拜掌」是同一個要訣。究竟「還勾手」和「挽拜手」的配合運使的「拜掌」之秘訣在哪裡?還是看歌訣所述,方知其精義。
任憑對方兩手打來兇猛,欲搶我中門奪勢以求勝。我便右轉身進左步走外門左手鞭披對手左臂,跨右步右手直拳擊其左腮,右手還勾其左臂,左手拜掌趕進劈擊其胸,復還勾其左腕,右手披揭其臉面。右手還勾其左臂,左手撩披連以右鞭手擊其頸面,接以右拜填掌擊胸。右手回挽其左臂,左手拜出披擊其胸。再疾以右手鞭披其面,左手硬進拜掌填拳擊胸。一氣呵成的還勾、挽拜的數手連擊,跌得來人早已直躺在地了。
左轉身進右步走外門的盤式照前法而用,一樣有效。就是四面皆可施以跨步鞭披,還勾、直拳、拜掌的連擊打法以制勝。還勾手、挽拜手的入手法不一樣,然拜掌填拳的秘訣確是一樣的講究。拜掌作為還勾手法、挽拜手法的後續連擊手段是一樣的。而拜掌的用法,有拜掌直進擊法還勾手之用;有直拳上擊復下落變掌擊胸;又有拜掌擊胸復上起直拳擊面;有拜掌用披揭;有拜掌用填拳,等等。總之,拜掌手法具備一起一落之一破一打的雙重效用。我將拜掌理解為就是「壓打」的法式。運用拜掌再加上其它手法的配合,乃跌人較快捷的法式,是真傳秘訣的內容。
三、葯葫蘆分里外肩上滾
【原文】
任憑他兩手先不手先。我便邁步進身撥托,
分手拱進外肩一拋掀,復刺拋掀,丟胸抑帶靠。
雙手砍壓,使里肩復刺梗壓,抑順雙鞭橫打靠。
共計十下在其間。
右進轉身照前練,周圍粘身射身掀,
葯葫蘆全憑滾在里外分肩,此乃是八仙拳內一仙頂秘傳,
若能練就其中深妙秘,反撥正插果捷全。
闡釋:
此葯葫蘆乃借喻「雙肩之內勁左右前後騰挪法」的。攻防手法不同,肩乃手法之根,則內勁在肩內的左右前後起落亦不相同。前有「八面肩頭」的用法之論,亦可並同觀之,彼言肩之外形,此喻肩中內勁,兩者並參齊用,可得「葯葫蘆分里外肩上滾」之真傳秘訣了。
為何分里外肩?外肩者,掀拋之用,倒後肩也,背後靠法自用外肩;里肩者,砍壓直壓,俯肩靠者,則用里肩。
此訣是說手法有拋掀、直壓的區別,則同時也就有肩法的里用、外用之分了。但何時用外肩?何時用里肩?就要看歌訣中是如何道出此中精義的了。這樣才能得其真傳秘訣了。下面就對歌訣進行闡釋。
雙方較技,只要我「意在人先」,就不在乎他先出手的占不佔先機了。我便可順勢左進邁步進身撥托化解了。至於如何進身撥托化解?可連肩帶膀縮身掀起,亦可分手拱進,外肩法掀起一拋的化解,復用刺擊拋掀化解,右進轉身亦可照前法運使。應付四周各方面來敵,皆可碾步射身撥托拋掀,這全憑勁勢在雙肩的左右里外騰挪來完成的,此用肩的勁勢之里外的分法,乃是八仙拳內第一仙漢鍾離「肩上懸葫蘆」的頂真秘傳之訣言。若能練招法攻防懂得用肩的勁勢的里外騰挪,得其精妙者,是為深得此秘訣之妙用了。那一切攻防手法的反撥正插或正撥倒插之互變互用,果然就快捷而全面了。所謂全面,就是「八面肩頭」功夫的全面掌握運使自如了。
四、披揭雙砍連雄打
【原文】
任憑他手來不來,我便左鞭右劈進揭懷。
撩披揭撩復披揭,收手雙手砍揭開,
撩砍壓一勾連橫打帶靠,一連二十四下內安排。
左進轉身照前練。周圍單披雙披抑順隨披揭,
雙披揭兩樣加緊一連開。打遍場中,人人滾跌難擺。
此是揣摩影化披揭雙砍頂緊應手用,練就緊密雄捷拳中魁。
闡釋:
此乃專論「披揭、雙砍」連雄打的歌訣。披揭者:就是「披手蹉身披到底,反掌撩陰高揭起」的手法。還有「連肩帶肘往前推,後手加推;連披帶劈耳門邊;壓倒還須肘吐尖」等,都是披揭手法。所謂「手、肘、肩,相應半身之力的落者為披,起者為揭。雙砍者:砍法,披、劈、砍,三種手法近似,但有區別,披者側入之法式;劈者,正落下擊之勢;砍者,正側斜直皆可為砍。披、劈之勁勢長;砍者之勁勢短而硬。雙砍,即雙手砍法,或左右連續而用,皆可謂之雙砍,如「外上打」手法就是雙砍法式。內家拳法中用「斫」字,其意與「砍」字相同,斫法亦可參照了。連雄打,此乃指披揭、雙砍的手法以「顧即打,打即顧」的顧打用法而言的。雄者,剛發也;雌者,柔化也。故曰:連雄打者,連續剛發之勢也。充分的體現了「顧即打,打即顧,發手便是處」的「披揭、雙砍」連續擊打的妙處。此條應與「破打雙捷披揭雙砍一連打」條的內容相互對照、比較觀之,則各有其妙。然此披揭雙砍連雄打又妙在何處呢?觀歌訣所談之精義,便可知之。下面闡釋歌訣內容:
雙方對陣較技,任憑對方擊我,還是固勢防守,對我來說都算不了什麼。左進轉身照前練,此句中一個「練」字,就說明此二十四下內安排,是練法,非是用法說。包括前面「五套雙破打一連發」的內容,皆是練法的小套路,但這些短小套路乃是「實手招法」的套路,與表演的套路有區別。一般這樣「實用手法」的套路,屬於「內場架」,外門的人是輕易看不到的。因其「技戰術」含量非常高,幾乎沒有表演的內容在其中。故只有秘傳真訣的弟子才能得到師父親自口傳身授。得此傳授,還要經師父親自「喂手,盤較」,一一拆解試演清楚明白,每手法的「起、承、轉、合」之細節,勁道、運勢、變化之秘訣要點,。自己練之方能體認真切,在此基礎上「喂手」,喂手成熟則開始「盤較」,盤較精熟,方可謂能動手較技,再在「招熟、懂勁、階及神明、終至無上境」的幾層境界中升華。明此方知練拳。當今之習練傳統拳術攻防之道者,可捫心自問,自己學的是外場架?還是內場架?是內場架者,師父是否一一拆解試演清楚了?勁道、運勢、變化之秘訣要點,口傳否?得秘訣口傳者,師父「喂手」了嗎?得「喂手」者,師父與你「盤較」了嗎?得「盤較」者,你是「形拳」的招熟了嗎?已達形拳招熟了,你是「氣拳」的懂勁了嗎?已達氣拳懂勁了,你是「神拳」的神明藝境、寂感遂通,具備神化之功了嗎?有此八個問題的自問,是者,功成藝就,則拳道合一,自然超凡入聖境了;不是,那就看停留在何層境地了,自己也就知道自己有多少攻防本事了。自己可以依法循序而修了。所謂「投明師,訪高友」者,此也。順便論之,就此打住,書歸正傳,還是闡釋歌訣精義為要。
就是周圍四面來之敵,皆可進身單披雙披,單砍雙砍連續而用,一定要順勢披揭砍撩隨機應變而施。雙砍披揭兩樣手法交互使用緊密連開,這樣披揭雙砍連雄打法,可打遍場中無對手,人人逢之必然滾跌難於擺脫失敗的下場,此正是「硬打硬進沒遮攔」之精法的描述。此是揣摩「仙人躲影」境界,化出「披揭雙砍頂緊應用手」的法式,如能將 「披揭雙砍頂緊應用手」的法式,練就成「仙人躲影」的境界而用之,便是「雄打捷快」的速戰速決之拳中魁首了。
這樣看來,披揭雙砍連雄打的法式,在此五首歌訣中,還佔有獨特之位置。這就是為什麼「五套雙破一連發」中,將「破打雙捷披揭雙砍一連打」放在首位,這就耐人尋味了。
似醉非醉,似醒非醒,萬人皆醉我獨醒,以醉態迷惑對方,曲中求直,柔中有剛。以「醉非醉、拳無拳、心非心、意無意,無拳之中是真意」為其宗旨,做到醉中藏法,招招似醉,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醉八仙」的動作要求欲左先右、進先退,忽左忽右,行蹤飄忽不定,身形如狂似癲,步法東扯西牽,拳法剛柔相濟。 「醉八仙」在戰術上,講究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四、技擊特點
似醉非醉,似醒非醒,萬人皆醉我獨醒,以醉態迷惑對方 ,曲中求直,柔中有剛。以「醉非醉、拳無拳、心非心、意無意,無拳之中是真意」為其宗旨,做到醉中藏法,招招似醉,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醉八仙」的動作要求欲左先右、進先退,忽左忽右,行蹤飄忽不定,身形如狂似癲,步法東扯西牽, 拳法剛柔相濟。 「醉八仙」在戰術上,講究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另外傳說八仙分別代表著男、女、老、少、富、貴、貧、賤,即寓醉八仙拳法老少皆宜,有教無類。有較好的格鬥價值和養生健身功效。練習「醉八仙拳」既可鍛煉身體,培養意志, 又可陶冶人們的性情,提高藝術修養,所以千百年來一直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醉拳由於摸擬醉者形態,把地趟拳中的滾翻技法溶於拳法和腿法。至今其流行地區極廣,四川、陝西、山東、河北、北京、上海和江淮一帶均有流傳。
五、動作分解
一、勸酒換杯式
動作分解:
1.兩腳並步站立,兩手五指並攏,直臂貼靠於兩大腿外側,目視正前方。
2.承上式, 右腳向右側橫邁出一步,上身向前向右前移, 右手做持杯狀隨之向右前方伸做勸酒狀,左手自然按於腰間, 隨右手行。
3.上動不停, 重心繼續向右前方移,同時右手運用寸勁猛地前擊,目斜視右前方。
4.上動不停,左腳向右前方搶進 一步,身體右後轉, 右手收回體前,左手經體前由右手中接杯猛然前擊, 目隨杯行。
5.身體向左轉,右腳向左前方蓋一步,隨即左腳向左後方後移半步,身體左後仰。同時左手回收於胸前,橫肘,右手由左手上方猛前擊, 目視右手。
技擊意義:
「勸酒換杯式」是以勸酒式為試探手,進擊對方面部或胸部,如果對方不用招來擋架,接應,就送肩長臂打擊;若應,即對方用左手來格擋我右拳,我則以右手順勢抓握住對方左手腕,然後突然擰身轉體,右手牽拉,同時左手攢拳由下向上擊打對方的咽喉或鬥口(中脘部)。此時若對方用右手架住我左手,我可突然松開握住對方左腕的右手,並迅速用力沖擊或貫擊對方耳門或下頗。
要領說明:
1. 「持杯手」又稱「端杯手」,是醉拳中的主要手型之一。 「持杯手」: 中指、無名指,小指卷屈握緊,拇指和食指張開略屈, 形成蟹鉗狀。「持杯手」以點拳為主, 其中包括點、擊,掐,闖,壓,格,帶,纏等法。
2.「寸勁」就是當拳擊至近對方身體一兩寸處.實用爆發力擊打對方,此勁只發於一瞬間。
3. 「蓋步」即一腳前蓋於另一腳之前,兩腿成交叉勢。
二,浪步抹胸式
動作分解:
1.兩腳並步站立,雙手五指並攏,直臂貼靠於兩大腿外側,目視前方。
1.承上式,身體向右前傾. 右腳向左前方浪半步,體後仰,同時右手向右下方反插,小臂內旋,肘微曲,掌心向右外側四指向前下方。左手向上外旋抬起,豎肘,掌心向左後方, 目藐視前方。
3.上動不停, 左腳上前一步,隨即右腳向後退半步,同時,右手小臂外旋,手心向里成抱式, 左腕外擰,四指微屈朝上,掌心向前,呈欲握狀, 目視左。
技擊意義:
「浪步抹胸式」是我方被動出擊的招法。當對方從前面用雙手抓住我雙肩後拉時,我可順對方摔拉之勁,急沖兩步,穩住重心。在浪步的同時以我右手從對方肋肘之下方反插至其腰後,翻手摟腰,然後以左手掌撐其下頜使勁向上猛推. 右手隨之往回摟其腰,使對方的重心後倒而跌翻。
要領說明:
1. 「浪步」也稱「踉蹌步」,要求使腳步隨著上身的前傾後仰,左歪右倒而前後左右移動, 用身法帶動步法。
2.眼法,醉拳中的眼法有六種,即視、瞧,瞟,藐,痴,乜。 「藐」就是用眼斜著看,其中包含著藐視的意思。
三, 庚子腿
動作分解:
1.兩腳並步站立,雙手五指並攏,直臂貼靠於兩大腿外側, 目視前方。
2.左腳向前上一步,同時左掌由下向上、向前劈擊, 目左前視。
3.承上式,右掌由右體外側向上.向左前揮擊,同時右腳由右側向左,上擺里合,經體前至左側前上方,左掌迎擊右腿。
4.上動不停 ,右腿繼續下壓落地,頭向右後方轉動,左手臂伸直向上,掌心向後,四指向上,右拳護於襠前,目視右後方(圖13)。
5.右腳微前移,體向後仰,左手屈臂向右前下壓至右肩前,掌心朝右,右手攢鳳眼拳從左肘彎下方反拳出擊,目仰視右後方(圖14)。
6. 上式稍停, 重心前移, 上身猛前俯, 左腳上前與右腳並攏下蹲, 左掌不動, 右拳由右後上方隨體向前,向下弧行至右腳尖前支撐地面,拳面著地, 拳眼斜向腳尖, 目視正前方地面。
7. 上動稍停, 左腿猛向後上方蹬出, 右腳同時反蹬地面伸直,增加左腿的反作用力。
技擊意義:
「庚子腿」又名「無影腿」, 為「醉八仙」拳法中的主要腿法。此腿系主攻法,當對方用虛招以左引手探我時,我即以左手由上向下劈打其左引手,同時右拳在前,右腿在後,以里合腿擊其面門。若對方退步閃過,我里合腿落空,其必乘隙前撲,此時我可收回右拳擊打其面門,隨即身體迅速前俯,左腿借用右腿伸直的反作用力,猛向後蹬擊對方腹部。
要領說明:
1. 「鳳眼拳」在使用時拇指與食指相抵,虎口成扁平狀,力點達於食指的第二指節,放與收的速度都很快,一般用來擊打對方的頭部、面部和胸部。
2. 「里合腿」在前踢時要借擺盪的慣性迅速用力使腿向上踢起,身體的轉動也必須和腿的後擺協調一致。經面部向里回環時,要有意識地使腿的內收肌很快地收縮,這樣才有里合的力量。在身體轉動時,支撐腿的腳不可移動,使腳尖始終朝向正前方。
⑥ 醉八仙拳的套路:鐵拐李什麼什麼力千鈞…張果老什麼什麼踢連環…
呂洞賓——醉酒提壺力千斤
鐵拐李——旋爭膝撞醉還真
漢中離——跌步抱提窩心頂
張果佬——醉酒拋杯踢連環
韓湘子——擒腕擎胸醉吹簫
藍采和——單提敬酒攔腰破
曹國舅——仙人敬酒鎖喉扣
何仙姑——彈腰獻酒醉盪步
另有一首醉八仙歌訣抄錄如下:
醉者,醉也,號八仙。頭頸兒,曾觸北周巔,兩肩誰敢與周旋。臀膊兒,鐵樣堅;手肘兒,如雷電。拳似抵柱,掌為風煙。膝兒起,將人掀;腳兒勾,將人損。披削爪掌,肩頭當先。身范兒,如狂如顛;步趨兒,東址西牽,好叫人難留戀。八洞仙跡,打成個錦冠顧天。
第一節:漢鍾離,酒醉仙。胡蘆兒,肩上安。讓來讓去,得他便。雖則是玉山頹樣,也須要躲影神仙。膝兒起,撇兩邊,起時最忌身手便。牽前踏步,帶飛推肩。
第二節:呂洞賓,酒醉仙。背上兒,雙飛劍。披手披腳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兩手如矢,也須要直利牽拳。反後步,要身偏,偏時要閉***現。從上劈下,石壓山巔。
第三節:韓湘子,酒醉仙。竹筒兒,手內拈,重敲輕打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里裹外裹,也須要,插掌填拳。魚鼓兒,咚咚填,打時誰知掃陰現。去時躲影,來若翩遷。
第四節:曹國舅,酒醉仙。手兒里,拂塵翩。直臂橫肘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身步齊進,也須臂膊渾堅。頂肘開,頓肘填,坐時誰知身坐連。臀肘右下,左臂身旋。
第五節:何仙姑,酒醉仙。鐵爪籬,懷中見,上爪下爪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鸞顛鳳倒也須要,側進身偏。指上爪勝鐵鞭,爪時誰知血痕見。長伸短縮,通臂如猿。
第六節:藍采和,酒醉仙。兜的是,花籃艷,上勾下挽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蜻蜒點水,也須要,搬開爭先。眼兒緊,望下邊,望時只怕腿尖現。挽拳挽腳,里進填拳。
第七節:張果老,酒醉仙。拿的是,鐵栗片,拿來拿去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金絲纏洗,也須要,骨反筋偏。身窈窕,採摘堅,采時離託人前面。拿拳拿掌,後手緊拈。
第八節:鐵拐李,酒醉仙。倒戴的,金剛圈。左投右撞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黃鶯磕耳,也須要,腳管肩先。腳兒彎,好勾臁, 勾時鄭重人後面。翻身進步,身倒腳掀。
2.武當(醉)八仙拳。又稱「醉八仙」。是模仿傳說中的八仙,如漢鍾離解衣,蒙蒙朧朧;呂洞賓飲酒,似醉非醉;鐵拐離獨步下雲梯,如靈猿出洞等等,表現醉形、醉態。因其拳行招走勢如醉漢,故名「醉拳。其醉打技法取之於柔化巧打拳種,成形於明清。醉拳將地術拳法、醉形溶為一體而獨樹一幟。講究眼捷手快,形醉意清,隨機就勢,避實擊虛。閃擺進身,跌撞發招。身法矯健,剛柔相兼。醉而不亂,以醉態攻其不備,以醉步攻其無形。
⑦ 醉八仙怎麼練的基本動是什麼
答; 醉拳 【醉拳小詩一首】 呂洞賓 醉酒提壺力千鈞 鐵拐李 旋踵膝撞醉還真 漢鍾離 跌步抱酲兜心頂 藍采和 單提敬酒攔腰破 張國老 醉酒拋杯踢連環 曹國舅 仙人敬酒鎖喉扣 韓湘子 擒腕擊胸醉吹簫 何仙姑 彈腰獻酒醉盪步 該法因其假託漢鍾離、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何仙姑、藍采荷、張果老、鐵拐李八仙諸形(態)演之,故名。醉八仙共有用語個架子,每個大架子化出八個小架。故術語曰:「八仙者,化架則為八八六十四矣」。大凡演練醉八仙者,均須跳起(身子)並以頭、肩、背、腰等部位跌地,故術語乃謂之「醉八仙」。 【簡介】 醉拳是模仿醉漢動作的一種拳術。這種拳打起來,很象是醉漢酒後跌跌撞撞,搖搖擺擺,但實際上是形醉意不醉,是由嚴格的武術手法、步法、身法等組成的套路。醉拳中有「太白醉酒」、「武松醉跌」(即玉環醉步,鴛鴦腳)、「魯智深醉打山門」、「醉八仙」等名稱。醉拳根據其不同名稱而組成不同形象、不同內容的套路,但都離不開醉形醉態的特點。醉拳由於其內容多跌撲滾翻動作,故又被認為是「地趟拳」的一種。實際上醉拳在發展過程中,吸取了「地趟拳」的底功法,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點。其拳經要決曰:「地龍真經利在底攻,全身卧地強固精明,伸可成曲停亦能行,屈如伏虎伸比騰龍,行停無跡伸曲潛蹤,身堅如鐵法密如繩,翻猛虎豹轉疾雛鷹,倒分前後左右分明」。 醉拳,是根據水滸好漢武松醉打蔣門神,魯智深醉打山門等醉酒時的技擊方法演變而成的。其拳法講究形醉意不醉,意醉心一醉的運用綱領,其招法:摔打、推拿、跌撲、翻滾、竄蹦、跳躍。既充滿了形體藝術的美感又不失技擊實用之特點。 【具體介紹】 配合 醉拳技法講究眼、手、身、腿、步的配合。眼法有視、瞧、藐、瞟;手法有點、蓋、劈、插、刁拿、采、扣;身法有挨、撞、擠、靠;腿法有勾、掛、盤、剪、提、蹬、彈、纏;步法有提、落、進、撤、碎、擊、碾、蓋等。其跌撲滾翻的內容有「鷂子翻身」、「小翻」、「拔浪子」、「單提」、「折腰提」、「鯉魚打挺」、「搶背」、「撲、虎」、「竄毛」、「盤腿跌」、「剪腿跌」、「栽碑」、「撲地蹦」、「跌叉」、「磕子」、「烏龍絞柱」等。 練習醉拳要求達到神傳意發,手捷眼快,步碎靈活,剛柔相濟,動迅靜定,形神兼備。醉拳在外形上東倒西歪,醉形逼真,但要求做到拳諺所說的「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在跌撞,搖擺等動作中,處處暗含著閃、展、騰、挪、虛守實發、逢擊而避、乘隙而入、指東打西等武術的技擊要點。醉拳對腰腿的柔韌性、關節的靈活性、內臟的功能以及意志品質等方面要求都較高,而且通過表演能給人一種挺拔、輕盈、瀟灑的感覺。醉拳一直被列為武術表演和比賽項目,在歷次武術盛會上這個項目深受人們歡迎。 醉拳是以醉形、醉態迷惑對手,寓藏武術進攻與防守技術為一體的象形拳術。其特點是快速多變,出奇制敵。並以其獨特的觀賞價值、健身價值和實用價值,倍受習武者特別是青少年的青睞。 套路 醉拳內涵極為豐富,僅醉拳套路即分為「醉八仙」、「太白醉酒」、「武松醉跌」及「魯智深醉打山門」等等。現在流傳較廣的醉拳大體可分為二大類:一類是古老醉拳套路,偏重武術實用性;一類是現代醉拳套路,實出跌撲滾翻,醉形醉態的表現性。醉拳看似前仰後合,左歪右斜,跌跌撞撞,踉踉蹌蹌,毫無規矩可言。實則不然,武術講求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在醉拳中也不例外。倘若沒有武術規矩,其又真正成了醉漢,又何處談為武術功夫?醉拳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是嚴守醉拳規矩的,其飄逸、灑脫的動作是經過長期刻苦訓練,而體現的高度熟練化而已。 手型 醉拳的手型主要有:拳(四平拳、端杯拳)、掌(柳葉掌、自然掌)、勾(五指勾)及指(灑瓶指)。手法主要有點「掐、扣、沖、劈、砸、推、摔、砍、捅等。步型有弓步、馬步、仆步、歇步、虛步、提膝步等。步法有上步、退步、提步、落步、碎步、出步、碾轉步、插步、蓋步、旋轉步、梅花步及隨形步。腿法主要有彈、蹬、踹、勾、纏、絞、掛、掃、截等。肘法有盤、頂、挑、擺、砸等。膝法有頂、撞、跪、格等。此外,醉拳的眼法、勁法、身法及樁法也頗有講究。 功架造型 醉拳的功架造型多為半傾半斜,以倒非倒,以倒取勢。常在重心失勢間變化動作,來防禦對方,攻擊對方。醉拳身法常以來、合、外、降、擰、轉、旋、擺和前俯、後仰等變換。勁力上通過站、帶、纏、彈等體現出如痴如醉、狂放不羈的風格。醉拳利用掀腳撥跟來表現踉蹌醉態,並施展挨、撞、擠、靠等肩、胸、背、胯的技擊方法。醉拳還有「上盤百枝搖,中盤如銅鼓,下盤似生根」的說法。眼法講求迷惑對方,主要有視、瞧、瞄、瞟、痴、乜等。樁功分為靜樁和動樁等兩種。靜樁又有開立樁,馬步樁,提膝法;動樁有擰轉樁、晃擺樁等。樁功最大特點是要求腳跟撥離地面,腳掌著地。 醉拳從形態上,主要可分為斟酒、初飲、微醉、顛狂醉、爛醉及醒酒等幾種醉形、醉態。醉拳有不少是跌撲滾翻動作,如撲虎、栽碑、頭翻、側空翻、後空翻、摔盤,雙飛爺與跌、旋子轉體360度、金絞剪、鯉魚打挺、烏龍絞柱等。 醉拳的技擊特點是以醉形、醉態,迷惑對手,並在技擊中要求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手捷眼快,步法身變,剛柔相濟,形神合一,意氣相配,克敵制勝。實戰戰術講求虛守實發,逢擊而避,乘隙而入,指東打西等。 醉拳雖然好,但要學練好醉拳並非朝夕易事。首先要有良好的武術基本功和身體素質,再有要結合醉拳本身特點進行理論學習和實踐研練,形成一個滾動良性循環;學習---訓練---提高的軌跡。 【電視劇《醉拳》】 片長:三十集 類型:清裝喜劇武俠 主要演員: 張家輝--飾龍少玉孫莉--飾聶冰 袁詠儀--飾紅梅 吳孟達--飾聶三陽 廖京生 絕學醉拳再戰江湖,刀光劍影演繹愛恨情仇。龍少玉是清雍正年間揚州富商龍五獨子,天性好動,調皮搗蛋;又聰明伶俐,討人喜愛。有個指腹為婚的媳婦紅梅,雖然少玉一直都不願意接受她做龍家媳婦,她仍對少玉一往情深,不斷為少玉排難解紛,就像少玉的守護神一般。後邂逅兩江總督之女李湘園,性格直率開朗的李湘園好打抱不平,對少玉一片真情數次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幫少玉解危,無奈 少玉之心另有所屬。少玉對聶三陽明珠之女聶冰一見傾心,別有用心的萬祈泰也對其痴心一片,讓她無所適從,經歷了一段復雜的戀情。 少玉因誤救洪天昭的父親,而莫名其妙的成為天地會的堂主,而慘遭滅門,紅梅拚死相救,並激發少玉重拾鬥志,被聶三陽收為關門弟子,令少玉習練醉拳為死去的龍五報仇。最後少玉找到了自己的真愛。 《醉拳II》主題歌詞: 我顛顛又倒倒好比浪濤 有萬種的委屈我付之一笑 我一下低我一下高 搖搖晃晃不肯倒 酒里乾坤我最知道 江湖中闖名號從來不用刀 我不用刀 千斤的重擔我一肩挑 我一肩挑 不喊冤也不求饒 對情誼我肯彎腰 醉中仙好漢一條 莫說狂狂人心存厚道 莫笑痴因痴心難找 莫怕醉醉過海闊天高 且狂且痴且醉趁年少 我顛顛又倒倒好比浪濤 好比浪濤 有萬種的委屈我付之一笑 付之一笑 我一下低我一下高 搖搖晃晃不肯倒 酒里乾坤我最知道 幹了吧 站穩腳步你放輕松 酒過三巡你別偷溜 板凳老虎一起沖一起沖 哈變成龍 看我臉紅脖子也粗 心裡明白我是英雄 江湖中闖名號從來不用刀 我不用刀 千斤的重擔我一肩挑 我一肩挑 不喊冤也不求饒 對情誼我肯彎腰 醉中仙好漢一條 莫說狂狂人心存厚道 莫笑痴因痴心難找 莫怕醉醉過海闊天高 且狂且痴且醉在今朝 我顛顛又倒倒好比浪濤 好比浪濤 有萬種的委屈我付之一笑 付之一笑 我一下低我一下高 搖搖晃晃不肯倒 酒里乾坤我最知道 酒里乾坤我最知道 醉拳 醉拳是模仿醉漢動作的一種拳術。這種拳打起來,很象是醉漢酒後跌跌撞撞,搖搖擺擺,但實際上是形醉意不醉,是由嚴格的武術手法、步法、身法等組成的套路。醉拳中有「太白醉酒」、「武松醉跌」、「魯智深醉打山門」、「醉八仙」等名稱。醉拳根據其不同名稱而組成不同形象、不同內容的套路,但都離不開醉形醉態的特點。醉拳由於其內容多跌撲滾翻動作,故又被認為是「地趟拳」的一種。實際上醉拳在發展過程中,吸取了「地趟拳」的底功法,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點。其拳經要決曰:「地龍真經利在底攻,全身卧地強固精明,伸可成曲停亦能行,屈如伏虎伸比騰龍,行停無跡伸曲潛蹤,身堅如鐵法密如繩,翻猛虎豹轉疾雛鷹,倒分前後左右分明」。 醉拳技法講究眼、手、身、腿、步的配合。眼法有視、瞧、藐、瞟;手法有點、蓋、劈、插、刁拿、采、扣;身法有挨、撞、擠、靠;腿法有勾、掛、盤、剪、提、蹬、彈、纏;步法有提、落、進、撤、碎、擊、碾、蓋等。其跌撲滾翻的內容有「鷂子翻身」、「小翻」、「拔浪子」、「單提」、「折腰提」、「鯉魚打挺」、「搶背」、「撲、虎」、「竄毛」、「盤腿跌」、「剪腿跌」、「栽碑」、「撲地蹦」、「跌叉」、「磕子」、「烏龍絞柱」等。 練習醉拳要求達到神傳意發,手捷眼快,步碎靈活,剛柔相濟,動迅靜定,形神兼備。醉拳在外形上東倒西歪,醉形逼真,但要求做到拳諺所說的「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在跌撞,搖擺等動作中,處處暗含著閃、展、騰、挪、虛守實發、逢擊而避、乘隙而入、指動打西等武術的技擊要點。醉拳對腰腿的柔韌性、關節的靈活性、內臟的功能以及意志品質等方面要求都較高,而且通過表演能給人一種挺拔、輕盈、瀟灑的感覺。醉拳一直被列為武術表演和比賽項目,在歷次武術盛會上這個項目深受人們歡迎。 醉拳是以醉形、醉態迷惑對手,寓藏武術進攻與防守技術為一體的象形拳術。其特點是快速多變,出奇制敵。並以其獨特的觀賞價值、健身價值和實用價值,倍受習武者特別是青少年的青睞。 醉拳的手型主要有:拳(四平拳、端杯拳)、掌(柳葉掌、自然掌)、勾(五指勾)及指(灑瓶指)。手法主要有點「掐、扣、沖、劈、砸、推、摔、砍、捅等。步型有弓步、馬步、仆步、歇步、虛步、提膝步等。步法有上步、退步、提步、落步、碎步、出步、碾轉步、插步、蓋步、旋轉步、梅花步及隨形步。腿法主要有彈、蹬、踹、勾、纏、絞、掛、掃、截等。肘法有盤、頂、挑、擺、砸等。膝法有頂、撞、跪、格等。此外,醉拳的眼法、勁法、身法及樁法也頗有講究。
⑧ 醉八仙拳的拳術介紹
醉八仙拳的拳術介紹:
1、呂洞賓——醉酒提壺力千斤
呂洞賓,酒醉仙。背上兒,雙飛劍。披手披腳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兩手如矢,也須要直利牽拳。反後步,要身偏,偏時要閉陰囊現。從上劈下,石壓山巔。
2、鐵拐李——旋爭膝撞醉還真
鐵拐李,酒醉仙。倒戴的,金剛圈。左投右撞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黃鶯磕耳,也須要,腳管肩先。腳兒彎,好勾臁, 勾時鄭重人後面。翻身進步,身倒腳掀。
3、漢鍾離——醉步抱埕兜心頂
漢鍾離,酒醉仙。胡蘆兒,肩上安。讓來讓去,得他便。雖則是玉山頹樣,也須要躲影神仙。膝兒起,撇兩邊,起時最忌身手便。牽前踏步,帶飛推肩。
4、張果佬——醉酒拋杯踢連環
張果老,酒醉仙。拿的是,鐵栗片,拿來拿去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金絲纏洗,也須要,骨反筋偏。身窈窕,採摘堅,采時離託人前面。拿拳拿掌,後手緊拈。
5、韓湘子——擒腕擎胸醉吹簫
韓湘子,酒醉仙。竹筒兒,手內拈,重敲輕打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里裹外裹,也須要,插掌填拳。魚鼓兒,咚咚填,打時誰知掃陰現。去時躲影,來若翩遷。
6、藍采和——單提敬酒攔腰破
藍采和,酒醉仙。兜的是,花籃艷,上勾下挽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蜻蜒點水,也須要,搬開爭先。眼兒緊,望下邊,望時只怕腿尖現。挽拳挽腳,里進填拳。
7、曹國舅——仙人敬酒鎖喉扣
曹國舅,酒醉仙。手兒里,拂塵翩。直臂橫肘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身步齊進,也須臂膊渾堅。頂肘開,頓肘填,坐時誰知身坐連。臀肘右下,左臂身旋。
8、何仙姑——彈腰獻酒醉盪步
何仙姑,酒醉仙。鐵爪籬,懷中見,上爪下爪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鸞顛鳳倒也須要,側進身偏。指上爪勝鐵鞭,爪時誰知血痕見。長伸短縮,通臂如猿。
⑨ 求《醉拳》醉八仙招式名
醉 八 仙 拳 譜
第一式 ~ 第三式 :開式,飲酒,醉酒;
第 四 式 ~ 第 七 式 :呂 洞 賓 斜 插 寶 劍 醉 跌 岳 陽 樓 ;
第 八 式 ~ 第 九 式 :張 果 老 倒 騎 毛 驢 摔 在 高 橋 上 ;
第 十 式 ~ 第 十 一 式 :鐵 拐 李 葫 蘆 系 腰 間 離 拐 即 倒 ;
第 十 二 式 :曹 國 舅 雲 陽 見 板 左 右 顛 倒 顛 ;
第 十 三 式 ~ 第 十 四 式 :何 仙 姑 亂 睡 象 牙 床 左 右 攪 反 ;
第 十 五 式 :漢 鍾 離 手 使 陰 陽 寶 扇 左 右 扇 ;
第 十 六 式 :藍 采 和 度 沉 痾 就 把 花 籃 分 獻 ;
第 十 七 式 ~ 第 二 十 式 :韓 湘 子 蕭 聲 響 亮 便 把 蟠 桃 獻 。
醉八仙歌
醉者,醉也,號八仙。頭頸兒,曾觸北周巔,兩肩誰敢與周旋。臀膊兒,鐵樣堅;手肘兒,如雷電。拳似抵柱,掌為風煙。膝兒起,將人掀;腳兒勾,將人損。披削爪掌,肩頭當先。身范兒,如狂如顛;步趨兒,東址西牽,好叫人難留戀。八洞仙跡,打成個錦冠顧天。
第一節:漢鍾離,酒醉仙。胡蘆兒,肩上安。讓來讓去,得他便。雖則是玉山頹樣,也須要躲影神仙。膝兒起,撇兩邊,起時最忌身手便。牽前踏步,帶飛推肩。
第二節:呂洞賓,酒醉仙。背上兒,雙飛劍。披手披腳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兩手如矢,也須要直利牽拳。反後步,要身偏,偏時要閉陰囊現。從上劈下,石壓山巔。
第三節:韓湘子,酒醉仙。竹筒兒,手內拈,重敲輕打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里裹外裹,也須要,插掌填拳。魚鼓兒,咚咚填,打時誰知掃陰現。去時躲影,來若翩遷。
第四節:曹國舅,酒醉仙。手兒里,拂塵翩。直臂橫肘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身步齊進,也須臂膊渾堅。頂肘開,頓肘填,坐時誰知身坐連。臀肘右下,左臂身旋。
第五節:何仙姑,酒醉仙。鐵爪籬,懷中見,上爪下爪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鸞顛鳳倒也須要,側進身偏。指上爪勝鐵鞭,爪時誰知血痕見。長伸短縮,通臂如猿。
第六節:藍采和,酒醉仙。兜的是,花籃艷,上勾下挽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蜻蜒點水,也須要,搬開爭先。眼兒緊,望下邊,望時只怕腿尖現。挽拳挽腳,里進填拳。
第七節:張果老,酒醉仙。拿的是,鐵栗片,拿來拿去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金絲纏洗,也須要,骨反筋偏。身窈窕,採摘堅,采時離託人前面。拿拳拿掌,後手緊拈。
第八節:鐵拐李,酒醉仙。倒戴的,金剛圈。左投右撞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黃鶯磕耳,也須要,腳管肩先。腳兒彎,好勾臁, 勾時鄭重人後面。翻身進步,身倒腳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