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应聘 » 北京it求职

北京it求职

发布时间: 2021-01-02 12:23:37

① 如何面试it应聘

见到的官越大,被录用的希望也就越大。台湾宏基电脑招聘管理人员,是由被聘用者未来的下属参与面试的,谁说下级就不能选择上级呢?与之相反上海微创软件公司更强调领袖权威,他们有一道面试题问到“东方明珠电视塔有多重?”,据说有人回答“唐骏(微创CEO)说多重就多重”,结果得了满分。 徐州人才招聘网 不同公司的企业文化体现在他们的面试策略上也是大相径庭。技术面试的手段还算是有迹可循,脱不出现场编程,现场设计电路之类,只要肚里有货,不怕他出花样。但其它方面的面试就让人防不胜防了。有的会要求应聘者唱首歌或者表演个小品,这是为了看看应聘者的性格和表现力,有的让应聘者共同做游戏以观察其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德国一家网络公司面试营销主管,要求应聘者下厨去做一份意大利粉和鸡胸肉,以考察其执行能力。索贝数码公司的面试题竟然是在一小时内吃下五十个辣椒——为公平起见,我建议给简历上籍贯是四川或者湖南的应聘者换道别的题——这是考察哪方面的素质,我实在想不出来。 当然面试也不全都是恐怖经历。比如SONY的考官会邀请应聘者一起到公司餐厅去吃饭,席间拉拉家常,气氛非常融洽,IBM也可以报销异地面试的交通费用。天才和狂人云集的Google在公布他们最新的招聘信息时宣布,所有收到他们面试通知的人都可以到美国加州Google的“梦幻总部”去参观,即便最终未被录用,也算是免费旅游,划算得很。 职业规划 现在,真真假假的“微软公司面试题”和“IBM面试解析”等已经在互联网上流传泛滥,俨然已是很多人的谈资和证明自己智力的工具,在那些玻璃大楼里面工作的,归根到底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但这也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误解,以为这些公司选人的时候只喜欢考“脑筋急转弯”,比如我在不下五家公司的面试题里都看到了“井盖为什么是圆的?”,真要是实行这样的标准,最后的入选者只能是王小丫。

② 北京的IT就业情况

一般而言,金融危机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别是对我国首都北京的就业,至少会出现以下四种情况。首先,越是经济动荡,前景不明朗的时期,越会有更多的毕业生涌向政府公务员队伍。因为公务员的福利和收入虽然不是最好,但是最为稳定。2009年国家机关公务员招录考试报名情况已经印证了这点。今年报考人数急剧增长,从去年的80万人,突破105万人,其中以高校毕业生为主力。其次,金融危机对毕业生的影响,包括求职所需的时间、可供选择的职位和行业、薪酬水平、招聘人数等,是一个逐步波及和扩大的过程,并不会在当年完全呈现。以始于1997年6月的亚洲金融危机对香港毕业生的冲击为例,某高校毕业生的待业率,1997年仍然维持在2.3%的较低水平,到了1998年骤然上升到6.6%。第三,就业前景不理想,会促使更多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校园、继续升学,而非就业。依然以香港某高校为例,选择继续升学的毕业生从1996年的14.7%,上升到1999年的18.4%。最后,即使最终能够就业的毕业生,通常面临巨大的生活成本压力。一方面,即便是同样企业、同样职位,前后两年招聘的员工工资也有可能相差数千元。从香港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情况来看,已经有求职者主动要求减薪10%。另一方面,一些原本固定的工种可能变为小时工和临时工,进一步削弱毕业生的福利和工资。在全部生活成本中,住房无疑占了大头,尤其是需要自己租房的外地毕业生。以香港房屋署最新调查数据为例,高学历的年轻单身人士申请低廉的政府公屋的人数大增,由以往的20%增加到31%。 若经济进一步恶化,以上四点将会构成毕业生及其家长、各高校、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未来五年内所面对的真实图景,与过去十年完全不一样。首先要问的是,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各高校可以怎么准备,我们的毕业生才不至于以个人之力直接暴露于全球金融风暴之下。 举办招聘会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信息的细致收集、认真评估和全面公开,以及技能培训和一线人员的经验交流。只有充分给予学生信息,才能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比方,踏踏实实地收集每一年毕业生流向、就业率、薪酬水平等具体信息,形成详细报告,放在网上向所有学生公开,而不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统计和管理需要。针对金融风暴,邀请其他国家和地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举办专题讲座,而不是让学生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在香港,已经有高校举办类似的讲座,教授如何在金融危机中谋职,我们能不能也做类似的尝试?同时,举办广泛的校友经验交流会,这是尽快获得一手资料和减少个人走弯路的好方法。在金融危机时期,信息的公开和及时传导至关重要,是帮助个人做出决策、调整预期的前提。 另外要多方面拓宽毕业生的选择面。如果毕业生一窝蜂涌进政府部门,既不切合实际,也会造成恶性竞争。相反,我国现在急需发展社会政策,未来十年将会需要大量的社会服务组织和专业人士。应该因势利导,鼓励此类组织的发展和人员培训。从香港的经验来看,社会服务行业一直是金融危机中吸纳毕业生的主要力量。同时,应当对学生是否继续升学做出前瞻性预测,并配以相应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资源,避免政策滞后。最后,充分估计毕业生的生活压力,在财政上给予考虑。比方说,发放一定的个人无息贷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如何把金融危机转“危”为“机”,就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下属高校而言,若能藉此切切实实形成一套专门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政策,那真的就是转“危”为“机”。刘根其文摘选答。

③ it行业的招聘,求职网站有哪些在线等!

募才网,专业IT人才精准招聘平台!
我们公司一直在用,免费的…良心企业啊

④ 北京IT公司的工资基本为多少,最高是多少,是干什么的,对应聘者有什么要求,尽量详细点

不给钱 不回答哦

⑤ 北京尔宜居科技适合求职者搞it么

根据具体情况,其实适合公司的人才最重要!
比如三星数据系统(北京)有限公司专总经理刘航属介绍,三星择人不是把能力放在首位,而是最先看重道德水平,其次公司强调你的能力在公司范围内发挥多少。具体分为三个层面,是否认同企业的行为习惯,性格是否和岗位配合。如研发人员性格相对沉稳,市场销售人员一定要外向干练。性格特点是否与上司的性格匹配。刘航解释,公司或者部门稳定才能发展,与直接上司与同事的关系是否融洽决定你将来工作能力的发挥程度。
大学生在选择公司时不要简单看大公司就积极投简历,小公司就置之不理。不要过高评价自己,认识自己以后在寻求发展。热爱和热情支持你成功。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乔健认为,学习能力在迅速变化的IT业很重要,但责任感更重要。乔健引用一句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看来在联想工作热情、热爱也很重要。

⑥ 北京it行业找工作好找吧'

很多学IT专业的年轻人,都会去选择软件这个行业,自以为拿到了一些证书,就有能力去胜任相关的岗位了,其实仔细研究不难发现,真正就这样求职成功的人是比较少的,很明显,有证书并不代表就一定具备胜任相关岗位的技能了,毕竟现在IT证书的含金量真的是越来越不受企业的认同了,况且光凭书本知识,没有实话的项目经验,要马上去从事一些相关的技术岗位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你认准这个行业,又没有过硬的行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的话,建议你先从一些边缘岗位做起,先进门再发展,至少要给自己一个能够有机会学到东西的环境吧? 另外我想提醒想要从事IT行业的年青人一个问题,大家是否考虑过,IT行业的技术是每天都在更新在发展的,可能一转眼的功夫,你一个月前学会的开发平台已经被业界所淘汰了,你要继续吃这口技术饭可能就不得不重新去学习一个全新的软件或是开发平台才可以继续工作,那么你的自学能力如何?抗压性又如何呢?现在20多岁还勉强能跟得上,30岁呢?40岁呢?IT业的技术活,可能永远是年轻人的天下,那么你自己有没有对将来的困难作出一个充分的估计呢?如果有一天不再适合从事技术岗位,那么你又将打算往什么方向发展呢?很多技术老法师,都在到达一定的年龄后,或者由于学习能力更不上或者由于家庭负担等因素,再走上管理类、业务类岗位或是自己创业的道路,那么你自己又是怎么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呢?

⑦ IT求职,但是看到招聘要求各种高大上,我该怎么办

不可能每一个公司的IT岗都是高大上,如果你确实某一些方面不太熟悉,那么找其他公司。但如果你发现确实每一个公司的IT岗对你而言都是高大上——这就说明你得去进修或者找师傅去了。。。。

⑧ 在北京求职(IT行业),请问一下。。。

和我情况类似,3k到5k之间有福利,主要看公司规模和你应聘的岗位

⑨ IT人士必须知道的几个求职渠道

(1)招聘网站
招聘网站是大多数程序员找工作的选择,也是很多企业招募人员的常规选择。对于一线城市的程序员来说,基本上不用考虑地方性的招聘网站,全国性的招聘网站已经优先覆盖了这些城市,信息足够丰富;而对于生活在二三四线城市的程序员来说,地方类的招聘网站往往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对于刚出校门的,或者经验不多的程序员,可以在前自由职客,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国人才热线之类的网站找找机会。
如果你摸爬滚打了两年,有了一些积累,可以考虑eoe android社区,Cocoa China等专业的技术论坛、CSDN JOB、QQ群、猎聘网、自由职客等。
(2)专业技术论坛
程序员们经常聚集在各种专业的技术论坛讨论交流各种技术问题,而很多IT类公司也会到程序员出没的地方发布针对性的招聘信息。专业技术论坛上的招聘信息最大的好处就是具有针对性,就是针对这个技术论坛讨论的技术方向的,求职方和招聘方往往具有很高的匹配度。 经常聚集在各种专业的技术论坛,比如QTCN,eoe android社区,Cocoa China,PHP100,讨论交流各种技术问题。很多IT类公司会到程序员出没的地方发布针对性的招聘信息,所以,那些技术论坛,往往开辟有招聘专版。
专业技术论坛上的招聘信息非常有针对性,就是针对这个技术论坛讨论的技术方向的,比如企业在QTCN上发布的招聘信息,就是针对熟悉Qt的开发人员的,而企业在eoe android社区发布的招聘信息,就是针对熟悉Android的开发人员的,其他类似。
几乎每一种技术都有相关论坛和网站,这些网站上也都有企业发布招聘信息,求职方和招聘方往往具有很高的匹配度。这也是专业技术人才找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3)猎头
猎头在人力方面还是有很大作为的,他们和企业关系较好,很多企业会委托猎头来招聘高端职位。所以,如果你有机会结识猎头,一定要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保持联系。
(4)QQ群
技术类的QQ群分为两种,一种是热爱技术的大神们建立的,专门交流某一项技术的技术导向群;一种是HR、猎头或具有相关身份的人或机构设立的,针对某一项或某一类技术的招聘群。这两种群,都有招聘信息发布,我的感觉是,技术导向群里的招聘信息,针对性更强,但频度低,而招聘导向的群,针对性稍差,但频度高。要想找某一方面的群,只需要在通过QQ查找关键字即可。
(5)内部推荐
内部推荐也是非常非常值得一试的方式。很多公司信这个,认为自己的员工不会推荐不靠谱的人。所以,如果你能找一个目标公司的员工来推荐你,那你就踏出了成功的一步。根据六度空间理论,如果你愿意,总是能找到推荐你的人的,别怕麻烦。 以上五个求职渠道各有其优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渠道试一试,说不定下一个找到好工作的就是你!
(6)IT人才就业服务
通过IT人才就业服务,把你的需求告诉他(薪资、福利待遇、公司环境),他们会根据你的需求精准的帮你匹配对应的公司。如北京得自由职客,自由职客服务平台是厦门迦太利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于2013年的IT人才服务平台。本平台以就业和解决企业高端IT岗位用人为导向、以人才为根本、以技术为核心,着力于输送深受软件企业欢迎的实用型高级人才,解决IT企业热门、高端技术人才紧缺的难点。

⑩ 对IT行业求职的一些问题

在IT行业求职的20条宝贵经验
经验一:光鲜的招聘现场背后不一定代表一个正规友善、蓬勃向上的公司。
比如2004年初我经历过一个大型超市,它很快就倒闭了,招聘现场非常热闹,招聘手法非常有现代感——但是,两个月后,这家公司倒闭了。所以判断一个公司的实力,最好还是上网查一下、到公司问一下,像这个公司的供货商或者合作伙伴打听一下,绝人不能看招聘时的场面或者招聘人员的自我宣传。
经验二:招聘人员的高素质,不代表将来直接和你一起工作的人同样素质高;
很多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个知情达理的HR,谈得也很好。去工作了以后,才发现那个公司很乱套,除了那个HR以外的人员都非常差,甚至你会发现那个HR也很差。
经验三:经常招聘的公司,基本都不好地方,多数还有圈套。
广为人知的就是证券、建材、保险,别看他们还是上市公司,骗起人来都是一套一套的。在国外店越大越得谨慎,但是目前国内越大的店越具有欺负人的潜质,还没人管.
经验四:招聘人员夸夸其谈的、使用煽动性语言的,多数都是陷阱。

这样的有很多,一般都是几个穿着西装领带的人在招聘现场唾沫横飞,职位一般都是销售,许诺只要你能干,月薪3000、5000、10000,甚至100000都不在话下。比较出名的还有保险的“保险,永不失业的朝阳产业”,靠,如果是永不失业的朝阳产业,你怎么还每周都到人才市场招人?

经验五: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决心要通过考研究生改行,那么不必在考研究生之前找工作,考完后也会有工作的,尤其是春节以后。

人的精力有限,集中兵力做好一件事情。反正你都想改行了,就不要想工作的事情。《圣经》中说,上帝要毁掉所多玛城的时候,透信给一个哥们,让那哥们赶紧走,就是不能回头,回头就变成盐柱了。结果那哥们,哎……

经验六:招聘的时候资方不谈给多少钱的,多数都是给的很少,不好意思说,先把你人忽悠去了再说。

谈薪水这个东西是非常非常非常正常的,刚毕业的学生可能还有点扭转不过来,以为谈钱是多不好意思的事呀。被雇用不就是出卖自己么,卖自己之前怎么也得有个价码呀。绝口不谈薪水的公司,多半都是给的钱非常少;当然也有一些国际大公司,事先不谈薪水的,因为行业内的人都知道薪水肯定少不了。

经验七:交押金的、押毕业证原件的都是一些不爽的地方。能不去就不去。

我遇见过要求抵押毕业证原件的,是一个台资企业,也遇见过要交押金的,是一个四川民企,说是公司有很多商业秘密,所以要押金。你把青春压上了,还要压毕业证或是现金,这样的地方是无论如何也不要理会的。

经验八:老总亲自去招聘的,基本都是很小的公司。

中国的民企长不大,和老总的素质关系极大,当然了老总的素质低下也是全民整体素质低下的表现,不是说素质低的人才做老板。在招聘会现场,凡是那些一脸深沉、浑身霸气、看人的眼光挑三拣四、交谈的时候很没有礼貌、张口我的公司现在已经很大了、闭口你要是来我们公司还得试用半年……的老总,基本上都不要考虑去他们的公司了。

经验九:关于各种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第一不要相信企业的许诺,他说有,但是很多时候没有。第二,即使有,也可能很少很少。我的一个朋友每个月的工资在3K左右,公司给缴了3年多的医疗保险,但是一场感冒医保卡里面的钱就全都没有了,因为那个公司是按照月工资300元给缴的保险——他的工资的确是三百元,剩下的都是奖金。

经验十:绝大多数公司定下的面试时间都不准确。

从招聘约会的时间上看,目前我们国家的绝大多数企业实在还是停留在很低级的管理水平上,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到了,还要等上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在招聘的人眼里看来那都是很正常的。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差,可见一斑。有些大企业要好一些,很守时。甚至告诉你8:55到什么地方,9:00到什么地方,有专人接送。如果有公司迟到什么,不要太生气,都那味,不守时的公司不见得是很差的公司。

经验十一:女孩子要注意的。

有一些公司是来招儿媳妇的、招小姐的,这是较明显的***。还有一些公司需要大量文员,他就不断地招聘女生以很低薪水去做那些基础性的工作,试用期一过就说你不合格。另外企业人员素质非常差比如说什么司机保安都能甚嚣尘上的公司,或者男女关系很复杂的公司,也都不要去。

经验十二:广结善缘、不去那里工作,也不要弄出点仇来。

踏入社会后每接触的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都可能与你未来生活产生关联。如果你不想被他雇用,也不要和他结下梁子,无论他可能多么没礼貌、或者他开除的薪水是多么没有礼貌。和颜悦色的表达你的拒绝的意思就行了。

我仍举上面说过的那个四川的网络公司,他们对有1年经验的员工给出的待遇是,试用期500、转正700,试用期三个月,无论试用转正都没有合同,头两个月要扣除300元押金(第一个月扣200也就是开300,第二个月扣100也就是开400),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形式的补助、奖金、保险、公积金,每周休息一天。但是随时加班,没有加班费。加班到晚上没有公交车的时候,也不给报打车费,公司内有大通铺,爱睡不睡。

这个公司把我激怒了。因为我在填写薪酬待遇的时候添了2k,而且特意在人才市场现场询问了招聘者,能不能达到这个数字。那个招聘的女士很礼貌的说,你下午来吧,这是地址条。我下午推了很重要的事情才去的,并且那个公司的面试迟到了少一个小时,结果那个给我递条的人,也就是人力资源主任,在她的办公室同样优雅的说着上面的待遇的时候,我彻底被激怒了,不待脏字的把她骂了,为了我付出的那些时间。

但是,事后反省,我觉得没有必要骂人。因为那不能是我自己的境遇有所改善。在那以后无论碰上多么差劲的招聘者,我都没有发脾气。我可以选择不被他雇用,但是可能以后这个公司就是我的客户,何必呢。

经验十三:小心“后备主管”“储备经理”等。

这些职位一般都是招男生,招进去了以后什么活都干,什么苦都吃。因为你是“后备”“储备”呀,所以什么活都让你干。这种把戏多见于那些季节性的行业,比如夏天的酒店和旅行社。

经验十四:永远不要相信承诺,也不要相信合同。

这是目前我国的国情。空口固然无凭,盖上了红章章的黑纸白字一样也是废纸。对于一个公司对待员工的状况,口碑这个东东要比承诺、合同都更稍微可信一点。

经验十五:关于劳动合同。

多研究一下《劳动法》《合同法》吧,签合同之前要把一些问题搞清楚。很多时候,签还是不签,那是一个问题呀!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说不太清楚。因为种种种种的原因,我从来就没跟雇主签过合同,虽然我希望做一个守法公民。

经验十六:在选择被谁雇佣之前,仔细计算一下投入产出比例——薪水不是唯一应该被考虑的元素,甚至连重要因素都不是。

比如说一个人挣5k,另外一个人挣2k,表面看来收入5k的要比收入2k的收入高很多。但是如果这个挣5k的每天10小时严重超负荷工作,每两周只有一天休息,而且他从事的工作比较封闭,拓展的空间比较小,接触的人也非常少;那个收入2k的每周工作5天,一天8小时,公司有各种培训,工作很开放,拓展的空间也很大。那么我想这两个人五年以后的健康状况、做人境界、收入境界的差别都会非常大的。

经验十七:穿着打扮。

面试的时候算是一个比较正式的场合了,所以就要打扮得有那么一点职业气息,绝大多数的公司都需要规矩人。所以如果应聘的不是很需要创造力的职位的话,还是在头几次打扮得乖巧一点,以后摸着道了,再怎么舒服怎么穿。

女孩子面试的时候,不必特意打扮的,又是做头发、又是买衣服的,不是很有必要。如果一个公司因为你打扮得妖艳看上了你,那才是需要担忧的事情。更有甚者,我听说过有很多人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整容,呵呵,那种自我摧残就不要了。一个员工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单眼皮合适的双眼皮,在于她眼睛的洞察力。

经验十八:要不要美丽的撒谎。

有一些谎言,还是要有的,那种善意的。比如人问你打算在北京定居么,你总不能实话实说这个鬼地方风沙大停车贵总堵车我干两年就回九寨沟老家。

经验十九:刚刚毕业尽量进大公司。

应届毕业生,对于公司的选择更要慎重,哈佛的几个心理学家研究过人的第一份工作和一生发展轨迹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人的第一个工作的对一个人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因为那奠定了一个人很多的思考习惯,行为习惯。在高效率的公司干过,到了低效率的公司也能适应。不过要是在一个小公司养成了一身坏毛病,以后的发展就很受限制。大公司之所以能成为大公司,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进一个好公司相当于上一个好大学,不知不觉中就出息了。

经验二十:招聘人缺少教养的,不管工资给到多高,也不要去。

一个公司让缺少礼貌的人去负责招聘,这个公司根本就不值得期待。

热点内容
鬼片高清画质。电影。 发布:2024-08-19 09:14:10 浏览:650
一家看电影网 发布:2024-08-19 08:57:54 浏览:155
韩国大尸度电影推荐 发布:2024-08-19 08:55:58 浏览:719
接吻电影的名字美国 发布:2024-08-19 08:41:41 浏览:758
韩剧女主高中就怀孕了剧名 发布:2024-08-19 08:00:29 浏览:692
蓝色头发电影女主角 发布:2024-08-19 07:51:59 浏览:849
台湾电影老师上了学生 发布:2024-08-19 07:36:20 浏览:964
两人吃屎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7:25:07 浏览:450
有裸露下体的大尺度电影吗 发布:2024-08-19 07:20:50 浏览:790
好看的电影在线观看免费 发布:2024-08-19 06:55:37 浏览:912