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所警戒隊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A. 檢測檢驗工作經驗交流發言稿怎樣寫
二十九工程處創新管理模式、嚴抓細管全面提升物資管理精細化水平
在集團公司高度重視和關心下,結合我處物資管理實際,強力推行物資「規范化、標准化、系統化、精細化」管理,嚴格過程式控制制、強化執行力建設,認真開展物資核算工作,使項目物資管理運行平穩、有序、可控。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章立制,實施物資管理工作標准化
無以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一整套切實可行的物資管理制度就不能稱之為標准化,精細化管理也就無從說起。為全面提高二十九處物資管理水平,充分發揮物資管理在現場施工經營中的重要作用,我們以強化執行力,管理創效益為核心,先後制定、修訂了二十九處材料管理規定和若干現場材料管理實施細則,堅持認真抓好物資采購、驗收、保管、發放、核算等各個環節的基礎工作,並進一步細化措施、量化指標、明確責任,從細處著眼,從細節入手,全面提高采購、運輸、倉儲、使用、核算等各個環節的精細化管理水平,真正使能省的省下來,不該浪費的絕不浪費。各項管理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堵塞了物資管理漏洞,為物資管理工作的有效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實施過程中,為使各項規章制度真正落到實處,我們以強化執行力建設為抓手,通過處月度的安全檢查,對各項目部的材料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和檢查,將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拍照並反饋到材料科進行分析。對現場物資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絕不迴避,一方面進行深入剖析,另一方面提出整改措施,並限時整改,提交整改報告。我們制定了《物資管理人員考核暫行辦法》,強力推行考核獎懲機制,每年對全處所有在崗材料人員進行業務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結合具體情況給予降職降級處理,直至清除出材料管理隊伍,真正形成「庸者下,平者讓、能者上」的競爭淘汰機制。
B. 社區戒毒(康復)試點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1、 家住美仁社區的陳先生戒毒已經兩年了,作為符合條件的康復人員,今天,他同21名戒毒人員一起和社區簽定了《社區康復協議書》。根據社區康復協議,社區將定期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和技能培訓,為他們早日融入社會提供必要的幫助。陳先生說,在這之前自己主要接受的是強制戒毒,戒毒是有效果,但由於脫離了社會,一個人經常會感覺孤獨苦悶。如今社區康復開展以後,自己真的有了一種回家的感覺,有什麼問題、想法都可以來找社區商量,來解決,在這里能夠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戒毒人員」以後對我的監督,我的認識,對我都很有幫助,因為有一個約束。
市禁毒辦說,過去對於吸毒人員政府一般採取勞教、強制戒毒等措施,而根據新實施的《禁毒法》規定: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吸毒人員在社區接受戒毒,社區戒毒的期限為三年。城市街道辦事處等相關基層組織,根據戒毒人員本人和家庭情況,與戒毒人員簽訂社區戒毒協議,落實有針對性的戒毒措施。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個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參與的禁毒工作機制,新的工作機制可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做好禁毒工作。
「開元街道 李建華」我們動員了一些志願者,請了一些我們退休的法律顧問、教師、還有一些醫務工作者一起來把我們社區康復工作做好,為他們這些康復對象提供一些服務和支持。
目前,開元街道已經確定了139人為社區康復對象,在美仁社區進行試點後,今後還將在其它12個社區全面推廣社區康復工作。
2、(1) 交談時認真傾聽
醫生與求治者交談時要放開別的事認真傾聽,並且要安排一個安靜、不受干擾的環境。這樣求治者就會感到醫生重視他的事,就願意講,就產生信任。反之,如果醫生顯得不輕心、不耐煩,或者嫌棄、厭惡,那就等於把求治者推開了。
(2) 要讓求治者舒適
只有舒適,才能暢所欲言,要讓他們舒適,醫生自己得舒適,如果醫生自己情緒不正常,那就不要與求治者談話。還要注意醫生的職責是接納和幫助求治者,而不是道德審判。
(3) 要為求治者保密
這是通用的心理學原則,戒毒機構的醫生如果不為求治者保密,求治者就會自己保密,那就無從談起。
(4) 要投入情境,而不止於同情
投入情境是指醫生能設身處地去體驗和理解求治者的種種感受,求治者的內心積郁如能引起醫生的共感,他就覺得有人理解自己,就敞開心扉,接受幫助。情是雙向的,醫生在努力理解求治者的同時,也讓求治者理解了自己,產生相互間的信任。這是心理學的基礎。膚淺的同情並無補於實際,你同情他,可能並不了解他,相反,吸毒者會利用別人的同情。
(5) 誠實和直接
吸毒者都習慣於戴假面具,醫生必須以誠實的態度,把話直接說出來而不繞彎,這樣對吸毒者幫助很大,當他們也學會誠實和直接時,就容易擺脫毒品支配。
(6) 溫暖和尊重
一個溫暖的、充滿愛的環境,其治療效果產生於不言中。對求治者尊重會激發他們的自尊心,從而使他們把戒毒當作自己的事,去學習負責任。
(7) 改變興趣方向,學習延緩滿足
吸毒者的興趣全在於毒品,因此要引導他們轉移,學習新的生活方式。要學習另一種滿足方式,即付出辛勞後自我實現的滿足。
(8) 運用對質
吸毒者已習慣於言行不一,說謊欺騙,因此必須通過不斷地對質,才能改變這些惡習。他們常常有這樣幾種表現,需要通過對質來揭露其虛偽性:1.不懂裝懂,口是心非;2.以為輕而易舉;3.推說自己做不到;4.吹牛。
3、自組小組戒毒
湯建衛原是靜安寺街道一名個體經營者,曾因吸毒花掉了數百萬元的積蓄。他在街道、居委幹部和禁毒社工的幫助下,戒毒後又東山再起,成立了一家食品公司,開了3家面館,並幫助其他吸毒人員戒毒致富。他從吸收一名因吸毒接連遭受離婚、車禍、失業三重打擊的人到其公司擔任司機開始,至今已接連接納多名解教後生活無著的戒毒人員到公司工作、住宿,讓他們開始走上回歸社會的道路。
靜安區禁毒辦和社工站由此得到啟發,於去年7月28日組織成立了這個「同伴自助小組」,並推選湯建衛為組長,7名戒毒較有成效的吸毒人員自願加入了這一小組。在第一次小組活動上,組長湯建衛和輔導員葉雄向大家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和教訓,得到了組員的共鳴,交流中產生了信任和安全感。
活動多樣身心受益
在實踐中,社工通過留心觀察吸戒毒人員的特點和需求,注重運用多種形式開展幫教工作。
指導社工特邀禁毒志願者、心理咨詢師古梅為小組成員做了「自卑、自信和自尊」的講座,分析產生顧慮、自卑的主要原因和超越自卑的有效辦法。自助小組注意發揮榜樣的示範作用,通過榜樣的現身說法和戒毒操守,對同伴施加正面的影響和感染。如小組成員陳建雄昔日「以盜養吸」,今朝勇斗歹徒的事跡,讓成員們很受鼓舞。
同時,「同伴自助小組」經常用健康活潑的文娛活動來開展互動教育。小組成員自己編寫和教唱《戒毒歌》,鼓舞士氣;創作和朗誦《戒毒三字經》,堅定戒毒決心;講故事、做游戲,寓教於樂,在團結、活潑的氣氛中接受教育。
此外,小組成員積極參加靜安區創建無毒社區活動,通過向居民現身說法,進行禁毒宣傳。組員還自帶水果、蛋糕等到敬老院看望孤老,幫助老人洗衣洗腳,對特困同伴開展募捐幫困活動等。
擺脫毒癮積極生活
同伴自助,使吸毒人員遠離毒品,揚起了新生活的風帆。17名成員中,除個別偶爾有復吸現象外,其餘的都戒毒至今。
小組成員徐億力(化名)當初因患胃病,輕信「白粉」包治百病而走上吸毒之路,從此身染毒癮十多年。2002年解教後,禁毒社工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為他找到了農貿市場的管理員工作。在參加了「同伴自助小組」後,徐億力進一步找回了自信,他敏銳地捕捉商機,租借房間,開了一家棋牌室,生意興隆。現在,徐億力專心做小老闆,還很孝敬退休的父親和患病的母親。他對社工說:「從來沒有人對我這么好,只有社工和同伴小組給了我真心的幫助和關懷。如果我再碰毒品的話,就不是人了。」
PS:說實話,我本人對於社區戒毒並不看好,因為距離本人的隱私范疇太近,很多人尤其是有著本職工作的人並不願意加入。如果是強迫性的,那麼其效果可以想見。
C. 戒毒所發言稿對工作的認知和對未來的發展
一、作為一名新人,我覺得在初涉階段,我首先要做到的是多向前輩及同事學習工作回經驗。我認為答工作經驗是極其重要的,學習工作經驗能夠幫助我在工作中少走彎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二、無論工作任務艱巨困難以否,我都要做到堅持與用心。我覺得能夠做到堅持與用心,是進行工作的首要條件,沒有這兩個條件,談何進行工作、談何完成任務?而卧深知當初選擇進入外聯部的最終目的,那就是通過工作而獲取實踐經驗並最終完成個人鍛煉與個人素質的提高。
三、積極團結同事與組員,向團隊靠攏。我認為團隊精神在一個團體工作中也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它就像是一種催化劑, 使團體更好更快完成工作任務。所以在未來一年的工作中我要做到以大局為重,從整體出發,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積極團結隊友與組員,以達到整體的最優目標。
四、以企協外聯主人翁的精神與其他部門或協會成員進行正確的溝通與交流,相互學習工作方法和工作經驗。一方面為企協外聯增加更多的外部力量,另一方面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與工作能力。
以上就是我的工作展望,我會在實踐中努力做到以上要求。期待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績。
D. 警戒大隊戒毒所工勤技能崗位考試一般考什麼
這應該考兩種,第抄一種是行政職業能力測試,這是考事業單位和公務員都必須考的。
第二種就是專業知識了。
《戒毒所管理辦法》第三十條 戒毒人員在強制戒毒期間死亡的,強制戒毒所應當通知原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組織法醫或者指定醫生作出死亡鑒定,經同級人民檢察院檢驗後,填寫《強制戒毒人員死亡通知書》,通知死者家屬、所在單位或者戶口所在地派出所。
對於家屬不予認領的屍體,由強制戒毒所報原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批准,拍照後處理。 原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應當將死亡鑒定等有關情況報上一級公安機關備案。
(4)戒毒所警戒隊工作經驗交流材料擴展閱讀:
《戒毒所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和規范的管理,保障強制戒毒工作的順利進行,根據國務院《強制戒毒辦法》及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強制戒毒所是公安機關依法通過行政強制措施,對吸食、注射毒品成癮人員在一定時期內,進行生理脫毒、心理矯治、適度勞動、身體康復和法律、道德教育的場所。
第三條 強制戒毒所應當堅持戒毒治療與教育相結合的方針,遵循依法、嚴格、科學、文明管理的原則,達到管理規范化、治療醫院化、教育學校化、康復勞動化、環境園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