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工作 » 活态手工馆

活态手工馆

发布时间: 2021-02-14 20:23:31

⑴ 瑞典斯坎森露天博物馆有什么样的历史

瑞典斯坎森露天博物馆,在世界博物馆史上享有盛名。它是世界上第一家露天博物馆,并以一种“活态”的展示方式改变了传统博物馆的概念。这座博物馆不是依附一幢建筑并在其内部进行收藏展示,而是以多种传统建筑、街区、历史实物以及特定自然环境共同营造的具有百年历史的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是1891年瑞典人赫泽里乌斯创建的。19世纪中叶,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瑞典正经历着一个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急速转变的过程。这时期,瑞典人口中2/3以上生活在农村,在工业革命浪潮下,城市在迅速扩张,传统的乡村居所和田野风光被城市郊区和高大建筑群所摧毁;传统农业耕作方式被机械化所代替;工业产品无情地湮没了传统手工艺。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离开家园,涌入铁路、码头、工厂、木材厂做工。

瑞典整个社会步入城市化进程。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正在乌普萨拉大学攻读斯堪的纳维亚语言博士学位的赫泽里乌斯,在瑞典农村进行了一次远程步行考察,亲眼目睹并深切感受到这种社会的巨变。于是,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意愿和责任感,开始收集那些正在迅速消失的反映农业文化的民间民俗代表物品:建筑、服装、家具、器皿、工具等等,将它们保护下来以备展示给子孙后代。但是,在他看来,传统博物馆的展示方式并不能充分实现他的理念和教育目的。他所构想和强调的是通过某种完整场景的展示而表达出的真实历史感,即在一个自然景区中,有着各式古旧房屋,房中摆设原来的家具,身着民族服装的人们生活着,家禽在四周漫游。为此,他创造了“露天博物馆”的理念,并在斯坎森买下了第一块地皮。用他自己的话说:“要建一个完全不同于任何现存形式的博物馆。”1891年10月11日,斯坎森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最初只有几英亩大小,第一幢建筑是他几年前在达拉纳西北部地区收集到并搬迁来的当地农舍,其后博物馆面积扩大到30多公顷,展出内容不断充实,逐步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斯坎森露天博物馆重在向人们展示传统农业、建筑、服装等人类过去的生活。

⑵ 杭州运河游船的旅游线路有哪些

路线一:塘栖一日游 150元/人
上午: 08:30武林门码头(环城北路208号坤和中心边上)集合
09:00武林门码头坐漕舫至古镇塘栖;沿途品茶赏运河两岸风光,湖墅八景,看杨柳依依,听导乘讲一段运河历史文化,悠悠一段闲情,感受运河身深厚的文化底蕴……至古镇上岸,走水坊、逛古街、穿廊檐、钻里弄,游塘栖五街、乾隆御碑、三条半弄、市南水坊等胜景,全景体验江南十大名镇之首塘栖古镇的独特魅力……(中餐自理,自行品尝塘栖特色名菜、名吃、名点,如烂糊鳝丝、细沙羊尾、粢毛肉圆、糯米锅巴等特色美食,还可采购麻酥糖、干菜饼、塘栖板鸭等特产)
下午:14:00指定码头集合,乘游船返回武林广场, 结束一天轻松愉快的行程

路线二:运河夜游 100元/人
夜运河,越运越美丽。每当夜幕降临时,她便褪去光环,沉寂于喧嚣之中。让运河的美,在夜色中延续,唤醒黑夜中沉睡的运河。
运河夜晚的照明灯以柔和的蓝色、绿色为基调,可随季节变化的彩色光,秉承简洁、自然、节约理念,细节背后所蕴涵的运河深厚文化底蕴,让人感叹,让人折服。晚上,运河升腾而起的自然水汽和真实的雾气将照明效果放大,可给予游览者强烈的感染力。
荣获“国际·人·光”大奖的运河亮灯,在河两岸创造出唯美的薄雾视觉效果,呈现运河夜间优美的曲线轮廓。

路线三:香积寺——拱宸桥 20元/人
香积寺码头观景:
1.大兜路历史街区:美食、休闲、运河文化(以中高档特色餐饮为主)
2.香积寺,城北第一寺·运河第一香(唯一以供奉“厨神”为主殿的寺院)
3.天下粮仓——富义仓创意空间
4.胜利河美食街(以大众小吃为主)
拱宸桥西土特产码头观景:
1.桥西历史街区(不出杭州,就能体味江南水乡的神韵)
2.桥西历史博物馆群(免费开放,周一闭馆):刀剪剑、伞、扇、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中国杭州工艺美术馆
3.拱宸桥及运河文化广场、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4.运河天地/大河造船厂:老船厂·新生活

⑶ 海南省博物馆历届的馆长有哪些

海南省博物馆位于海口市国兴大道68号,2008年11月15日正式开馆。该馆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8000平方米;设有10个展厅,对海南的历史、少数民族文化、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文物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展出的文物有1000多件。

一号展厅: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海南省各族人民时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还有定期举行的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如歌圩、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突出特点是有传承性、民众性,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本馆所展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等。
二号展厅:该展厅的三件文物都是国家珍贵文物,其中亓北古剑为国宝,三件文物都够得上重器之称。三件珍贵文物重在于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科研价值,代表了古代中华民族的工艺水平;闪耀着历史之光、民族灵魂之光、先民智慧之光、中华文化底蕴之光。 本厅展示的三件文物,为海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三号展厅海南先民自各个时期移民而并未繁衍发展,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海岛移民文化。汉代开始,随着中央封建统治不断加强,或有将士挥师南下。开疆拓土;或有逐客万里披荒,开启文明;更有海南名士巍然崛起,彪炳古今,创造了瑰丽奇特的海南人文历史。近代以来,海南得风气之先,浓郁的海洋气息和异域风情弥漫在海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英雄主义精神更是激励海南人民奋斗的动力。
四号展厅: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海南先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较为丰富的文物宝藏。近年来,随着我省文博事业的长足发展,全省各级博物馆的藏品也不断增加 。 本展馆荟萃了海南全省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近百件,有浑厚凝重的铜器、 绚丽夺目的陶瓷器、笔墨精妙的书画等。这些文物是海南历史和文化的重要 见证。它们浓缩地再现了海南古代文明的发展轨迹,展示其同祖国大陆源远 流长的密切联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号展厅:海南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海南中南部地区,人口140多万。黎族、苗族、回族是海南岛的世居民族,他们与汉族一道,创造了海南岛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居民,在3000年前陆续迁徙海南岛;苗族大约在明代时期落籍海南;回族主要居住在三亚凤凰镇迁来。在海南岛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黎族、苗族、回族的经济、文化等都有自己的特点。黎族有历史悠久的黎锦及纺织技术,有独具特色的船形屋和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等。苗族服饰色彩庄重做工精致,宗教信仰为祖先崇拜。信仰盘王(皇)。回族从事海洋捕捞、交通及贸易等,笃信伊斯兰教。

⑷ 寻找适合活动的场地(成都)

最好是招体育馆这种地方 你们要活动的嘛 酒店或者宾馆也没这么大地方给你们活动 远了你们又不去 实际上最好的就是去农家乐 周边县份上

成都2环路以内实在是有点难找哦

⑸ 海南省博物馆在哪里里面有什么文物

海南省博物馆位于海口市国兴大道号,2008年11月15日正式开馆。该馆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8000平方米;设有10个展厅,对海南的历史、少数民族文化、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文物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展出的文物有1000多件。

一号展厅: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海南省各族人民时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还有定期举行的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如歌圩、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突出特点是有传承性、民众性,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本馆所展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等。
二号展厅:该展厅的三件文物都是国家珍贵文物,其中亓北古剑为国宝,三件文物都够得上重器之称。三件珍贵文物重在于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科研价值,代表了古代中华民族的工艺水平;闪耀着历史之光、民族灵魂之光、先民智慧之光、中华文化底蕴之光。 本厅展示的三件文物,为海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三号展厅海南先民自各个时期移民而并未繁衍发展,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海岛移民文化。汉代开始,随着中央封建统治不断加强,或有将士挥师南下。开疆拓土;或有逐客万里披荒,开启文明;更有海南名士巍然崛起,彪炳古今,创造了瑰丽奇特的海南人文历史。近代以来,海南得风气之先,浓郁的海洋气息和异域风情弥漫在海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英雄主义精神更是激励海南人民奋斗的动力。
四号展厅: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海南先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较为丰富的文物宝藏。近年来,随着我省文博事业的长足发展,全省各级博物馆的藏品也不断增加 。 本展馆荟萃了海南全省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近百件,有浑厚凝重的铜器、 绚丽夺目的陶瓷器、笔墨精妙的书画等。这些文物是海南历史和文化的重要 见证。它们浓缩地再现了海南古代文明的发展轨迹,展示其同祖国大陆源远 流长的密切联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号展厅:海南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海南中南部地区,人口140多万。黎族、苗族、回族是海南岛的世居民族,他们与汉族一道,创造了海南岛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居民,在3000年前陆续迁徙海南岛;苗族大约在明代时期落籍海南;回族主要居住在三亚凤凰镇迁来。在海南岛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黎族、苗族、回族的经济、文化等都有自己的特点。黎族有历史悠久的黎锦及纺织技术,有独具特色的船形屋和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等。苗族服饰色彩庄重做工精致,宗教信仰为祖先崇拜。信仰盘王(皇)。回族从事海洋捕捞、交通及贸易等,笃信伊斯兰教。

⑹ 什么是活态文化

报6月9日讯(记者陈小萍)今天是全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活态传承,重在落实”,海口市为此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下午5点,海口市人民公园热闹非凡,“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海口系列宣传活动”在此举行。记者现场看到,海南八音、琼剧、麒麟舞、公仔戏、虎舞等非遗项目展演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去观看。

晚上8时,在人民公园东西湖边搭建的中心舞台,海口市群众艺术馆给第四批市级传承人颁发证书,仪式之后,举行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和传统节目演出。

据了解,海口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个,分别是琼剧、斋戏、公仔戏、八音器乐和椰雕;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有海南军坡节、新坡镇军坡节、府城元宵换花节、虎舞、麒麟舞、海南粉、龙塘雕刻艺术、传统土法制糖工艺、天后祀奉、鹿龟酒酿泡技艺和黄花梨家具制作工艺等11项。

巴黎秋季艺术沙龙中国展开幕

6月9日,欧亚艺术盛典-巴黎秋季艺术沙龙中国展在海南省博物馆举行,这是今年我省“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巴黎秋季艺术沙龙第一次到海南办展。(本报记者 彭桐 湘竹)

第三届黎族织锦大赛举行

6月9日,海南省第三届黎族织锦大赛在省博物馆举行,此次大赛是今年我省“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之一。

⑺ 手工艺活态展示馆怎么样

展馆很大,其实就是请了些民间艺人当场制作扇子啊纸伞啊啥的,如果客人喜欢,可以买下来。另外还有个陈列大厅,里面的工艺品全是明码标价的,有些在我看来价格还是蛮公道的。

⑻ 海南省博物馆的场馆特色

海南是纯粹的移民岛,海南各民族人民在不同时期从祖国大陆及海外迁入并繁衍发展起来。汉至清代,海南岛曾经有几次大规模移民的历史时期。留下了具有海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海南博馆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出及海南历史的发展都做了具体与详尽的展出。 海南省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还有定期举行的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如歌圩、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突出特点是有传承性、民众性,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在本馆中所展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等。1、传统表演艺术
传统表演艺术包括民间音乐(比如:儋州调声、崖州民歌、黎族民歌等)、民间舞蹈(比如:黎族打柴舞、苗族招龙舞、文昌盅盘舞等)、戏曲传统(比如:临高人偶、琼剧等)。


2、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1)军坡节
军坡节是海南人民纪念洗夫人的传统节日。冼夫人是南北朝至隋初岭南俚族女首领。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六至二十六日,在“冼夫人庙”的所在地举行“装军”活动,仿当年冼夫人率军出征的壮观仪式。久而成俗,成为海南民间的传统节日。节日活动还有舞龙、舞狮、舞鹿,跳盅盘舞、八音器乐演奏,古代兵器武术表演等项目。
(2)黎族文身
目前,黎族文身妇女现存一千人左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著名人类学家吴泽霖曾说过:“文身是海南岛黎族的敦煌壁画,世界上还不知道有哪一个民族这样保存了三千多年,至今还能找到它的遗存,实在是一个奇迹”。
黎族三月三节
黎族三月三节,是爱情的节日。对歌、饮酒、跳舞、彼此表达爱慕之情……
三月三节主要民俗活动有:黎族打柴舞、苗族招龙舞、黎族民歌等。
3、传统手工技艺
(1)黎族原始制陶
按照黎族的风俗,制陶业以妇女为主,这门手艺只传女不传男。独具特色的物物交换原始贸易方式:以物换物,即一般以陶器交换稻谷或鱼干。以该陶器容量平满为度进行交易。黎族钻木取火
黎族钻木取火技术是古代原始的人工取火术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黎族钻木取火工具由两部分组成,一个为钻火板,一个为钻竿或弓木。取火时,板固定,棒或弓运动,由机械能转为热能,其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时,空气中的碳、氢或炭氢化合物燃烧。黎族的钻木取火技艺,是种“活态的”文化。传递着古老文化的许多信息和密码,对史前史、考古学区域类型和民族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2)黎族骨簪
白沙等黎族地区保留着较为古老的骨雕工艺。黎族骨簪制作有洗刷去油脂、截料、修整成型、磨制、钻孔雕刻、装饰着色等六道工艺。如今,北方狩猎民族的制骨工艺已经基本消失,海南岛的骨雕工艺在全国来说弥足珍贵,黎族骨雕制品中人形骨簪、骑灵兽纹骨簪、骨梳主要用作妇女头饰品。其图案内涵丰富,工艺精巧,是研究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3)黎族传统纺染织绣
黎族传统纺织技艺包括麻纺织、木棉纺织和草棉纺织、染色技术、刺绣工艺等丰富的内容,是人类纺织史的“活化石”,至今还是活态文化。
在清代黎族图像资料中有诸多反映。比如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琼州海黎图·纺织》。现藏于广州中山的图书馆《边蛮风俗杂抄·琼黎一览图·纺织》。 以上资料引自 海南先民自各个时期移民而并未繁衍发展,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海岛移民文化。汉代开始,随着中央封建统治不断加强,或有将士挥师南下。开疆拓土;或有逐客万里披荒,开启文明;更有海南名士巍然崛起,彪炳古今,创造了瑰丽奇特的海南人文历史。近代以来,海南得风气之先,浓郁的海洋气息和异域风情弥漫在海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英雄主义精神更是激励海南人民奋斗的动力。在本馆中所展示海南历史陈列主要有下面几方面。
1、海口骑楼
海南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侨居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各国的海南乡侨有200多万。数百年来,他们拓殖海外,历尽艰辛,创下了辉煌的业绩,对居住国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爱乡爱国,一往情深,为祖国的繁荣和家乡的进步、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上世纪初,海南岛上海域来风劲吹,华侨在南洋取得的经济成功直接反映在海口老城中西合璧的建筑景观。海口的骑楼老街是上个世纪初海南人下南洋经商的产物,已有80多年历史。几乎每一扇门的后面,都隐含着或多或少的南洋故事,凝聚着海南南洋商人的劳动和智慧。19世纪40年代,海口第一栋骑楼在原四牌楼街(现博爱北街)落成。民国十三年(1924年),海口酝酿从琼山县分出,设立海口市政厅。拆掉明代初年修建的海口所城,将5~6米宽的石板路扩建城能够行驶汽车的街道,大兴土木,扩大城市。在此前后,南洋华侨于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得胜沙路等地兴建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八百多栋,沿街商铺林立,成为民国时期海南岛上最繁华的、最具南洋风情的建筑街区。
海口骑楼外部立面檐口均为带孔洞的女儿墙,俗称“风洞墙”,造型主要是欧洲巴洛克式,多为横向三段对称式,组成一条条波浪般起伏的天际线;底楼为开敞的柱廊,以适应海南热带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外墙体上细雕的花纹,如百鸟朝凤、双龙戏珠、海棠花和腊梅等,体现了我国传统的雕刻艺术。当时由于商业发达,过往商轮频繁停靠在海口码头。此后的三十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如“梁安记”、“云旭记”、“远东公司”、 “广德堂”、“王昌行”、“永生号”、“精华公司”,著名的旅店或综合性娱乐场所有“五层楼”、“大亚旅店”、“泰昌隆”等等,许多大商号都在这一带的骑楼里。
2、近代海南
中国共产党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6年6月,中国共产党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海口市竹林村邱宅(今海口市龙华区竹林里131号)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王文明、罗文淹、冯平、许侠夫、周逸、何德裕、李爱春、黄昌炜、陈三华、陈垂斌、罗汉等人,代表党员240多人;广东区委特派员杨善集出席会议进行指导。会议由王文明主持,杨善集传达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和广东区委的指示。
3、白沙起义
1939年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海南岛,琼崖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武装抵抗无力,节节败退,逃入五指山区,对黎、苗族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为了求生存、争自由,黎族大总管、白沙县红毛乡乡长王国兴挺身而出,决定1943年8月17日(农历七月十七日)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起义总指挥部,推举王国兴为起义总指挥,王玉锦负责军事协调。

4、琼州府府城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琼州州治由旧州迁此,元代为琼州路安抚司、乾宁军民安抚使司。明洪武三年(1370年),升琼州为府,置府治于此,统辖整个海南岛,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建置历史。
城址经宋代始建、明代改建、扩建,特别是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琼北大地震,大部分城墙和建筑物倒塌,之后重建。
府城是海南岛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

5、海瑞
海瑞(1514~1578),自号刚峰,琼山朱桔里人。明嘉靖举人,由南平教谕历任淳安、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均徭,明察秋毫断疑案。任云南户部司主事时,上“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批评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等等,被逮入狱。任应天巡抚时,推行“一条鞭法”、令官吏退田,被革职闲居16年,71岁时再被启用,力惩贪污,病逝于任上。海瑞为官刚直不阿、清正廉洁,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代表人物。
6、落笔洞遗址
落笔洞遗址位于三亚市东北荔枝沟镇落笔村东的一处天然洞穴。洞的中央,原有两根钟乳垂吊,形如巨笔悬空,落笔洞遗址因此得名。
1992年和1993年,考古工作者对落笔洞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察和两次清理发掘,共清理遗存面积70平方米,发掘出8枚人牙化石,上百件石制品、骨角制品标本,以及几百件动物化石和7万余件贝蚌壳,还有大量用火遗迹。这一发现在省内外引起很大的轰动。这8枚珍贵的牙齿化石,成为海南岛最早居民的实物见证。上百件大型的石质工具,用简单的锤击法加工,器类组合较为简单,磨制石器方面仅见少量的穿孔石器,表明落笔洞人处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时期时代早期的过渡阶段,经C14年代测定,距今约1万年。 以上资料均出自

⑼ 2015年底郑州的戏曲App。移动平台是如何保护和传承非文化遗产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奇葩,它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而非遗不是死去的历史,需要活态传承,如今成都举办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正是活态传承的体现,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和弘扬,更在于促使非遗“长生不老”的活下去。
如一杯陈酿,历久而弥香。四川非遗作为我国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四川先民的聪明才智,折射出巴蜀儿女的文化底蕴。在这次非遗节我们看到:一件件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闪烁着四川儿女的灵慧之光;一段段古老民俗的表演,流淌着巴山蜀水的文化血脉。在天府这片人杰地灵的热土,非遗构筑起一座璀璨夺目的文化宝库。今天,我们举办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就是让四川非遗集中亮相,向世界展示中国“绝活”,向民众揭开神秘“面纱”,进而通过交流、互动、传播,打造一场中国特色、四川元素的非遗“盛宴”。
展示非遗是我们的荣光,保护非遗是我们的责任。今天,我们之所以在中国、在四川、在成都,还能看到如此鲜活的非遗展示,就是因为我们的保护工作卓有成效,而面对未来,非遗保护任重道远,正如原国家文化部部长孙家政所说“这是守望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是记住我们民族自己回家的路”。对此,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真正树立起“断痕即消亡”的警觉意识,以刻不容缓的态度,积极开展保护传承,绝不能让文化遗产变成“文化遗憾”。
曾经应有不等于永久留存,现在“活着”不等于“长生不老”。对于非遗的保护,我们要树立一种活态传承的理念,因为非遗不是不可移动的文物,不是放进博物馆保护起来就够了,而应是一种“活态流变”的延续。在这方面,四川的做法可圈可点,他们通过培养传承人、建立保护基地和协会、组织非遗下乡演出等形式,使非遗得以有效挖掘、整理和传承,而此次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选在成都,也充分说明世界非遗组织对四川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认可。
回归生活是最好的保护,接轨现代是最好的传承。非遗源于生活,只有与时俱进地融入现代社会,才能“活”得更滋润。我们注意到本届非遗节就聚焦“现代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这一时代课题,探索“互联网+非遗”“文化+双创”的融合发展路径,体现了非遗传承与时俱进的态势。对此,我们要积极适应,在不破坏非遗的纯粹性与原真性的前提下,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再利用。比如:有的非遗项目可以开发别具特色的旅游或服务项目,走向市场,创造经济效益,使其由“输血”变“造血”,以“产”养“遗”。有的非遗项目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动漫技术把非遗原汁原味地“复制”下来,并借助互联网进行裂变式传播,吸引民众关注,从而在社会上培育更多的非遗“粉丝”。
世界非遗聚焦中国,中国非遗聚焦四川。国际非遗节选在成都,无疑使四川非遗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而此次盛会作为世界最高级别的非遗论坛,必将引领着非遗保护传承的未来走向。我们相信,四川能够乘此东风,通过活态传承让非遗“保值”甚至“增值”,进而在世界非遗名录中永绽光彩。

热点内容
鬼片高清画质。电影。 发布:2024-08-19 09:14:10 浏览:650
一家看电影网 发布:2024-08-19 08:57:54 浏览:155
韩国大尸度电影推荐 发布:2024-08-19 08:55:58 浏览:719
接吻电影的名字美国 发布:2024-08-19 08:41:41 浏览:758
韩剧女主高中就怀孕了剧名 发布:2024-08-19 08:00:29 浏览:692
蓝色头发电影女主角 发布:2024-08-19 07:51:59 浏览:849
台湾电影老师上了学生 发布:2024-08-19 07:36:20 浏览:964
两人吃屎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7:25:07 浏览:450
有裸露下体的大尺度电影吗 发布:2024-08-19 07:20:50 浏览:790
好看的电影在线观看免费 发布:2024-08-19 06:55:37 浏览: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