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軼藝術特長生
① 令人羨慕!北大23歲校花嫁37歲老師,後來怎樣
民間有句諺語:「不打無准備之仗,方能立於不敗之地。」打一場漂亮的勝仗,是需要提前謀劃布陣的,每走一步都需要步步為營。人生和職場其實都如戰場一樣,想要過自己理想的人生,很多事情都要早做准備。
現任中國研究院某病毒研究所所長的王延軼的經歷似乎就印證了這一點。王延軼在國外著名大學讀完兩年研究生後回到國內,然後在武漢大學讀了三年博士。她取得博士學位後一年就評上了教授職稱,短短六年時間就從碩士變成了教授,這六年的付出還是非常值得的。
80後北大畢業生嫁37歲老師,丈夫曾結過三次婚
很多人一聽說教授這個稱謂,就自然而然地將其與白發蒼蒼的學者聯系在一起,但是王延軼可是個80後,今年也不過才39歲。王延軼年輕有為,29歲就拿到了微生物學的博士學位,還評上了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副教授。
2006年王延軼研究生畢業,獲得了免疫學碩士學位,但是她並沒有選擇在國外發展。原因是丈夫舒紅兵選擇了回國發展,在她讀研究生一年後舒紅兵回到國內並且擔任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和教授,作為妻子的王延軼自然選擇跟隨丈夫。畢竟舒紅兵在她研究生畢業後已經在武漢大學待了一年,也算是提前為兩人鋪好了路,於她而言是有好處的。
不出所料王延軼研究生畢業後繼續讀博,並且選擇了武漢大學,也就是丈夫舒紅兵所任職的學校。事實證明如果在你人生的道路上,有一個人在前方指引,那麼路便會好走很多。
王延軼能夠成功,除了自己所做的努力之外,也少不了丈夫舒紅兵的扶持,或者說兩個人是相互扶持,就像所有的恩愛夫妻一樣,只不過形式不同而已。
短短6年拿博士學位成教授,現任病毒研究所所長
王延軼在碩士畢業後先在武漢大學當講師,一年後才開始在武漢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讀博士的三年時間里她也一直擔任系裡的講師。2010年王延軼碩士畢業後的第六年拿到博士學位,還被評上了副教授職稱,然後在武漢大學當了兩年的老師。
2011年王延軼的丈夫舒紅兵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至今任武漢大學教授、副校長。丈夫的工作一直穩定在武漢,王延軼也就一直留在了武漢。
2012年王延軼任某病毒所分子免疫學學科組研究員和學科組長,兩年後年擔任研究所病理中心的副主任。再回想起當初選擇生物學的初衷,王延軼是為了彌補母親意外去世的遺憾。現在她能夠研究病毒為醫療事業做貢獻也算是實現了最初的理想。
2018年王延軼從研究所的副所長被提拔為所長,成為我國最年輕的女正廳,由於工作表現出色,短短三年內就升為了正所長,可以說是實力非常強了。王延軼也是新時期女性的代表,她們自信、自強,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實現理想。
科研人員每天在實驗室里做研究,這些研究往往關系著國計民生,與我們息息相關。國家應該多支持科研項目的創立和發展,更加註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保證這些科研人員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下工作。
② 王延軼高考考了多少分
沒有考號,沒有成績,只有被入取是個藝術特長生,哪來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