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临时工
1. 体制内的临时工,呆久了心态会失衡么
体制内的临时工,领导交办的任务思考积极,做事积极,不断改进做事方式,求上进,希望从工作中获得知识和经验,不站队不八卦不搬弄是非。
2. 机关的劳务派遣工,临时工,非编制人员,饭碗能端多久
在机关单位工作的非编制人员,干着最苦逼的工作,拿着薪酬很低的薪资,由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编制有着严格的限制,所以很多临时工基本上得不到正式的编制。
但是即便如此,也有一大批人想要加入非编制的队伍。
由于机构精简,编制受到很大程度的缩减,再加上基层单位工作量大、事多人少等原因,为了更好地解决供需矛盾,人社部门会在规范化管理的前提下,为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作人员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当然,这也只是临时性的解决方法,因为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所以这种制度并不会持续太长,在此次事业单位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说不定都不再是“铁饭碗”,更别说临时聘用人员。
综上所述,在体制内做合同工有利也有弊,对于想进入体制内的年轻人来说算是积累经验,但是一定要坚定自己的内心,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考上编制,永远不要忘记自己当初想进入体制内的初心;同时也要认清体制内薪资待遇不高的现状,及时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当然了路是自己走的,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别人指出来的路或许能够一帆风顺,但是不一定适合自己。
3. 公务员,事业单位体制内的临时工,心态会失衡吗
因人而异吧,不能一概而论。反正当初我在机关事业单位做临时工的时候就挺失衡的。
4. 在政府单位当临时工是什么体验
我在政府单位当过临时工,现在是正式编制。大约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省每年统考一次公务员,统考一次事业编。我毕业当年报考了本省外市的公务员,笔试第一但是最终放弃面试资格,同时又没考上本市的事业编,又错过了春招时间,所以应届的一年我就成了待业人员。拿到毕业证的第二周,到市里某局当临时工,每月1500的工资不给五险一金没有补助、不参与工会福利和体检。而且这1500还不是每月发,我印象里只发了两次:一次是当年年底,春节前给我发了从入职以来的工资(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另一次是我考上正式编公示的时候,发了17年4月至17年9月的工资。其中3月我在上辅导班,所以工资给我扣除了。
当临时工最大的感受就是穷,真穷。拿着1500的工资跟人合租每月600的房子,除去正常花销基本剩不下什么钱。后来工作调动去了稍微远的地方,每天还多出来4块交通费,就更拮据了。我那时候因为很久不发工资,但是又不好意思跟家里要钱,就联系了读研时候的导师帮他做课题,他还给我一点补助,加上我上学时候攒下来的钱,勉强挨到第一次发工资。感谢导师。印象比较深刻的是,16年双十一看中波司登厚的长款羽绒服,活动价九百多,放在毕业前绝对是立马买下,但是那年根本不敢买。最终这九百多省下来交了合租房的暖气费。
我当时工作的单位是个小单位,歧视到不明显,也不会恶意给我派很多活,有个聚餐什么的也会带上我,总体环境不错。从领导到同事都鼓励我多学习早日考编成功,还特意把我调去清闲又适合学习的地方工作,至于私下传授考试技巧之类的事就更多了。也是因为大家的鼓励和帮助,我决定认真备考一次(之前都是裸考),狠心报了个含食宿的培训班,领导理解且支持,立马准假让我走人。等到出笔试成绩的时候,我还在前台值班,科长催我去后台查成绩,我不敢查,最后是我男朋友告诉我笔试第一且分数很理想。科长当场给我放了一天假让我跟父母汇报,让我出去庆祝出去玩。
我当临时工的一年多时间里,一直在给各种企业投简历。但是我的专业比较冷门,在我家这种鲁南小城里,大企业或者国企一看专业就把我卡主了。唯一一次就业机会,是我在某图上培训班的时候,被校长看中,私下跟我说如果当年考编不成功可以到某图当老师。这一年,让我彻底明白一个冷门专业文科生,在小地方除了考编制很难找工作。
在政府单位当临时工,也有些好处。对我来说让我在这一年里真正体会到“公务员”这项职业是否适合我,且日常工作中写材料也是申论学习的最好途径。而且因为岗位清闲,我可以认真思考我未来工作的方向,比如我清楚的认识到我更适合去窗口单位、做一种实实在在能为人服务的工作,否则我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最终选择报考博物馆正是基于这种思考。博物馆的工作让我真实体会到能为人服务是一件快乐的事、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策划展览是一件有价值的事。
成为正式工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当临时工有什么样的感受取决于在什么样的单位。比如在城管局当临时工的伙计们苦活累活先上、挨打挨骂顶着;我现在单位的临时工基本工资之外有绩效和提成、有奖金和福利,还给五险一金,但是考勤管理比正式工严格。相比较来说,我当临时工的日子除了穷还算舒心。
要说临时工和正式工对我自己最大的影响,可能在婚恋问题上。我毕业前一年就认识了我老公,他在本市市直单位正式编,所以我应届公考放弃外市面试资格也多少与他有关。其实对我们自己来说,有没有编制、是不是在政府部门或者事业单位工作一点都不重要,他不会因为我的工作而跟我分手,我不会因为我的工作自视轻贱,因为我们都清楚工作不能代表一个人。但是周围所有人,包括我父母都认为我当临时工是我们感情的最大障碍,不止一个人跟我说,有编制的男孩子很抢手、可以随便挑人,而临时工在相亲市场毫无地位,甚至有人提醒我要注意男友动态,做好突然被甩的准备。
其实在政府单位当临时工,不被区别对待是很难的,即便同工同酬,领导也有一百种方法让人牢记自己只是临时工。但是就我个人体会来说,即便是当临时工也不能真的让自己闲散起来,要么好好工作多学点技能,以后再投简历去企业也算是有过工作经验,我现在单位临时工去企业的都从中级做起;要么抽时间备考(多写公文,把公文类工作当备考练手)。
重要的是,自己千万不能“有临时工的自觉”而混日子,也没必要因此觉得低人一等。
甩一个和我老公有关的回答。
5. 临时工在体制内该如何是好
临时工就是临时工,经常拿来顶锅,而且待遇还不是很好,如果想要改变这种情况,最好能够考到编制或者转正才行,如果不能转正,这份工作是做不长久的。
6. 聘任制公务员算不算“临时工”
聘任制公务员不属于公务员编制,只是临时的合同工作人员,一些体制内的福利或者其他是不参与的,这种是不参加公务员统一考试的
7. 短期工和临时工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临时工和短工工的区别有几个方面。
工资方面:短期工的工资是按日计算的;
而临时工可以是按小时计算的,,
短期工和公司签有合同,零时工有时未签订劳务合同。
8. 事业单位日结工资员工属临时工吗
肯定是临时聘用人员。
一般来说,
我国正式单位工作人员,都是采取“月薪”支付的,不仅仅是体制内,大多数企业的普通正式员工也是这样发工资的。
9. 工作乃临时工,学“聪明”也不是,不学人家怎样怎样才对,可是也。。。薪酬,和体制内的大格局令人抑郁…
就事论事,直抄言而袭说。
1,体制内的临时工,永远是别人的孩子。这种情况当然是体制的限制造成的,但这也是不可改变的客观现实。
2,体制内的临时工,永远是本单位劳力型的命运,吃苦耐劳在前,地位待遇在后,这也是必须正视的客观现实。
3,体制内的临时工,不可以拥有与“嫡出”的孩子一样的职业追求,根本没有机会,这也是不可改变的客观现实。
或许,上述的这几点,正是导致提问者唯唯卑求、憋屈压抑、只能认怂、低人一等的痛苦根源。
人类历史上,从古到今,在特定环境的客观现实面前,都有一个普遍意义上的生存规律,那就是:
第一,如果有能力,那就去改变特定环境下的客观现实;
第二,如果没能力,那就只有去适应特定环境下的客观现实;
第三,既不想去改变特定环境下的客观现实,也不想适应特定环境下的客观现实,那就跳出目前的特定环境下的客观现实,去选择和融入另外的新的环境下的客观现实。
道理很简单,要么继续做一个问题释然之后的体制内的临时工,要么就下定决心到私营体制下去当一个与所有同事身份一样的人。
这样一来,备受煎熬的痛苦感就会消失。
10. 临时工一般要做多少个月。
如果是在体制内事业单位工作的临时工,不能解决自身编制(入编)问题的,将不会改变临时工的身份。
一旦遭遇人事管理上的精简人员,就有失去这份临时性工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